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隋唐三教哲学
12936600000026

第26章 三安史叛乱之前的道教哲学(4)

汉代董仲舒,则依据人本由阴阳二气生成,因此本性也当有善有恶。只有圣人纯善无恶,同时也有一种斗筲之人,是有恶而无善的。这就是所谓性三品说。从此以后,性三品说成为儒教人性理论的定说,统治了数百年的时期,直到唐代,仍是如此。儒教探讨人性的目的,是为用仁义礼智教化百姓寻找根据。他们要教化百姓,就有一个百姓是否能够接受教化的问题。假如百姓根本没有接受教化的可能,就像无法使牛儿飞翔,那么仁义教化就是白费工夫。性善论是说人人都有被教化成好人的可能;性恶论是说人人都有接受教化的必要。性善论说本有的善性会失去,实际上他面对的也是一个恶人或有恶之人;性恶论举陶埴为器、曲木为轮作例,实际上也承认人有接受教化的可能。所谓性无善无恶,或决诸东则向东流,决诸西则向西流,也都既认为有教化的必要,也有教化的可能。董仲舒的性三品中,圣人是教化者,同时承认确有无法使之向善者,当是对现实的反应。和儒教不同,道教的圣人老子以及庄子等人,不主张用一套礼仪制度去约束、教化百姓,并且认为天下动乱的根源,正是这种教化的后果。他们认为人和物一样,都有各自的本性,而这个本性是不该破坏的。他们承认本性的各不相同,然而正因为各不相同,才不能使他们整齐划一,否则就会损害他们的本性。既然凡是本性就不应损害,也就实际上认为本性虽然不同,但都有善无恶,或者是无所谓善恶,所以他们不去讨论本性的内容,他们对本性的探讨,只到承认物各有本性为止。把一切实践目的的可能与否,都归结到物的本性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和佛教有着根本的不同。佛教的理论基础是无自性,物无自性,所以是空;因为空,所以才不必执著。但是佛教到了中国,依中国人的理解,把不执著作为一个追求目标,直到涅槃寂静,成就佛果,就是向着某种目标的前进运动。而要追求某种目标,首先要研究是否有达到的可能;能否成就佛果,决定于人是否有成佛的本性。于是在南北朝时期,关于佛性问题的探讨就成了中国佛教的特点。而中国佛教的这个特点,可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教和道教的文化。但是佛性问题一提出,就在佛教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成为日后道教、儒教人性理论的榜样。中国佛教在人性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人人皆有佛性,而佛性本来清净。继这样的佛性论之后,道教在探讨道性问题时,也把人人皆有道性、道性本来清静作为自己立论的基础。道教达到这样的结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从齐威、宣之际人们追求成仙,中经秦皇、汉武,到汉朝末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从相信神仙可成,到认为金不可成,世不可度,虽然尝尽了失望和失败的痛苦,但还无人想到从理论上探讨一下:人,究竟有没有成仙的可能?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应该以嵇康的《养生论》为始点。在《养生论》中,嵇康认为,神仙虽有,但都是“特受异气,禀之自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仙的。翻译成道性说的语言,则是道性只有少数人有,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这种道性论,显然与董仲舒以来的人性论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但在葛洪看来,似乎只要方法正确,人人都可成为神仙。不过葛洪主要是回答神仙是否可成的问题,未及多论是否人人可成的问题。对于道性的探讨,似乎时机还不成熟。嵇康所提的问题,长时期无人加以研究。

对道性问题的探讨,首先出现于由佛经改成的道经中。《太上三十六部尊经》载元始天尊言:“我于说法时,先令一切,自明本性,然后教人受持……”这里的“本性”自然就是道性。《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卷二《哀叹品》道:一切诸法,各有道性,从因缘生……道性之性,无生无灭,无生灭故,即是海空……众生道性,为悉共有,为各各有?若共有者,一人得入海空藏时,一切众生,亦应俱得……若各各有,则是无常。何以故?可数量故。云何说言众生道性,不一不二?若各各有,不应说言道性平等,犹如虚空。这里不仅承认“诸法”各有道性,而且还深入探讨了道性的统一性问题。而这里的探讨,显然是佛性说的翻版。佛教说的佛性,也就是如来法身,也就是佛。道教也把道性说成就是天尊:道性无隐无显,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现在,非未来,非过去;非因所作,非缘所生。是故名常。道性即是天尊,天尊即是真人。真人是常,道性是常。一切有为之法,皆是无常。虚空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道性;道性者,即是天尊;天尊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乐。(《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卷二)道性、天尊、无为、虚空等等,都是同实异名的概念。如同佛性是佛、真如、如来法身一样,这是道教对道性问题探讨的深入。学术界至今还不易理解宋代理学的“理”就是上帝,道教在这里的论述可给我们一些启发。上引《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已有关于道性的文字:“道者圆通之妙称,圣者玄觉之别名。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这是道教独立探讨道性问题的开始。而这种探讨,明显是受了佛教影响的结果。道教受佛教影响探讨道性问题,也同时受佛教影响,把修仙归结为心灵的修养。为此,也引起道教对“心”的各种问题的探讨。《赤松子中戒经》说:夫人修持善恶,自起于心。心是五贼之苗,万恶之根。这里的“五贼”,当是指五行。把心说成是五行之气的产物,带有浓重的传统气论色彩。不过,我们关心的是道教也和佛教一样,把心作为善恶转换的枢机。持这种意见的还有《西升经》:老子曰:……生我者神,杀我者心。夫心意者,我之所患也。李荣对此注道:“心有分别之知,能造有为之过。过我患我,是实有心。”把心作为恶患的根源,这是佛教的思想,不是中国的传统。于道教科仪有重大贡献的张万福,在《三洞众戒文》中对心作了生动的描写:心识浮动,回易须臾。驷马过隙,比之迟也;云间迅电,亦非速也。心之善恶,反复无常,一切诸念,莫若心之疾也。心之难持,甚于虎豹。

猴猿鹿马,皆易制也,一切之中,心难驭也。善能调驭心者,其唯上圣之人乎?几部唐代新造的道经,也都把心作为恶的来源。《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道:“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心没有欲之恶,但它是通向欲的途径。心是如此危险,而人的活动又不能没有心的参与,因此,探讨如何制驭人心,使之归于清静,就是道教的基本理论课题。而在制驭人心的问题上,方术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这是心灵的修养,是自身德行、境界的修养。对心性的讨论,把道教引向修身养性,就和儒教、佛教走上了共同的宗教实践的道路。与心相对的道性,则被认为是和佛性一样,是本来清静无欲的。制驭人心,归于清静,也就是复归本来清静的道性。而和人人皆有道性同时出现的命题,就是道性本来清静。道性本来清静的根据,有的是来自佛教,有的是援引儒经《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然而主要的根据还在于道教哲学。老子说道生万物,则万物皆禀道而生,自然具有道的性质。人为万物之灵,当然人人具有道性。与道生万物并行的说法,是元气化生万物。这是汉代,特别是汉代黄老道教所主张的宇宙生成论。从南北朝到隋唐,道教认为,道生万物就是元气生万物,道即是元气。万物皆禀道,就是万物皆禀元气。人人都有元气,也就是人人都有道性。修道,就是复归元气。在谈论道性问题时引入气论,是道教区别于佛教的特点,也是接续了中国的固有传统。道性清静,也是由于元气本性清静。人禀元气而生,元气不仅形成着人的本性,也应是人心的来源,但是,这本来清静的元气,为什么会造就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呢?南北朝时,首先由佛教方面提出了责难。甄鸾《笑道论·结土为人》章问道:且皇帝土象之日,经于三年,上真气入,乃能言语。此上清之气与太上同源论。先未有恶善,何为入土象中,即堕八难,为蛮夷乎?人在成形体之前,在道或元气状态,本性是清静的,即是善的;有形体之后,性就有了恶。这是唐代道教的共同认识。但是,为什么这本善、本静的道或元气,一旦成就形质就有了恶呢?对于道教,这是一个困难的理论问题。唐代道教为解决这个问题尽了自己的努力。《道体论》说,鱼是水变的,但鱼有生死,而水无生死。就是说,禀水而生的东西并不一定保留水的本性。不过《道体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唐代末年,谭峭《化书》才自觉地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探讨的对象。道教把自己的方向转到修身、治国上面之后,也像儒教那样,建立了自己的经学。精通道经的,可和精通儒经的儒者一样,参加明经科考试,取得做官的资格。道教经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对《老子》一书,即《道德经》的解说,而如何解说《道德经》,反映着唐代道教的基本面貌。

(三)隋唐前期道教经学中的哲学

1隋唐道教方术到哲学的转向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转向方术,也影响到对老子的注释。河上公注和想尔注本已经有许多地方把《老子》一书的概念和命题说成是房中等术,这个倾向到后来有了更大的发展。据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他之前的《老子》注本共有六十一家,其中第一家是《老子节解》,并且认为它是“老君与尹喜解”。它的出现,当不会晚于唐初,而且可能更早,是唐代之前留下的思想遗产。《老子节解》的内容残存于《正统道藏》中署名“顾欢述”的八卷本《道德真经注疏》中。该书完全依内修方术解释老子,《老子》说:“当其无,有器之用”;《节解》道:“谓古人为土器,不烧炼,得水则败,为不成器也。子欲为道,不入室依时修炼者,则为俗人,必死也。”《老子》说:“善闭,无关楗,不可开”;《节解》道:“谓闭气握固。上闭天牝,下闭地牡,故曰‘无关楗’。”《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节解》道:“谓闭塞九窍,固精守气也。”《老子》说:“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节解》道:“谓泥丸居上为大国,丹田处下为小国。行一之道,闭气咽液,下流丹田,液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气。胎息引之,还补其脑,推而引之,云布四海。”《老子》说:“勇于敢则杀”;《节解》道:“谓贪为交接阴阳,欲得快心,生往死还,此曰勇也;轻道慢神,则致身夭,此曰敢也。二者皆自杀也。”它完全不讲治国之道,把一切普遍的概念和命题都说成是具体的方术举动。《老子节解》可说是唐之前把《老子》方术化的典型代表。唐代初年,河上公注本流行,玄奘译《老子》以河上公注本为底本,就说明了这个注本在唐代初年的地位。河上公注本不仅有个被玄奘斥为“同巫觋淫哇,等禽兽浅术”的讲叩齿咽液的序言,而且有把《老子》方术化的倾向。如它把“谷神不死”解释为“养神不死”: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河上公注本认为,“玄牝”就是鼻和口:言不死之道,在于玄牝。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

五气清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人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这样,《老子》说的“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就被解释为鼻口通天地,是元气往来出入的门户;而“绵绵若存”则被认为是讲胎息的呼吸微细,若有若无;“用之不勤”则被说成是“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劳”。而《老子》说的“深根固蒂”,则被说成是藏气守精的长生之道: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果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无使漏泄。在这些地方,河上公注本和《老子节解》有着共同的思想倾向。河上公注本在唐初的流行,也就是认《老子》为方术书的思想在流行。所以当傅奕把老庄也说成是名教的时候,虽然有人埋怨道士们多以《老子》为业,而轻视三洞,但傅奕则仍然感到孤独。后来,围绕河上公注本,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开元七年,历史学家刘知几主张废除河上公注本,专用王弼注本。他说:岂非注者欲神其事,故假造其说耶?其言鄙陋,其理乖讹……岂如王弼英才俊识,探赜索隐。考其所注,义旨为优。(刘知几《孝经、老子注、易传议》)但是宰相宋璟、博士司马贞不同意刘的意见,司马贞认为:注老子《道德经》者,实谓玄言,注家多罕穷厥旨。河上公盖凭虚立号,汉史实无其人。然其注以养神为宗,以无为为体,其词近,其理宏。小足以修身洁诚,大足以宁神安国。且河上公虽曰注书,即文立教,皆体旨明近,用斯可谓知言矣。王辅嗣雅善玄谈……在于玄学,颇是所长。至若近人立教,修身弘道,则河上为得。今请望王河二注,令学者俱行。(司马贞《孝经、老子注、易传议》)两个《老子》注本的争论,实质是如何看待方术的争论。刘知几排斥河上公注,和玄奘等人一样,也是排斥其中的方术。刘指责河上公注“其言鄙陋,其理乖讹”,和玄奘指责该书为巫觋、禽兽之语,异曲同工。虽然这两次争论都未能使朝廷废除河上公注本,但是却严重打击了把《老子》方术化的倾向。其基本表现,就是唐代《老子》注本中方术思想的削弱甚至消失,代之以讲治国修身之道、清通玄虚之理的注释。而在否定将《老子》方术化的倾向的时候,首先代之而起的,是注《老子》的重玄学倾向。2注《老子》的重玄学倾向道教研究者所说的重玄学,是道教经学的倾向之一。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道:河上公、严君平,皆明理国之道;松灵山人、魏代孙登、梁朝陶隐居、南齐顾欢,皆明理身之道;苻坚时罗什、后赵图澄、梁武帝、梁道士窦略,皆明事理因果之道;梁朝道士孟智周、藏玄靖、陈朝道士诸糅、隋朝道士刘进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赜、李荣、车玄弼、张惠超、黎元兴,皆明重玄之道;何晏、钟会、杜元凯、王辅嗣、张嗣、羊祜、刘氏、刘仁会,皆明虚极无为理家理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