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毛泽东瞩目的著名战役
12732000000033

第33章 优柔寡断:梁山之战(公元454年)

刘义宣,宋武帝第六子,宋孝武帝刘骏之叔父。刘骏当上皇帝后,臧质不满,联合刘义宣起兵,意欲立刘义宣为帝。梁山之战,刘义宣临阵逃跑,臧质寡不敌众,遂败。毛泽东称,“梁山之战,刘义宣不听臧言,因以致败,惜哉”。

【毛泽东评点梁山之战】

臧质豪杰之士,……梁山之战,刘义宣不听臧言,因以致败,惜哉。

——摘自毛泽东读《南史》卷18《臧质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6—18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梁山之战概要】

这里所说的梁山之战,发生在南北朝时期。严格说起来,算是一场军事叛乱。

这场刘宋王朝内部的军事斗争,起因于宋文帝之死。

这个宋文帝,名叫刘义隆,是南朝宋皇帝,公元424—453年在位。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其父刘裕,是南朝宋的建立者,公元420—422年在位。刘裕幼年贫寒,曾贩履、种地、捕鱼。后为东晋北府兵将领,跟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因作战英勇,官至相国,封宋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其代晋称帝,国号宋。刘裕在位时间虽说只不过二三年,但他严禁世家大族隐瞒户口和土地,实行土断,裁减侨州、郡、县,为刘宋政权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刘义隆继承父位后,大有其父的风范,他竭力加强中央集权,大胆革新吏治,积极扩充军备,取得了宋国暂时的稳定局面。在对北魏的作战中,宋国丧失了淮北地区。宋军反攻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又遭受挫折。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北魏军队大举南下,渡过淮河,前锋直抵瓜埠(今江苏省六合东南)。北魏军队勇猛善战,江北地区普遍受到掳掠,宋国的国势开始衰退。

刘义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性命断送在太子刘劭之手。这个太子,自小就沉默少言,为人阴毒。成人之后,极想早日登基,又怕其他皇子篡权,因此对父亲下了毒手。

不过,太子刘劭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弑父行为遭到天下反对,臧质等将领纷纷起兵进攻他。不到三个月,刘劭还来不及正式登基,就被生擒。昔日的至尊太子,如今变成了阶下囚。当臧质手持宝剑率领一队人马闯入宫中时,刘劭坐在龙椅上,脸上没有丝毫的惊慌之色。他没有起身,声音低沉地说:

“爱卿前来,有何要事啊?为何手拿凶器见朕?”

臧质大叫:

“给我拿下这个篡国的逆子!”

七八个士兵冲上前去,将刘劭五花大绑起来。刘劭仰天大笑,步出宫门时,回过头来,对臧质说:

“我看你眉眼之间有肃杀之气,不出二年,你就会有我今天的下场。”

说罢,他昂首挺胸而去。

臧质不自觉地哆嗦了一下,然后迅速恢复了镇静,把宝剑轻轻地放回鞘中。

在生擒刘劭之前,各路讨逆大军集结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城外,拥护宋文帝第三子、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为帝,是为孝武帝。翌年,正式称孝建元年(公元454年)。

在迅速平息刘劭之逆后,刘宋政权的宫廷斗争并未真正平息。一场更大的流血斗争正在酝酿之中。

原来,孝武帝当上皇帝后,大行专制之道,疯狂排斥异己。加之,孝武帝年轻气盛,许多决策都不征求臧质的意见。而臧质一向自视甚高,称自己“足为一世英杰”,根本没把孝武帝放在眼里,对孝武帝的做法十分不满。想当初,臧质不同意扶助刘骏为帝,而是希望拥戴刘骏的叔叔、宋武帝第六子刘义宣为帝。

实在是忍无可忍,臧质多次劝说刘义宣起兵反叛,自立为王。但刘义宣懦怯无能,生怕惹出杀身之祸,所以一直不敢有所行动。后来,刘义宣得知孝武帝与自己的女儿有染,怒向胆边生,气得火冒三丈。这时,臧质又劝说他起兵。刘义宣听从了臧质的建议,他派人给豫州刺史鲁爽、兖州刺史徐遗宝送去密信,约定一起饮酒。

三人见面后,刘义宣说:

“孝武帝禽兽不如,专断无谋,我等不如反了,另立新的皇帝。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秋季共同举兵。”

当时,鲁爽已喝得酩酊大醉。他听错了起兵的日期,结果在当年的正月,就忙不迭地举起了造反的旗帜。

这时,刘义宣还没有准备妥当。他询问臧质的意见,臧质说:

“事已至此,必须赶快行动。否则,我们就会束手就擒。”

于是,刘义宣与臧质被迫提前举兵,顺流东下,进攻建康。

孝武帝听到有人反叛,暴跳如雷。他命令垣护之率军驻守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柳元景率军驻守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王玄谟屯兵梁山洲(历阳和采石之间的江中沙洲),共同阻挡刘义宣、臧质的大军。

得知孝武帝如此布兵,臧质向刘义宣建议:

“如果用1万人马进攻南州,就会将梁山孤立起来。再用1万人马牵制王玄谟,王玄谟必然不敢轻举妄动。我率领一支人马乘船去攻打南京,这是取胜的上策。”

刘义宣听罢,点头称是。这时,刘义宣的门客颜乐之故意咳嗽了两声。刘义宣会意,却不露声色地继续和臧质说话。

送走臧质后,刘义宣问颜乐之:

“为何故意咳嗽?”

颜乐之对刘义宣说:

“臧质如果攻下了南京,那么功劳就尽归他了。加上此人野心很大,应当防备。您应该派自己的贴身将领,去执行重要的军事行动。”

刘义宣听信谗言,没有采纳臧质的建议。

战机不可贻误。臧质率领军队进攻王玄谟,占领了梁山洲。但很快,臧质就遭到王玄谟、垣护之等部的反扑,其部受到重创。

出乎臧质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等臧质去找刘义宣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时,刘义宣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臧质仰天长叹:

“真是天绝我也!刘义宣坏我大事。我怎么会跟这等鼠辈为伍呢?”

万般无奈之下,臧质只好逃回寻阳。这时的臧质,已经心灰意冷。他感到人心叵测,刘义宣之流实在是太滥太俗太……

想起自己一生的功名,全都毁在刘义宣一人之手,臧质恨得咬牙切齿。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看见围在身边的娇妻美妾,臧质忽然感到人生真正的幸福就在眼前。他痛快地饮着酒,美妾们或弹或唱或舞,炉火正旺。腾腾的火苗忽然把臧质拉回到另外一个世界。他想隐居,远离权力的倾轧、宫廷的恶斗,远离刀光剑影,远离一切的阴谋诡计和可耻的小人。

于是,臧质一把火烧了自己的房子,带着妻妾,躲到南湖的一艘小船中。

一天傍晚,追兵来到湖边。臧质潜入水中,用荷叶盖在头上,口中含一根管子出气。但还是没能躲过敌兵的搜查。臧质被带到岸上,他手疾眼快,夺过一把短剑,连刺数人。怎奈身旁有数百士兵,臧质插翅难逃,被一拥而上的士兵乱刀砍死。

臧质再也听不见战马的嘶鸣,再也听不见妻妾们动人的弦歌了……

【作者点评】

毛泽东在读《南史·臧质传》时,对梁山之战加以评点,认为:“梁山之战,刘义宣不听臧言,因以致败,惜哉。”这几句话,是毛泽东了解盱眙之战后,评价臧质最后命运的关键所在。毛泽东何出此言?

因为,一解汝南之围,二胜盱眙之敌,都是臧质率领刘宋军队对外部敌人的军事斗争。确切地说,是臧质与拓跋焘之间的较量。毛泽东对这两场战役都有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臧质作为“豪杰之士”的非凡作为。

接下来的“三克刘劭之逆”,以及梁山之战,都是臧质卷入国内权力之争的军事行动。对此,毛泽东同样予以高度的重视,认为臧质的军事才能在国内的军事斗争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在臧质向刘义宣献策的文字旁,毛泽东加上了旁圈。对颜乐之劝说刘义宣提防臧质的一段话,以及臧质逃回家乡后的描述,毛泽东用红铅笔划了着重线。

臧质身为刘宋王朝的重臣和将领,十分关心刘宋的命运。从历史文献的记载看,臧质对宋文帝当政是拥护的。在臧质的眼中,宋文帝是一个想有所为而且有所作为的皇帝,更重要的是,宋文帝对自己是器重的。对此,臧质是心存感激的。他在宋文帝手下做官、领兵,心中有说不出的快感和满足。于是,我们看到了每当国难当头,每当宋文帝委以重任,臧质总是当仁不让,排除万难,为国解忧。于是,在臧质与宋文帝之间,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君臣关系,一种特殊的忠诚理念。

有这样的皇帝,臧质的前程是远大的。但是,宋文帝被太子所杀。太子刘劭杀的不是宋文帝的身,而是臧质的心。

于是,臧质联络各路英豪,迅速铲除了弑君的贼子。

于是,有了武陵王刘骏的称帝。

但是,臧质瞧不起这个孝武帝,因为孝武帝不是宋文帝。孝武帝不是一位称职的皇帝,臧质萌发了发动军事政变的想法。刚刚平息了一场弑君的叛乱,自己马上也会上演一出弑君的活剧。这在臧质的心中搅成了一团,这种打算使他的人格遭到分裂。

于是,为了让孝武帝刘骏的叔叔刘义宣取而代之,就有了这一场梁山之战。本来,梁山之战的胜负都很难说。臧质等人的起兵,就军事力量而言是不弱的。

但是,臧质犯了一个错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那就是,他把刘义宣视同宋文帝,至少希望刘义宣成为像宋文帝一样的皇帝,因此想拥戴这一个“宋文帝”。

事实上,刘义宣不是宋文帝,也不可能成为宋文帝。此人胆小怕事,没有主见,尤其是他在关键时刻不信任臧质。从军事作战的角度看,臧质的梁山之战的作战方案是可取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刘义宣听信小人之谗言,否决了臧质的方案。这是梁山之役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但还有胜利的希望。因为,臧质之军打败了王玄谟,占据了梁山。最致命的一步棋是,紧接着,臧质之军被数路敌军围剿,损失惨重。恰恰在这时,刘义宣抽身跑掉了,因为害怕,因为自私,因为无能。

臧质顿时陷入困境,甚至可说是绝境。这场军事政变就此流产。

臧质输得很惨,他没有输给孝武帝刘骏,而是输给了自己想拥戴的南谯王刘义宣。

毛泽东对梁山之役的最终结局感到不满,对臧质的失败感到惋惜。毛泽东把过错归咎于刘义宣。因为,毛泽东研究了梁山之战的全过程,比较了臧质的军事策略和刘义宣的军事策略,认定梁山之战的战败,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臧质的无能,而是臧质的正确决策没有被采纳。

当然,毛泽东对臧质并没有全盘肯定,而是有所批评的。在“自谓人才足为一世英杰”之句的下面,毛泽东用红笔划上了着重线,并写下“此是妄想”四个字的批语。

写《南史》的史学家李延寿在《臧质传》的后面有一个评语,称“含文以致诛灭,好乱之所致乎”。认为臧质的失败,是因为此人“好乱”,即不安分守己,野心太大。毛泽东在“好乱之所致乎”的旁边,用红笔划了着重线,并逐字画了六个大叉号。显然,毛泽东不同意史学家对臧质的评价。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对臧质的非凡的军事才能十分赞赏。他不会认同庸俗的史家给予臧质的庸俗的评价。

可见,毛泽东对历史人物的点评既独具慧眼,也持论公允、褒中有贬。

(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