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正说东西六宫:大故宫2
12670700000038

第38章 慈禧西逃(1)

慈禧面临改革与守旧的难题:不改革有人不满,改革也有人不满,两相比较,各有利弊:改革虽得罪一些人,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不改革虽迎合一些人,却悖逆社会发展趋势——拒绝改革的人,终被历史唾弃。因此,两者相互比较,还是改革为好。智者动善时,时机很重要。慈禧太后错过改革时机,身负顽固保守骂名。早也改革,晚也改革,主动为尚,顺时为好!

皇宫晚期,慈禧晚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慈禧西逃。

一、仓惶出逃

慈禧太后在皇宫的住处,除长春宫、储秀宫、养心殿外,还有宁寿宫。宁寿宫是乾隆帝为禅位做太上皇而修建的宫殿,但他实际上主要居住在养心殿,这里主要作为礼仪和休闲的场所。慈禧出逃和回銮都在宁寿宫的乐寿堂。所谓“慈禧西狩”,就是慈禧“西逃”。“狩”是指冬天打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古代天子冬天狩猎称作“冬狩”,帝王巡视也称“巡狩”。慈禧西逃并不光彩,自称到西部“巡狩”,所以称“西狩”。参阅《清德宗实录》《光绪朝东华录》《宫女谈往录》《庚子西狩丛谈》和《西巡大事记》等。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三月,受慈禧暗中支持的义和拳(团)进入北京。义和团起初,自称义和拳,山东巡抚毓贤为更名曰“团”。(《清史稿·毓贤传》卷四百六十五)四月,义和团民杀死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和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并焚毁正阳门城楼,围攻东交民巷使馆。五月,慈禧太后在西苑(中南海)仪銮殿,连续举行四次御前会议,(徐彻《慈禧太后》)袁昶等陈词:

宁寿宫区乐寿堂为慈禧出逃前的寝宫

“奸民不可纵,使臣不宜杀!”慈禧坚持己意。七月二十日,德、奥、英、法、美、意、日、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当夜,传闻“夷人要攻东华门”,慈禧如坐针毡,彻夜未眠。

二十一日要传早膳时,突然听到有流弹落在宁寿宫乐寿堂西偏殿瓦上。慈禧太后惊慌,急谕李连英,快找衣服换装。一会儿,李连英提一个装着汉民裤褂鞋袜的红包袱进来。慈禧急忙换上深蓝色夏布大襟旧褂子、浅蓝色旧裤子、白细布袜子、黑布鞋,并吩咐:“把我手上的指甲剪掉!”手指甲有两寸来长,这等于剪掉慈禧的心头肉。光绪帝则穿深蓝色夏布长衫、黑裤子,戴小草帽,活像个跑买卖的小伙计。慈禧吩咐贴身太监张福:“等着我回来!”

慈禧西逃前命人将珍妃推入井中,此井因此名为珍妃井

行前,慈禧命从景祺阁召来珍妃。(隋丽娟《说慈禧》)珍妃进言说:“皇帝应该留京。”慈禧说:“洋人进京,怎么办呢?我们娘儿跳井吧!”珍妃哭求说:“请太后恩典!”慈禧冷笑,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珍妃井)中。

慈禧领着一行人,绕过颐和轩,侧过景祺阁,经过珍妃井,直奔贞顺门,在神武门前,黑压压一片人跪着送别,满脸惊恐,哭声一片。

辰初(7时),慈禧一辆轿车,光绪一辆轿车,皇后、大阿哥、格格等乘坐民车随从,出神武门,经德胜门,奔颐和园。瑾妃未及告知,闻警后奔神武门,乘一辆民车,追到颐和园,与慈禧相会。

在颐和园乐寿堂,慈禧太后说:不能这样走,必须保证万无一失,颐和园还有兵,让他们断后。离开颐和园后,慈禧一行,为隐蔽西行,车在青纱帐里钻着走,到了海淀的温泉,央求一户人家,到他家借厕所。老北京习俗,女人借厕所须先喝凉水,压邪气,出门还要送红包。宫女用瓢舀水,慈禧喝了一口凉水,给了二两银子。

午间,肚子饿了,米面找不到,花银子买下一片地里的庄稼,就摘豇豆,剥青玉米。豇豆和玉米有了,怎样煮熟呢?忙着借锅,挑水,找柴。煮熟后,每人分一个玉米、半碗豇豆。光绪分一个熟玉米,慈禧吃玉米粒。吃饭没有筷子,慈禧就用秫秸秆当筷子。慈禧和光绪同“逃难”的人一样,也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煮老玉米汤也成了宝贝,你一碗我一碗分抢着喝,光绪也喝了一碗。慈禧和光绪等逃出皇宫后的第一次午餐,就是这样狼狈解决的。临走时,车上装载玉米秸,路上渴急了,就嚼玉米秸,慈禧也一起嚼。

傍晚到西贯市,住在旧清真寺里。屋里三间正房还好,是一明两暗。中间堂屋里有一口破缸,能盛水。有一个灶,连着东间的炕。地下墙角有个三条腿的破矮凳子。把轿车的垫子抬下来,让慈禧能有个坐处。光绪坐在矮凳子上。慈禧漱口没有碗,洗手没有盆,就用骡子饮水的盆,刷一下洗脸、洗手。

天黑,蚊子成团地滚在一起,乱吵乱叫,让人心烦。更让慈禧恶心的是上厕所,没法子下脚,要多脏有多脏,癞蛤蟆满地乱爬,长尾巴的蛆,使慈禧看了要呕吐。慈禧上趟厕所,苍蝇顺着脸爬。慈禧太后的生活:昨天是在天堂,今天是在地狱!

二十二日早晨出发,奔向长城。到居庸关南的隘口——南口后,慈禧低声说要解溲,并说:“就在庄稼地里,人围起来!”就这样,太后、皇后、瑾妃、格格们轮流着,没有便纸,只好用野麻的叶子代替。一路上慈禧默默地看着随从,万般心腹事,俱在不言中。

午饭是一碗细粉丝黄瓜汤,慈禧饿了,吃得很香。到居庸关,迎面高山窄路,只有一个城门,两边营垒排列,让人心惊肉跳。驮轿又继续往前走,突然有人对着队伍打枪。这时护卫队到来了,人多势众,土匪跑了。

晚上到了延庆州的岔道。延庆州是义和拳(团)扎堆的地方,四门紧闭,不见人影。城里见来人没有凭证,不让进城。好在太监崔玉贵提到北京红箩厂收炭的太监某某,过去在延庆收木炭,他们才相信,让进岔道城。镇里乱糟糟的。住房光有一铺炕,一张旧席,没有陈设,也没有女厕。在这里住了一夜。总算还好,能给点吃的,不致挨饿了。慈禧住上房东屋,光绪住西屋,皇后、瑾妃、格格们住东耳房。西院伙房里有热水,慈禧可以洗脸,擦身,洗脚。屋里靠南窗子底下有铺炕,炕上有条旧炕毡,一个歪歪斜斜的小炕桌,一个枕头,油腻腻的,不堪倒床入睡。慈禧看得出来是十分劳累了。她不发脾气,不说话,闭目沉思。这一夜,慈禧和光绪是怎样熬过来的呢?慈禧后来向怀来知县吴永哭诉:“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晓间寒气凛冽,森森入毛发,殊不可耐。尔试看,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卷之三)

西方人笔下的慈禧西逃场景

一会儿李连英来了。慈禧让把光绪请过来,共同听城里和宫里洋人的消息。李连英说:“洋人还没进宫。”

崔玉贵找来一乘轿子,这是延庆州知州用来拜客乘坐的蓝呢子轿,俗称“四人抬”,是四人抬的轿子,又沉又笨。前边四个人抬轿,后边要八个人跟着预备轮换。慈禧又坐上轿子了。

二十三日早晨吃的是黑馒头,冬瓜汤。饭后起程,出城东门。冷冷落落,没有仪銮,慈禧坐的蓝呢子小轿在第一,光绪的驮轿在第二,皇后的驮轿在第三,其他紧随在后面。一路上,溃兵难民,如蚁如潮,日夜北行,络绎不绝。到怀来界,天降大雨,风卷着雨,打掀车帘,等于往身上泼水。路旁有一眼井,井边有个大草帽,车夫掀开一看,是具死尸。沿途井不少,但不敢喝井里的水,因井里往往有死人。

中午到榆林堡。一位官员戴着朝珠穿补服跪着来接驾——跪唱:“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太后圣驾。”太后出宫门以后,没人理,没人瞧,现在终于又有人跪在面前。

慈禧见了吴永,二人谈话,说着说着,慈禧放声大哭,吴永也哭。慈禧边哭边说:“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后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秸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今至此已两日不得食,腹馁殊甚,此间曾否备有食物?”吴永说:“本已备肴席,但为溃兵所掠。尚煮有小米绿豆粥三锅,预备随从尖点,亦为彼等掠食其二,今只余一锅,恐粗粝不敢上进。”慈禧说:“有小米粥,甚好甚好,可速进!”

傍晚,到怀来县城,慈禧等被引到一家大客栈住下。原来准备好的三大锅绿豆小米粥,都被乱兵饥民给抢光了,还剩下一点锅底。每人一碗,别无食品。

吴永见皇帝上无外褂,腰无束带,发长至逾寸,蓬首垢面,憔悴已极。慈禧对吴知县说:“这回出来十分仓促,皇帝、皇后、格格们都是单身出来,没有替换的衣服,你能不能给找些衣裳替换一下?”知县吴永在院内泥泞中跪奏道:“微臣母亲、妻子已经亡故,尚有几身遗物,太后不嫌粗糙,臣竭力供奉。”慈禧又低声对吴永说:“能找几个鸡蛋来才好!”吴永说:“臣竭力去找。”过了一会儿,知县吴永用粗盘托着五个鸡蛋,并有一撮盐敬献给慈禧太后,并说各家住户,人都跑空了,只能挨户去翻,在一家抽屉里找出五个鸡蛋,煮好后献给太后。慈禧一口气吃了三个鸡蛋,把剩下的两个鸡蛋给光绪帝。

有个小太监捧着吴永送来的四个包袱,将先人和夫人的遗物及自身衣饰奉献。最令逃难人满意的,是有一包全新的白细布袜子,大约十多双。两天多来,两次遇雨,别处都能忍受,只有脚在湿袜子里沤着,真叫人难受。无怪慈禧赞叹地说:“这个人有分寸,很细心。”此外,小太监又抱来两个梳妆盒子,梳篦脂粉一应俱全。慈禧说:三天没照镜子,不知成什么样子了。

慈禧等一行在怀来县城,住了三天。这里作为临时驻跸的行在,收拾得干干净净。有一间卧室,陈设不多,可很雅洁,晚饭很丰盛,有肉、鸡、肝等,自从离宫后,第一次开荤,所以也吃得特别香。一时王公大臣,太监宫女,满坑满谷,几乎挤破了这小小的县城。随扈军士、宫监数千百人,日需供给,数目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