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时曾做过宰相的权德舆,称赞汉代大儒董仲舒、公孙弘,所论都是治国之道。他反对当时的儒生们为文作诗都讲求对偶、华丽。在他主持国家考试时,继续改革考试制度,“半年以来,参考对策,不访名物,不征隐奥。求通理而已,求辨惑而已”(权德舆《答柳福州书》)。权德舆所答的柳福州,名柳冕。他向往汉代儒术,反对章句之学,也反对只懂注、疏。他认为那些只通章句、注疏的是腐儒,不能治理国家。所以他要求把那些“能明六经之义,合先王之道”的“君子之儒”列为上等(柳冕《与权侍郎书》)。有的儒者,身体力行,不为章句之学,苦求先王之道。吕温在青年时期,就向往汉代儒学的兴盛,慨叹当时儒风的衰败,立志“潜心道艺,穷六籍之统纪,尽王变之形容。使学通天人,文正雅俗。然后抗衡当代”(吕温《上族叔齐河南书》)。儒者们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儒术不兴,对儒学尊崇不够。和韩愈同榜进士的李绛,向朝廷献《请崇国学疏》。疏中写道,崇尚儒学,是历代国家的“急务”。如今风气败坏,“盖由国学废讲论之礼,儒者靡师资之训”,以致“和气不流,悖乱时作”。那么,要整顿社会的秩序,也必须从崇尚儒学开始。当时权德舆著《两汉辨亡论》,他认为两汉的灭亡,不在于王莽、董卓的篡逆,而在于张禹、胡广姑息养奸,“向若西京抑损王氏,尊君卑臣,则庶乎无哀、平之坏;东京登庸清河,主明臣忠,则庶乎无灵、献之乱”。谈论历史是有感于现实。这就是说,假如唐朝能够做到尊君卑臣,主明臣忠,就不会有安史之乱,也不会有安史以后的藩镇割据。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尊崇儒术。因为尊君卑臣、主明臣忠,正是儒教的基本教义。儒教教育的对象,首先应是那些“贵人”。元稹《论教本疏》道:是后有国之君议教化者,莫不以兴廉、举孝、设学、崇儒为意。曾不知教化之不行,自贵者始。略其贵者,教其贱者,无乃邻于倒置乎?如果说陆贽进谏德宗,要解决的是“君君”的问题,那么,兴教化以教贵者,就主要是解决“臣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说是封建政治中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治乱。在贵者之中,除皇帝之外,最贵的就是皇太子。太子是臣,又是将来的君,对太子的教育,也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皇太子进行儒学教育,是独尊儒术以来就有的传统,唐朝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但是后来,对皇太子的教育形式还在,实际上不过是虚应故事罢了。所以元稹不仅提出了教化自贵者始的原则,而且还特殊地提出了太子的教育问题。
他的《论教本疏》指出,上古三代的君主,之所以政治清明,享国久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育的结果。像周成王,只是个中才之人,却能始终坚持先王之道,也是教育的结果。他说唐初对太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后来就逐渐放松了,安史之乱以后,就更加忽视。给太子讲课的人,往往是那些“沉滞僻老之儒”,还常常被斥责、驱逐。他要求选择那些“博厚弘深之儒,而又明达机务者”来教育太子,使太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美好的品质,长成以后做个英明的君主。依元稹的设想,对太子的教育应是十分的严格,“目不得阅淫艳妖诱之色,耳不得闻优笑凌乱之音,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游不得纵追禽逐兽之乐,玩不得有遐异僻绝之珍”。也就是说要彻底隔断可能会对太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因素。据《旧唐书·元稹传》,唐宪宗看了元稹的奏章,十分高兴,但是未说是否实行。后来继任的穆宗、敬宗,都是历史上少见的昏庸无能又胡作非为的君主。可能是有鉴于此,唐文宗继位以后,太子教育的问题又提了出来。唐文宗下诏,要求太子先跟着师傅学习六经,然后也要进入国学,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公卿的子弟,也必须先入国学,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唐文宗时期在兴儒学方面的重要建树,是继汉魏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地刊刻石经。《旧唐书·文宗本纪》载:时上好文,郑覃以经义启导,稍折文章之士,遂奏置五经博士,依后汉蔡伯喈刊碑列于太学,创立石壁九经。据《全唐文拾遗》,大和七年,礼部上奏,要求科举考试取消诗赋。因此,这里说的“稍折文章之士”,当是把杨绾以来关于改革考试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付诸实施。唐朝后期复兴儒学的呼声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儒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柳宗元等人。唐宪宗时期,朝廷对藩镇采取坚决措施,巩固了中央政权,政治上也有一些起色,所以唐宪宗被称为中兴之君。但是唐宪宗后期,崇信佛教,追求长生不死,死于方士之手。此后的政治状况,也就再没有很大起色。政治的腐败终于导致黄巢大起义。然而无论现实状况如何,人们都没有忘记,要挽救国家免于危亡,只有振兴儒学。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唐昭宗依然下诏修缮国学,并且说道:“有国之规,无先学校;理官之要,莫尚儒学。”(唐昭宗《修葺国学诏》)唐朝后期要求振兴儒学的人们,其心目中的儒学,大多还是汉代的儒学。然而在这振兴儒学的呼声中,儒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这就是以啖助、陆质为代表的新《春秋》学,特别是韩愈、柳宗元所代表的儒学新方向。
(二)唐朝后期新儒学
1唐朝后期的新《春秋》学新《春秋》学的开创者是啖助和赵匡,其继承者是陆质。据陆质的《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啖助为《春秋》作集传开始于唐肃宗上元二年辛丑,完成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庚戌,也就是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定的日子里。在他著述的过程中,赵匡因职务之便,曾和啖助多次讨论。啖助死后,由陆质和啖助之子一起,将啖、赵二人的见解撰成《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并经赵匡审阅定稿,时在大历十二年。啖、赵新《春秋》学的特点,在方法上可归结为“以经驳传”;在思想上可归结为忠君尊王。很明显,这新《春秋》学,是对唐代鼎盛时期突然发生的大变乱的直接反应。所谓以经驳传,就是说在啖、赵看来,《春秋》三传对《春秋》的解释都是不对的。至于靠理解三传来理解《春秋》的注疏,就离题更远。啖助说:说《左氏》者,以为《春秋》者,周公之志也。暨乎周德衰,典礼丧,诸所记注,多违旧章。宣父因鲁史成文,考其行事而正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言《公羊》者则曰,夫子之作《春秋》,将以黜周王鲁,变周之文,从先代之质。解《穀梁》者则曰,平王东迁,周室微弱,天下板荡,王道尽矣。夫子伤之,乃作《春秋》,所以明黜陟,著劝戒,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使夫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啖助所说,分别是杜预、何休、范宁对《春秋》宗旨的理解。
他们为《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所作的注释,长期被儒者们奉为标准解释。但是啖助认为,他们对《春秋》宗旨的理解,全是错误的:据杜氏所论褒贬之旨,唯据周礼。若然,则周德虽衰,礼经未泯,化人足矣,何必复作《春秋》乎?(何休)云黜周王鲁,以为《春秋》宗旨。两汉专门,传之于今,悖礼诬圣,反经毁传。训人以逆,罪莫大焉。范氏之说,粗陈梗概,殊无深旨。且历代史书,皆是惩劝。《春秋》之作,岂独尔乎!(同上)其中何休把《春秋》宗旨归为“黜周王鲁”,尤其使啖助感到愤慨,因为这无疑于鼓动地方政权起来反对中央,从而认为安禄山的叛乱是正义的行为。依啖助的意见,《春秋》的宗旨可归结为八个字,即“救时之弊,革礼之薄”。司马迁曾经说过:“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史记·高祖本纪》)同样的意思也见于《礼记·表记》,因此,它是获得儒者们普遍承认的一种历史观念。“僿”的意思是薄。这个意思,同于《老子》所说的“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啖助看来,孔子生当周之末世,他作《春秋》,就是要挽救周代尚文重礼所带来的浇薄的世风。而挽救这浇薄世风的方法,是回到夏代的忠道。因为像虞舜那样的政治虽好,但那是后世无法企及的:(孔子曰)后代虽有作者,虞帝不可及已。盖言唐虞淳化,难行于季末。夏之忠道,当变而致焉。是故《春秋》以权辅正,以诚断礼,正以忠道,原情为本……故曰:“救周之弊,革礼之薄”也。(同上)所谓“正以忠道”,就是要把对周天子的忠诚作为立道的根本,把是否忠于周王室作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啖助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所言变从夏政,唯在立忠为教,原情为本。非谓改革爵列,损益礼乐者也。故夫子伤主威不行,下同列国,首王正以大一统,先王人以黜诸侯,不书战以示莫敌,称天王以表无二尊。唯王为大,邈矣崇高(同上)。对于唐代,照样也可以说,唐代的皇帝虽然有失德的地方,但是天命没有改变。因此,唐王朝的皇帝乃是天下唯一的君主,对唐王朝的忠诚是唯一的是非善恶标准,而安史的反叛,藩镇的割据,都是错误的,是违背圣人之教的。赵匡持有和啖助相同的看法。
赵匡说,《春秋》的宗旨是:尊王室,正陵僭,举三纲,提五常,彰善瘅恶,不失纤芥。如斯而已(同上)。依他们自己所理解的《春秋》宗旨,啖、赵对《春秋》的大义作了重新解释。比如说,祭天的郊礼,只有天子才可以实行,可是鲁国也有郊祭,这件事对不对呢?赵匡说,鲁用郊礼,是为了尊崇周公,不过这样的尊崇是不对的:曰:崇之,宜乎?非宜也。国之所以树者,法制也。法制所以限尊卑。诸侯而行天子之礼,非周公之意也。其用乎庄,又僭也。又曰:禘者,本帝王之大祭,诸侯不得行之。成王以特尊周公,令鲁行耳。闵二年,遂僭用于庄庙,故经书以讥之。(同上,卷二)在这里,评价是非的标准,乃是上下尊卑的秩序。如果违背了这个秩序,即使贵为天子,也是不对的。鲁国祭天,是天子的命令。但在这件事情上,天子的命令也不可以去做,因为它违背了上下等级尊卑的秩序。《春秋》一书,有三次周天子驾崩失于记载。赵匡认为,这不是孔子不写,而是孔子借此来表达他尊崇王室的精神:赵子曰:《春秋》王崩三不书。见王室不告,鲁之不赴也。哀王室之无人,著诸侯之不臣也。嗣王即位皆不书,不能施令于天下也。罪诸侯不臣而莫之承也,哀王道积微而莫之兴也。(同上,卷三)王崩三不书,嗣王即位皆不书,这不是孔子不书,而是孔子借此表达他对王室衰落的哀伤,对诸侯不履行臣道的责备。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春秋》关于战争的记载,不分是非曲直。赵匡认为,这是对战争双方一律加以责备的意思。因为战争是互相残杀的行为,天子是要加以制止的。战争发生了,说明天子无力加以制止,也说明诸侯们不听天子号令,所以对他们一律加以责备:《春秋》记兵曷无曲直之辞与?曰:兵者,残杀之道,灭亡之由也,故王者制之。王政既替,诸侯专恣,于是仇党构而战争兴矣!为利,为怨,王度灭矣。故《春秋》记师无曲直之异,一其罪也。不一之,则祸乱之门辟矣。(同上,卷五)和战争相关的是诸侯的会盟。赵匡认为,《春秋》记载会盟之事,也是对诸侯的责备:赵子曰:盟者,刑牲而征严于神明者也。王纲坏,则诸侯恣而仇党行。故干戈以敌仇,盟誓以固党。天下行之,遂为常焉。若王政举,则诸侯莫敢相害,盟何为焉?贤君立,则信著而义达,盟可熄焉。观《春秋》之盟,有以见王政不行而天下无贤侯也。(同上,卷四)依啖助和赵匡的解释,《春秋》一书,处处都渗透着孔子对王室的尊崇和对破坏等级尊卑秩序行为的责备。啖、赵《春秋》学在当时造成了重要的影响。陆质曾勉励青年吕温学《春秋》,希望吕温能辅佐有德的皇帝致达天下太平。吕温这样描述了陆质对他的教导:子非入我之域,入尧舜之域;子非睹吾之奥,睹宣尼之奥。良时未来,吾老子少。异日河图出、凤鸟至,天子咸临泰阶,清问理本,其能以生人为重、社稷次之之义,发吾君聪明,跻盛唐于雍熙者,子若不死,吾有望焉。(吕温《祭陆给事文》)陆质对吕温是这样的期望,吕温也把振兴儒学、致达太平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他曾代陆质撰《进注春秋表》,并在《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中,表达了自己立志学《春秋》、追求孔门之道的志向。而吕温与刘禹锡等是密友,刘痛惜吕的早逝,称赞吕“以谪似贾生,能明王道似荀卿”(刘禹锡《吕和叔文集序》),把吕比为荀子、贾谊一类人物。陆质曾被推荐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活动。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称赞陆是“巨儒”,在众多的《春秋》注疏中独能“知圣人之旨”,使“《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和啖助的《春秋》学也有直接的关系。
啖、赵《春秋》学更深刻的意义,是它在数百年的汉学统治之后,开创了一种新的学风。这种新学风,不再教人去墨守前代儒者为儒经所作的注疏,而是独立思考,去寻求对经义的解释。实际上,汉儒对儒经的注释,多数也仅仅是自己的理解而已,甚至干脆就是根据他们时代的需要所作的附会。特别是纬书,假托孔子,实则全是附会。但是由于汉儒是经学的开创者,致使后世儒者认为他们的解释就是圣人的本意,而不敢擅越雷池。所以汉代以后的儒者,多是学了汉代儒者解经的成果,却未能学得汉儒解经的方法。啖、赵的《春秋》学,可说是在长期墨守汉儒成果之后,开始用汉儒的方法,去否定汉儒的成果。从成果看来,啖、赵的《春秋》集传,不过是在《春秋》三传之旁,又添了一传而已。它也不可能代替三传的地位。从方法上看,啖、赵则是上承汉儒,下启宋儒的理学。啖、赵的《春秋》学因为仅仅是自己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未必符合《春秋》的本意,又和传统大相径庭,所以曾引起后世一些学者的不满。由欧阳修、宋祁所撰的《新唐书》,列有《儒学传》,其中批评啖助对《春秋》的理解是穿凿。但是二程则称赞啖、赵《春秋》学超过了其他各家,开辟了理解《春秋》的正道。《四库提要》列举了上述事实以后说:盖舍传求经,实导宋人之先路。生臆断之弊,其过不可掩;破附会之失,其功亦不可没也。在方法上,啖、赵《春秋》学确实是宋代理学的先导。啖、赵之后,儒者们继续借解《春秋》倡导尊王忠君。皮日休作《春秋决疑》,说“人之生也,上有天地,次有君父。君父可弑,是无天地也。乃生人之大恶,有识之宏耻”。孙邰著《春秋无贤臣论》,说春秋时代没有一个贤臣,因为他们帮助诸侯扩大势力,损害了周天子的利益:陪臣忠于诸侯者,必欲诸侯忠于天子,则上下有序,康乂四方。今春秋陪臣,张公室,侵王室,弱周以强诸侯,是弱祖而强父;佐诸侯而敌周,是佐父而敌祖。遗祖之怨,成父之逆,恶莫大焉。这些尊王的声音,在唐朝末年,仅是对为臣不忠的现实的直接反应。但对于后代,却影响深远。而这样的声音,也开始于啖、赵的《春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