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故宫3
12737100000025

第25章 宫廷造办(2)

赵昌是康熙帝身边的小臣、近臣和能臣,服侍康熙帝一生,任事并无大错,仕途也没有大的波澜。赵昌凭借皇帝的赏赐,以及西洋人的馈赠,积聚了不少家产。康熙帝在一份满文朱批中称:“赵昌、王道化等人,俱系名富,众人皆知。”赵昌获罪,雍正帝查抄赵昌家产,满文档案记载:男女大小(含包衣)共219口,房屋共505间半,田地56顷76亩,庄田汉子约189人,共有马、骡、驼、牛153头匹,有银3190两,借出银4919两,皮衣帽等269件,玻璃器皿205件,西洋物品174件,又有各种甲、盔、腰刀、枪、鸟枪,钟表、玻璃器皿、西洋药、东珠、手镯、银器皿、珠子、宝石、元狐皮、貂皮、人参、书画等。(《内务府奏查赵昌家产事折》)赵昌获罪下狱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获罪原因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初六日,赵昌获罪,锒铛入狱,籍没家产。罪名是:其一,借欠内库银五千两。凭赵昌的家财,补还欠款不是难事。其二,利用职务安插亲人。其三,私给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制作火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一月,赵昌和养心殿其他主管应弘皙的要求,让养心殿工匠华色为他制造逾制的珐琅火镰(打火器)。事发,工匠华色被流放,而赵昌也与养心殿的另一位监造王道化一并受到处罚。以上三件小事,纯属小题大做,借题发挥。雍正帝一上台就收拾赵昌,主要是政治原因——知康熙帝私密太多,离废太子允礽太近,从而引起疑心太重的雍正帝怀疑。赵昌于雍正九年(1731年)在狱里,由一位奉教的看监武官给他代洗,入天主教,教名“若瑟”,那年他75岁。不久,赵昌就死在狱中。赵昌以康熙帝起,以康熙帝没。还是应了《左传》那句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三、唐英烧瓷

说清宫造办,必说景德镇;而说景德镇,又必说唐英。

江西巡抚郎廷极督造的瓷器名闻天下,图为康熙年间郎窑红釉瓶

景德镇瓷,历史悠久。明宫在江西饶州府(今上饶市)属浮梁县(今景德镇属)景德镇大量烧造瓷器,始于明宣德初年。宣德帝派太监张善到江西饶州督造,后改巡道,督府佐司其事,烧造奉先殿几筵龙凤文白瓷祭器。正统元年(1436年),浮梁民进贡瓷器五万余件(套)。此举,既给景德镇迎来发展机遇,也给景德镇带来巨大灾难。此期,禁民间烧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接着,三大殿重修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等。大太监王振以瓷器有璺(wèn,裂纹),遣锦衣指挥杖责提督官,敕太监前往监督重造。成化间,遣太监到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数量多,时间久,费用大,任务急。自弘治以来,烧造未完者30余万件(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造内殿醮坛瓷器3万件(套)。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10余万件(套)。万历十九年(1591年)命造15.9万件(套),又增加烧造8万件(套)。(《明史·食货六》卷八十二)仅以上五批,竟达67万余件(套)。

明亡清兴,清初因之,设立官窑。康熙中,郎廷极为江西巡抚,督造瓷器,精美有名,以“郎红”、“郎绿”为极品,世称“郎窑”。尔后,御窑大兴,陶器盛备,朝廷派官,督造瓷器。年希尧曾奉使督造瓷器,既精又美,世称“年窑”。希尧赋诗有云:“陶熔一发天地秘,神功鬼斧惊才雄。文章制度虽各别,以今仿古将毋同。”(《清宫述闻》)雍正六年(1728年),唐英受命继年希尧后,监督景德镇窑务,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乾隆初,调九江关,仍监督窑务,形成淮安关遥管、内务府官驻办景德镇的烧瓷制度。(乾隆《浮梁县志》卷五)唐英所制之瓷,又称“唐窑”。

采办数量景德镇官窑每年秋冬二季,雇船解送圆、琢器皿六百余桶到京。岁例:盘、碗、钟、碟等上色圆器,由一二寸口面,到二三尺口面的,一万六七千件。其选落之次色,尚有六七千件,一并装桶解京,以备赏用。其瓶、罍、樽、彝等上色琢器,由三四寸高,以至三四尺高,大者亦岁例二千余件。尚有选落次色二三千件等,一并装桶解京,以备赏用。(《陶成纪事》)每年两万八千余件(套)清宫烧造瓷器,却要地方买单。嘉庆四年(1799年)十二月,九江关烧造瓷器,每年动支该关盈余项下银一万两,以后每年以五千两为率,道光时再减到二千两。(《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缺口太大,百计填补。

唐英任事唐英(1682—1756年),字俊公,汉军旗人,生于沈阳,16岁入直内廷,后为内务府员外郎,直养心殿。为人聪慧,博学强记,酷爱书画,颇有造诣。接触王原祁等大画家,讲求“趣味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彩泽含若隐若现之际”,追求“意托于画,画写于意”的境界,主张“笔外求笔,墨外求墨”的风格。唐英到景德镇,自己茫然不晓,唯从工匠意旨。陶督唐英,在学言学,在工言工,“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同食息者三年”,成为既有文化艺术修养,又懂陶瓷工艺制作的瓷器专家,可谓是“冠盖陶人,风尘学者”!唐英讲求陶法,于泥土、釉料、坯胎、色彩、火候,亲自指挥,颇有心得。撰《陶成纪事碑》,备载经费、诸色釉彩,仿古采今,凡五十七种。自宋大观,明永乐、宣德、成化、嘉靖、隆庆、万历诸官窑,及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宜兴窑、西洋、东洋诸器,都有仿制。其釉色,有白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天蓝、霁红、霁青、鳝鱼黄、蛇皮绿、油绿、欧红、欧蓝、月白、翡翠、乌金、紫金诸种。又有浇黄、浇紫、浇绿、填白、描金、青花、水墨、五彩、锥花、拱花、抹金、抹银诸名。奉敕编《陶冶图说》唐英等《陶冶图说》二十篇并图: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钵,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炼选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蘸釉吹釉,镟坯挖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采,明炉暗炉,束草装桶,祀神酬原。各附详说,备著工作次第,后之治陶政者取法焉。,唐英所督造官窑瓷器,世称“唐窑”。(《清史稿·唐英传》卷五百五)

唐英督窑,困难亦多。如乾隆二年(1737年)正月,一次钦烧宫廷用瓷四万七千一百二十件,工程紧,任务重。完成后运往北京,上面挑错:花纹远逊从前,运输器有破损,严加御责,甚至补赔银二千余两。乾隆八年(1743年)冬,命唐英烧造各款各色鼻烟壶。时值泥土凝冻,岁例停工,各种工匠,都已回家,诸窑炉火,亦皆停歇。唐英便派人到各匠家传集工匠,烘化冻泥,制坯彩画,亲自指点,茅柴烧制,星夜彩画,赶制四十件,派家人恭进宫廷。

康熙年间始用9种颜色的珐琅料创烧瓷器,图为雍正年间珐琅彩双鸟瓷瓶

唐英视陶事近三十年,半官半野,半士半工,一饮食,一寝兴,一俯仰,一交游,都贯穿着陶人之心,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既有理论著作,又有精美作品的一代陶瓷大师。唐英自制或题款的瓷器,如唐英制粉彩山水诗文方笔筒、青花缠枝莲唐英书款花觚(一对)、唐英自制仿汝釉竹节诗文方笔筒、唐英制珊瑚红釉粉彩缠枝诗文卧足碗等流传至今。(《乾隆皇帝与督陶官唐英》)另一瓷器名家是刘源。

刘源,字伴阮,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隶汉军旗籍。康熙中,官刑部主事,供奉内廷,技巧绝伦。曾绘功臣像,镌刻行世。在宫廷殿壁画竹,风枝雨叶,极为生动。又能制清烟墨,在“寥天一”、“青麟髓”之上,视为佳品。在一笏上刻《滕王阁序》、《心经》,字画崭然。刘源在景德镇的御窑,参古酌今,发挥新意,绘画人物、山水、花鸟,呈瓷样数百种,争奇斗胜,过于明窑。(《清史稿·刘源传》卷五百五)

珐琅彩瓷器康、雍、乾三朝,景德镇御窑的瓷器,物华天宝,精美至极。唐英驻厂督造的珐琅彩瓷器,主要在造办处珐琅作烧制,数量很少,尤为珍贵。康熙年间,用9种颜色的西洋珐琅料开始创烧,到雍正,有发展,有创新。首先是怡亲王命柏唐阿宋七格、邓八格试烧珐琅料9种,烧炼成功,又自炼烧成9种西洋料所没有的色料。这一时期,珐琅彩瓷器的器型、胎骨、釉色,画面的山水、人物、花卉等,丰富多彩,境界高雅。

负责督造官窑的唐英文化修养与陶瓷工艺俱佳,图为乾隆年间唐窑各色大瓶

清宫烧瓷,数量很大,仅康熙十九年(1680年)到二十五年(1686年),就烧造共152000余件。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命拨送避暑山庄乾隆年款圆器20000件。四十四年(1779年),又命拨送盛京康熙年款圆、琢器35000件,雍正年款圆、琢器25000件,乾隆年款圆、琢器40000件。以上三项共120000件。康、雍、乾瓷器,制造之富,可想见矣。而后,清宫库存官窑瓷器,据档案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闰五月,清查瓷库实存康熙年款圆器149251件、琢器5747件,雍正年款圆器92125件、琢器5013件,乾隆年款圆器150182件、琢器12833件、珐琅圆琢瓷器148件。(《内务府奏销档》)以上康雍乾三朝共实存瓷器415299件。

清朝后期,内府瓷器,库存太多,每隔数年,发出变卖,流入民间。史书记载,道光五年(1825年),奏准瓷库变卖瓷器,计乾隆年款、嘉庆年款各色盘碗等共10000余件。(《内务府奏销档》)售价多少?档案记载:乾隆年款各色盘1087件,每件银四分;各色碗2722件,每件银三分;各色酒盅200件,每件银一分;各色樽13件、瓶91件、壶41件、罐128件,每件银一钱五分;各色靶钟1000件,每件银三分;各色供托61件,每件银六分等。卖出的旧瓷器,有明代瓷器,其式样之工,颜色之鲜,质地之美,工艺之精,“往时外人难得一具,必将珍为古玩,今乃为酒席之用。每一庖人且备至数十席”。(《竹叶亭杂记》卷二)

清康雍乾时期,为古代瓷器工艺的高峰;虽都华美,但有不同。瓷如其人,人如其政——康熙瓷器质朴,雍正瓷器雅重,乾隆瓷器华丽。这和康雍乾三帝之为人、行政,何其相似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