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
12729600000088

第88章 轰轰烈烈可歌可泣(1)

轰轰烈烈可歌可泣——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面对清朝腐败的格局,有良知的中国人心急如焚,为了重振中华民族雄风,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其中,最早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的就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他率领义军坚持斗争十四年,驰骋大半个中国。他虽然失败了,毛泽东仍称他与孙中山一道是中国寻找真理的代表。

【毛泽东评点天王洪秀全】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引自毛泽东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85页)。

我们向来读中国史,不注意阶级斗争的事实,其实四千多年的中国史,何尝不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呢?如秦二世时,起来革命的陈胜、吴广是农民。汉高祖是流氓,也是无产阶级推倒贵族阶级的革命,不过在农业社会里,他们革命成功后,又做起皇帝,自己又变成贵族阶级了。太平王洪秀全号召广西一班失业农民起来革命,大有社会革命的意义,孙总理也很佩服他。大家只知道打倒他的是清朝政府,而不知真正打倒他的主力军,却是地主阶级。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为地主阶级的领袖。曾国藩是团练出身,团练即是地主阶级压迫农民的武力,他们见洪秀全领导一班农民革命,于他们不利,遂出死力来打倒他。故太平天国之事,不是满汉的战争,实是农民和地主的阶级斗争。

——摘自《纪念巴黎公社的重大意义》(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34—35页)。

历史上领导多头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东,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

——引自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讲话。

自从一八四O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引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洪秀全传】

金田起义洪秀全,原名火秀,又名仁坤,后因火秀的“火”字与耶火华同,遂更名为秀全。他于1814年一月一日出生在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迁附近的官禄岽濉K的父亲洪镜扬是位勤劳、公正、耿直的农民。

洪秀全自幼勤奋好学,7岁入塾读书,五六年间,即能背诵“四书”、“五经”及古文多篇,“读书未几即得其业师及家族之称许,其才学之优俊如此”。大家都希望他以后能金榜成名,光宗耀祖。16岁时,他因家境贫困失学,在家帮父兄种田、放牛。洪秀全18岁时被聘为本村塾师,一面教书,一面自学。他和当时许多下层知识分子一样,一心希望通过科举途径一举成名,跻身于封建社会上层。他从1830年(16岁)至1843年(29岁)总共4次到广州参加科考,据说每次都是“名列前茅”,但每次都是“落第而归”。考场的失意,科举成名的幻想破灭,使他产生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孔儒学开始怀疑。

23岁时,他第二次应考,他从传教士那里得到一本《劝世良言》的小书,回家稍稍看了一遍就放入书橱中,并未重视。24岁时,他第三次去广州应考,依然落第,在悲苦失意中回家生了一场大病,一连病了四十天。病中他“连续入奇梦”,常大声呼叫:“斩妖!斩呀!斩呀!

”他还用朱书“天王大道君王全”七字于小纸,塞在门柱之隙缝中。每见父兄及族人前来探望,辄大呼曰:“我是太平天子,天下钱粮归我食,天下百姓归我管。”这时,他已有了造反的念头,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并未完全打消。1843年,他第四次应考,结果,仍失败了。他在归途的船上联想到林则徐的禁烟、鸦片战争爆发以及三元里人民声势浩大的抗英斗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等等事件,感叹万千,写了一首诗:“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下决心抛弃功名,做一番大事业。

1843年,洪秀全在离家30里的莲花塘李敬芳家教书。五月,在一个表亲的启发下,潜心细读起《劝世良言》。《劝世良言》是一本基督教的布道书,饱读儒学的洪秀全,对于西文基督教的一些教义,自然感到奇特和新鲜,而《劝世良言》的一些内容,也颇能打动洪秀全的心。书中说只有“上帝”是真神,其他为世人崇拜的偶像都是妖魔,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是平等的,只要敬拜“上帝”就可以免灾免祸,不敬拜者,永远打入地狱受苦。于是,洪秀全转而相信《劝世良言》中宣扬的天父皇上帝,相信只要敬拜“独一真神”皇上帝,便可以走上幸福的道路,中国便可以有希望。他想通过拜上帝劝人为善,来改变“世道乖漓,人心浇薄”的局面。他宣称24岁时大病中所见的老人和中年人就是“上帝”和耶稣,他自己就是“上帝”的第二子。他和李敬芳“自己灌水于顶上”进行洗礼,“对‘上帝’祈祷,许愿不拜事邪神,不行恶事,而恪守天条”。他们并制宝剑两把,上镌“斩妖剑”三字,又咏诗一首:“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投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表示了打江山、斩妖魔的决心。

洪秀全拜“独一真神皇上帝”,是需要有很大勇气和魄力的。他接受“异端”,用“独一真神皇上帝”和2000多年来作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孔教对抗,宣布孔教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借皇上帝的威权来鞭鞑孔丘,指出孔丘的书是“教人糊涂了事”的。尽管这个看法是不确切的,但在一百多年前,确实是了不起的创举,表明他向造反的道路上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1843年六月,洪秀全回家乡积极活动,组织拜上帝会,洪仁纭⒎朐粕绞紫燃尤搿K们又把“馆中所立孔子、文昌神像以及家中所立灶君牌位”也一律除去,公开向传统的神权宣战。

1844年二月,洪秀全和冯云山等人决计“远适异省,到各村镇宣传真道”。他们最后到达广西贵县的赐谷村。经过7个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吸收了100余人参加,但洪秀全却因“表兄家苦,甚难过意”,不得不离开赐谷村,返回广东。1845年,冯云山入桂平紫荆山传教。

洪秀全返回家乡后,一面执教,一面总结经验教训。他发现,要在中国组织拜上帝教,就必须要有中国群众容易接受的教义,就着手对基督教的教义进行改造,于1845年—1847年间,先后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把拜上帝教之外的一切教门都称之为妖魔,列入打击和革除的对象;提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这种平等思想不但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否定,而且也是对农民群众的鼓舞,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和愿望,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就是在这种平等思想推动下壮大起来的。

1847年夏秋之际,洪秀全第二次来广西,形势的飞跃发展,出乎洪秀全的意料之外。冯云山凭借坚毅深沉的奋斗精神,利用简单的拜上帝说教,深入群众,巧妙宣传,两年多时间,冯云山在紫荆山传教获得重大成功,不但有汉、壮、瑶2000余会众,还出现了如杨秀清、肖朝贵等负有众望的群众领袖,洪秀全看到这些,真是惊喜交集。他一方面感谢冯云山始终以他的名义传布真道,一方面则认为这种奇迹的出现是天父皇上帝的无边神力造成的,于是洪秀全和冯云山一起写成《天条书》,规定了拜上帝会的纪律。为了扩大拜上帝会的影响,洪秀全于1847年九月又亲自率领一批会众去捣毁甘王庙。在洪秀全的带动下,贵县等各县也发生拜上帝会众砸神像、庙宇的活动。拜上帝会到处毁坏庙宇偶像,激起地主绅士们的反对。武宣士绅王作新控告拜上帝会是“反叛之徒”,冯云山因此被捕入狱,经会众营救才得以出狱。从此“拜上帝人与拜上帝人一伙,团练与团练一伙,各自争气,各自逞强”,斗争越来越激烈。

1848年十一月,冯云山获释后立即回到广东和洪秀全商议武装起义。他们一起撰写了《太平天日》一书,把洪秀全十多年前在病中“异梦”的内容改造成符瑞,说洪秀全是天差来的“真命天子”,皇上帝封他为“天王大道君王全”,为洪秀全发动起义、当太平天王作舆论准备,目的是说明洪秀全在得“异梦”前,就胸怀大志,要推翻清王朝的黑暗统治,决心要“飞腾六合定乾坤”。这些诗句使洪秀全的“真命天子”形象更加饱满。1849年初,当洪秀全回到紫荆山时,已经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人物。广大会众深信他是穷苦农民的“救世主”。于是,洪秀全一面让冯云山编订军制、礼制;一面命令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胡以晃等人“开炉铸铁”,制造武器。

1850年六月,洪秀全下达了起义的动员令,规定了各路会众在金田团营的日期。各地会众纷纷变卖家产,携带老幼,参加起义。他们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交给公库,有饭同吃。各地会众在金田村集中后,编制营伍,分配军械、旗帜、被服等。洪秀全发布男女严别、秋毫莫犯等五条命令,按军事编制把他们组成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

1843年—1849年六年间,是拜上帝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发展壮大的关键时刻。洪秀全的功绩在于:他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倾听了群众的呼声,别出心裁地利用拜上帝教做工具,提出了反对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和主张,为人民指出了战斗的方向,顺应时代潮流,合乎人民群众的需要。他不愧为杰出的农民革命的思想巨人!但是,从实践的角度考察,拜上帝会在两广的发展壮大,主要是冯云山艰苦奋斗的结果。冯云山被捕期间和出狱东下之后,又得力于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一批实干家的共同努力和继续奋斗。洪秀全虽然先后三次入桂,不是稍不如意即拂袖而去,便是鲁莽从事,自我暴露,最后是遇难即退,放弃领导,回避斗争。事实说明,他在尖锐和复杂的斗争实践中是一个矮子,比起冯云山和杨秀清大为逊色。定都南京以后,洪秀全越来越脱离群众,脱离斗争实际,就并非偶然了。

1851年一月十一日,洪秀全领导会众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战士们不盘发辫,蓄发易服,头包红巾,标志同清朝统治者的根本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