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务工作全书(上)
12435500000055

第55章 政府机构配套改革 (11)

(5)明确以上各类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准则。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遵守职业道德,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竞争规则。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发展,在于它的公正性与权威性,每个非营利组织都必须以公平公正、优质服务为宗旨。

(6)依法确立统一的非营利组织监管部门,明确政府在管理非营利组织中的权利和义务,划定政府部门管理失责的法律责任,制定细化的法律条款明确其行政处罚权及限度。

(7)明确规定接受非政府服务者的权利,如:除法律、法规外,任何部门不得限其选择服务权利。

2.建立起一套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构造宽松、良好发展环境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关键需要政府的培育与扶持,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要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型管理。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态度及其法规政策体系,一个共同的趋势,是从重视“入口”管理逐步转向重视“过程”管理,从“静态”

管理逐步转向“动态”管理,从“单一”管理逐步转向“分类”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变为放开限制,在简化和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登记注册时的必要手续的同时,加强对其组织运作的动态过程和各个领域活动的监督管理。

(1)统一的登记和注销管理机制。首先,要撤销严格而繁琐的审批手续,实行便捷的申请登记制度。允许非营利组织自由地成立和以合法的方式在社会中自由地活动,也就是从重视“人口”管理转向重视“过程”的监督。其次,对非营利组织注销登记管理就是非营利组织严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政府要及时注销该非营利组织,防止产生严重的欺诈行为,保护被服务者的利益。第三,提高非营利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2)建立信息透明机制。地方政府要公开、无歧视地及时公开发布引导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信息,其中包括: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社会上需要哪些方面的非营利组织来承担政府释放的职能,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企业、社会各层主体需要哪些服务项目。将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职能社会化与公开化。

(3)分类管理机制。对非营利组织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即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属人管辖与属地管辖相结合。从组织规模、活动范围、社会影响、制度规范程度几方面来看,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差异很大,非营利组织管理部门以充分掌握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为依据,对现有非营利组织进行分类、分级,根据组织的不同性质分别制定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4)建立竞争机制,规范竞争行为,禁止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各种非公平、非公正因素的介入;指导非营利组织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搞好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督促非营利组织遵守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鼓励其公平合理地开展竞争,严格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5)实行间责、绩效评估机制。所谓问责,就是指个人或组织对其使用的资源流向及其效用的交待。就是非营利组织要在媒体公开公布非政府的资源去向、资源使用效果的报告,并对需要者提供详细的问责资料;对非营利组织建立全方位、公正、公开的绩效评估机制,做到认真、公正、有效的评估。确定评估的主体由政府主管部门、独立的评估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各方代表、民意调查机构组成。确定评估应遵循的原则,确定评估的内容和指标等。

(6)惩戒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惩戒制度如违反登记条例、竞争制度、价格制度、出现欺诈行为的惩戒,在当前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中,多一点追惩,对于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详细规定惩罚的相关制度,如制定分类、分级的惩戒标准。制定包括:注销、降低资质、罚款、警告、记过、按标准限期整改等等惩戒措施、并认真执行,使违纪违规者得到应有的惩处。

(7)激励机制。①税收激励:目前急需扩大优惠税种,不仅包括所得税,更应将公益捐赠非常重要的遗产税等包括其中;扩大税收优惠对象,将存在于各个领域的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全部纳入法规体系。②资金激励:财政部门应在年度预算中专门划拨“非营利组织扶持款”,实行专款专用。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非营利组织,要给予低息贷款,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工商、税务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③人才激励:鼓励人才到非营利组织工作,推进非营利组织人员的职业化。加强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编制的规范化,尤其是实现与事业编制和行政机关编制相分离,加紧制定非营利组织成员在职称、工资、福利、户口、人事机构编制、档案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建设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统一的保障标准;为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提供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房屋公积金、退休养老、失业保险等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以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其无后顾之忧。

(8)人才引进培训教育管理机制。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整体素质,比如:积极大胆地引进国内外各类专业人才,主要是长期从事有关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归国留学;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人员培训方面的工作力度,并鼓励非营利组织自身从事培训活动,以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挖掘现有教育资源,依托各类社会教育机构,培养人才。

3.建立公共服务社会化机制,为政府组织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创造发展空间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指导下,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公共服务社会化是必然的趋势,建立公共服务社会化机制,政府公共服务分权化,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政府把越来越多的职责转移给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就可以大胆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和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发挥职能作用,企业和公众在生活中必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到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更多的市场主体将参与到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中,这无疑对非营利组织增强其实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鼓励和支持非营利组织发挥其优势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将有助于非营利组织之间竞争格局的形成,从而促使组织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快自身的发展。具体应当做到的是:

(1)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政府通过竞争性政府采购招标,以委托合同方式作为服务的契约和承诺。无论官办机构还是民办机构,平等竞争,择优资助。这样可以提高政府资金利用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组织的素质,非营利组织在争取资金的竞争中优胜劣汰,将促使它们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政府要与非营利组织在各类社会经济发展项目中进行协作。特别是支持全国性非营利组织项目在地方的实施。利用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技术、管理、智力等资源,发挥其独特优势,与之合作共处,共同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文化建设。

(3)政府要在决策过程中导人民间机制,为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政府的政策和计划的制定过程,同政府展开对话,监督和评估政府行为、在国际民间对外交往中发挥最大作用创造条件。各类非营利组织代表着不同行业、不同方面的群体,可以向政府反映他们的意愿、要求和建议。

(4)对于提供社会急需的公共服务产品的非营利组织,政府要给予特殊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政府要通过政策倾斜措施突出培育发展公益性、救助性、维权性、协调性的非营利组织,重点支持为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4.引导非营利组织建立自律机制,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自治能力。自律是健全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规范的意义上说,非政府性和自治性本来就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点。但是,现阶段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很多从政府部门脱胎而来,或与政府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或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导致许多非营利组织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自治化的水平很低。

因此,加快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加快非营利组织的自治化进程,关键在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引导。具体体现为:

(1)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想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机构和人员能力,非营利组织必须借鉴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制定并实施行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准则、收费标准、处罚条例、损害赔偿制度等,规范中介组织日常行为。

(2)明确与坚持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即组织的成立是基于成员共同的信念或理想,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非营利组织应该通过合法化的努力在公民中建立起“它们所从事的活动是公益性的活动”这样的信念,从而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必要的社会资源。

(3)组织建立一个完善的治理结构,通过健全理事会制度、民主机制、参与机制,从制度上确保组织的自律。还可实行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好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从体制上强化其自律意识。科学的民主管理机制,当前,重点要把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同时又要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和民主管理。按照“民办、民有、民受益”的原则,合作组织成员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参与决策权和监督权,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4)构建自我评估机制。在这方面,我国已从2002年开始,引人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机构自我评估项目”( OCA),为我国非营利组织自我评估机制的构建踏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5)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独立的财务制度。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的财务制度均不完全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建立独立的财务体制是非营利组织实现其持续良性发展的前提。

(6)健全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行业准人机制,从业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及参加国家和省设定的资格考试。这是因为我国非营利组织机构普遍存在专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不少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就是从事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什么人都能干。实际上,非营利组织机构不但专业性强,而且社会联系广泛。因此,要求的专职工作人员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熟悉业务,而且要精明强干,具有组织领导才能与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

(7)完善非营利组织外部的监督机制。当务之急是建立和规范包括独立的评估机构、公正客观的媒体监督态度、畅通的公众监督渠道和实效性的政府监督在内的一整套外部监督体系,以便帮助非营利组织尽快树立广泛、牢固的社会公信度。同时注意发挥非营利组织间的协会作用,把分散的非营利组织联合起来。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通过联合自律以防不正当竞争。

(第四节 危机管理中的政府社会关系

一、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

(一)危机、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

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事件具有五大特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的不确定性;严重的威胁性;较大的社会影响性;非程序化决策性等。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如下方面: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危机管理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处理突发事件的临时性管理项目,而上升为事关一个组织甚至社会生死存亡的战略性管理。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危机管理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一个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公共危机管理,也叫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治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少损失、将危险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也就是政府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公共危机管理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l)危机管理贯穿于危机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即危机性事件的整个生命周期;(2)在危机性事件形成、演进的不同阶段,及其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性措施;(3)危机管理不仅具有事前的预定方案(包括规则、程序、措施、资源等),而n应备有应急的快速反应机制;(4)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政府危机管理过程是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共同对付危机性事件的过程。

(二)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及其运作

由于危机事件现实的或潜在的突发性和危害性,政府必须将危机管理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和运作之中,使之成为政府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仅仅当做是临时性的应急任务。政府必须建立危机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一个职能明确、责权分明、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危机管理体制为依托,用法制化的手段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实现危机应对时这些部门间高效的协同运作。

所谓危机管理体制就是以担负危机管理职能的国家政治机构为核心,在社会系统其他重要因素影响下,按照相应组织结构运作而对危机事态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的组织体系。按照政府各组织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参与危机管理过程的直接与否,可以将危机管理体制及其运作分解为五大系统:指挥决策机构、职能组织体系、信息/参谋咨询组织体系、综合协调部门和辅助部门。

发达国家中央政府应急管理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模式:美国模式、俄罗斯模式和日本模式。美国模式的总特征为“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俄罗斯模式的总特征为“国家首脑为核心,联席会议为平台,相应部门为主力”;日本模式的总特征为“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

经过多年经营,美国已经发展出一套相当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这套体系构筑在整体治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