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
12902900000001

第1章 1949年:人民英雄万岁(1)

人物一:独自坚守没有硝烟的战场——阎又文

国民党起义将领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统战对象中也没有他,共产党组织部门的档案里也没有对他立功受奖的记录,一个在和平解放北平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却默默背负骂名三十一年。— —他就是潜伏者阎又文。

1949年1月22日下午6时30分,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的新闻发言人、政工处副处长阎又文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他代表傅作义宣读了北平和平解放协议和傅作义的 文告。古都北平和战火擦肩而过,和平解放了。

没有人想到,代表国民党宣布这个消息的阎又文会是一个潜伏国民党内部多年、终身没有暴露的老共产党员。

阎又文,山西省荣河人,是傅作义的老乡。从山西大学毕业后,阎又文进入傅作义部队工作,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阎又文工作认真、为人低调,逐步取得傅作义的信任,先后担任傅 作义身边的文书、秘书、机关报社社长、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新闻处长等职,逐步升迁为了国民党少将。

但是之后的几年,阎又文却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能深深潜伏着,直到1945年中央社会部边区保安处想起了他,派王玉探一探他有没有背叛。这个任务的困难之处在于,王玉既没有阎又文 的联系方式又没有接头暗号,没办法只能采取最原始、最冒险的方法:直接来到国民党军内部找阎又文相认。如果多年来阎又文心向党组织,接头就能成功;如果阎又文已经叛变或者要自保 ,王玉就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了。

幸运的是,王玉自报家门后,阎又文紧紧握住了他的手,兴奋地称他同志。就这样,阎又文和党组织接上关系,源源不断地把傅作义军队的情报传递给人民军队。随着傅作义越来越信任阎又 文,阎又文传递的情报价值也越来越高。党中央社会部非常重视阎又文,规定他保持高度机密,维持“阎又文——王玉——社会部部长李克农、情报室主任罗青长”的单线联系,禁止阎又文 产生横向联系。所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没有人知道阎又文的党员身份。当时的北平和傅作义身边,地下党活跃,也有人主动作阎又文的工作,阎又文都装作视而不见。就拿北平地下党 员刘光人来说,他以记者的身份,在阎又文身边工作多年,除了工作联系外,根本不知道阎又文是同志。

在争取北平和平解放的最后时刻,阎又文不仅把傅作义军队的部署、实力、将领概况和傅作义与蒋介石的矛盾、思想斗争等情况告诉党,还尽其所能保护傅作义、傅冬菊(也是地下党员)父 女的安全,防止国民党顽固势力的破坏,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遗憾的是,虽然阎又文兢兢业业地为了北平的和平解放不顾个人安危,但是国民党的军装却让他的形象更多 地成为平津战役中的反面人物,其家人也在解放后许多年还受到牵连。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需要,组织上要求阎又文继续隐藏共产党员的身份,担任水利部农田水利局副局长、农业部粮油局局长,并在1958年公开加入中国共产党。三年困难时期,阎又文拒绝特 殊优待,生活清苦又工作繁重,不幸于1962年9月25日因食道癌去世,年仅48岁。

临终前,阎又文嘱咐妻子丁宴秋“有事情找组织”。他的遗言不幸成为了谶语。因为阎又文身份特殊,当初在国民党起义将领名单中没有列入他,在统战对象中也就没有他,在组织部门的档 案里又没有早期记录,阎又文解放以前的经历“说不清楚”。这严重影响了六个子女的生活和发展,每当入党、分配、提干的时候总因为政审不过关而作罢。二女儿被调离公安机关、三儿子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小厂当钳工。一家人受父亲影响了31年。

1993年,时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刘光人遇到了曾任外交学院副院长的王玉,谈起在手下工作的阎又文二女儿的情况。王玉感慨:“已经40多年了,阎又文应该可以解密。”王玉又找到曾 任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一起证明了阎又文的早期经历。1993年5月,农业部分别向阎家子女的单位发去公函,称:“阎又文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傅作义部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工 作,在此期间,他利用担任傅秘书的有利条件,为党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关键时刻起到了重大作用,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突出贡献。”至此,阎又文另一面的英雄面目才正式为世人所知晓 。

人物二:翻开新的历史篇章——管玉泉

夜幕中,几个人登上了总统府顶楼。楼顶的旗杆上还挂着青天白日旗。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撤下青天白日旗,换上部队冲锋时用的红旗。当象征国民政府的旗帜迅速飘落,红旗开始迎风飘扬, 一个黑暗的旧政府被推翻了,一个新政府即将翻看新的历史篇章。

1949年4月23日凌晨,解放南京的战役打响,三野第七兵团35军第104师312团3营营长管玉泉带部队冲进了南京城。此时的南京早已没有成建制的守军,只有一些零星的国民党残兵、特务。管 玉泉当即决定兵分四路,分头占领国民政府各中央机关。他亲自率领九连,在一位姓孙的市民带路下跑步去占领总统府。大家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就在这即将摘得胜利果实时刻,管玉 泉的战友、3营参谋王友却不幸被冷枪击中牺牲。

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在夜幕中飘起缕缕青烟。大铁门紧闭,院落里飘洒着纸张文件、废弃报纸,偌大一幢楼只有几个房间还闪烁着忽明忽暗的灯光。

抵达总统府后,管玉泉发现总统府的镂花大铁门只是用插销插着,并没有上锁。他们正在开门,总统府里出来了两三个人,很配合地将大门打开。六名战士用力推开了沉重的大门,九连的战 士立即涌入。一进门,通讯班班长王保仁看到东墙上有一幅蒋介石身着军装的画像,怒从心起,端起枪连打了数枪。战士刘学山也来了个点射。大家很快控制了整个总统府大院。有10多名没 有武装的总统府留守人员成了俘虏。

在俘虏的引领下,管玉泉带着几个人登上了总统府顶楼。他看到楼顶的旗杆上还挂着青天白日旗,一个箭步冲上去撤下青天白日旗,换上部队冲锋时用的红旗。从日后补拍的摄影画面中,我 们已经很熟悉这一幕了。当象征国民政府的旗帜迅速飘落,红旗开始迎风飘扬,一个黑暗的旧政府被推翻了,一个新政府即将翻看新的历史篇章。

管玉泉记得当时是4月23日上午8时左右。

随后,管玉泉带着战争挨个房间巡视总统府办公楼。一楼蒋介石和李宗仁的办公室隔着走廊相对,“总统办公室”、“副总统办公室”的木牌赫然挂在墙上。蒋介石虽然在年初黯然下野,但 李宗仁只是一个“代总统”,仍然不能超越蒋介石的地位,即便空主的总统办公室近在咫尺也没能坐进去。蒋介石的办公室有两三个房间那么大,管玉泉注意到大大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套《曾 文正公家书》,还一次摆着台钟、笔插、毛笔、镇纸等等。桌上的台历醒目地显示着:中华民国卅八年4月23日星期六农历己丑年三月大代电梗。3营通讯员徐敏忠在秘书室的一堆零乱的文件 中顺手捡出几张纸,一看,是蒋介石为庆祝“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大捷的嘉奖令。这些废纸引起了战士们的一阵哄笑。

59年之后的2008年,身患癌症的管玉泉在福州和其他3位当年第一批冲入南京总统府的老战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分别是:管玉泉,85岁,1921年出生于山东新泰县,1939年5月参加八路 军,建国后曾任解放军副师长,1981年从宁德军分区副司令员任上离休,此后在福建省第五干休所生活;徐敏忠,79岁,原312团3营通讯员,建国后从部队转业,在浙江省舟山海洋渔业公司 离休;陈国旗,79岁,原312团3营机炮连机枪手,建国后转业,在浙江省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离休;王树生,85岁,原312团3营7连指导员,从浙江定海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任上离休。四位老人 你一言我一语,一起回忆、补正当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