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想问就问吧2:有关冷知识的2000个趣味问题
13091300000053

第53章 教育卷(2)

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民族学院(今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上两校已合并成立西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14/国家文科基地有哪些?

1、中文学科点(23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2、历史学科点(21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

3、哲学学科点(7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4、经济学科点(13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

15/国家理科基地有哪些?

数学(12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

物理学(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

化学(14所):分布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

生物学(19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地理学(5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

地质学(4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

大气科学(1所):北京大学

海洋科学(1所):中国海洋大学

天文学(1所):南京大学

力学(2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心理学(3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基础医学(2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中医基础(2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基础药学(1所):中国药科大学

大理科试验班(1所):南京大学

16/获得1999-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励最多的10所大学是哪些?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复旦大学

(4)、浙江大学

(5)、南京大学

(6)、中国人民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上海交通大学

(9)、西安交通大学

(10)、山东大学

17/哪些专业好找工作?

1、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刑事科学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小学教育(英语)、航海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2、国家机关接受本科毕业生最多的10个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行政管理、治安学、侦察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

3、金融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10个专业: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市场营销

4、三资企业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10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本科毕业生录取研究生数量最多的10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法学、自动化、土木工程、通信工程、临床医学、英语

6、本科毕业生出国最多的10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金融学、生物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7、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10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艺术设计、金融学、市场营销、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

8、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的15个专业:法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汉语言、广告学、音乐表演、艺术设计学、舞蹈学、地球化学、包装工程、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中医学、法医学

18/北京高中生心目中的中国10所大学是哪些?

近日,一份由中学生评选推荐出的“大学排行榜”在北大附中出炉。排行榜上排名前10位的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据了解,由中学生评出的大学排行榜在全国尚属首次。

19/考研生最想报考的中国10所大学是哪些?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注:本名单来自腾讯考研站数据。)

20/中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所大学是哪些?

(1)、北京大学:

作为中国现代第一学府,她经历了从京师大学堂、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到北京大学漫长的旅程。她是中国现代文明思想的发源地,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大本营,同时还是中国现代各种思潮的摇篮。“自由、民主、科学”的作风深深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首先在这里传播、研究,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起源,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航程。

(2)、清华大学:

她的起源记载着中国近代苦难历史,作为美国庚子赔款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她为20世纪的中国培育了一大批有世界影响的具有现代文明头脑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尤其是本世纪下半叶开始,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20年,这所学校的一大批毕业生掌握着全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中国在未来世纪怎么走很大程度上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3)、交通大学:

她是中国最早认识世界的人物创办的中国最有影响的工程学府,从南洋公学到国立交通大学直至目前的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她培育了中国最早一批接受现代工程教育的工程师。其优秀的务实的工程教育传统,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人才教育。

(4)、黄埔军校:

她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和政治头脑的现代军人的学府,中国国民党依赖她培育的人才结束了自民国以来的分裂局面,统治中国20年,经历了漫长的抗日战争赢得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民族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也是从这所学校开始转入以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的道路,延续大半个世纪的国共斗争,直至如今的海峡两岸之争,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

(5)、西南联合大学:

她存在于20世纪中国人民遭受最大苦难的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抗战烽火中集合于昆明而创办,她集结了中国学术精华,在艰苦的环境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培育了无数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专家。她的许多毕业生在后来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中国抗日军政大学:

她是一所独特的大学,没有教室、没有图书馆,甚至没有正常的教学环境,但是她吸引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各地无数知识青年。她在中国最苦难的时期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领导了中国人民经历了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毛泽东时代以及邓小平时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

(7)、中国科学院:

她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研究机构,同时她又是中国现代成批培养高水准研究生的学术重镇。她为中国的高科技事业培育了大批有作为的研究生,并在中国首创研究生院(1978年)、博士后体制(高能物理所1985年)。她也是中国最早接入互联网的机构(高能物理所计算中心1988年)。

(8)、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着名的国防科技大学(长沙)的前身;又在哈尔滨另建了哈尔滨工程大学。

(9)、中国科技大学: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向知识进军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中国科大首创少年班,吸引全国最优秀的智力少年前往学习,推动了被压抑多年的知识潮。在整个8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都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培养掌握高深理论、具备无限潜能的高水平学者的摇篮。她与美国合作的中美物理博士联合培养计划,为国际物理学界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大大提高了中国理论科研的学术地位。

(10)、中共中央党校:

她成立于延安整风时代,一直是中共理论重镇。在20世纪70年代,她在胡耀邦的领导下,首先向长期束缚中国人民头脑的“两个凡是”开火,掀起了“真理标准讨论”。这是继五四运动之后,中国20世纪历史上第二次全民族的现代思想解放运动,从而拉开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序幕。

京师大学堂校牌

清华学堂

21/中国社会科学最好的10所大学是哪些?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此外还有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

22/中国自然科学最好的10所大学是哪些?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此外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

23/中国大学数量最多的10个省份是哪些?

(1)北京:本科院校58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33所。

(2)江苏:本科院校43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22所。

(3)辽宁:本科院校40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21所。

(4)山东:本科院校40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17所。

(5)广东:本科院校36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14所。

(6)湖北:本科院校33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15所。

(7)陕西:本科院校33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13所。

(8)上海:本科院校30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17所。

(9)河北:本科院校30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10所。

(10)四川:本科院校28所,其中冠名“大学”的院校12所。

24/中国大学数量最多的10个城市是哪些?

(1)北京:中国的首都,中国的文化教育中心。本科院校58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33所,中国仅有的向世界一流大学挺进院校2所,中国国内一流院校6所,研究型院校9所,“985工程”院校8所,“211工程”院校20所,全国重点院校21所,教育部直属院校24所。

(2)上海: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中国另一大文化教育中心。本科院校30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17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2所,中国国内一流院校2所,研究型院校6所,“985工程”院校3所,“211工程”院校11所,全国重点院校8所,教育部直属院校8所。

(3)南京:本科院校23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15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1所,中国国内一流院校1所,研究型院校2所,“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8所,全国重点院校7所,教育部直属院校5所。

(4)西安:本科院校25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11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1所,中国国内一流院校1所,研究型院校2所,“985工程”院校3所,“211工程”院校5所,全国重点院校5所,教育部直属院校5所。

(5)武汉:本科院校22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13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无,中国国内一流院校1所,研究型院校2所,“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6所,全国重点院校7所,教育部直属院校7所。

(6)广州:本科院校22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10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无,中国国内一流院校无,研究型院校2所,“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4所,全国重点院校4所,教育部直属院校2所。

(7)成都:本科院校15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9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无,中国国内一流院校无,研究型院校1所,“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6所,全国重点院校5所,教育部直属院校4所。

(8)天津:本科院校18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8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无,中国国内一流院校1所,研究型院校2所,“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3所,全国重点院校2所,教育部直属院校2所。

(9)重庆:本科院校16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7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无,中国国内一流院校无,研究型院校1所,“985工程”院校1所,“211工程”院校1所,全国重点院校4所,教育部直属院校2所。

(10)长沙:本科院校11所,其中带“大学”字样的院校7所,中国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挺进院校无,中国国内一流院校无,研究型院校1所,“985工程”院校3所,“211工程”院校4所,全国重点院校2所,教育部直属院校2所。

25/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最多的10所大学是哪些?

(1)北京大学(81个)

(2)清华大学(49个)

(3)复旦大学(40个)

(4)南京大学(28个)

(5)中国人民大学(25个)

(6)、浙江大学(24个)

(7)、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个)

26/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量最多的10所大学是哪些?

(1)清华大学(16个)

(2)北京大学(14个)

(3)浙江大学(13个)

(4)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10个)

(6)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9个)

(9)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7个)

27/中国隶属研究生院最强的10所大学是哪些?

(1)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3)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4)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5)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6)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7)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8)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9)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10)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