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12730700000035

第35章 梨园宗师誉满四海(1)

梨园宗师誉满四海——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年),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1894年9月24日,出生于北京一个京剧世家。梅兰芳9岁开始学戏,11岁登台表演,14岁搭入喜连成科班,1913年首次赴上海演出,显露表演天才,受到演出界人士注目。早期,梅兰芳演出以青衣戏为主,之后学演了花旦戏和刀马旦戏。1919年和1924年,梅兰芳两度赴日本演出。1927年名列“四大名旦”榜首。1930年,梅兰芳赴美演出,轰动美国;1935年赴前苏联演出,成为蜚声世界的表演艺术家。“九一八”事变后,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激励全国军民抗战。抗日战争期间,他先息影舞台,后蓄须罢演,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解放后,梅兰芳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1959年,他移植了豫剧《穆桂英挂帅》,作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剧目。其所演京剧曾拍成多部影片。代表作品有《宇宙锋》、《断桥》、《霸王别姬》、《洛神》、《贵妃醉酒》、《游园惊梦》等。毛泽东称其“不顾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罢歌歇舞。这位艺术家的这种民族气节是多么可贵呵。”

【毛泽东评点梅兰芳】

我们今天去看闻名中外的梅兰芳先生演出的拿手好戏《霸王别姬》。这位戏剧界的名人可不简单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后,梅兰芳先生就留须隐居,再也不演戏了。他不顾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罢歌歇舞。这位艺术家的这种民族气节是多么可贵呵。我们今天去看他的演出,就是提倡这种民族感,号召人们向他学习。

梅兰芳这种有名望的艺人,在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竟然留须隐居,再也不出面演戏了。这在中国人民当中,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

像这样有名望的艺人,我们不仅是看他的艺术表演,更重要的是尊重他的民族气节和正义感,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

——摘自刘汉民的《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第196—197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建国十周年之际,毛泽东看了梅兰芳演出的《穆桂英挂帅》后对梅兰芳说:“这个戏很好。看得出你舞台生活四十年的集中表演,也是你老年的代表作。”毛泽东还提出是否将戏中人物“安王”改为“西夏王”。以后,梅兰芳就按照毛泽东的建议作了改动。

——摘自刘汉民的《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第198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梅兰芳小传】

1894年10月22日(清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北京李铁拐斜街梅宅,一个哭声如鹤鸣的男婴出生了,顿时,全宅一片喜气洋洋,家中又多了一个梨园弟子了。梅家为其取名澜,又名鹤鸣,还为他取了一个字号畹华。

梅家原籍江苏泰县(今泰州),远在康熙时代,梅家先祖以务农为生,至乾隆朝时,梅家高祖父梅万春是一个雕塑艺人,将家迁居于泰州县城内。曾祖承父业。祖父梅巧玲则自幼丧父,6岁时过继给苏州一户江姓人家为子,受尽虐待,又被人卖到福盛班戏班学戏,受尽苦打磨难。后遇四喜班的罗巧福将其赎出,收为弟子,对其多加关爱,耐心调教,不久,梅巧玲成为四喜班的名角。从此,祖父梅巧玲定居北京。他曾在《雁门关》中饰萧太后,因扮相俏丽,唱做俱佳,故有“活萧太后”之称。因为这个缘故,画家沈容圃绘的《同光朝名伶十三绝图像》,就选画了他的萧太后扮装,一时成为“同光十三绝”之一。后来梅巧玲掌管了四喜班,非常爱护和尊重同行,经济上经常接济贫困的朋友,其仗义疏财的侠义之举,为晚清文人和戏迷所赞颂。

梅兰芳的父亲梅竹芬,自幼学戏,扮演生、旦、青衣角色,无所不会,其后,又因其擅昆曲,能书画,其声名和梅巧玲不相上下。不料因劳累过度,梅竹芬26岁患大头瘟早逝。这时梅兰芳才3岁。母亲杨长玉,是著名武生杨隆寿之女。父亲去世后,母亲和伯父梅雨田一同照顾他,但生活却十分贫寒。6岁那年,家中因生活所迫,母亲将李铁拐斜街的老宅卖了,将家搬到百顺胡同。这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人心惶惶,外祖父杨隆寿受到惊吓,不久就去世了。自此后,母亲没有收入,家中只得靠伯父梅雨田的收入来生活。伯父是与谭鑫培长期合作的著名琴师,与谭鑫培、单皮鼓手李奎林唱拉打配合默契,被时人称为“三绝”。伯父操琴只有微薄收入,所以家境并不宽裕。到了上学年龄,伯父送梅兰芳到私塾念书,但是梅兰芳却不愿意背书,被打了不少手板子。一次,梅兰芳逃学,被京剧武生杨小楼看到了,一把抓起来要将他扔到井里去,吓得他连连求饶:“我不逃学了,我好好念书,大叔您饶了我吧!”从此,杨小楼每天一早上练功时,只要碰到小梅兰芳就抱着或肩着他,一路讲着故事,一直送他到私塾门前。

梅兰芳7岁时,家里请来师傅教他唱青衣戏《二进宫》中的四句老腔,梅兰芳唱了好久也不会,师傅失望地说:“祖师爷没有给你这碗饭吃!”说罢,拂袖赌气而去。这一下可把梅兰芳吓坏了,他心想,自己出生在梨园世家,母亲多病,只有我一个男儿,难道就不能继承祖父、父亲的艺术衣钵吗?于是他暗下决心:“非要吃祖师爷给我的这碗饭不可。”第二年,他和两个表兄一起在姐夫朱小芬家学戏。请来老师吴菱仙,起步就学《战蒲关》。吴菱仙是梅巧玲在四喜班的好友,看到梅兰芳幼年丧父,家境困难,又兼他是当年好友之子,虽然梅兰芳貌不出众,言语极少,反倒格外用心教他学戏。说起来也怪,梅兰芳学戏学得十分用心,加上他天资聪明,很快学会了青衣的唱腔、手式、指法、哭头、走步、叫头、抖袖、开关门、跑圆场等基本演技功夫。吴先生倾其所知,教梅兰芳许多戏本的片段和演技,如《二进宫》、《桑园会》、《三娘教子》、《彩楼配》、《祭塔》、《别宫》、《祭江》、《宇宙锋》、《打金枝》等一些正工青衣戏和《桑园寄子》、《浣纱记》、《朱砂痣》、《岳家庄》、《搜孤救孤》等青衣配角戏。

梅兰芳第一次登台是光绪甲辰年(1904年)七月初七。那天,斌庆社在北京广和楼演《天河配》,吴菱仙为了锻炼学生,让10岁的梅兰芳在戏里串演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里的织女。梅兰芳一出场,扮相俊美,嗓音圆润,吴菱仙在台下看了,感到无限欣慰,顿觉可告慰九泉之下的好友了。第一次演出对梅兰芳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他既感到紧张,又十分兴奋,演出后的成功又使他对戏曲充满了热爱和信心。之后他学戏就更加认真了。

1907年,梅兰芳13岁,正式搭戏班,叫“喜连成”。白天,在广和楼演出,晚上仍在朱幼芬家向吴先生学戏。同时,梅兰芳还向姑父秦稚芬和伯母的弟弟胡二庚学花旦戏。向伯父梅雨田学了《武家坡》、《玉堂春》等戏。还向武功演员出身的琴师茹莱卿学武打套路和戏曲中武旦的枪把子功。这些,奠定了他坚实的武功基础。

梅兰芳除演戏外,还爱好养鸽子、养花和写字绘画。梅兰芳16岁时偶然养了几对鸽子,每天早起放鸽高飞,仰望云天,愈望愈远,练出了眼神。他能在舞台上以目传情,秋波流动,也得益他的养鸽情趣。

辛亥革命爆发后,大清封建王朝的命运结束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政府下令男人要剪辫子。梅兰芳即刻响应,毅然剪去了过膝的长辫,梳成偏分头,又特意去照相馆留影,并题写一行字曰:“梅畹华剪发初影,民国元年六月十五日。”他还亲手操剪为戏班里的同事剪辫,此事一时传为佳话。18岁的梅兰芳这时已经是个“角”了,很受观众欢迎。当时许多照相馆里都挂着梅兰芳剪辫后的便装照,既是对他行为的赞扬,又是对他京剧艺术的肯定。

梅兰芳17岁时(1912年),曾受到谭鑫培的提携,合作演出过《汾河湾》,《四郎探母》、《桑园寄子》等剧,自此声名大增。

1913年10月,上海“丹桂第一台”戏院经理许少卿来京约角去上海演出,请王凤卿挂头牌(领衔),梅兰芳挂二牌。那时,王凤卿已是南北驰名的须生,梅兰芳则是初出茅庐的戏子。起初,许经理不知梅兰芳水平,给他们二人的包银相差很多。第一场演出后,博得观众的喝彩,三天的演出后,就走红了上海滩,受到诸多好评。这时王凤卿向戏院老板极力推荐让梅兰芳演压台戏,许经理很快答应了。而梅会的全是青衣折子戏或生旦戏,若以唱功压台,效果肯定不好,就在王凤卿的支持下,决定临时向教过梅兰芳武功的琴师茹莱卿学习人物活泼、色彩丰富的《穆柯寨》。这出刀马旦戏,除武功唱功之外,还特别注意眼神,梅兰芳正好三者具备。11月6日,梅兰芳的压台戏上演了,他扮穆桂英,唱腔武打兼工,身段表情双佳,英姿飒爽,活泼可爱,赢来一阵阵热烈掌声和喝彩。演出之后,梅兰芳在演艺界更是声名大噪。

短短五十几天的上海演出,对梅兰芳的舞台生活起到极大的作用,不仅声名飞扬,更重要的是他在上海向其它戏曲学习了一些优秀的东西。如他观摩了上海以表现近代和当代题材为主的新戏《黑奴吁天录》、《茶花女》、《陈二奶奶》等话剧,对这几出戏很感兴趣,并和欧阳予倩等戏剧革新家交往,启发他后来尝试排演时装新戏。上海戏剧舞台的灯光设计、面部化妆都给他在后来京剧表演中一些有益的借鉴。梅兰芳由上海返京后,便排出了第一个时装新戏《孽海波澜》。该戏取材于北京报纸的一则恶霸逼良为娼,后被绳之以法,良人骨肉团圆的报道。此戏上演后,引起观众极大兴趣。初次尝试新戏,梅兰芳颇有成功之处。1914年12月,梅兰芳和王凤卿再次应邀赴上海演出,一时盛况空前,还吸引了不少日、英、美等国的外籍侨民观众。这次赴沪演出,再一次使梅兰芳思考京剧的发展方向,他说:我“更深切地了解到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不愿意还是站在这个旧的圈子里边不动,再受它的拘束。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寻找发展。”回到北京后,在正常演出的同时,梅兰芳开始了大量新剧目的排演和艺术的革新,筹排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如《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揭露官场黑暗的时装新戏,申诉妇女受压迫与婚姻不自由命运的时装新戏;有《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等古装新戏。这些舞台上从未出现的古装新戏,均取材于神话故事或文学名著,刻画了那些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青年妇女形象,创造出新的妇女装束和扮相,丰富了京剧舞台服装,为观众喜闻乐见。

1915年秋,北洋政府外交部邀请梅兰芳在为美国人在华办学的俱乐部委员会举办的晚会上演出,梅兰芳上演了新编不久的《嫦娥奔月》。他新颖的服饰和发型设计,婀娜多姿、载歌载舞的表演,征服了当场300多名美国男女观众,京剧艺术的惊人魅力一下传到欧美,后来世界各国来北京的外宾,少不了要多一项旅游内容,就是“观梅剧”。这次演出也为梅兰芳后来赴美演出奠定了舆论基础。

此后,梅兰芳又向昆曲前辈学习,加上少年时期所学昆曲,梅兰芳先后演出了几十出昆曲剧目,如《春香闹学》、《游园惊梦》、《思凡》、《佳期》、《拷红》、《昭君出塞》、《刺虎》、《奇双会》等。这些唱做并重的贴旦戏,其性质犹如京剧的花旦戏。梅兰芳学昆曲,一方面是试图打破旦角行当的界限,结合唱念做打,全面发展自己的戏曲表演艺术,另一方面则认为昆曲艺人年纪都老了,想及时学习,不然就没有机会了。这种及时保留传统戏曲,力挽衰落与失传的昆曲颓势的强烈意识,表现了他超出常人的艺术家眼光。

1916年10月底,梅兰芳第三次赴上海演出。其间,他曾率团去苏杭作过短期演出。他在杭州结识了许姬传兄弟三人,从此,许氏三兄弟成为梅兰芳一生在艺术生活中的挚友和得力助手。

1917年,梅兰芳极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又陆续整理古装新戏《木兰从军》和《天女散花》,第二年又推出三台新戏《童女斩蛇》、《红线盗盒》和《麻姑献寿》。

说起《童女斩蛇》一戏,那还是源于1917年秋天天津的水灾。当时受水灾的地区,有人迷信说闹水灾是因为得罪了金龙大王,一时受这种迷信思想影响的人们,纷纷到龙王庙烧香许愿,北京也出现了在寺庙里供蛇设牌的现象。梅兰芳闻知此事,就打算排演一出破除迷信的戏,恰巧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编印了一些剧本,其中有《童女斩蛇》一戏,写的正是为破迷信女童智斩大蛇消除水患的故事。梅兰芳对此剧作了改编,设计了人物造型,于1918年2月2日在北京吉祥园首演,之后又去天津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认为此剧对破除迷信、反映现实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梅兰芳的古装新戏演出成功,引起各国外宾的极大兴趣,尤其是日本,出现了研究中国京剧的专门学者。1918年,日本帝国剧场董事长大仓喜八郎来京,看了梅兰芳的《天女散花》后,大加赞赏,并邀请梅兰芳赴日本演出。同时梅兰芳也接到好几个国家的邀请函,他考虑到中日文化有相近的传统,中国古典戏剧在日本易于让人接受,而且去日本还能了解和研究一下他们的歌舞伎和谣曲,就决定先往日本访问演出。1919年4月21日,梅剧团启程赴日,乘船转火车经4天到达东京车站,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热烈欢迎,车站人群如堵,欢声震耳。梅兰芳于5月1日在东京首演了《天女散花》,之后陆续演出了《御碑亭》、《黛玉葬花》、《虹霓关》、《贵妃醉酒》,场场客满,惊动东京文化界。一些著名人士撰文评介,之后还结集为《品梅记》出版。其中前两出戏最受欢迎,有的观众看了《御碑亭》后,掩面而泣。之后,梅兰芳又往大坂、神户演出,同样受到热烈欢迎。这次访问日本,不但对中国京剧和日本戏剧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加深了日本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梅兰芳也为日本人民的热情欢迎深受感动。后来在1923年9月,东京因关东大地震引起大火,死伤和失踪者达13万人,帝国剧场几乎全部烧毁。梅兰芳在北京联合京剧界举行了义演,把全部收入1万余元捐献给日本红十字会。

1920年5月,梅兰芳在上海演出期间,应商务印书馆之邀,拍了两部黑白无声电影,一是《春香闹学》,一是《天女散花》。到各地上演时,尽管当时拍摄技术较差,影像模糊,还是很受观众欢迎,可惜这两部影片毁于1932年的“一·二八”战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