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小乘佛教
13111600000007

第7章 部派佛教的主要思想及其差异(1)

有关佛教分裂成部派,其年代、部数、以及分裂的原因等,历来异说甚多,《异部宗轮论》说为小乘二十部派,除去大众部,上座部根本二部外,末派十八部,称为十八异部,其论主称十八论主。各部派间分裂之情形、派别名称等,于《舍利弗问经》、《文殊师利问经》、《南传大史》、《岛史》,藏传清辩《教团分裂详说》、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以及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所著《印度之佛教》、《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师为论书之研究》等,均有记载,然各说有出入,故列表于下:

第一节 佛陀观与菩萨观

释迦牟尼是一个现实人物,是佛而不是神,这是历史的事实。可以说他是一位勤奋的宣传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宗教家。他的人格、思想、胸怀和意志,感召了不少的信仰者。佛出世间,非由天而降,所以称他为人间的佛陀。虽然如此,在原始佛教时期,在弟子们的心目中,至少已视佛陀为“超人”,古印度的神祇、梵天、帝释天等,都成了佛陀教化的对象,被尊崇为三界的导师,是超越人间的最高完成者与最高解脱者。但是,佛陀还是人间的佛陀,还没有被神格化,对佛陀的解释,还是作为创立佛教的教主,属于常识性的认识范围。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常识性的解释已经不能满足学者行人的要求,进而求佛陀之所以为佛陀,究竟在什么地方?佛陀出现于人间,哪些是真相?哪些是假相?同样是解脱者,佛陀与声闻(阿罗汉)弟子的区别何在?因此,佛陀观发生了转变,以教理为目的的佛陀论在部派佛教时期出现了。

释迦牟尼证觉缘起寂灭性,即人身而成佛,从他至极的大智和极深的大悲来看,都是超过凡夫二乘的;当佛陀未涅槃时,业感生命尚在人间,其色身与衣食住行等生活常规,与常人是一样的。所以佛陀住世时,教团面对佛陀,虽然认识有深浅的不同,但从无异说。佛陀入灭之后,弟子们想念佛陀,孺慕情殷,遂生起了不同的观感;同时教团的轴心亦转移为僧伽,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扩大了佛教的社会影响,佛教中的一部分僧侣吸收了婆罗门教关于梵天的神化说教,对佛陀亦开始神格化。佛陀与声闻弟子虽是同一解脱者,但在其修道的历程中,力用是大有差别的,释迦牟尼成为佛陀,不光限于释迦的一生,遂有不同的“本生谭”出现,这些本生故事和本行故事交融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佛传,借以说明释迦牟尼往昔许多劫中,已为菩萨积累功德,到最后成就菩提而达于佛位。因而佛陀具足相貌庄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以力用而不许其他的进随;具备十八不共法,以自在而从事一切拔济众生的苦厄为特质。佛陀的声闻弟子,闻佛陀言教,唯求自己速急开悟的原故,所以其相好、智慧,与佛陀相比就显得非常之浅劣;特别是在救度众生方面,非但不努力精进于此道,反而认为未必是必然的义务,实是以自己的开悟解脱为目的。在声闻罗汉中,只要听佛陀的言教,都可以证到,但要达到佛位,成为真正大觉者的佛陀,确实要累世久劫的修行。尤其是大众部,举出了阿罗汉的诸种缺点,来和佛陀比较,从而升化佛格,使佛陀与声闻罗汉有着严格的区别成为一大特色。当然,主张佛陀与罗汉是同一解脱,同为一道的也有,但亦不是其主流。在此基础之上,大众部提出了“佛身论”的理论,与此相应,在修行上阿罗汉不是最高果位的看法。

有关佛陀生身之殊胜及其实身之种种考察,称为佛身论,部派佛教时代之分别论者与大众部主张佛身无漏之说,其寿量、威力皆具有无限性;此或指佛之色身(肉身,即生身)而言。然而说一切有部提出异议,主张佛之色身亦为烦恼之果,故仍属有漏;但承认佛陀所成就之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法,或佛陀之教法尽属无漏,此称为法身。法身者,乃佛之所以为佛之根据,即非肉眼所能见之佛理,如此之法身与色身合称为佛之二身。大众部的学者举出了二点理由说:一、佛身是由无量功德智慧之所成就,与众生业感的身体有所不同。业感的身体,一旦到了业尽的时候,必然趋于死;功德成就的佛身,只有不断的增加延长,决不会在短时间入灭的,所以佛寿无量无边。二、佛陀的成佛,不是专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谓“利众生而成佛”。众生是无量无边的,在众生未度尽之前,佛怎么能够独自先入涅槃?

佛身既是如此崇高伟大,佛寿又是如此无边无际,从佛生命体上所发出的威力,自然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大众部学者说“如来威力亦无边际”。如来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德神通力,本是各学派所共同认定的,但是,佛陀的威力是有限度还是无限度呢?大众部认为,如来运用其威力时,不须加以丝毫作意,任运自然,于一刹那之中,就能遍至十方无量无边世界;说一切有部学者认为,如来威力可以发挥至无量无边世界,但要经过作意思素后方可,若不加作意,如来的威力最多只能及于三千大千世界。《大毗婆沙论》卷百五十曾列举五神通作用的广狭,以明佛与二圣者的不同,在这方面又显示出学派之间思想的分歧。

随着佛陀的色身、寿命、威力等既都是无边无际,自然佛身当是清净无漏,所以大众部学者归结为佛身无漏,亦即所谓十八界是无漏的。说一切有部不同意此说,认为生身毕竟是为生身,无论如何不能说为是无漏的,纵然自己不起烦恼,但仍然不免诱生他人的烦恼,例如无比女人对佛陀生身起爱,指鬘对佛生身起嗔,这是最大的证明。因佛身有漏无漏的问题,在部派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论争。《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三说:“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愚夫感得有识之身,聪明者亦然。佛身既是无明爱果,故知非无漏法。”这是说佛与普通人一样,由于前世的业因而到此世,他的生身自然有生死烦恼。同样,佛的生身既可被人爱,也能被人恨,并且也有腰酸腿痛和苦乐感情。佛陀的非凡之处不是他的生身,而是能厌离和超脱世间一切贪欲爱乐,不受世法的利、无利、誉、非、赞、毁、乐、苦等事物或感受的干扰,能过严格持戒的修行生活。

此外,大众部等认为,释迦牟尼佛及过去诸佛,都是没有生灭变化的,是超时间和空间永恒长存的;诸佛所讲的每一句话,字字都是利益众生,摧伏邪见和外道的真理。上座部却不完全赞同此说,也不认为佛陀所说的一切话都是圣道,只有“八正道”才是正法,如《异部宗轮论》中所说:“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不了义经。”持这种看法的说一切有部在大乘佛教出现之后仍然存在,到现在还在南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流行,他们这种对佛陀的看法与重视戒律的宗教生活,基本上继承着原始佛教的传统。

随着佛陀观的转变而兴起菩萨观。菩萨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而为佛陀候补者的名称。在部派佛教时期出现的本生谭所说,佛陀的前生是位菩萨,曾为国王、商人,或为马、兔、鸟等动物。从菩萨发心修行到成佛位,要分多少阶段呢?部派佛教的论师,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三阿僧祇修行时代(南传为四阿僧祇劫);第二阶段为百劫修行时代(南传为千劫);第三阶段是从悉达多太子诞生到逾城出家;第四阶段是三十四心断结成道(降魔成道)。即过去世二分,现在世二分。现在的学者一般都分为二期,即修学中的菩萨(轮回时代的菩萨)和正觉前的菩萨(最后身的菩萨),在这两期中,菩萨是有很大不同的。菩萨的发心是伟大的,所走的道路是遥远的,在漫长的菩萨道上,这期间的菩萨,究竟是凡夫,或者已成圣者,部派佛教间各学派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激烈的争论。

大众部的菩萨观认为,菩萨从初发心修行,至初阿僧祇劫满时,都是凡夫菩萨,但进入第二阿僧祇劫,即表示自利修行已经完成,就升格为圣者了。菩萨进入第二阿僧祇劫后,继续着利他而自利的修行,以度生达到成佛为目的,所以不再是凡夫菩萨了。据南传《论事》传说,在过去迦叶佛之下,已达正性离生,亦即舍凡夫性而成为圣者;北传佛教同样说“值迦叶佛时,得决定道”,所谓决定道,就是已见真理。可见这思想不是大众部所独有。说一切有部的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认为,菩萨在未成正觉以前,都还是凡夫,不能视为圣人。因为在菩萨的心中,有时仍不免有烦恼生起,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以后证道降魔,岂不变为毫无意义?相传雪山部亦有同样的思想,只不过亦有说雪山部承认菩萨是非异生的,但这一问题,至今尚还未有结论。因此,菩萨是凡是圣,在部派佛教思想中展开了争论。

欲、恚、害的三想,在菩萨的身心中是否还会生起?《异部宗轮论》中记载大众部的看法:“一切菩萨不知欲想、恚想、害想。”因为真正证得圣道的菩萨,以慈悲心对待生死轮回中的众生,时刻存着拔济众生的心,度其苦厄,不会有其不良的心理;众生为业力烦恼所支配,已经痛苦不堪,菩萨以慈悲心渡济众生,怎忍再为之加害?若其不然,又怎能有做菩萨的资格呢?因此,大众部学者认为,得决定道的圣者菩萨,绝对不会生起此三想。说一切有部因为认定菩萨始终是个凡夫,所以认定菩萨有时仍不免会起欲、恚、害三想,不但三祇百劫中的菩萨如此,就是最后身的菩萨亦还有此三想,并引《契经》“我未证得三菩提时,虽起欲寻、恚寻、害寻而不放逸”来作证明。菩萨既然还生起欲、恚、害三想,那与凡夫又有什么差别?佛说“而不放逸”的话中,即是显示菩萨与凡夫的不同。此三恶想往往能使凡夫做出非法非理的事,菩萨却能以所修的道力,予以严格的控制,使之不能产生或者恣放。三恶想虽然极难调伏,菩萨却能控制,是为菩萨的最大特征。

据《异部宗轮论》说:“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愿往生。”菩萨在修学的过程中,生于无数的有情类,以种种不同的身份,作种种不同的教化,自然亦不免于恶趣中受生。那么,菩萨现身于种种恶趣中,是业力牵引呢?还是愿力的驱使?这仍然是由凡圣不同的观点所引发的争论。说一切有部学者认为,菩萨为凡夫,是基于业力而堕入恶趣的(特别是畜生趣),并不是修持的进步到达那里,更不是由于愿力的驱使。虽然如此,但与普通恶趣的有情,显然有极大的差别:第一,菩萨所生恶趣不是无间地狱。第二,菩萨纵堕恶趣,亦不放弃菩提行的修学,始终不忘自己的本愿和初心。有部还说,菩萨要修到百劫相好的忍位,才能不随业而堕入恶趣,这与小乘行者“忍不坠恶趣”的意思是一致的。《大毗婆沙论》则更进一步地说:“修妙相业时,舍五劣事得五胜事:一舍诸恶趣恒生善趣;二舍下劣家恒生贵家;三舍非男身恒得男身;四舍不具根恒具诸根;五舍有忘失念恒得自性生念。由此得名真实菩萨,未修妙相业时,与此相违,是故不名真实菩萨。”大众部的看法与此不同,菩萨未入决定位,由业力而坠入恶趣这是对的,得决定位的圣者菩萨,因体见诸法真理,决不会起烦恼而造作业,当然就不会因业力牵引而入恶趣。菩萨入恶趣,是为了渡济众生,“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正体现出菩萨由愿力驱使,得不到恶趣的意义。菩萨出入恶趣,是有其自由意志的,决不受任何业力的束缚。据《论事》说,案达罗学派也同意大众部的主张,并说:“菩萨因于自由意志的行使,生于恶趣(行困难行);菩萨因于自由意志的行使而来投胎;菩萨因于自由意志的行使而行苦行;菩萨因于自由意志的行使,更作修行,从于异师。”这范围还扩大了,据近代学者们的研究,认为后代大乘佛教中的大菩萨,如观世音、地藏寺现种种身救济诸众生,皆是从这一思想发展起来的。

菩萨发心以期成佛,然而要到什么阶段方自觉自己一定可以成佛?大众都没有留下充足的资料,从其第二阿僧祇劫已为圣者这点来分析,由于体悟真理,应该是从这时候就已得自觉决定成佛。说一切有部的观点,据《大毗婆沙论》说:“是故菩萨乃至初无数劫满时,虽具修种种难行苦行,而未能决定自知作佛;第二无数劫满时,虽能决定自知作佛,而犹未敢发无畏言我当作佛;第三无数劫修满妙相业时,亦决定何当作佛,亦发无畏狮子吼言我当作佛。”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中,修种种难行的大行,但其所谓三大阿僧祇劫是怎样划分的呢?据《大毗婆沙论》而有多种的说法,一般依所逢的佛陀而分别三阿僧祇劫量:“然从彼(古释迦)佛发是愿后,乃至逢事宝髻如来,是名初阿僧企耶满;从此以后,乃至逢事然灯如来,是名第二劫阿僧企耶满;复从此后,乃至逢事观如来,是名第三阿僧企耶满。”于此期间,菩萨所亲近供养的佛有多少?南传说逢事二十四佛,北传说要逢事二十二万八千余佛,二者悬殊过大。不过这是大约释迦牟尼在因中修行经过的说,其他的菩萨不一定如此。

在长期的修行过程中,亲近这么多佛,其修学的法门以何为主呢?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菩萨修行是四摄六度,不过,在部派佛教时,似乎四摄六度法门尚未建全,而依南传所说,释迦牟尼在因中修行所修的乃是十波罗蜜。即:一布施波罗蜜;二戒波罗蜜;三出离婆罗蜜;四智慧婆罗蜜;五精进波罗蜜;六忍辱波罗蜜;七真实波罗蜜;八决定波罗蜜;九慈悲波罗蜜;十舍波罗蜜。其中缺少六度中的静虑波罗蜜,而北传据《婆沙》举出四种波罗蜜,即:一施婆罗蜜;二戒波罗蜜;三精进波罗蜜;四般若波罗度。六元度中的忍辱、静虑亦没有谈到,可见大乘的六度法门是由十波罗蜜和四波罗蜜中总结归纳而成。总之,菩萨在三大阿僧祇劫的长时期中,从事自利利他的事业而完成佛道。

现在来说最后身菩萨的问题。所谓最后身菩萨,亦称正觉前的菩萨,是指菩萨已经生到兜率内院,到达一生补位,然后下生人间,行将成佛之身,名为最后身。因为受此一次菩萨身相后,必然要在菩提树下成正等觉,再也不受菩萨身了。所以出现到人间以后,还未在菩提树下成佛前的这段时间,总称为最后身菩萨。《异部宗轮论》中说大众部认为“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的象形”,作白象形而入母胎,是已成最后身菩萨入胎的必然形态,是乘白象来或者是作白象来,一字之差,其意义大为不同。大众部认为是作白象来,故《普曜经》说的“菩萨从兜率天下,化作白象,口有六牙”,为其有力之教证。说一切有部的学者认为白象之说,只是象征性的,不能视为必然。《婆沙论》说:“菩萨已于九十一劫不坠恶趣,况此后身受此(白象)中有而入母胎?是故智者不应依彼(大德法善现)所说文颂,而言菩萨所受中如白象形。”有部的意见说象是傍生一类,菩萨早已不坠恶趣,当然不会再以傍生类的白象而入胎,当是乘象入母胎,故《因果经》中说:“菩萨初下生时,乘白象从右胁入。”更引经中所示“菩萨母梦见此事”,以为吉祥而已,不可以将此作为实质的白象来看。如若最后身菩萨还作白象形类来入母胎,那所谓成佛就成问题了。因此,有部认为这是显示菩萨的性善慈悲,不承认这是代表菩萨的入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