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务工作全书(下)
12434200000071

第71章 政务公文写作(32)

2.汇报工作,争取领导帮助

下级机关编印上报的简报,可以迅速地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供信息,使上级机关及时掌握本单位工作进展动态,争取得到上级的及时指导和有效帮助。

3.沟通情况,促进了解、协作

平行机关及其他兄弟单位间互相递发的简报,可以在机关和单位之间互通情报,交流信息,互相借鉴,促进了解和工作上的配合协作。

二、简报的特点

1.简明扼要

是简报的内在特征,又是它的外在标志;是简报的特点也是优点。简明扼要具体体现在其内容高度集中,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精悍。它以概括叙述为主,下笔直陈其事,一般没有描写和抒情,只需几百字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及有关情况交代清楚。

2.迅速及时

简报类似新闻中的消息,非常讲求时效性。不同的是,消息强调及时,而简报强调适时,因为简报反映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能不受工作进程的制约,只有为了作的开展所需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

三、简报的种类

1.情况简报

是指为了推动日常工作而编印的简报。常见的如:“工作动态”、“情况反映”

等。其任务是反映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指导工作。

2.专题简报

是指为了配合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而专门编印的简报。如《99级军训简报》、《第二届爱立信乒乓球擂台赛简报》。编写这种简报的目的是,是为了及时地反映工作的进展情况,有效地指导工作的开展。

3.会议简报

是指会议期间为反映会议的进展情况而编发的简报。有一个会议发一期简报,也有一个会议发多期简报的。后一种情况的会议简报,往往具有连续性,即通过一期期的简报,将会议进程情况接连不断地反映出来。从会议开始到结束的重要报告、讲话、讨论发言、会议动态及其他的有关情况一一予以反映,以达到及时交流情况、传递信息、开好会议的目的。

(第二节 格式扫描

简报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一般分报头、正文、报尾三个部分,每部分用横线隔开。

一、报头

包括:报名、期数、编号、编发单位、印发日期、密级等项内容。

1.报名。每个简报,都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如《商业简报》、《××大学第×次党员代表大会简报》。名称一般不改动。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作两行写,也有的简报名称只写“简报”二字。

2.期数。期数的位置排在“简报”二字的正下方,各期按顺序标列,如“第×期”。有时简报有总的期数,还有分的期数,可同时写出便于查找。如“第二十期(总第四十八期)”。

3.编印单位。排在期数的左下方,如“大会秘书处编”。

4.印发日期。排在期数右下方,如“××年×月×日”,与编印单位并排。

5.密级。分“内部参考”、“秘密”、“机密”、“绝密”等级别,印在简报名称的左上方。如一般性简报,不编密级的,就不必标出。

整个报头,一般采用套红大字,居中,占第一页显要位置的三分之一。

二、正文

是简报的关键部分。要简要真实地写出事物的情况。

三、报尾

包括如下内容:

1.发送单位。在简报最后一页末端写清发送单位。一是笼统地写。如“发送单位:×××”,或只写“送:××”。二是分别标明,如“报:×××,×××”,“送:×××,×××”,“发:×××,×××”。“报”是上级单位;“送”指平级或不相隶属的单位;“发”指下级单位。

2.编印份数。在发送单位的右下端,标明“共印××份”。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查找。

下面是简报的一般格式:

(第三节 相关链接

简报的写法实际上是“简报”上刊载的文章的写法,下面是常见的几种。

一、新闻式写法

是简报最常用的一种写法,即用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简要报道工作动态、进展,用于反映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情况。它同新闻中的消息一样,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部分组成。如××省委办公室编印的《××简报》第3期刊发了《××地区全面实行银行代收制》一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请看正文:

从××××年×月1日起,××省××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实行银行代收制度。实行银行代收制,就是财政部门与商业银行联合,利用银行网点进一步拓展收费场所,增加代收网点,以便更好地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规定。凡全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政府授权的其他组织履行或行使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物价部门的规定而收取或提取各种财政性资金,均实行“收缴分离”,委托银行代收。这样既方便了缴费人,提高了收费过程的办事效率,又促进了廉政建设。

这篇文章第一段用一句话概括了事情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是导语部分。第二段是主体,具体介绍什么是“银行代收制”和这样做的好处。用新闻报道式写法时要注意导语部分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最主要部分,主体则应紧扣导语来写。上面这篇文章做的就很好。

二、总结式写法

是用总结式写法介绍经验做法的简报,例如:

藁城市责任追究“三到位”

1999年,河北省藁城市对22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其中党内警告处分9人,严重警告8人,撤销党内职务4人,行政记大过处分1人。

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藁城市做到“三到位”:一是责任内容到位。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目标和具体内容,逐级签订责任状。二是检查考核到位。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采取一季度一评议一考核的办法,坚持自查与民主测评相结合。三是组织措施到位。由市委组织部、纪委专门组成责任追究领导小组,依据考核内容和民主测评结果,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者坚决给予责任追究。

这篇简报先写了结果,概括而简略,然后介绍经验做法,也没有详细介绍和具体展开,比总结更简要概括,这也是这类总结式简报的一般写法。

三、综合式写法

这种写法是将某一事件、工作在不同单位或部门的情况集中加以报道,让人们了解事件或工作的全貌。这种写法围绕一个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往往将材料分成若干方面,前面再冠一个前言,如××市商业局办公室编发的一篇简报:

今年春节市场货源足、品种多、服务优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为使全市人民节日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体现工农业生产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的大好局面,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年传统节日市场供应要比上一年安排得更好的要求,各地商业部门应积极组织货源,早作准备,做到春节市场供应的商品,货源充足,品种繁多,服务优良,群众购买方便。

目前,全市广大职工全力以赴,为搞好春节供应正在紧张地工作着。春节的市场供应情况,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货源充足。投放春节市场供应的吃、穿、用主要商品,80%以上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吃的商品中,肉类、禽蛋、食糖、卷烟、酒类和蔬菜,形势尤好。一月份,全市生猪安排销售100万头,比上年春节实际销售增长9. 6%。

全市食糖、酒类敞开供应,卷烟的可供货源比去年同期增长17%,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纺织、服装、日用工业品,节日期间供应数量足,棉布、涤棉布、中长纤维、精纺呢绒、毛绒、床单、被面等纺织品,今年的可供量均比去年供应实际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各区、县还组织到一批市场紧俏的高、中档VCD、25。2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名牌自行车、花色手表等。××区五交化公司,春节期间安排供应的各种电视机638台,比去年同期增长4.3倍;××区百货公司收录机的供应量是去年的3倍。

二是品种繁多。为丰富节日市场,美化人民生活,各地在备足货源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花色品种。今年春节,无论是吃的商品,还是穿的、用的商品,都具有品种多、规格全、花色新的特点。

吃的商品,今年春节上市的糖果、糕点品种在350种以上,新增品种20个。

纺织品、服装市场绚丽多彩。××区和××县节日期间安排各类服装分别在400种和300种左右。

三是服务优良。去年年底以来,全市商业系统普遍开展了“百日优良服务活动”,讲究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以开创商业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春节前后,各地为减少顾客排队时间,方便购买,普遍增设临时摊点;设立老干部、儿童用品、老年用品专柜;对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离城较远的居民将实行送上门,服务到家,商店、饮食服务业将普遍延长营业时间,做好售前准备,售后服务。许多公司、商店节日期间将组织各种形式的商品展销。

这篇简报先是简要概括一下春节市场的情况,然后归纳三个特点。对这三个特点分别作详细具体说明,使读者对春节的市场供应有较详尽深刻的了解。写综合式简报要认真提炼主题,并围绕主题精选材料,一般以概述为主。篇幅长,也可加上小标题。

四、简报写作要求

简报的写作应做到:

1.抓住问题

一个单位的工作或是一个人数众多的会议过程,事情往往是复杂的,一张简报,篇幅很小,要作报道关键是要把问题抓得准,抓住大家关心或亟待的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想抓得准,就必须认真研究本单位或本会议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重要的方面,给予具体的反映。

2.材料真实

不能有半点虚构,不能片面反映事情的前因后果,引用的数据,人物的语言,都要核实准确。对工作基本情况的评价一定要客观、恰当。

3.文字简要

简要是简报的重要特点。字数一般在几百字左右,最多不能超过2 000字。文字要求干净利索,开门见山,不必追求含蓄。但并不排斥具体的事例、鲜明的人物语言及行动的叙述。

五、简报与新闻刊物的区别

简报和一般公开的新闻刊物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简报篇幅短小,取材限于本单位

从内容和篇幅来看,一份简报往往只是几百字、千字,不超过2 000字;所反映的内容一般只限于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的情况和问题。而一般的新闻刊物则篇幅大、内容杂,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和问题都会有所触及。

文章中对某一件事情内容的取舍来看,一般的新闻刊物在强调事实真实的前提下,突出一个“新”字;而简报同样要求真实,也强调“新”,但更注意总结有普通意义的经验和问题,以便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2.简报反映现实情况,强调适时

以时效性的要求来看,一般的新闻刊物和简报,都要求迅速反映现实情况的变化,但比较起来,新闻刊物较注意迅速及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反映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而简报则较强调适时。因为出简报的目的,就是要配合中心工作,指导工作的开展,所以,简报反映情况、总结经验或教训,不能不受工作进程的制约。

简报只有适时,为工作的开展所需要,才能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否则,就可能无法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会产生消极作用。

3.简报有一定的阅读范围

从阅读对象的范围来看,一般的新闻刊物没有限定,只要公开发行的,任何公民都可订阅;而简报则有限定,它需要根据所反映内容的实际来确定机密等级、决定发送的范围与对象。当然,也有一些简报上的文章没有机密性。上类文章,新闻单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发表。

(第四节 范文解读

【范例一】

税收工作简报

(国家税务总局编)

1995年9月25日

全国“地方税税种设置与方法”研讨会在渝召开

1995年9月7日至9日,由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主持、重庆市地方税务局承办的全国“地方税税种设置与方法”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和四川、宁夏、湖北、内蒙、河南、甘肃、深圳、厦门、青岛、宁波、西安、成都、重庆等十五个省、区、市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十四篇。与会代表围绕地方税税种设置及立法的现状和改革思路展开的广泛的讨论。

一、对现行地方税体系的评价代表们认为,地方税是分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行使职能、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财政保障。但现行地方税作为一个体系,它脱胎于新税制以前的老税制,其性质、职能和作用等直接为现行分税制出现和存在的,因而在分税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税种本身的若干问题:

(1)财政职能薄弱。地方税税种数量虽多,但大多税基较窄,税源零星,收入数量少,收入总体规模不大,难以满足地方财政的需求。

(2)经济相关性差。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现行地方税一些税种的计税依据相对固定,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屠宰税等还采用固定税额的办法征收,使地方税收一方面不能随经济在量上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另一方面没有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既不能分享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

(3)调节职能软弱。税收的收入规模决定调节职能的强弱。现行地方税收人量小,调节经济的职能受到极大的限制,即使是具有明显调节职能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由于设计上不够科学合理,其调节职能也未能有效地发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2.立法与管理上的问题(1)地方税立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尚无统领整个税收体系的“税收基本法”,使地方体系缺少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缺少必要的立法权和管理权,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地方税自身的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代表们一致认为: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加以解决和完善。

二、关于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指导思想

会议认为,地方税体系是在分税制之后出现的、与中央税体系相对应的税收体系,因此,完善地方税体系,应当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在明确各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确立地方税对地方政府财政保障的功能,相应确立地方税的主体税种,使地方税收能随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在具体内容上,代表们有如下意见:

1.完善地方税体系,必须首先明确界定地方政府的事权。科学、合理和正确地界定地方政府事权,是实行分税制的基础之一。只有在地方政府事权明确的前提下才可能明确相应的财权,才可能科学而合理地设置地方税税种和确立地方税的立法权、管理权。代表们认为,现行地方税职能不明,原因在于中央对地方政府事权划分不清,进而导致财权不清。

2.完善地方税体系,必须明确界定地方税体系的功能,即:地方税体系应处理好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关系。代表们认为,地方税的第一职能应是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淡化地方税体系是不完善的。因此在税种设置上,应充分考虑收入规模的大小,以此为基础,兼顾地方税的调节功能。

3.完善地方税体系,必须要确立地方税的主体税种。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地方税体系应该有主体税种,主体税种具有税基宽、收人大、收入稳定、征管方便等特点,在整个税种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但在主体税种的选择上,有以下一些观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