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诚实守信(中华美德)
13068000000041

第41章 孔子尽礼

孔子(前551~前479)周朝时鲁国人,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出生时头顶又是凹下去的,故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约有三千人,其中非常优秀的就有七十二人。

孔子小时候就十分崇尚礼制,他聪明好学,富于模仿性,年仅五岁就能组织儿童模仿祭祀礼仪。这一切都和孔母早期教育分不开。孔母经常给孔子讲故事:从盘古开天地、女娲炼石补天,讲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姜螈履大人之迹而有周,又讲了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文王演《易》等许许多多的故事。一天,孔丘听母亲讲了周公吐哺,制礼作乐的故事,非常认真地攥着小拳头说:“周公太好了,娘,我长大了也要当周公那样的人!”

到了周朝,就在老子那儿问礼,后来在鲁国里做司寇官,代理着相国的职务,他服侍君王,非常尽礼。上朝时,和上大夫交谈,态度中正自然;和下大夫交谈,态度和乐轻松。进入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态度恭敬;快到国君面前时,小步快行,态度端谨。走进周公的庙里,每一种事情的礼仪,都要向人询问。

有一次孔子同鲁国的君主在郊外祭祀后,鲁君违背礼制,没有将祭品分给大夫们,让大家分享祖先的赐福,孔子因为他们无礼,没等摘下礼帽来就离开了鲁国,到别的地方去了。路过宋国时,和弟子们在树底下习练礼节。

孔子在平常没有事的时候容貌很舒畅,神色很愉快,外表虽然温和,却仍旧带着严肃;外表虽然威严,却不流于刚猛;外表虽然恭谨,心里仍是安泰的。他遇到放得不正当的座位,就不肯坐下;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吃饱;在这一天里哭过,就不再唱歌。可见,圣人对于小小的事情也是不肯苟且的。

一天,鲁国的乐师襄子来拜访孔子,孔子和他谈起了音乐。襄子善于弹琴,孔子想请他指导自己弹琴,襄子答应了。于是襄子就教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很认真地学习。十天以后,襄子觉得孔子弹得不错了,就对他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弹得很好了,再学一支吧!”“不,”孔子诚恳地说:“我刚会弹,对旋律还不熟悉,让我再练几天吧。”说着,孔子又专心致志地练了起来。

几天后,襄子又说:“你对这支曲子的旋律已经很熟,可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仍然不同意,说道:“虽然旋律弹熟了,但我还不大清楚这支曲子的意思,让我再琢磨几天吧。”这样,孔子又练了起来。过了几天,襄子又催孔子学习新的曲子。孔子说:“我现在知道这支曲子的意思了,但我还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再给我几天时间,让我想想好吗?”襄子被孔子认真学习的态度感动了,就不再勉强他。又过了几天,孔子兴奋地跑到襄子那里,告诉他:“这支曲子的意思很深,作曲的人一定有远大的理想,除了周文王还能是谁呢?”襄子惊叹道:“你说得一点儿不错,我学这首曲子的时候,我的老师好像说过,这首曲子是周文王作的,叫《文王操》。”

孔子认真学习音乐,收获很大。古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有三千多首,他晚年整理古代诗歌,取其精华,选了三百零五首,都能一首一首地弹唱出来,编成了《诗》,后人称为《诗经》。他一生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经典的编修工作。孔子以这些经典为教材,精心传授学生,培养了大量的卓越人才。

孔子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很大影响,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体现在: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不仅自己如此,他的学生们也深受影响。有一次,颜回跟孔子到北方去游玩农山,同子路、子贡辩论着各人的志愿,颜回说:“我愿意遇见一个贤明的君王,帮他助理一切政事,教化做父亲的教训子女要有义方、做母亲的要慈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做弟弟的要恭谨、做儿子的要孝顺,并用礼乐去化导人民,叫百姓们不用修理城郭,也不必掘深沟池,家里的人没有离散的忧愁,过了千百年也没有战争的患难,这样说来,那么子路的勇敢没有地方可用了;子贡的口才也没有地方可施了。”孔子听了他的一番话,很佩服地说:“颜回的道德是何等的美满啊!不费钱财,不害百姓,不劳口舌,颜家的儿子具备了这几种美德。”因此,孔子和他的学生终生倡导用礼法而非暴力治理国家。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六十三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他的宗旨是倡导“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各守本分,建立国家社会秩序。施行仁政,以德服民。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做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又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地提醒,应学会韬光养晦。同时指出孔子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身材高大,达两米以上,人们都叫他“长人”,他少年时就体魄强健,曾为救一玩伴而将公牛搏败,力大无比,这和他注意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他喜欢爬山,曾“登泰山而小天下”;喜爱射箭和骑术,将“射”、“御”列入“六艺”之中教诲弟子。可见,孔子的体育教育除了能强身健体外,还能陶冶性情,这是和礼乐的美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总而言之,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终生教育”领域的贡献是难以磨灭的。他一生抱着追求真理和培育真才的愿望,在自由讲学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的教育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孔子将美育思想和道德观念密切结合,使“美”也成为“德”的一部分。他所说的“美”实际也包含了我们现在所讲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例如,“智、仁、勇”结合心灵美,“诗教”结合语言美,“文质彬彬”结合行为美,“席不正不坐”结合环境美,这种把美的观点与道德观点连为一体的教育实践,对现在仍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能运用所学的道理,以立身行事;四十岁时能通达一切事理,没有疑惑,不为邪说所动摇;五十岁时能知道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所听到的都能明白贯通,心里不再有起伏不平;七十岁时能随顺心里所想的去做,一切自然,随缘自在,却不会逾越规矩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