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12411300000016

第16章 铸就强国的基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一、863计划

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里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事业,只有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才能有光明的前景。

上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惜花费巨额投资,组织大量的人力与物力。1983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随后出现的欧洲的“尤里卡”计划,和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都是着眼于21世纪的战略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对世界高技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震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面对世界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却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迫切需要高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充分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863计划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经过20多年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它不仅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863计划只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一部分,从建国至今,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格外重视科学事业的发展。

早在1956年,党中央就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制订了第一个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我国的科学技术实现了第一次跳跃式发展。1963年,党中央提前制定了新的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当时毛泽东就制定这个新规划作出指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正是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取得了像“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运载火箭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也奠定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一次久违的科学盛会。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著名论断,被十年“文革”扭曲的“科学”终于回归本来面目,科技工作的正确指导思想最终得以确立。经历十年“文革”的干扰和破坏,我国的“科学”事业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1985年,党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开始了“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研人员”的改革。在科技事业发展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建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了国家高新区等,并进行了全面部署。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此次大会上,中央提出,“在全国形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热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积极促进经济建设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就在会议召开前几天,一份纲领性文件正式公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主题就是——科教兴国。随后,国家进一步丰富了科技发展的各项举措,相继出台《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科技法规,实施了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等基金。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从追求规模和数量扩张,到发展高新科技,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科教兴国”战略带来的是国民经济持续、旺盛的生命力,推动的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持续跃升。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从1956年党中央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1978年迎来“科学的春天”;从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2006年迎来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再到今天把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回顾共和国60年的成长历程,科技筑就的是基石,是希望。回首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科技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211工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211工程”大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1工程”自1990年开始酝酿。1990年6月,国家教委在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时,提出在二到三个五年计划内,有计划地重点投资建成3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后考虑到要形成一批行业带头学校,经过多次研究,确定了到2000年前后,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为100所左右,并要求将此事当作面向“21世纪”的大事来抓。这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开始简称为“211计划”,后来确定为“211工程”并概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1993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了“211工程”的建设目标。

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

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994年5月开始启动部门预审。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211工程”正式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建设工程开始了。

到2008年,“211工程”实施十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些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十余年来,“211工程”学校累计培养了本科生242万人、硕士生50万人、博士生12万人、留学生11万人,为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了应有贡献。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700多所,“211工程”学校仅占其中的6%,却拥有85%的国家重点学科和96%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有70%科研经费。

“211工程”的成功实施,只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1980年2月,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人数分别达24万、187万和1415万。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部《宪法》中,写入了教育方针、地位和作用等内容,这样教育的突出位置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1983年9月,邓小平为景山中学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

1985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在这一年,我国开始建立博士后制度,到2008年,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5万多人,有近3万人出站,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08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至此,中国的义务教育实现了完全免费教育。

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旨在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211工程”。

1995年3月,《教育法》出台,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一部教育基本法律。此外,国家还陆续颁布实施了《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我国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体系日臻完善。

1995年5月,《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颁布,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此,“科教兴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员令,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985”工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出进军的号角。

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使我们今天能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建设教育强国,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三、打造中国人才名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抢在竞争对手苏联之前,俘虏了一大批德国、意大利优秀的科学家。当美国把那些高水平的“俘虏”运回国时,苏联正集中精力抢运战败国留下来的成千上万的机器和设备。然而,这场特殊的战争造就了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科技强国,综合国力独占鳌头的一流强国地位。美国之所能成就这样的大国地位,主要是因为美国不问种族、不分国籍的人才战略,使它成功吸聚全世界最多的顶尖人才。

在今天,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40%来自美国,超过70%的诺贝尔奖得主被美国聘用,为美国服务。这场特殊的人才战争仍在继续,并且愈演愈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在当今世界谁能够吸聚、用好顶尖人才,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为此,中国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因势而动,破茧而出。

199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百人计划”,率先以每人资助200万元的大手笔引进人才。通过集中有限资源,对优秀人才提供重点支持,计划到20世纪末从国内外吸引并培养百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998年以后,“百人计划”不断拓展和丰富。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中科院启动了“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并于2001年开始启动“海外知名学者”计划。迄今已引进1500多名海外优秀人才,仅2008年就引进了178名,推动了国内科研机构核心人才队伍的源源活水不断涌入。

在“百人计划”实施12年后,它不仅吸聚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人才,并取得了一大批领先成果。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据统计,在“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中,已有254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占中科院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总人数的46.6%;27人成为“973”首席科学家;57人担任“863”项目负责人;144人承担院重大项目或重要创新方向性项目。在获得“百人计划”支持的人才中,已有20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另外数据同样能说明问题。据统计,对293位引进的国外杰出人才的评估结果显示,他们在回国工作的3年中,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331篇,发表国际会议报告1627篇,出版专著148部,获得专利605项,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409名。其中一些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已产生重要影响,也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影响力。

“百人计划”的实施,不仅使一大批科技精英成长起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百人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人才名片,不仅优化了人才队伍的结构,还凝聚和培养了一支支充满生机活力的科研团队。

在“百人计划”实施的同时,又一项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启动。

1998年8月,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开始实施了冠名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宏伟计划。主要包括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每年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00名,聘期3年,长江学者成就奖每年评选一等奖1名,奖励人民币100万元;二等奖3名,每人奖励人民币50万元。该计划旨在“延揽学界精英,造就学术大师,带动学科建设,赶超国际水平”。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端学科领域的人才,并通过他们的带头和努力,使我国部分科技项目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长江学者已经成长为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

到2008年,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的115所高校聘任了1308名长江学者,其中特聘教授905名、讲座教授403名,有17名华人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截至2007年,共有38名长江学者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长江学者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81名长江学者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一批长江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

数据显示,34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取得的55项科研成果,分别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以及“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9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3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2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共65项。

进入新世纪,中国又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新世纪着力打造的又一个人才名片。

2008年12月,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千人计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1000—2000名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家,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业。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包括准入政策、优待政策、重用政策、来去自由的政策等。并召开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对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作出全面部署。

在中央层面的“千人计划”实施的时候,省区市地方上的高层次人才计划也同样进行得如火如荼。如:北京市成立海外学人中心,全方位为吸引海外人才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上海市实施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浦江人才计划”等专项引才工程。江苏省实施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无锡市实施了“530计划”,提出用5年时间引进30名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广西等西部省区还实施了创新创业人才小高地计划,努力创造条件吸引海外人才归国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

七八月份的北戴河白浪滔天,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一批特殊的客人来到这里度假休闲。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非常关心广大专家学者的身心健康,从2001年起每年邀请各领域专家代表及家属到北戴河休假,并听取专家意见,共有4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休假活动。

201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规划除序言外分为六个部分,明确了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布置,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相关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等一系列重要内容,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个又一个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不仅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才名片,而且锻造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帅才,还铸就了越来越多的科研精锐之师。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在今天我们建设人才强国的宏图上,相信这些帅才会飞的更高、更远。

四、自主创新成为关键词

2007年,有一位美国记者写了一本叫《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试着用一年的时间离开“中国制造”而继续生活,在经历了一系列有趣却又充满挫折之后,作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无法完全拒绝“中国制造”。最终,作者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这个事例说明经过建国60年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然而,这顶美丽的花环真的有那么美好吗?

在国外买一个玩具、一件衬衫、一款小家电,很可能是“MADE IN CHINA”。但这些挂着跨国公司、国外知名品牌商标的产品,中国企业只获得少许加工费。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玩具、服装等生产国,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出口是贴牌加工,生产方式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环节,自主出口品牌薄弱。那些大的跨国公司拿走了产品80%—90%以上的利润,而国内企业仅得到不过20%甚至更为微薄的利润。原因很简单,人家手中握有核心技术及专利,而我们手中握有的则是用来制造和组装的工具。几番辛苦只能给人家做嫁衣裳,巨大的制造能力没有带来相应的丰厚利润,没有核心技术武装起来的世界工厂只不过是世界的加工厂,我们只不过是世界市场的打工者。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我们记忆犹新,至今我们还在受它的影响。在南方制造业名城——东莞,这个“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地方云集了生产玩具、鞋及电脑相关部件等工厂,然而,这些工厂在金融危机面前却如此脆弱。2008年10月,在东莞,全球最大的玩具厂商之一的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工厂倒闭,这只是大批玩具企业倒闭潮中最大的一个。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像合俊这样的大量低附加值的贴牌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倒闭。东莞遭遇到了制造业的“寒冬”。去年,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方,像东莞这样遭遇的地方还有很多。

东莞的事例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那些低水平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危机面前是无法生存的。相信经过产业升级的阵痛之后,东莞等地方一定会做得更好。

以上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不自主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我们只能做世界的加工厂;只有强筋健骨我们才能应对寒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党中央顺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2006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并将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获得,这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举措,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

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喷气支线客机“翔凤”完成总装、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下线……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唯有自主创新才能立足,唯有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充分表明我们党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

2006年,党中央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世纪科技工作的工作方针。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一次吹响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号角。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到2006年,我国研究开发投入从1995年的348.7亿元上升至2943亿元,位居世界第五,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1.4%;现有科技人员以3500万人的总规模居世界第一,研究开发人员达到142万人,居世界第二。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大大提高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通过“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千人计划”,我们吸聚了大量的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快速增长的科研投入,大量顶尖人才的延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为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着力自主创新,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面对汹涌澎湃的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勇攀现代科学技术高峰,使我们国家早日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