书城历史北大历史课
12395000000049

第49章 战后新世界(3)

对于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国际社会立即作出了强烈反应,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经过五个半月紧张的军事调遣、部署和对峙以及频繁的外交斡旋,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伊拉克于1991年1月15日之前仍拒不执行有关决议的情况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执行有关决议,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然而,伊拉克仍表示拒绝接受决议。

1991年1月17日,巴格达时间2时40分左右,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以执行联合国决议,海湾战争由此爆发。首先由停泊在海湾水域的美国“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向伊拉克的防空阵地和雷达基地等目标发射了一百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随即从沙特、巴林等国的空军基地和停泊在海湾的美国航空母舰上出动了数百架轰炸机,对伊拉克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了轮番轰炸。此后,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飞机也参加了战斗。到2月中旬,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出动作战飞机7.6万架次,从海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280余枚,严重打击了伊军的士气,并使伊拉克处于瘫痪状态。

在伊拉克再次拒绝接受安理会决议的情况下,2月24日2时,多国部队在海空攻势配合下,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大规模地面进攻。以美军为中坚的进攻分四路把侵科伊军包围在科威特境内,并切断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与后方的联系。溃退的伊军只进行了“轻微的抵抗”,而后点燃了科威特近600口油井。与此同时,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到自海湾开战以来最猛烈的连日空袭。

迫于多国部队的军事压力,2月28日伊拉克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宣布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放弃对科威特的领土要求,同意向科威特支付战争赔款。4月11日,驻海湾美军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宣布海湾战争停火正式开始生效,一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由此宣告结束。

苏联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和苛刻谴责,造成了否定革命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1990年,苏联局势更加动荡,苏联的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在政治改革过程中,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日益严重。1989年,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乌克兰等国都有民族分离的活动。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接着,俄罗斯带头发表“主权宣言”,其他九个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发表“主权宣言”,宣布本国是主权国家,本国的法律高于全苏法律;全苏的法律只有在不违背共和国法律或经共和国最高苏维埃批准才具有合法性。

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联盟和原国名。此后,戈尔巴乔夫与原联盟一些共和国领导人,就签订新的联盟条约进行磋商。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它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这激起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党内外的斗争急剧尖锐化。就在条约即将签署的时候,爆发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企图控制局势的“八一九”事件。

8月19日凌晨,塔斯社发表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鉴于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欠佳,即日起由他本人履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实行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已“进入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军队随即开进了莫斯科。

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遭到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等人的抵制,形成了军队同叶利钦支持者在俄联邦苏维埃大厦附近对峙的局面。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不承认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纷纷声明支持叶利钦,军队也开始分裂。后来,叶利钦声明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命令所有部队返回原驻地,不要参与政变,控制了局势。局势变得对紧急状态委员会不利。21日晚上,戈尔巴乔夫声明他开始“完全控制局势”。为期三天的“八一九”事件结束。

“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仍试图维持联盟的戈尔巴乔夫与各共和国领导人多次磋商,均未成功。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此后,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立国家联合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独联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自此,苏联完全解体。

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12月;1998年1~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由此引发了这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印尼虽是受影响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当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又波及韩国、日本,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

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则和组织形式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金融危机也算有积极的一面。它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本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一个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20世纪90年代后,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运动高涨,并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

面对阿族人的反抗,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

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但双方对这个方案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三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