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13132500000003

第3章 政治运动篇(2)

克利斯提尼被称为雅典民主之父,执政期间他于公元前508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设十个地区部落作为雅典各项公职的选举单位;以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立十将军委员会作为最高的军事机构,委员会由十个地区部落各选一人组成,一年一任,轮流统帅军队,其中一人为首席将军;设立了陶片放逐法,以秘密投票的方式表决流放危害国家的分子,打击贵族顽固分子,防止僭主政治再起。克利斯提尼改革意味着数百年以来平民反抗贵族斗争取得了胜利,使得雅典公民更加团结,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伯里克利统治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充分发展,被认为是为希腊奴隶制民主高度发展的典型。伯里克利所处的年代正值雅典全盛时期,他本人从小受到了希腊文化的熏陶,因此他将希腊文化融入到他所制定的政策中去。他提倡民主,为了使得一般民众能够充任国家职位,他削弱了执政官的权力,制定了公职津贴制度,同时规定除大将军外的所有公职人员都能得到政府津贴。伯里克利当选将军后,竭力维护雅典对各城邦的控制,花大力气扩建舰队。他提倡积极发展工商业,重视文化的建设,重新修建了雅典城。伯里克利一生投身于雅典的改革之中,他的改革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使得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极点。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历史进步性。它培养了雅典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使得雅典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全面繁荣,创造了希腊文明的辉煌。然而它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只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是为了加强统治阶级的统治。

6.秦始皇一统天下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时,国家统一的条件已经具备。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民族地区之间联系越来越多,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人民饱受战争的蹂躏,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统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战乱风飞中运用智慧以军事手段横扫六合,削平宇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混战割据的局面,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以咸阳为都城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嬴政也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秦朝颁布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首先,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王嬴政之所以称自己为始皇帝,一来认为自己的子孙后代万世千秋,会一直统治中国,自己仅是开始;二来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用王这个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威望,所以采用皇帝的称号。从此皇帝代替王,成为了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用“朕”,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皇帝的印章为“玺”;皇帝的妻子为“皇后”,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皇太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行政、军事、经济等大权于一身。自秦朝开始,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其次,加强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帝是一国之君,皇帝以下为三公和九卿,其中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据说秦始皇统一国家后,如何有效地管理成为了一大难题。当时大多数大臣提倡仿效周王朝,实行分封制;而李斯则提出了郡县制。分封制易于导致权力分散,最后天子都难以控制;郡县制则使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永保稳定。最后秦始皇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制的推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它有利于集权和统一。由于郡县控制地方,集中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权力。郡县制是“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颁布了大量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律令,

这为秦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竹简中,不仅有对商鞅制订的秦律的解释和案例,还有从商鞅变法以来先后修订的各方面的律令,如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徭律、司空律、军爵律、置吏律、效律、游士律、牛羊律、傅律、捕盗律等等,不下数十种。这仅仅是秦律的一小部分,但从中可以看出它涉及的范围极广,它体现了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对劳动人民使用刑罚进行残酷的剥削。因此说秦律是加在农民身上的沉重的枷锁。

第四,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秦统一六国前,由于各国货币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轻重不一以及换算复杂,使得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十分不方便。因此秦始皇规定废除六国货币,统一以秦国货币为标准,在全国使用。同时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新铸造新版圆钱,统一规定货币的种类、形状、轻重和大小;规定统一的货币换算方法,把货币分为三等,以黄金为上币,镒为单位,每镒重24两,以铜半两钱为下币,一万铜钱折合一镒黄金,以布为中币;规定只有国家拥有货币铸造权,任何私人不得铸币,由国家将过去重量不一的旧铜钱全部重新改铸成半两钱,地方政府铸币,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设计铸造;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私铸货币者有罪,一旦发现,严加制裁。秦始皇的这些改革措施,实现了货币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为了发展经济,秦始皇对统一前各不相同的度量衡进行了改革,制定了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具体内容是:以秦国原来的度量衡为基础,废除六国的旧制,制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新的度和量都以10进位,度的单位有寸、尺、丈、引;量的单位有合、升、斗、桶(斛)。衡制规定铢、两、斤、钧、石,24铢为一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官府制作统一的度量衡器发至全国,以作为标准器。秦朝度量衡的统一对后世历代具有重要意义。在秦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各种度量衡单位的数值,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多变化,但各种基本单位及其相互的比值等制度都长期继续下来,而且基本保持着全国范围的统一,这也是秦始皇对国家统一事业的一大贡献。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对文字进行了统一了文字,宣布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创造出了隶书这种比小篆更加简便的新书体。小篆和隶书在全国的通用,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国文化古籍的保存和流传,有利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

第五,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严厉镇压不满秦朝统治的人,在全国范围内烧毁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以及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焚书坑儒是历史文化的大劫难,给中华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表面上焚书坑儒起到了杀一儆百的威慑地位,实际上更激怒了人们对朝廷专制统治的不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禁止以古非今,采取统一的思想是很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过于残忍,更加激化了民族矛盾。

秦始皇中央集权制的实施,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过于苛刻的制度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激化了社会矛盾,

秦王朝只在历史上存在了短短的几十年就被陈胜、吴广的起义被推翻了。

7.巴比伦之囚

提起犹太人,他们的聪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便来自犹太人,比如共产主义之父马克思、科学家爱因斯坦以及当代美国外交家基辛格等等。他们都对人类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犹太人又是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他们常年漂泊流浪,忍受了无数苦难,受到百般欺辱。或许正是经历其他民族所没能体验的屈辱,才诞生了犹太人无人能及的智慧。

关于犹太人的来历,要提到一部经典《旧约全书》。据其记载,大约公元前3000年,一个属于闪族的部落居住在西亚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南部(伊拉克)的吾珥城,该部落的族长名叫他拉。不幸的是大约公元前1950年部落的家园吾珥城因外敌入侵而被毁灭,于是部落不得不告别吾珥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活。他拉的后代亚伯拉罕领导部落历经苦难,跋山涉水,来到了“迦南美地”(巴勒斯坦)。

“以色列”这个名字源于一个小故事: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与神进行摔跤比赛,最后雅各战胜了神获得了胜利。自此以后上帝便给雅各起名为“以色列”。雅各共有12个儿子,他的儿子最后繁衍成为希伯来民族的12个支派,所以这个民族又称为“以色列”民族。

公元前1600年迦南的爆发的一次饥荒使得希伯来人被迫离开迦南,到达了尼罗河三角洲的并定居下来。但是他们过着惨不忍睹的生活。因为当时埃及法老为了建造宫殿把远道而来的希伯来人当作奴隶使用,让他们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后来全族人决定再次迁徙。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跨过红海,逃离埃及。在途中他们又遭遇了缺水少食的痛苦,他们行走于浩瀚的沙漠之中,有的人不愿忍受如此折磨,打算重返埃及。摩西因此痛苦万分,于是他路过西奈山麓时,长达40天呆在山顶。这回摩西自称他得到了耶和华(希伯来人敬奉的神)的圣谕,自此希伯来人交上好运,摩西也就成为了犹太教的创始人。

本来摩西计划带领希伯来人重回迦南,但由于希伯来人认为自己斗不过勇猛强悍的迦南人只能继续流浪。摩西去世后,他的接班人约书亚勇气可嘉,强悍勇猛,最终率领部下经过无数的战斗定居于迦南,实现了摩西一生的夙愿。

以色列进入士师时期后,分为了12支派。他们之间各为其主,各自为政。其中各自的领袖被称为“士师”(审判者)。而此时的希伯来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已经不再团结,濒于分裂。

当腓力斯丁部落向希伯来人发动进攻时,希伯来人猝不及防,接连败退,最后本族的圣物“约柜”也被抢走。时势造英雄,危难见勇士。一位名叫扫罗的年轻人得到了希伯来人最隆重的涂油圣礼,带领希伯来人与腓力斯丁人搏斗,可惜的是他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不幸阵亡。英雄不在,后继有人。扫罗的一名军官大卫率领以色列打败腓力斯丁,夺回了圣物“约柜”。大卫的军队乘势又将耶路撒冷(意思是“和平之城”)攻克,并以那里为首都,建立犹太王国。

大卫去世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所罗门大兴土木,建造了豪华的宫殿,其中犹太教圣殿被视为“第一圣殿”,象征着犹太人的团结一心。但是由于所罗门偏袒南方犹太支派,造成了南方犹太支派和北方犹太支派之间的矛盾,这使得在所罗门去世后原本统一的王国被分裂为南国犹太与北国以色列。北方以色列王国在历史上延续了200多年,最终被亚述所灭。亚述执行的民族融合政策造成了北方希伯来人单独种族的消失,这就是以色列民族史上“丢失的10个支派”。南方犹太王国的命运也不如人意,最后日益衰落,被迫臣服于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01年巴比伦王国与埃及的一次交战使得双方损失惨重,最后巴比伦军队被迫退回巴比伦。而臣服于新巴比伦王国的犹太国王约雅敬趁机投向了埃及。犹太国王的背叛行为激怒了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这为以后巴比伦王国血洗犹太国埋下了祸根。当犹太国王约雅敬去世儿子约雅斤即位时,尼布甲尼撒亲自率军攻向耶路撒冷。最后犹太国遭遇了灭顶之灾。新任国王约雅斤被废,所有大臣一起投降,被押往巴比伦。

公元前588年,当埃及再次向新巴比伦发起攻击的同时,一部分犹太人又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响应埃及人。尽管有些大臣对此反对,但由于反对新巴比伦的力量占了上风,尼布甲尼撒率新巴比伦军队对耶路撒冷发动了第二次围攻。这次围攻长达18月之久,最后耶路撒于公元前586年陷落。对于犹太国的一反再反,屡教不改,尼布甲尼撒恨之入骨。他一气之下将耶路撒冷全城洗劫一空,城墙被拆,神庙被毁,王宫被烧,整个城顿时变成了死城。

城内凡是幸存的居民都被掳到巴比伦。历史上称之为“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39年,波斯征服了巴比伦。囚禁于巴比伦的犹太人被释放出狱。但是命途多舛,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后,由于外族经常侵犯,他们并没有过上太平的日子。

公元66年,罗马对犹太人实行歧视政策,疯狂屠杀犹太人。面对敌人,犹太人进行垂死挣扎。四年之后,整个耶路撒冷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尸体遍野,血流成河。罗马总督提图斯除了对犹太人大量屠杀外,还将幸存下来的犹太人沦为奴隶,让他们过着猪狗不如的悲惨生活。从此犹太人开始流落他乡,四处奔波。让他们欣慰的是20世纪以色列国的建立。

犹太民族饱受了亡国奴的耻辱,流浪于世界各地,成为了没有祖国和土地的地球孤儿。

或许是政治上的无所求,导致犹太人一心追求经济利益,精心研究商业技巧,使他们成为善于经商的民族。然而由于犹太人懂得聚敛财富,他们遭到了其他民族的妒忌,犹太人便成为了贪婪、虚伪的代名词。这也导致了外族人对犹太人的仇视,因此对其进行迫害。这使得历史上德国产生了法西斯党和希特勒,由于法西斯党和希特勒在德国的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一朝之间爆发,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

8.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处于极盛时期。罗马帝国不断扩大领土,使其成为历史上唯一的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强大国家。然而公元2世纪末,奴隶制经济开始出现由盛到衰的迹象,罗马帝国开始出现社会经济的混乱。罗马帝国之所以被称为“三世纪危机”,是因为农业萎缩,商业衰落,政局动荡,国内经常爆发奴隶起义。与此相反的是,奴索主穷奢极欲,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