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时事新报》,创办《学灯》副刊
民国初期几年的政论生涯,使张东荪极感失望。1917年后混乱的政局,更使他感到自己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难以实现。政治革命为什么屡遭失败?痛定思痛,张东荪意识到,中国所以不能如西方那样建立共和政体,主要是由于中国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即政治革命太速,而社会革命太迟。早在1914年,他便在《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一文中指出,“政治革命若离社会革命而独立,则为全无意味。故政治革命已告成而社会革命方在进行中者,其功用隐微而不易见。”主张“政治革命必与社会革命同时而存在”,“社会革命者,政治革命之根本也,政治革命之后盾也。”中国政治革命所以未获成功,实在是由于“政治革命太速,社会革命太迟耳。”所以,张东荪产生了分社会与政治为二、努力发达社会组织的思想。他后来的“政治与社会分离”论,就是有见于此而提出的。但在较长时间内,张东荪对于政治抱有极大的期望,对政论有着极大兴趣,所以,他并没有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社会革命方面。1916年后,政治方面的一系列失败,使他对政治日益失望;同时,也使他感到在军阀统治的局面下,很难再通过评议政治、以言语文字对政治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样,便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运动方面。对此,他在1916年6月发表的《今后之政运观——守法与让德》中说:“国家庶政之兴废,恒视各都督之意向,以为依违之准绳。于此状态之下,倡分权,不能更益之也;倡集权,不能以削之也;倡联邦,不能为联邦也;倡统一,不能为统一也;倡法治,不能遽行也;倡议会大权,亦不能遽行也;倡军民分治,更不能遽行也。于是吾人于此必大大醒觉者,即须知中国此数年来之政变,皆未尝以言论为因果,实以历史上之因果为因果也。”言论还能对政治起多大的作用?这样,张东荪对政治失去信心和希望,是顺理成章的。
张东荪的所见,几乎是当时有识者的共见。在此之前,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动新文化运动,便开始将注意点由政治方面转移到思想文化方面了。张东荪虽较早意识到该问题,但转移得较晚,直到1917年接办《时事新报》时,才开始将兴趣和精力转移到思想文化方面。
对于将注意力由政治转移到思想文化方面而不再关注政治、评议政治的原因,张东荪在1925年所写的《联邦论辩》中解释说:“我近来久不作讨论政治的文字,因为精神集中于他方面,所以无暇及此。”即转移到哲学和文化方面。他又说“我也不愿再讨论此类政治问题,因为政治究竟是一件实施的问题,若所谈与所主张均不能见诸实行,而实际反相距渐远,则谈时安能有兴味呢?我所以不愿论到政治,纯因现实状态不成样子,完全离了轨道。若所言不求切于实际,便是在脑中自造一乌托邦,当然不算讨论政治。可见现在中国的政治真是无法讨论了。”这是张东荪不愿再评议政治的主要原因。
1917年初,张东荪接替张君劢任《时事新报》主笔,开始致力于文化运动。
《时事新报》是1911年5月18日由著名出版家张元济、高梦旦等筹组创办,由《时事报》和《舆论日报》两个小报合并而成。《时事报》于1907年12月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汪剑秋;《舆论日报》于1908年创刊,为早年维新派的宣传机关。民国初年的《时事新报》,以编译中外报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文化为主要内容。该报坚决反对袁世凯复辟,发表了许多倒袁文章。1915年黄群主持笔政时,与北京的《国民公报》相呼应,公布了当时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一些密电,在当时舆论界声誉鹊起。梁任公称上海的《时事新报》为护国军时期“唯一之言论机关”。1916年4月,张君劢从欧洲回国,兼任《时事新报》主笔,讨袁态度坚决,言论也十分激烈,《时事新报》日益成为上海很有影响的报纸。年底,张君劢北上时,将此职交给了张东荪。1917年开始,张东荪主笔《时事新报》,一直到1924年春辞职,前后达8年之久。
张东荪主编《时事新报》后,积极改善版面,亲自主持“论说”栏和“时评”栏,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评述,表示研究系和张东荪对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见解。它成为张东荪议政、论政的主要舆论阵地。《时事新报》与北京的《国民公报》和《晨报》相呼应,成为梁启超领导的研究系在上海的主要喉舌和势力据点。张东荪经过艰苦努力,将它办成了“议论最真实,消息最灵通,材料最丰富,为人人必读之唯一大日报”,在国内舆论界享有盛誉。
除了评议政治的社说和时评栏外,张东荪主办的《时事新报》注意介绍西方各种新的社会和哲学学说。从1918年1月1日起,柏格森的《创化论》由张东荪翻译,在《时事新报》上连载,达三个月之久。
为了更广泛地介绍新学说,指导和反映文化教育界情况,经过几个月的筹备,1918年3月4日,张东荪创刊了五四时期影响深远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致力于宣传新思潮。《学灯》一开始便用白话发刊,风格与北京的《晨报》副刊很相似。
《学灯》开始每周一次,5月间每周两次,12月起每周三次,1919年1月起改为日刊,星期日休刊。从1921年5月10日起,《时事新报》增辟《文学旬刊》;1921年9月16日,又增辟《社会主义研究》旬刊。每逢这些副刊出版时,《学灯》就休刊。《学灯》的版式也几度改变。最初每期只占大半版,1919年2月起扩充为两版。1922年后改为4开4版的附张。从1924年10月开始,《文学》和《艺术》等副刊的第4版辟为《教育界》附刊,《学灯》的篇幅只占三版;1925年7月后更缩小为两版。但同年11月11日起,又与《教育界》合并为四版。
《学灯》最初由张东荪负责编辑。但他一面忙于撰写每天的社说和时评,一面编辑《学灯》,还要为《学灯》写大量的文章,因此,颇感劳累。不久,张东荪便聘请匡僧主编《学灯》。1919年4月,匡僧因脑病被迫辞职,张东荪请好友俞颂华(瞻庐)负责。1920年后,张东荪以《时事新报》名义资助俞颂华与瞿秋白赴苏俄采访后,便又聘请好友郭虞裳(曾任上海南洋商业专门学校校长)主编。1920年1月起,张东荪请著名哲学家李石岑接编,直到1921年7月底。1922年2月,改由柯一岑负责,直到1923年初为止。此后徐六几和郭梦良都曾担任过主编,张东荪也一度亲自主编《学灯》。这些编辑,在当时均是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多或少是受张东荪的影响的。”
张东荪在阐述创办《学灯》的缘由时指出:“方今社会为嫖赌之风所掩,政治为私欲之毒所中,吾侪几无一席之地可以容身。与其与人角逐,毋宁自辟天地,此学灯一栏之由立也。”这是他创办《学灯》的主要原因。他接着说明了《学灯》的宗旨:“一曰借以促进教育,灌输文化;二曰屏门户之见,广商权之资;三曰非为本报同人撰论之用,乃为社会学子立说之地。”实际上,《学灯》创刊时,主要内容是评论学校教育和青年修养。在这三项创刊宗旨中,“屏门户之见”、“为社会学子立说之地”只是表示对待思想自由的态度,只有第一项“促进教育,灌输文化”,才是真正的宗旨。
在创办《学灯》初期,张东荪主要是通过议论教育问题来灌输新文化的,所以它在当时是一个以教育为主题的刊物。这在张东荪历次所发的征稿启事中,可以窥得一斑。1918年4月,张东荪发表《学灯》启事:内称“近来吾国教育弊端百出,如学制之荒谬,教员之堕落,学风之卑下,此外邪说披猖,道德陵夷,尤为伤心之象。苟有人焉,以铸鼎燃犀之笔,为之一一揭发,与纰缪之主义激战,以其文字投诸本报,当敬为披露,并愿以优厚之酬资,为定交之纪念。”1918年4月15日,张东荪又刊《学灯》启事:“本栏征求下列各稿:一、征求学艺上之意见;二、征求教育上之意见;三、征求对于近来出版物之批评;四、征求对于全国各学校之批评;五、征求教育上之讽刺画,六、征求学生关于修养之实验。”在1918年4月张东荪所发的另一《学灯》启事中,又说:“本栏征求全国中等以上学校调查报告(详述历史沿革及现在状况,如能将校长照片及校舍摄影附寄,尤所欢迎)。诸君如以平日参观所得,赐稿敝报者,无任欢迎。”可见,张东荪一再表示欢迎介绍各地中等以上学校的历史和现状、批评和揭露教育界的黑暗、讨论青年修养和教育理论的稿件,而且也的确大量发表了关于这些方面的文章。《学灯》前后开辟过“教育小言”、“教育研究”、“教育界消息”、“学校指南”、“学校消息”、“青年俱乐部”等专栏。直到1919年后,一般性的“思潮”栏才逐渐代替教育方面的言论、而居主要地位,但有关教育界的报道和评论始终占有很大篇幅。
张东荪特别关注《学灯》副刊。在创办初期,他亲自为“讲坛”和“教育小言”两个栏目撰稿。从1918年3月到12月,张东荪在“讲坛”栏中,连续发表了《国人读书力之缺乏》、《贩卖外国书籍之必要》、《中西思想之绝对相反》、《说鬼》、《运命思想亡国论》、《运命思想余谈》、《论演说》、《论译书》、《论报纸》等12篇《随感录》,讨论读书、译书、贩卖西书等问题。同时,在“教育小言”栏目中,他连续发表了《职业教育》、《人格之感化》、《教育与生计》、《教育与教会》、《门户之见》、《竞争之风》、《教授留学》《哲学与教育》、《文艺与教育》、《本栏之提倡》、《秦贺兰之思想》、《只崇洋却不模仿》、《模仿与文化》、《新……旧》、《人格与主张》等文章,讨论当时的教育问题。这些专门讨论教育问题的文章,与当时其他报纸相比,内容充实,思想开明,给人以清新之感,因而受到了广大青年的欢迎。
此时,张东荪及所创办的《学灯》,积极努力于介绍和输入西方各种新思潮,但他却不主张对旧思想进行攻击,极力回避新旧文化的冲突。对此,1918年9月,张东荪在《本栏之提倡》中,明确主张:“一、于教育主义,提倡道德感化之人格主义,以为职业教育之实用主义之辅助。二、于教育制度,反对抄袭的制度与反对固执不化的制度。三、于教育事情,揭穿各种教育流弊。四、于教师,主张改造以身作则之良教师,反对现在与恶社会同流合污之教师。五、于学风,主张改造活泼朴实之学风,反对现在萎糜不振之学风。六、于原有文化,主张尊重,而以科学解剖之。七、于西方文化,主张以科学与哲学调和而一并输入,排斥现在流行之浅薄科学论。”按照张东荪的设想,进行新文化运动,只需要单纯地输入新的思想,而不必去碰旧的思想,新思想进来多了,旧思想自己就会消灭。他说:“我们若认定中国今天既需要新道德、新思想、新文艺,我们就该尽量充分的把他输入,不要与那旧道德、旧思想、旧文艺挑战,因为他自然而然会消灭的。”他认为这种看法才是符合“新陈代谢”的道理的。张东荪对待中西文化的这种态度和观点,贯穿其所办《学灯》的始终。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张东荪对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激烈地反对旧文化、与旧思想进行论战的态度和做法表示不满。1919年1月,傅斯年等北大学生创办了《新潮》杂志,张东荪立即发表了《新潮杂评》,对该刊输入新思潮的做法表示欢迎,希望它也能够如《学灯》一样,站在中立、稳妥的立场上,只做输入新思潮的工作,而不要像《新青年》那样向旧文化挑战。他说:“现在中国的情势,要求新道德,新思想,新文艺的输入,非常之殷,恐怕是没有人不晓得的。但是有一班人,他虽是做这输入的事业,然并不是将新文艺、新道德、新思想,多多益善的输入进来,却在那里专门想打破旧文艺、旧道德、旧思想,终日里做了许多驳难痛骂的文章。”又说:“我以为这个样子,与那新陈代谢的道理,颇不相合。譬如一个瓶,藏满了旧空气,如要改为新空气,虽是终日拿这个瓶来摇动,那旧空气依然不出来的。所以我们若认定中国今天既需要新道德、新思想、新文艺,我们就该尽量充分的把他输入,不要与那旧道德、旧思想、旧文艺挑战,因为他自然而然的会消灭的。”
但傅斯年所办按《新潮》显然与《新青年》站在一起,主张一方面输入新思想,一面破坏旧思想。在《新潮》1卷2期上,傅斯年作《破坏》一文,对张东荪只注意输入新思想与不破坏旧文化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他认为,“若是中国并没有旧思想旧道德旧文艺,那么只用介绍新的就完了,不必对于旧的打击了。只是中国本来有一种道德思想,文艺,大家对它信服的很,以为神圣似的。若果不发现了他的不是,不能坠大家对他的信仰心,自然不能容新的,还用什么方法引新的进来?一个空瓶子,里面并没有多量的浑水,把清水注进就完了。假使是个浑水满了的瓶子,只得先把浑水倾去,清水才能进来。中国是有历史文化的国家,在中国提倡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处处和旧有的冲突,实在有异常的困难,比不得在空气无所有的国家,容易提倡。所以我们应当一方面从创造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著手,一方面应当发表破坏旧有的主张。这是势必处此的办法。”
傅斯年的批评,特别是骂张东荪的议论“竟是似是而非不通的很”,激起了张东荪的强烈不满。从其一贯主张的将精力放在输入新思想、不刺激旧思想的观点出发,他立即在《时事新报》上发表时评《破坏与建设是一不是二》,对傅斯年的观点进行反驳。在《新潮》1卷3期上,傅斯年发表《答〈时事新报〉记者》,也很不客气地对张东荪进行批判。傅斯年认为,张先生的脑里,当然是饱有西洋的活灵魂的。又何妨抬出什么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和《时间与自由意志》等,做盔甲,著上一篇“不骂不破坏论”,他又说:“张先生是和北京大学惯作对头的,我们对他当然无所用其客气。”“他一向对于《新青年》是痛骂的,至于痛骂的理由,无非说《新青年》骂人,居然以骂人两字,把《新青年》上建设的事业一笔勾销。即以张先生《白话论》而论,其中各节,何尝不是《新青年》当年讨论过,现在实行的。”论战中双方显然都夹杂着有不少感情的因素。
张东荪在遭到傅斯年的痛骂后,仍坚持其“不骂不破坏论”,拒绝与傅斯年进行过多的争论,仅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不骂主义之胜利》,坚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