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为官50年
13149700000022

第22章 刚柔相济,能屈能伸(4)

淮军不仅在人数上发展迅速,在武器装备上发展得同样很迅速。因为当时各地的洋务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同治三年(1864)前后,淮军已弃用冷兵器,换上了能够远距离作战而且具有很强杀伤力的火器。

在时局动荡的社会,曾国藩虽位高权重,却能够站稳脚跟,这与他手中握有令清政府不可忽视的军权是分不开的。

有了军权,就意味着有了实力。但军权又不能过重,因为,军权定会让最高统治者不满,于是,曾国藩采取自保措施,裁湘留淮。曾国藩将手中的军权掌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因重权而被清廷视为眼中钉,也不会因权轻而被人随意宰割。由此足见曾国藩的高明。

9.刚柔互用亦是自立之道

有人认为,要自立自强,必须要显示刚强。殊不知,刚强过度会适得其反,显得自己无能。有些时候,可以以己之柔克身外之刚。水因柔能冲毁万物,能够随意随容器的方圆而充盈其中。

曾国藩曾这样说: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

意思是:从古以来,所有的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人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的,就是作为圣贤,他们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所以才能够独立不惧,坚韧不拔。过去我在京城,喜欢与名气大、位置高的人为敌,也就是有挺然独立、不畏强暴的意思。近来醒悟出天地之间的道理,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了会导致萎靡不振,太刚了则容易折断。刚并不是指暴虐而说的,而是指强矫罢了;柔并不是指卑弱而说的,而是指谦逊退让罢了。做事情办公差,就应该强矫,争名夺利,就应该谦退;开创家业,就应该强矫,享受安乐,就应该谦退;外出与人应酬,就应该强矫,在家与妻儿享受,就应该谦退。

曾国藩认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他指出,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即使成为圣贤的,他们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因而才能够独立不惧,坚定不移。纵观历史上诸多圣王贤相、功臣名将、圣贤哲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身上不乏刚毅挺拔之气,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一种坚不可摧的自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刚”。刚是一个人的骨架,靠着这副骨架,人才能站立于世,才能克服大量的困难险阻,才能超越常人,战胜恐惧、悲观、消极和畏难苟安的心理天敌,才能使人体生命之潜能无限地释放出来。人若无刚则无以自立,若不能自立则无以自强。“刚”,是人类生命运动中最大的源泉,否则,生命则变得无动力、无价值、无意义。

由于自幼便受到祖父“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的训导,曾国藩认为“倔强”二字不可少,功业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贯穿其中,否则会一事无成。他早年在京城做官时,敢于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就显示了他挺然特立不畏强御的精神,他也因此而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遭遇了诸多曲折磨难。他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过刚则易折,易折则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他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一条真理: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

人不能只具备“骨架”,还要具备“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会具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柔”,就是一个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庄子在《山木》篇中讲到了东海有一只名叫“意怠”的鸟,这种鸟非常柔弱,总是挤在鸟群中苟生,飞行时它既不敢飞行在鸟队的前边,也不敢飞到鸟队的后边;吃食的时候也不争先,只拣其他鸟吃剩的残食。所以,它既不受鸟群以外的伤害,也不引起鸟群以内的排斥,终日悠哉悠哉,远离祸患。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柔,并不是卑弱和不刚,而是一种处世的方法。古往今来,有多少功臣名将由于过“刚”而遭遇不幸。关龙逄、比干由于刚直不阿,直言进谏,而惨遭夏桀和商纣的杀戮;海瑞由于秉性耿直乏柔而一生坎坷不受重用。在曾国藩看来,刚柔互用不可偏废。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

历史上勾践灭吴就是一则外柔内刚,以求自强的故事。春秋时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采取了与吴国讲和的方略,向夫差称臣做奴,并献上了越国的珍财异宝和美女西施。夫差每次乘车,勾践总是恭顺地请夫差踩其背上车,并在车前为夫差牵马,甚至在夫差生病时口尝夫差粪便,以表忠心。即使遭人唾骂,他也不在乎,总是一副低眉顺眼的面孔,深讨夫差之欢心。

久而久之,夫差便放松了对勾践的戒备,放勾践回到了越国。勾践深以会稽之战为耻,一面卧薪尝胆,苦心劳力,爱抚群臣,教养百姓,发展生产;一面经常派人到夫差面前问安献宝迷惑夫差。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活捉了夫差而称霸诸侯。勾践以匿刚显柔的手段,终于达到了灭吴称霸的目的。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熟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南中(今云南省一带)酋长孟获多次侵犯蜀国的边境,诸葛亮决定南下征伐。首次交战,孟获便陷入了蜀军的包围圈,他只好弃马夺山路而逃,被早已埋伏在山上的魏延活捉,南兵大败。诸葛亮下令赏赐南兵俘虏酒饭。南兵个个感恩不尽,唯孟获不服,说他是因为山路狭陡才被捉住的。诸葛亮就放他回到了山寨,孟获又重整人马要与诸葛亮决一死战。他常饮酒取乐且对部下凶狠,他的部将董茶那元帅为了报答诸葛亮不杀之恩,趁孟获酒醉之际,绑缚孟获送进了蜀营。孟获见了诸葛亮大叫不服,说他是被自己手下捉来的。诸葛亮攻心为上,二次放了孟获。孟获回到山寨与弟弟孟优密议,使孟优入蜀诈降,里应外合以便一举打败蜀军。诸葛亮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用药酒灌醉了孟优等人,孟获当夜偷袭蜀营,第三次做了俘虏。孟获还是不服,诸葛亮又一次痛痛快快地放了孟获兄弟。如此,又三捉三放,直到诸葛亮精心策划第七次活捉了孟获,仍旧对孟获说如若不服还可以回去准备再战,孟获感激得涕泪交加,表示南人永不造反,愿与蜀国永远修好。诸葛亮以“怀柔”的手段,以柔制刚,克敌制胜,降伏了强悍的南人,达到了安定蜀国边境之目的,排除了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一个著名论断,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可以冲击任何坚硬强大的东西,没有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它。以柔制刚,以柔克刚,运用在自立自强上,往往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一次,宋太祖赵匡胤正手持弹弓在后苑打鸟,忽传报一位大臣有急事求见。赵匡胤一听说有急事,不敢稍有怠慢,立即召见大臣听奏,然而听奏后却认为事情不大,便斥责奏臣说:“这算什么急事!”奏臣对皇上的态度不满,随口说道:“这总比打鸟的事急吧!”赵匡胤恼羞成怒拿起斧柄向这位大臣的嘴上抡去,大臣的牙齿当即被打掉两颗,他不卑不亢地拣起被打落的牙齿。赵匡胤更火了:“难道你还想保存这两颗牙齿找我算后账吗?”大臣说:“我怎敢与您论是非呢?这事史官自然会记的。”赵匡胤听了猛惊,连忙笑容满面地好言安慰,还送给这位大臣许多金帛。该大臣在权势和地位上是弱者,无以与至高无上的皇权抗衡,但他采用了柔弱的态度,却寓之以道理上、人格上的刚强,征服了至高无上的皇权,达到了自己在人格上不畏强暴、据理而争、自立自强的目的。

退步宽平,清淡衡久。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从古代先哲那里汲取智慧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把所学知识与人生经验联系起来思考的人,他从中汲取人生的信条与经验,总结出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争,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退,在什么情势下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刚柔并用。

片面地依靠“刚”而忽略“柔”,或片面地依靠“柔”而忽略“刚”都将导致失败。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天下兴亡的大义面前,不争待何?在人生难行的地段、在名利场中、在富贵之乡、在人际的是非面前退让一下,有何不好?所以说,为人处世,善用刚柔,才能长久挺立,自立自强。

10.以耐烦应事,不忮不求

耐烦是一种心境,唯有不焦躁者能够做到;不忮不求是一种处世观点,惟有无欲者可以做到。正因为无欲,才有了心平气和,与世无争的态度。但人生在世,不免会遇到麻烦事,如果此时仍能做到耐烦和不忮不求,则能够处理好各种难事。

做官都会遇到很多麻烦事,也必须要处理很多麻烦事,有的人处理一件麻烦事可以,处理两件麻烦事也还能行,但遇到三件或三件以上的麻烦事就承受不住了;有的人遇到一件小的麻烦还可以解决,一旦遇到大的麻烦就挺不住了;有的人处理别人的麻烦事还可以,一旦自己遇到麻烦就受不了了。

当官之所以会有烦恼,就是因为麻烦事往往一件跟着一件,推也推不脱,躲也躲不掉,难得清静,难得自在,难得潇洒,为什么说“无官一身轻”呢?就因为不当官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情。

所以做官第一件事就是训练自己处事不烦,不急不躁,无怨、清醒的心态。头脑清醒才能保持安静,保持安静才能稳住部下,稳住部下才能服众。不然的话,心急似火,性如烈马,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加混乱。

曾国藩对“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他以为做官如此,带兵亦然。

有一天,曾国藩接到曾国荃的一封信,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曾国藩立即回信谆谆告诫弟弟说,这已经露出了不耐烦的苗头了,将来恐怕难以与人相处。能耐烦的好处就是从容平静,从容平静方能产生智慧,方可处变不惊,才能安稳如山。

一次,曾国藩率部追击捻军。一天夜晚,捻军突然来袭,湘军护卫仅千余人,惊惧不已。幕府文书钱应溥急忙向曾国藩献计说:“现已半夜,力战肯定不行,突围恐怕危险重重。但若我按兵不动,佯为不知,彼必生疑,或许不战自退。”曾国藩于是高卧不起,钱应溥也镇静若常。守护曾国藩的卫兵见主帅若无其事,于是也都平静下来,恢复常态。捻军见状,果然怀疑曾国藩布有伏兵,徘徊不定,不敢冒进,最终匆匆撤去。

曾国藩引用庄子的话说:“美名成功于长时间的积累。”骤然为人信服的人,那么这种信任是不牢固不可靠的;突然之间就名噪一时的人,那么他的名声一定大于实际才能。

品德高尚,修养很深的人没有赫赫之名声,也无突然而得的美名;这就像一年四季的变化,是逐渐有序地完成一年的运转,让人们感觉不到它的更替。

因此,一个人诚实而具有美质,就像桃李,虽不说话,但由于它的花果美好,自然会吸引人们慕名前来。

曾国藩还曾经说,吴竹如教诲我说“耐”,我曾经说过:“做到了‘贞’,足够干一番事业了,而我所欠缺的,正是‘贞’。竹如教给我一个‘耐’字,其意在让我要在急躁浮泛的心情中镇静下来,达到虚静的境界,以渐渐地向‘贞’靠近。这一个字就完全能够医治我的心病了!”

曾国藩好用“平实”二字教育人,我们从他的《批牍》中可以知道。他曾在《批管带义字营吴主簿国佐禀》中说:“本部堂常常用‘平实’二字来告诫自己。想来这一次必能虚心求善,谋划周全以后再去打,不会是像以前那样草率从事了。官阶有尊卑,阅历有深浅,这位主簿一概置诸不问,本来是个生手,但自充是熟手,没有学问自夸有学问,志向很高但不去实践,气虚几乎是不能审,让他去办平常事情都不行,更何况于打恶仗那样的危险呢?”

世人所说的豪杰人士,基本是抱着济世之才,矢志不渝,利禄不能动摇他的心,艰难危险也不能使他失去士气。曾国藩的部下大多是血性忠义人士;他为了实现“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思想,总是用砥砺志气的话与他们相互勉励。如:“自古圣贤立德,豪杰立功,成功还是不成功,一开始是难以预料的,只是日积月累,全在你自己了。孔子所说的‘谁敢侮’,孟子所说的‘强为善’都是这个意思。”这里说的是人要自强,但首先应该耐得住日积月累的磨炼。

又如:“凡是做一件事,无论艰险还是平易,都必须埋头去做。掘井只要不停地去挖,终究有一天会出水的……如果观望犹豫,半途而废,不仅对于用兵一无所成,就是干别的事也会因自己停止而完不成。”这里说的是人应当有恒。

又如给李元度的回信中说:“军事兴衰,全在于一两个人的志气,所以我的意思是希望阁下暗暗地进行激励吧。”

为了去掉好胜好名的私念,曾国藩常用“不忮不求”作为治心的重要内容。他说:“我这一辈子粗读儒家经典,看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中最重要的是‘不忮不求’。忮,就是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惰的人自己不能修养,忌妒人的人又怕别人有修养’的人就属于这一类。求,就是贪利贪名,怀实怀惠。所谓‘没得到的时候想着得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掉’的人就属于这一类。‘忮’不常常表现出来,每逢发生显露,都是在那些名声事业相等、权势地位相当的人之中;‘求’也是不常表现出来的,每逢发生显露,都在货物相互承接,升迁相互妒嫉的时候。要想造福,先要去掉‘忮’心,‘人能够完全没有害人的心,那么仁就用不完了。’要想树立品德,先要去掉‘求’心,‘人能完全没有偷窃的心,那么义就用不完了。’不去掉‘忮’,满怀都是荆棘;不去掉‘求’,满腔天天都是卑污。我对于这两项常常加以克服,只恨没能够扫除干净。你们要想心地干净,应当在这两项上狠下功夫,并希望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警惕,每天都在功利场里,能够不忮不求的人,真可以说是大彻大悟了。可惜这番道理太高了,不能向平常人讲说罢了!”

由此可见,耐得住性情,才可经得起考验,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不骄不躁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