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13128000000017

第17章 教导式教育:谆谆教导(1)

父母的言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句谚语说:多给孩子胡萝卜,少给大棒。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从正面思考、对待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孩子面临偏见和压力时,父母应当和风细语、和颜悦色、急话缓说、坏话好说、狠话柔说、循循善诱、谆谆教导。

1、让孩子自己懂得过错

——列宁母亲的“故事引导法”

列宁,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

列宁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所以常常把家里的东西弄坏。他8岁的时候,母亲带他到姑妈阿尼亚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小心,把姑妈的一只花瓶打破了。只是当时没有人看见。

很快姑妈发现了碎花瓶,便问孩子们:“谁把花瓶打破了?”孩子们都说:“不是我。”

小列宁因为在姑妈家做客,怕说出实话会遭到姑妈的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可是,他的表情没逃过母亲的眼睛,母亲断定花瓶是小列宁打碎的。因为小列宁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每一次小列宁都主动承认错误,从不撒谎。

列宁的妈妈在想:这不是一件小事,该怎样对待小列宁撒谎这件事呢?当然,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严厉地处罚他是最省事的办法。但是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要想办法教育列宁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但是她却利用给列宁讲故事的机会,专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故事,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错误行为的羞愧感。

从此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列宁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是有什么郁闷的事在折磨他。

这天晚上,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摸着小列宁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哽噎地大哭起来,伤心地告诉妈妈:“我撒了谎,并且欺骗了阿尼亚姑妈,姑妈家的花瓶是我打碎的,但是我没有承认是我干的。”听着儿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劝慰他,说:“好孩子,你是好样的,这没什么,勇于悔过就是好孩子,赶快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小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信,向姑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花瓶是自己打破的,并恳请姑妈原谅。

没过几天,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的回信,在信中,姑妈不但表示原谅小列宁,还称赞小列宁是个诚实懂事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姑妈的原谅后,自然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开心了。他还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心里踏实,也不用有思想负担了。”妈妈看着儿子开心地笑了。

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孩子会撒谎。对于这个坏习惯该如何对待呢?列宁的母亲意识到最重要的是让儿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因为撒谎而感到难为情,从而产生一定要诚实的良知。要设法引导孩子,让孩子诚实的良知最终战胜撒谎的作祟心理。

其实谁家的孩子都撒过谎,你又是怎样对待的呢?是大声斥责,严厉批评,还是和列宁的母亲一样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启迪孩子内心的觉醒呢?其实,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而定。

切记,不管用什么方法,撒谎的习性却是无论如何不能纵容的,它会使孩子滑向欺骗、虚伪、狡诈等等不良品性的顶端,会毁掉一个好端端的孩子。所以,家长要时刻引导孩子讲真话,办实事,做一个品行正直的人!

2、用远大志向激励子女成就事业

——司马迁父亲的教子方法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出生于史官世家,祖上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记载等事。

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着《论六家要旨》一书,对先秦各家主要学说做了简要而又独特的评论,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

渊博的家学,对司马迁的早期教育无疑有着良好的启蒙意义。司马迁幼年时起即在父亲指导下诵读古文,其父的治学精神对他后来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

在司马迁十岁时,就随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后来拜董仲舒、孔安为师学习《春秋》和古文《尚书》,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十岁那年,司马迁随博士褚太等六人游历天下,开始了他的另一种生活。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他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去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淮阴,寻求韩信的故事;去丰沛,访问刘邦、萧何起义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了当年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当年的楚地,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孟尝君封邑的薛地;去过孔孟的家乡邹鲁。

除此之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游历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也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回到长安后,武帝对这个学识渊博的年轻人十分重视,命他为郎中,让他带着皇帝的诏书出使巴蜀,到达今天云南一带大西南地区。

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增长了他的见识,使他广泛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传记。这一切,对他后来写作《史记》起了很大作用。

这一番游历,司马迁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他以后着书立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以职任太史公而不能从行,忧郁而亡。

临终前他含着泪难过地对儿子说:“我死以后,你就是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的遗愿。如今汉室兴盛,国家一统,上有明主贤君,下有忠臣义士。我身为太史,而未能把如此兴盛的景象记载下来,愧恨不已。你一定要完成我没有完成的事业!”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子承父业做了太史令,这使他有机会遍读皇家藏书处石室金柜收藏的文史经籍,诸子百家,及各种史料。

太初元年(前104),他以太史令身份与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

经这批专家们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终于在这年五月造成新历,这就是着名的《太初历》。

《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秦历以十月为一岁之始),一月的日数为二十九点五三天,一岁一年的日数是三百六十五点二五天,这种历法的计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大改革。

此后,他遵照父亲遗志着手准备编写《太史公记》(《史记》)。

正在此时,汉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变了司马迁的命运,大将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无法扭转败局的情况下投降了匈奴。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大怒。朝廷上下,对李陵的指责如倾盆大雨般铺天盖地而来。

惟独司马迁默不作声。武帝问他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书生气十足的司马迁直言不讳地说:“李陵兵微将寡,却能对抗于数十倍的匈奴人马,最终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匈奴,实属无奈。臣以为只要一有机会,他还是会回汉朝效力的。”

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顿时火上浇油,认为他是在袒护李陵,而有意贬低正在攻打匈奴而又吃了败仗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广利是李夫人之兄长),于是命令把司马迁定为死罪。汉武帝时代,被判有死罪的人出钱五十万就可以免掉死刑。

可家境并不富裕的司马迁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没有钱,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接受宫刑。

这样的遭遇,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他想自杀了之,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古圣先贤来鼓励自己,终于还是决定重新活下来。

尤其是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呐喊,成了中华民族不灭的精神誓言。

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身心备受摧残、忍辱负重的司马迁终于在征和元年(前93)出狱。他决心在残烛之年,集中全部的力量,来完成父亲要他完成的史书。

武帝还是很爱惜司马迁的才能,任命他为中书令。从此他日夜奋笔疾书,终于完成了“睥睨古今,凌厉百代”的鸿篇巨着——《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至东汉末年才称为《史记》。司马迁意在使其“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七十列传、三十世家、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字,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约三千年间史事。

在父亲的引导之下司马迁矢志不渝,终于完成父亲的遗愿。

3、学会自我教育

——竺可桢所受的家庭教育

竺可桢,浙江绍兴人。着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90年3月,竺可桢在浙江绍兴东门外的东关镇诞生了。父亲竺嘉祥见儿子长得白白胖胖,十分可爱,自然高兴不已,就亲自给儿子起了阿熊的小名。

过一段时间,他觉得孩子还应该有一个正规雅致一点的学名才好,于是,便从镇上请来了私塾先生,两个人反复推敲论证,最后决定用“可桢”作为孩子的学名。饱读诗书的先生说,“桢”字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意思是坚实的木头,第二种解释方法是古时候筑土墙时用的桢干。“可桢”的寓意就是这孩子是可造之材,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当小可桢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竺嘉祥就开始教他认字、写字,小可桢似乎也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每次都能按着父亲的要求认认真真地练习。

有一次,父亲突然有事要办,临走时对小可桢说:“阿熊,爸爸要去办事,不能教你识字了,给你放一天假吧!”这时,正在客厅玩耍的小可桢,听到父亲的话,赶忙从屋里跌跌撞撞地跑出来,拽着父亲的衣角,非得让父亲教完字才能走。

就这样,竺可桢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在他刚满3周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认识许多汉字,并且还能背诵好多唐诗。

竺可桢5岁的时候,父亲便送他进了学堂,跟着私塾先生学《三字经》、《百家姓》及“四书五经”等书。

7岁开始尝试作文章。哥哥竺可材比竺可桢大14岁,是秀才,这样他就担负起了小可桢家庭教师的角色。兄弟两人每天在一起,一个认真地教,一个用心地学,每天小可桢都有许多进步。

一天晚上,可材教弟弟写作文,小可桢写了几遍,总觉得写得不好,便一遍又一遍地写,就这样写了好几遍,小可桢才觉得满意。待他们上床休息时,鸡已经鸣叫了。

嫂子埋怨哥哥说,弟弟年纪小,你为什么这么严格要求他呢?累坏了身体怎么办呢!可材解释说:“哪是我逼他熬夜呀,是他自己觉得写的不满意,写了一遍又一遍,一个句子造得不好就不肯睡觉。”

小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习,还喜欢动脑筋想问题。他的家乡经常下雨,有时一连好几天。每当这时,小可桢就喜欢趴在窗前看下雨。

一天,竺可桢正聚精会神地趴在窗前数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数着数着,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小可桢发现长长的石板上竟然有一排小坑,水滴落下来的时候正好落在小坑里。他的小脑瓜想了很长时间也没弄明白石板上怎么会有小坑,雨滴没有眼睛为什么会正好落在小坑里,于是便立即跑过去问母亲。

竺可桢的母亲顾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对孩子要求严格又疼爱有加。

她听了儿子的问话,便坐下来耐心地给儿子解释说:“小熊呀,你的观察力很强,这就叫‘水滴石穿’,那石板上的一排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别小瞧那一滴滴雨水,可日久天长小水滴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母亲又循循善诱地教导儿子:“孩子,读书、做事情,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付出一番辛苦后,就会有所成就的。”小可桢点了点头,把母亲的话牢牢地记住了。

此后,“水滴石穿”这一格言就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伴随着他的一生。

竺可桢小学毕业时,他的学习成绩在同龄人之中是最好的。但是,他的个子和体重却比同龄人差了一些,显得又瘦又小,好像发育不健康似的。

为了使儿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小学毕业后父亲就把竺可桢送到了上海去读书。来到这个大都市后,小可桢依然保持勤奋好学的精神,但是,他的那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却时常受到同学们的冷嘲热讽。

有一天,放学回家的时候,迎面走来几个同学,在经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故意嘻嘻哈哈、挤眉弄眼了一番,其中一个人还讽刺道:

“这副小身材,一遇台风什么的准得飞上天。”

另一个接着说道:“矮个子的家伙,保准活不多长时间。”

听到这些刺耳的话,竺可桢很气愤,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教训他们一番,可是又一想:谁叫自己的身子这么单薄呢。

晚上,竺可桢躺在床上反来复去睡不着,白天那几个同学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耳边回响,竺可桢想:既然自己立志要干一番大的事业,将来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就得有个好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出力、作贡献,否则一切都免谈。“对,男子汉说到就要做到,立刻行动。”

竺可桢从床上爬了起来,连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身体的计划书,还在自己的床头手写了一条“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以此来时时提醒自己。

此后,竺可桢便按照他锻炼身体的计划,每天天刚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到校园里做各项运动。即使遇到刮风下雨天,也从不间断。就这样,竺可桢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持之以恒地坚持了一段时间,体质明显有了提高,以前经常请病假,自从锻炼身体后再也没有请过一次病假。

在此后的岁月里,竺可桢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的精神与顽强的意志力,在知识的海洋中越走越远……

4、培养孩子就是培养自己

——曾参杀猪教子

曾参(公元前505年-前436年)以孝着称,着有《孝经》一书,是孔子的学生。

《论语》上还记载了曾参的修养原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不但对父母很孝敬,而且也懂得为父母之道。他强调做人要诚实、守信,他是这样说的,在教育孩子时也是这样做的。

一天,妻子要上街买东西。儿子拖拖拉拉,又哭又闹,要跟着她去。妻子被闹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对儿子说:“如果你听话留在家里,妈妈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孩子听到后就听话地回家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后,看到曾参正和几个人拿着绳子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看样子是要准备杀猪呢。妻子急忙制止他说:“我刚才只是哄孩子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

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做父母的要说话算数。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会拿父母作榜样,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等于在教孩子说假话。再说了,你今天骗了孩子,孩子就觉得你不可信了,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不容易接受了。这样做,对孩子进行家教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他说服了妻子,把猪杀掉了。曾参家的这口猪,也许还没到该杀的时候,他杀了这口猪有可能是一个损失。可是,换来的却是教导儿子要诚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