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12943000000001

第1章 序

道教生命伦理学特别重视人类生存环境的状况,因为要修炼成仙,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显然是无所成就的。因此,道教生命伦理学中包含了颇有见地的生态伦理观。当代人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防止人类的各项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这是当今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有人在追寻太空中是否存在其他的生命形态,思考一旦地球这个家园不能居住了,可不可以到另外的星球去找新的生存空间。然而不幸的是,迄今为止人类的努力还毫无结果,人类脱离了地球能否生存也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用更为现实的眼光看,与其逃离地球,还不如重整旧河山,多考虑如何美化我们现有的家园。这种考虑应该在祖先留给我们的生态智慧的基础上进行,亦即所谓温故而知新。面对这有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危机,重温古老的道教生态伦理观不无裨益,这种重温显然将启示我们怎样更好地生存,可持续地发展。

所谓生态伦理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的伦理。人与自然有没有一种伦理关系?人对于自然是否像处理人际之间的关系一样必须有某种道德规范的约定?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人类对于自然,不仅应该有一种科学的态度,也应该有一种道德的态度,如果只有前者,那就会失之偏颇,甚至走向危险的深渊,所以对自然保持虔敬的伦理态度是非常必要的。人类只有按照自然的本性去规范和调整人对自然的活动,才能在与自然打交道时获得自由。道教生态伦理观所关心的是人与自然打交道时必须恪守的伦常,要求不得随意收拾自然,对大自然既要有利用,也要有协调。道教生态伦理观试图提供拯救自然环境使其免遭人为破坏的依据,为人们营造一种良好的生存空间,让大自然的美妙景色、悦耳音调、清新气息为人类的视觉、听觉、味觉提供一种完美无缺、神秘而又可爱的协调。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而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有规则可依,应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应该把自然改变成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巨大花园,就如道教所想象的天上的神仙世界那般奇妙。道教更赋予自然以充满生命活力的美的意象,从而激发人们自觉地热爱自然、尊崇自然的美感和伦理感情,可以说许多在深山修道的道士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人与自然环境具有道德关系?因为二者是一个整体,相互发生影响和作用。道教生态伦理观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互补,共生共在,因为在道教眼里人与自然是同一个生态整体,相互作用,感应相生,即所谓“天人一体”。天人合一成为道教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和特征,它要求人与天相合,即人需要天来将其合理化,肯定其存在;天也被人格化,具有了情感意志,与人相同一。天人相通相符,相感相应,道教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来理解二者间关系的。由此出发,道教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时,便像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建立了一整套伦理准则。

对道教来说,人和自然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道,正是“道”化生了自然万物与人,在道的面前,人和自然无异是同胞兄弟;人千万不要以万物的主宰自居,自认为无所不能,任意宰割自然,因为这样就背离了道,就要受惩罚。道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必须崇尚自然,效法自然,循此人们才有可能得道。对道教来说,一切有形体的东西,包括畜生、木石等都有“道性”。人与自然万物在具有道性这一点上是生而平等的,享有同等权利,既然如此,人就没有任何特权凌驾在自然之上作威作福,随心所欲。道教生态伦理观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自然,即自然而然。“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的,而人的活动也应按自然规律进行,即《阴符经》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与自然暗暗相合。如果说道教在成仙不死的问题上,要逆反自然,要抗拒自然规律,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上,道教则主张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而然的原则立场行事。这并不矛盾,因为一个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是有助于修道成仙的,也是成仙了道之后最理想的栖息地。所谓洞天福地之类的仙境就是一种完美无缺的、自然而然的神圣空间,不死的神仙们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空间,悠然自得,逍遥快活。

为什么道教强调以自然无为的态度保护生态环境?因为道教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生命存在的依据,为人立法。《太平经》说,人在自然面前,“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不仅对现存的人有害,而且殃及后人。道教将天地比喻为人的父母,人贼害天地自然就是子女对父母不孝。道教指出,人和自然万物有种因果报应关系,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存在于人和自然之间。自然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体,更不是任人打扮的百依百顺的小女孩子,人征服自然,弄不好,它反过来就要报复人。所以人不能以征服者自居,不能自以为最尊贵。尊重自然,其实就是尊重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环境分不开,如果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就不能竟其天年,更不用说成仙不死了。所以人必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如果说对道教生态伦理观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硕,那么像毛丽娅博士这样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作比较研究的著作出版,就我所知,这还是第一本,说其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尚不为过度夸耀,而是实事求是之评价。这种比较研究,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反复思考琢磨,难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寄希望于毛丽娅博士的是今后能不时地看到她同样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问世,我们相信她能够做到。祝福她成功!

李刚

200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