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永和,求禧求和。人生命运,不可预测。福常伴以祸,祸也伏以福。光绪帝的珍妃,求爱情,虽得到真爱情,却被塞井而死;她的姐姐瑾妃,求平安,虽平安一生,却未得到爱情;而隆裕皇太后,求富贵,虽富贵满堂,却没享受真爱。命运往往捉弄人,得此失彼,自古难全。常言道:不必强求,随缘就好。
本讲介绍东六宫东排的延禧宫与永和宫。延禧宫与永和宫,南北两宫相邻,本讲合二为一。
一、延禧水宫
延禧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朝改称延禧宫。
延禧宫前殿,悬挂乾隆帝御笔匾额“慎赞徽音”,东壁悬挂梁诗正书写的《圣制曹后重农赞》,西壁悬挂《曹后重农图》。延禧宫《曹后重农图》典故,出自《宋史·后妃上》(卷二百四十二)。故事说的是:北宋仁宗皇后曹氏,为北宋大将曹彬之女,在自己居住宫殿前后,栽种五谷,亲自耕耘,且养蚕织布,以示重农的德行,而为中国古代著名贤后。永和宫《樊姬谏猎图》的典故,出自《列女传·贤明传》(卷二)。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楚庄王好猎,夫人樊姬多次进谏,楚王不听。后樊姬以拒绝食肉规劝,楚王纳谏,勤于政事,三年之后,成就霸业。
延禧宫有个现象:火灾多。在东西六宫中,延禧宫的火灾最多,发生过几次?有人说是四次。宫廷秘密,负面事件,疏于记载,历史真相,难以考证。其中一次,《清宫述闻》记载: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五月二十二日亥(21—23时)初,延禧宫不慎失火。这场大火,由东配殿起火,延烧正殿五间,东配殿三间、西配殿三间,后殿五间,东配殿三间、西配殿三间,还有东水房三间等,共烧毁房屋二十五间。
这场火灾,因为厨房失火引起。当时,厨房在延禧宫门里的东配殿,炉灶在南间,起火后灭火措施不力,延及另两间,又延及正殿,再蔓延到后殿,整个延禧宫殿,化为一片瓦砾。
这场火灾《清宣宗实录》里没有记载。当时的道光皇帝,外敌扰犯,内患屡起,北方大旱,财政拮据,无力兴工,拖延下来。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一月,太监张伶喜口传奉旨:延禧宫工程,著照式修建。经总管内务府奏,明年方向有碍,拟先勘估,如后年方向相宜,即行修建。(《内务府奏销档》)后来才将延禧宫重建。
宣统元年(1909年),隆裕皇太后决定,再度重建延禧宫。重建延禧宫,重在防火灾。风水先生认为:五行相生,水能克火。隆裕太后接受太监张兰德的提议,在延禧宫原址上,修筑一座水晶宫,以铜铁为梁柱,玻璃砖为墙壁和地板,整体建在一个直径长达数丈的水池上,以镇祝融之灾,并由隆裕太后题匾曰“灵沼轩”。这里的“沼”(zhǎo)字,是池塘的意思。《诗经·小雅·正月》曰:“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据《清宫词》注:宣统己酉(元年,1909年),兴修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环绕之。殿上窗棂,承用金铺,不用纸糊,嵌以玻璃。孝定皇后(隆裕太后)自题匾额曰“灵沼轩”,俗称水晶宫。
这座水晶宫,是什么样子?《清稗史》记载:宫立中央,凡三层,层九间。又四个角,各有一亭,计三十九间,以铜作栋,以玻璃为墙,四望空明,入其中者,如置身琉璃世界。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下层地板亦以玻璃为之,俯首而窥,池中游鱼,一一可数,荷藻参差,青翠如画。
水晶宫如琉璃世界般奇特,后在张勋复辟时遭到破坏
光绪帝瑾妃(中立者)在延禧宫院内观鱼
这座水晶宫,从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做做停停,没有完工。这期间,同盟志士,频繁起义,宣统政权,内外交困。紫禁城外爆发了辛亥革命,紫禁城里却在兴建水晶宫。水晶宫的建筑工程,一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冬季,因财力不足,未能告竣。宣统退位后,时局变迁,经费紧缺,只得罢建,留下一座“烂尾宫”。院置木盆,储水防火,养殖金鱼,瑾妃在此,观看游鱼。
延禧宫真是多灾多难:不仅被火,而且被炸。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延禧宫北面部分未完工的建筑,被飞机炸弹炸坏。
民国二十年(1931年),故宫博物院在宫后建库房,藏贮古物图籍。
延禧宫的北邻是永和宫,雍正帝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就住在这里。
二、雍正生母
永和宫,是东六宫中东排居中的宫院,南为延禧宫,北为景阳宫。原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永和宫。清永和宫基本上保留了明初的建筑格局。永和宫前殿,悬挂乾隆帝御笔匾额“仪昭淑慎”;东壁悬挂梁诗正书写的《圣制樊姬谏猎赞》,西壁悬挂《樊姬谏猎图》。“樊姬谏猎”说的是:春秋时的楚庄王,痴迷狩猎,疏于政事。夫人樊姬多次进谏,甚至以拒绝食肉,苦衷进谏。楚庄王改过,奋发作为,三年之后,成就霸业。
永和宫在明代为妃嫔居住,但未见史料记载哪位妃嫔住在这里。清朝记载多些,可知康熙帝德妃乌雅氏,在这里生下了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等,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康熙帝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等都生于永和宫,图为永和门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后事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丁酉(三十日),世宗生。十八年,为德嫔。二十年,进德妃。世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未上册。雍正元年五月辛丑(二十三日),崩,年六十四。葬景陵。子三:世宗,允祚,允禵。允祚六岁殇。女三:其二殇,一下嫁舜安颜。
乌雅氏当是受到康熙帝的宠幸,怎见得呢?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被选入宫后,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到二十七年(1688年)的十年之间,连续生育三子三女,共六个儿女:
(1)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
(2)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六岁殇;
(3)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八个月殇;
(4)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二十岁死;
(5)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十二岁殇;
(6)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祯,即胤禵。
在有据可查的康熙帝41位后妃中,生育6个子女的只有荣妃马佳氏和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生育6位子女的时间为康熙六年到十六年,康熙帝的年龄在14到24岁之间。德妃生育六位子女的时间为康熙十七年到二十七年。乌雅氏生头胎胤禛(雍正帝)时19岁(虚岁),生末胎胤祯(禵)时29岁。这段时间康熙帝的年龄在26岁到36岁之间。
由上可见,在康熙帝中年时期,乌雅氏是比较受宠的,但她的名号晋为德妃,没再晋升,即使生下皇十四子胤祯(禵),也没有再得到晋升。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还从蒙古草原派人带给乌雅氏一封信。《宫中档·康熙北征谕旨》记载:“给永和宫书一封,若有回书即带来。”
我在这里补充一点后宫的资讯:康熙帝有记载的41位后妃中,31位后妃生育35子、20女,共55位子女;有孝懿皇后等四对姐妹为妃;有至少15位汉人妃嫔;在康熙朝、也在清朝享年最高的是康熙帝定嫔万琉哈氏(允裪生母),享年97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宾天。二十日,雍亲王胤禛即皇帝位。这一天黎明,卤簿全设,各官齐集,雍正帝穿着素服,到乾清宫康熙帝大行皇帝梓宫(灵柩)前,跪告受命。而后,雍正帝在东偏殿换成礼服,到永和宫向皇太后乌雅氏行礼,然后御太和殿,升宝座,鸣钟鼓,举行登极大典。(《清世宗实录》卷一)乌雅氏被尊封为皇太后,但还没有举行册尊典礼,就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