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基础
12918700000012

第12章 概述(1)

一、民族

民族:广义的民族是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民共同体。狭义的民族则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今天的中华民族,通过民族识别,已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其中汉族是主体民族,人口为11.5940亿人,占全国人口的91.59%以上。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由于所占人口比例小,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按人口多少依次排列为: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伺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舍族、保傣族、位佬族、拉枯族、东乡族、低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位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中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汉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少数民族多在人口稀少的边境地区,但两者并无明显界线,呈现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虽小,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而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居民。这种居住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依赖。

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在那里居住着25个民族。

中国各民族,除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共有10个语族,16个语支,60多种语言。

二、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民俗具有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五个特征。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民俗。对各民族的风俗,我们都应该尊重其“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人乡问俗、人乡问禁、入乡随俗。

总体说来,民俗大略可分为四部分:

物质民俗: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广义的民俗语言指民族语言和方言,狭义的民俗语言指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

三、节日

节日:又称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节”原意指竹节,引申为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为像竹节一样

的问距,把两个节气相交接的日时定为交节,并转意为节目。

节日的形成。中国的岁时节日的最初选择与确立,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日月运行的规律,形成了人们对时间的量度观念。日出日落,是为一天,月圆月缺,是为一月,寒来暑往,谷物由播种到成熟,是为一年。一年365天,阴历以“月”的朔望圆缺为记。朔为“上月”,是各月的初一,又称“元日”,望日月圆,为月之十五,正月为岁首,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十二月晦,年尽岁除,为除夕。于是,年节习俗的除旧布新之意有了寄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为了更精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以指导农业生产,古人根据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24个不同位置,定出24个节气。这些构成了岁时节令的计算基础,以后发展起来的民俗节日,便在这种岁时节令中占据了突出位置。

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直接相关。人们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是各种节日风俗产生的最初根据,于是有了各种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各种节日习俗还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萌芽时期。原始农业出现后,相应的禁忌、占候、祭祀、庆祝活动便相伴而生了。汉代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大多在汉代成定制。

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神话传说的嵌入,如七夕节;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如元宵节;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如端午节;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淀,如中元节;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如春节。

节日按内容来分,可分为生产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

节日的特点:

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节日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的。其先民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为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主要居住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汉代以后,周边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遂有汉族之称。汉族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统一的、稳定的民族,又经秦汉以来2000余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断吸收其他少数民族的血统与文化,日益壮大,发展成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众多人口的民族;并且渗入到了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

岁时节日,亦称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节日的形成及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节俗产生的渊源可能是单一性的,然而后世的发展及现实存在形态使节俗又具有综合性。所以,很难按单一的性质将它们作相应的归类。如清明节,可划为农事节日,因它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可划归祭祀性节日,因扫墓、祭祖是其主要内容;亦可划入游乐性节日,因踏青郊游已成为现代节俗中的重要内容。至于年节,更是集祈年、祭祖、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有鉴于此,我们依据节日的现实存在形态,择其影响最大的,至今仍广泛流传的主要节日,按时序先后分述于下。

一、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就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刷墙壁、剪窗花、贴春联、置办年货、添制新衣、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祀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析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除夕,民间俗信诸神下界,于是燃爆竹、点旺火、迎神“燎崇”、击鼓驱摊。

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亦称年夜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守岁”要“竟夕不眠”,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鸣,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开始走奉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日子。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皖、跑旱船、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二、元宵节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度,即正月十五(上元日),古代称夜为宵,因此叫“元宵节”,又因元宵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观灯、赏灯,故又称“灯节”\。道教则称为“上元节”

元宵燃放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佛教传人后,与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之仪融合。由于官方大力倡导,遂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夜,城乡花炮烟火不断,锣鼓声震四野。踩高烧、扮故事、舞龙灯、耍狮子、打腰鼓、扭秧歌、百戏社火、走街串巷,众人成群结队观灯赏灯,猜谜看戏,欢闹之声不绝于耳。上有胶洁月色,下有万盏明灯,天上人间交相辉映。

按传统习惯,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还要吃一种叫“元宵”的食品,“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糖馅,象征着家人团圆和睦幸福。

三、清明节

清明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节期在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按农历算,则在三月上半月内。这个节日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岁时百问》云: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它标志

着春耕时节的到来。俗谚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而作为岁时节日的清明节,在融合了寒食节的有关风俗后,便有了禁火寒食,祭扫坟基,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祭墓、焚火两大习俗,周代已有。汉末,蔡邑的《琴操》将禁火之俗与传说中介子推被焚事联系在一起。到唐代,唐玄宗于732年正式下诏将寒食扫基列人五礼之中,将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二日。此后,寒食、清明祭扫坟基的习俗就合二为一了。每年农历三月清明日,无论官员士庶,男女老幼皆出郊扫墓上坟。中华民族尊亲敬祖、隆宗重嗣的传统习俗,在清明节表现的分外集中而动人。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除祭扫祖先坟墓外,人们还到烈士陵园扫墓,怀念先烈业绩。

清明节民间还有戴柳、踏青、游春等习俗。

囚、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五”或“重五”。古代“五”与“午”相通,因此,“端五”亦称“端午”、“重午”。由于古人有在当日用兰草沐浴的习俗,故又称“沐兰节”。唐宋时,此日又称“天中节”、“端阳节”。明清时北京人称其为“五月节”、女儿节气道教称此日为“地腊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诸说并存,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从其传统节俗活动的内容来看,端午节最初与桂邪、除毒、避瘟、止恶等观念紧密相关。

仲夏时节,暑热即至,毒虫滋生、疫病易犯,为抗拒“五毒”袭扰,民间形成了一系列驱除庆胜习俗。端午日煎兰汤沐浴,采制草药;采富蒲、艾叶插于门旁以攘毒气;剪艾虎钗于头、悬于臂以镇崇辟邪;制作、饮用、涂抹雄黄酒以驱毒杀虫;贴“天师符”、“钟尴像”以捉鬼降妖;系五色丝、避兵缮、长命缕以辟灾除病,益寿延年等。

端午节流传至今最主要的节俗活动是吃棕子、赛龙舟。这两项习俗最初亦属驱疫逐魅的活动之一。自与纪念屈原结合后,传统节俗获得了新的历史性含义,如包棕子是为让江里的鱼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此习俗沿袭千年,久盛不衰。如今,棕子是端午节人人要吃的节令食品;龙舟竞渡成了海内外华人非常喜爱的民间竞技、娱乐活动;而纪念屈原,则成了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秋季第二月,故亦称“仲秋节”。又因此日恰值中秋之半,且月色倍明,故又称“月夕”、“月节”。在中国人心目中,中秋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

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先秦时代,即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汉魏以后,已有了赏月、咏月的诗赋之作。古时秋季谷熟之时,民间还有享祀土地神的“秋报”活动。与之相伴随,汉代即已流传的姆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不断被加工、丰富,逐渐注入了古老的拜祀习俗,到唐代,中秋拜月、祭月、供月、赏月、玩月已蔚成风气,此后一直盛传不衰。

每当中秋之夜,一轮明月,蜡然当空。家家户户设供桌于庭,上置西瓜、香瓜、葡萄、枣子、苹果、石榴等各种时鲜果品,合家团坐,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人们借助各种象征团圆的节物与活动,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析愿家人团圆、生活美满。

一、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元朝时称当时来自西方中亚细亚的各族、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为“回回”,被列为“色目人”一类,以区别其他民族。但“回回”真正形成一个民族是在明朝。

回族来源,可上溯到公元七世纪,那时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到中国经商,留居广州、泉州等地。以后,历经五代至宋末五六百年间的发展,成为回族的一部分。10世纪中期以来分布葱岭东西喀什噶尔等地改信伊斯兰教的部分回鹊人后裔也是来源之一。元代被迫迁来我国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逐渐增多,他们不断同汉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融合,形成了回回民族。

回族人口居我国少数民族第三位,为860.298万人(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北京等省、市、自治区皆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