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12445500000031

第31章 色彩纷呈的世界古文化(2)

1957年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绝对年代,根据碳-14测定年代,其范围约相当于公元前1900-前1500年。在二里头遗址本身,发掘出一座晚期宫殿遗址,其台基近正方形,每边各约百米,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左右。宫殿的基座,略高出于台基,呈长方形,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建筑物的规模是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宫殿区以外,还有制陶、铸铜等手工业作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掘物中有刻划记号的陶片,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似已产生了文字制度。二里头文化的晚期,相当于历史传说中的夏末、商初。

1951年发现的郑州二里岗文化,根据碳-14测定年代,在公元前1750-前1350年的范围以内,早于小屯殷墟文化。二里岗时期的商代城址,根据河南、湖北等地的发掘资料,其一般特点是四周夯筑城墙,城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城外设手工业区。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更具有大都城的规模,城墙周长分别约为7000米和5000米,城区面积分别约为300万和200万平方米,偃师商城内还建有宫城。晚期商代都城殷墟,可凭其北面、东面的洹水及西面、南面的大沟设防。整个殷墟的面积达30平方公里,布局合理,洹水南岸为宫殿和宗庙区,北岸为王陵区,周围则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具备了早期文明城市的典型特征。

商代铸铜技术高度发达,尤以奇伟、精美的青铜礼器着称。这个称雄于上古文明世界的技术成就,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在现已公布的材料中,以甘肃东乡林家出土的青铜刀和铜器碎片为最早,距今5000年左右。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红铜铃形器,距今可达4500年左右。甘肃永登出土的青铜刀和铜器碎片,距今也有4400年左右。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两把黄铜锥形器,时代大致与此相当而略偏晚一些。从二里头期开始,即发现有青铜作坊。当时,青铜器不仅有刀、锛、凿、戈、戚、钺等工具和兵器,还有爵杯等小件容器,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青铜器文化。二里岗期的铜器,数量和器类都有增加,出现简单的花纹,某些铜器已有铭文;郑州发现的方鼎,高达1米,代表了当时的技术水平。殷墟时期,铸铜工艺达于鼎盛: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深入各个生活领域;礼器类型大增,器形富于变化,一般都较厚重,花纹繁缛,铭文已较普遍。着名的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堪称盖世杰作;而数量之多,仅安阳妇好墓的铜器便达400多件,其中许多是器形整齐、花纹清晰的佳品。如此雄伟精致、工艺超群的铜器,成为殷商文明独树一帜的最大特点。

冶铜为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专门的技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商代青铜器都是范铸法的产品。这和西方各文明(包括印度河文明)很早便采用失蜡法,代表了不同的传统。中国最早使用失蜡法的实物是属于春秋时代,例如河南淅川下寺楚墓的铜禁(放置酒器的小方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尊和盘。冶铸青铜技术的发明和广泛采用是有其重要的意义的。

首先,青铜的原料铜和锡不像石器时代那些制造石器的石料,并不是到处都有,可以就地取材。

其次,铜和锡都是矿物,其中自然铜的产地很稀少,一般铜矿和锡矿都要经过提炼才能提出金属的铜和锡。金属提炼出来以后,还需要翻铸,才能铸造出可用的青铜器来。这意味着要有一批掌握冶金技术的熟练工匠,又要一定的贸易活动和保证交通路线的畅通,才能解决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问题。这又需要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上一定的改革,以适应新的经济情况,包括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商代青铜器所代表的完全是一种已经成熟了的中华文明。

5.殷墟文化:高度发达的古典文明

在商代文化中,需要将殷墟文化特别提出来加以讨论。这是因为,它表明中华文明在殷墟时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夏鼐先生曾经非常形象地说:“我们知道殷墟小屯文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如果这是中国文明的诞生,这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便有了白胡子”.

小屯殷墟地处今河南安阳市西北约3公里的洹水南岸,它是商朝后期的首都,这是有文献记载的。秦汉之际(公元前3世纪末),大家还知道这里是“洹水南殷墟”.一般认为,从盘庚迁殷,至武王灭纣,共273年,这里一直是殷代都城。

那么,殷墟文化所代表的文明,究竟具有哪些特点?

首先,根据考古发掘结果,远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后期,小屯殷墟已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式城市。这里的中心区有几片夯土地基。其中较大的一座宽8米,长近30米。小屯及其附近,有铸铜、制陶、制玉石器、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当时手工业不仅已经和农业分工,并且已经相当发达,集中于城区。中心区有祭殉坑,当为房屋奠基及祭祀鬼神时的牺牲品。占卜是一种宗教活动,甲骨片刻辞后贮藏在坑穴中,近似于后世的档案。在小屯村西约200米处,发现南北向的一条灰沟,已探出的部分达750米,沟宽7~21米、深5~10米。据推测,它可能是王室周围的防御设施。离小屯约2.5公里的西北岗帝王陵墓的墓地,有亚字形大墓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墓,墓室面积330平方米,加上4个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深度在15米以上。

墓中及附近埋有殉葬的人,少则数十,多的可达一二百人。近年来,在殷墟西区陆续发现1000多座小墓,一般长度只2~4米、宽0.8~1.2米、深2~3米,其规模比起大墓来,相差很大。随葬丰俭相差更大,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中阶级和等级的分化程度,以及当时的葬制习俗。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大量殷墟遗物中,如陶器、青铜器、玉石、甲骨上,都曾发现过文字。尤其是刻字甲骨出土最多,已发现的达16万片以上,单字达4500个左右。如前所述,在二里头的陶片和二里岗期的骨片上,现已发现了类似殷墟甲骨文的刻字,表明这时已经出现文字。如果再往前追溯,仰韶文化的刻划符号和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的陶文,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前身。而商代的文字制度,是用汉代所谓“六书”的方法,以记录语言。

它已成熟到足以记录史事,包括帝王及臣僚的名字,战争、祭祀和狩猎等的事迹,史事发生的月日和地点。这表示小屯殷墟文化已进入历史时期,不仅只是有了文字而已。甲骨文字乃是殷墟文化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标志着小屯期的殷墟文化已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

此外,殷墟文化还有一些独有的特点。例如,殷代玉石的雕刻,尤其是玉器,便是这种特点之一。妇好墓中出土的玉石器达750余件,其中绝大多数是玉器。这是迄今发掘出来的数量最大的一批玉器,而且品种众多,雕刻也很精美。它们在制作技术上表明人已有熟练的操作水平;而造型和花纹方面,许多都是头等的美术品。这些花纹和殷墟铜器的花纹,有很多的共同点,都是殷墟艺术的重要的表现。殷墟又出土了许多骨雕和象牙雕刻,它们的花纹也是和殷墟铜器上的相类似。妇好墓出土的一对镶嵌绿松石的象牙杯,便是这一类中的突出的精品,实属前所未见。精湛奇巧的琢玉工艺,经过前期的发展,至殷墟时期大放光彩,成为上古世界的艺苑奇葩。

殷墟文化还有一特点,那就是制陶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灰陶占绝对优势。它代替红、褐、黑陶而成为主要陶系。其发展的另一表现是刻纹白陶的出现和原始瓷(即加釉硬陶)的烧造。后者当为长江下游地区的发明,从二里岗期开始传到中原,至小屯阶段日见流行,成为小屯陶器群的一个组成部分。质地坚硬、实用美观的釉陶,开汉代以来享誉全球的中国瓷器之先河,成为中华文明的特点之一。

总之,商代殷墟文化确实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古典文明,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

同时,它又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独有的个性和特殊的风格,具有自身色彩的特殊性。

总之,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各种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争妍竞秀,相互影响,交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孕育着独特而又古老的中华文明。

二、亚洲文化的奇葩:古代印度文化

1.突然消亡的哈拉巴

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一词源自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着作《历史》中,第一次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我国汉代史书中称印度为“身毒”或“天竺”,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开始改译为“印度”.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印度河流域的土着居民达罗毗荼人就具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文化,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古代都市。在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19世纪中叶人们就发现了一些带有动物浮雕的石制印章。1921年,英国考古学者赫伯特·马歇尔对这一遗迹进行了重新发掘。1922年,印度的考古学者发掘了另一遗迹摩亨佐·达罗,人们发现两者同属一个系统,所以称之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已经有文字出现,文字主要刻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还有一些在陶器和金属器物上。迄今所知的符号在500个以上,文字是音节字,可以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书写。其中有些是发音符号,有些是表意字。印章上的文字都很短,平均约6个符号左右,最多未超过17个符号。印章上的文字与图画(神、野兽等)并存。这种文字至今尚未被人释读,但这种文字可以认为是属于达罗毗荼语族的。哈拉巴文化在公元前1800~前1600年时突然地消亡,此后,在很长时间里,古代印度未见到有书写的文字材料传世,直至约公元前1000年代初期,印度才又有了自己的字母文字--婆罗谜文、5,6-35,6去卢文和梵文。在印度流传最广的文字是梵文。最早的梵文文献是吠陀作品,其写成文字的年代不早于公元前600年,梵文铭文作品不早于孔雀王朝时期。古代梵文由47个字母构成,其词根和语法结构与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和古波斯语相似,同属于印欧语系。

2.雅利安人的圣书:《吠陀》

古代印度人在诗歌、史诗、宗教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献。最早的文献是宗教诗和圣歌的汇编,称为“吠陀”.这些诗歌创作于何时,无人知晓,最早的部分大慨早在公元前3000年即已问世,但仅仅是口头传诵,没有文字记录,几个世纪以后才收入汇编。“吠陀”反映了印度河上游及两河“河间地”原始雅利安人的文化,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至前800年。《吠陀》是雅利安人的圣书,共有四部,每一部都汇编了大量的颂歌、经文和咒语,以及散文的诠释。其中产生最早、文学价值最高的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诗歌总集,共有1028首诗歌,以歌颂神为主,也有世俗诗歌。在颂神诗歌中,以战神因陀罗的颂歌居多,约占《梨俱吠陀》的四分之一。如颂扬他粉碎了“九十座城堡”、“解放了七河”、“杀死达萨”、“使达萨瓦尔那屈服”等等。这些颂歌既反映了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征服土着居民的情形,也反映了雅利安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对太阳神苏利阿的颂歌中写道:当他像“金色的宝石”在空中升起时,“让太阳神所唤起的人们,达到他们的目的,从事他们的劳动”.在夜神瑞特利的颂歌中,又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就像鸟儿飞回到它们的树巢”一样,回到了家。这些诗句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公社生活。与《梨俱吠陀》并存者,尚有祭歌集《娑摩吠陀》、祭祀论集《耶柔吠陀》以及成书最晚的《阿闼婆吠陀》。《吠陀》极大地影响了印度的社会和文化。《吠陀》以后,印度又产生了两部着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均用梵语写成,篇幅极长,前者约有10万颂(“颂”是印度的一种诗体,每颂两行,每行16个音),后者约24000颂,这是世界文学中绝无仅有的长诗。它们是以公元前1000年至前900年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至公元前5世纪基本内容已形成,但直到笈多王朝时才正式定本。《摩诃婆罗多》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在印度,婆罗多族是传说的月亮族之王婆罗多的子孙。史诗说,婆罗多族的一个国王生有两子。长子持国有儿子100人,名为居楼族,次子般度有儿子5人,名为般度族。持国的100个儿子自恃强大,意欲独占王位。为此,他们建造一座最易燃烧的蜡宫,阴谋烧死般度5子,但阴谋破产。又设圈套放逐般度5子。然而般度5子流放归来后,他们又去争夺国土,最后双方进行了18天大战,印度北部几乎所有的部落和王国卷入了战争。最终持国百子战死疆场,般度5子一方取得胜利,般度族的坚战成了居楼国的国王。这部史诗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庞大场面,具体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这部史诗可与古希腊的《伊里亚特》相媲美。

《摩诃婆罗多》在叙述伟大战争的间隙,插入了一部分哲理性的对话,形成了伟大的哲学诗篇《薄伽梵圣经》,意为“神之歌”.它在印度受崇敬的程度仅次于吠陀圣典,被人们比喻为印度的《新约》,并且像《圣经》和《古兰经》一样,在法庭上被用来监誓,它是日后印度教的重要圣典。《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漫游”,内容主要是叙述居萨罗国英雄王子罗摩战胜罗婆那的英勇事迹。史诗说,罗摩的继母陷害他,使其被放逐到森林14年。罗摩和妻子悉达在森林中愉快地生活,但他招惹了森林中的恶魔。于是,魔王罗婆那设计把悉达抢到其居住地椤伽岛(即今斯里兰卡)。罗摩千方百计寻找悉达的下落,得到大猴王的帮助,经过一场血战,杀死了罗婆那,救出了悉达。此时,罗摩的放逐期已满,遂凯旋归国复位。这部史诗情节曲折,充满了以神话为基础的奇异描写。《罗摩衍那》修辞优美,是辞藻华丽的古典梵语文学先驱。

3.“阿拉伯数字”的鼻祖

在自然科学方面,早在吠陀时代,印度居民就对天体进行了观测,获得了不少天文知识。他们认识了许多星宿,并把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28个星宿,以此来观测太阳以及各行星在天空的位置。但当时的观念认为大地是不动的,太阳、月亮和星星都绕大地旋转。公元前1000年代,由于农业的发展,印度已有相当精确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