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13042700000046

第46章 第一个预测彗星周期的人

在庞大无比的星际世界里,有一种我们不常见的星,形状也与一般星不同,头尖尖的,还拖着一条大尾巴,像一把横扫天空的大扫帚,这就是彗星,民间称它为“扫帚星”。

彗星像个不愿抛头露面的“过路客人”。如果用肉眼观测星空,大约两三年才能见到一颗,若借助天文望远镜,还能见到一些较小较暗的彗星,但每年也只能见到几十颗。据记载,人类有史以来也只观测到2000多次彗星。大部分彗星不停地环绕太阳、沿着一个个扁长的椭圆形轨道运行着。每隔一定时期,它们运行到离太阳和地球比较近的地方,我们就有可能看到它。这类彗星,我们称它为“周期彗星”。而每颗彗星绕太阳运转的周期是不同的,如着名的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周期最短的是“恩克彗星”,每隔3.3年,我们就能看到它。从1786年发现以来,它已经出现过50多次了。有些彗星的周期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更长。周期在200年以内的叫短周期彗星,200年以上的是长周期彗星。还有一类彗星,露一次面后,就永远“拜拜”,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具有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的非周期彗星。长周期彗星和非周期彗星占彗星总数的60%,难怪我们很少见到彗星。

1791年9月23日,德国汉堡一位传教士家中诞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孩。他就是着名的德国天文学家J·R·恩克。恩克从事天文学工作50年,取得了辉煌成就,而引导他走上成名之路的就是一颗彗星。

1818年12月,靠自学成才的法国天文学家J·L·庞斯在马赛发现了一颗彗星。翌年1月恩克开始跟踪这颗彗星,并试图计算它的轨道。正巧10年前(1809),他在哥廷根大学求学时的导师高斯曾提出一种根据三次完整的观察就可确定天体轨道的巧妙方法。恩克运用这一方法,推算出了这颗彗星的轨道竟是一个不太扁长的椭圆,彗星在此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只有3年半。在计算中他发现,这颗彗星与另外三位天文学家默香、赫歇耳以及庞斯分别于1781年、1792年和1805年所观察到的三颗彗星竟是同一颗星。于是他大胆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822年返回近日点附近,并再次被我们观测到。预言应验了,人们果真在这一天重新观测到了这颗彗星,于是将它命名为“恩克彗星”。

由于这一发现,恩克一举成名。从此,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天文研究工作也蓬勃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