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1284100000014

第14章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

在政治协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协商重大人事安排。除了“一府两院”在换届前夕,中共要召开民主协商会听取民主党派对候选人名单的意见并吸纳其合理建议和意见外,包括人大、政协领导人的选择均经过了民主协商。政协委员本身就是政治协商的产物,人大代表的产生也离不开协商。1981年上半年,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进入民主协商阶段,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专门于5月30日和6月1日召集讨论代表名额事宜。在讨论人大副委员长人选时,名单中的20多名候选人都遇到反对意见。着名科学家、九三学社主席许德珩和科学家茅以升提出,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组成人员中应当至少包含一名科学家的代表,该提议获得通过。着名科学家、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严济慈被列入名单。

进入21世纪后,针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的频次增多,内容更加丰富,成效更加显着。2005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随后,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坚持做到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的原则,建立健全了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协商制度和重要情况通报制度。

据统计,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以来至201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共189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中,由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46次。中共中央先后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许多重要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人选,宪法修改以及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监督法、物权法等多部法律文件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其中许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所采纳。同时,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层还可采用“直通车”的方式直接与中共中央领导层进行沟通,可以直接面谈,也可将书面意见直送中共中央领导人。

比如,在全国大面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与民主党派的协商建议密不可分。

2003年7月,国家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05年6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李蒙率“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考察团赴江西考察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05年11月22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蒋正华向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了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研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引起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5年12月2日,温家宝总理对农工党中央报送的调研报告作出批示。2006年1月27日,国家卫生部发出《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指出:农工党中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路和建议,所提建议全面、系统,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在试点基础上,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大面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再比如,收入分配改革事关基本民生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局,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是亿万人民深切关注的热点与焦点。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任务。2010年5月19日至26日,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常务副主席张宝文率领调研组在广东省就“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课题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与此同时,民盟中央还委托民盟上海市、河南省、贵州省委员会就收入分配问题进行调研,三个省级组织分别召开座谈会,发放、回收近2000份调查问卷。民盟中央又先后听取了盟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给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民盟中央还四次在高层协商会、全国政协常委会以发言形式就收入分配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在向中共中央提交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民盟中央也专门阐述了收入分配问题。

2012年编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十二章专门就“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方面作出了规划,吸纳了民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还比如,国际金融危机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经济界人士聚集的民建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建言责任。2010年,民建中央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年度重点调研专题,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亲自负责。3月19日,部分在京专家召开了开题论证会,制定了专题调研方案。4月9日至15日,专题组赴广东,在广州、佛山、东莞、珠海进行实地调研。5月4日至8日,专题组赴陕西,先后在宝鸡、杨凌、西安和咸阳等地调研。6月18日,专题组走访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拟提交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建议稿征求了工信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民建中央形成了《关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并于7月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时,7月5日,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作了专门的口头发言。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民建的建议与中共中央的政策方向保持了一致。

2012年3月,在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积极议政建言,共提交提案6076件,大会发言774件,许多意见和建议被“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及政策文件吸收采纳。台盟主席林文漪在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一年来共提交提案6076件。其中,全体会议期间提案5762件,闭会期间提案314件。

经审查,立案5603件。其中,委员提案5288件,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案279件,人民团体提案5件,界别、小组提案29件,专门委员会提案2件。截至2012年2月20日,提案已办理答复5583件,占立案总数的99.64%。其中,已经解决或采纳的占28.26%,列入计划拟解决或拟采纳的占58.69%,用作参考的占13.05%。可以说,政协提案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