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13182900000007

第7章 经常学习人生原动力才不枯竭(1)

不停地学习是提高能力、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不管是主动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习,都应该把学习当成大事。只有不断学习,人生的原动力才不枯竭。

1、勤于学习,全方位提升自己

学习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人生在世,所学到的知识在大千世界里如同九牛之一毛,只有勤于学习,才能全方位提高个人能力。

一个人如果停止学习,各方面的能力就会退步。从自我发展角度来说,一旦停止学习,发展道路也就到了尽头。通常情况下,人的潜能是很大的,成功没有止境,学习也没有止境。所以,要养成勤于学习的好习惯,并用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为自己充电。

成功需要以学习做基础,学习则需要形成一种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方法,终究难成大事。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每一个不甘沦为平庸的人都应该认识到,学习将是成功的基础。

其实,中国古代哲人荀子早就说过:“学不可以已。”人一旦放弃了学习,就等于把自己局限在旧知识的沼泽里,一旦时代发生了变化,人就会溺死在沼泽里,这么做无形中是在挤压自己的发展空间,把自己一步步逼上了绝路。

丰富的学识需要以勤于学习做基础,久而久之,新知识会越积越多,自然会化作提高个人能力的动力,帮助人们取得成功。

20世纪80年代,杭州中药二厂生产的“青春宝”畅销大江南北,厂长冯根生也成了响当当的名人。

冯根生在杭州中药二厂拥有崇高的个人威望,全厂职工不分男女老少一提起冯根生,从心里佩服。而冯根生所说的话,大家都认认真真地去执行。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这位厂长有这么高的权威呢?

经过调查发现,学识树立了冯根生的威望。作为杭州中药二厂的厂长,药品方面知识的多与寡直接影响着他的个人权威,而冯根生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呢?

冯根生1949年从杭州高银巷小学毕业后,进入胡庆余堂当学徒,当时他年仅14岁。胡庆余堂是晚清富豪胡雪岩创办的,它与北京同仁堂对峙南北,名闻天下。胡庆余堂选徒标准非常苛刻,每年选拔1人,代代单传。1949年后没有再招徒,冯根生就成了“末代学徒”。他做过3年学徒,站过两年柜台,搞过整理炮制,后来又制胶煎药。

长期在药厂工作,再加上冯根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他以虚心向上的好学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药品知识,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中药专家。就因为他内行,懂业务,说出来的话才有分量,人们才信任他,才愿意按他说的去做。也因为他的学识,人们才愿意聚集在他的周围,听他发号施令。

企业家都希望企业员工按自己的意图办事,都想职工对自己言听计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命令员工服从,有的则凭借自己的权威影响职工,使他们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为处事。冯根生属于后者。

在杭州中药二厂的鼎盛时期,曾经接待过新加坡的一个高级代表团,成员中有不少是华侨,对中药内行。在访谈过程中,一位老者突然问接待员:“你们用人尿做中药吗?”年轻的接待员顿时愕然了,隔了好长时间才回答道:“没有。”“直接的没有,间接的有没有?”来客步步紧逼。

接待员以为来访者不怀好意,故意挑衅。这时,他的窘迫和愤怒使来访者连连摇头。

见到这种情形,另一位接待员急中生智,给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快请冯厂长来。”冯根生来了一听,不紧不慢地说:“小便做药,民间还有,工厂有间接的。中药里有味‘人中黄’,清凉解毒,用干草打磨成粗粉放在淡竹里,砸实,在小孩儿尿桶里浸上一月,再在温水中漂两个月,到时把淡竹对劈,里面深褐色的实块,香味扑鼻,就是名药了。”

一番药经,娓娓道来,并且说得有板有眼。使那位老者高兴地站起来,一把拉住冯根生的手说:“服了,冯先生,这药我小时候跟父亲学做过,我是想考问一下中药学问在大陆有没有失传。看来没有,我真高兴。”这种场合,换了别人只有“晾台”,可是要想考冯根生,那是找错人了。别说一味中药,药号百眼橱里上千种仿草和饮片、整理炮制车间几千种中草药,它们的色、丝、须、表、里、味、产地、性能、禁忌、保管方法、洗、切、炒、煅、炮、煨、炙、烘……对于冯根生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连外国人送来的成药,放到舌尖一舔他就能把它所含的主要药科报得八九不离十。中国600多家中药厂厂长中像他这样“柜台科班”出身的屈指可数。

在厂里,熟悉制药业务的顶尖高手,非冯根生莫属。大家有了难题,总是去请教他,配置新药品,总是他提出的配料方案最合理,药品试制过程中出现问题,他总是能够提出最可行的解决办法。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中药丰富而广博的学识。

冯根生之所以能获得员工们的尊敬,是因为他具备广博的学识,众所周知,大海具有容纳百川的气魄,而且正是因为百万溪流汇入大海,才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象。人的学问也如此,没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怎么能形成广博的学问呢?没有广博的学问又怎么能让众人心服口服呢?倘若无才又无能,企业家就只能听命于别人,而自己的才学不足,常使企业家处于对别人偏听偏信的尴尬境地,使自己的决策失误;更为重要的是,不容易得到企业职工的尊重,不容易树立企业家的权威,那么创建魅力也就无从谈起。

权威的获得可能使企业领导才能更为突出。为了获得权威,企业家就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真正做到有权又有威,这将增强你的创业能力。

同时,知识可以丰富人的内涵。

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内涵,往往看他的言谈举止是否有水准,而水准则需依靠大量的知识去充实。曾国藩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当然,这是在不断学习新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的前提下,才能出现的效果。

休谟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述道:“认真留意于科学和文艺,如果能使心性变软和赋予人情,使情感欢乐,而真正的美德和尊严就在其中了。”

培根在《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显然,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智商和情商,可以丰富人的内涵提高个人修养。

书将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根本改变的例子不胜枚举。生活的经验越丰富,欣赏和理解能力也就越深广,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谛。

只有读万卷书,才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成就别人无法企及的大业。有一句话说得好:能闲世人所闲人,方能忙世人所忙事。这里所谓的闲,就是读书。

其实,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追求新知的过程。有时候,一本书往往能给人带来莫大的收益。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期间掀起一种强大的舆论浪潮。甚至有人认为,要是没有《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就不可能在186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个人,对自由和幸福的理解深度,与对于人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是成正比的。以此为出发点,就会塑造出更有精神境界的成功观。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了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使人的情感更细腻,举止更优雅,气质更深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非读书是不能达到的。读书为人生带来了最美妙的时光。一个人当他沉浸于文学世界中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非常爱读书,从书本上源源不断地流向他脑海里的新知识,使他看上去永远是那么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据记载,他总是在不停地看书,连吃饭时饭桌上也摊着一本书,他常会忘了喝茶吃烤面包,却不会忘记读书。他会让面前的烤羊腿、马铃薯冷掉,可对书本的热情却丝毫不会冷却。他外出散步时也总是手不释卷,要是独自出门,他便自言自语地吟诵;要是与友人同行,他就大声朗读,读到动情处,同行的朋友无不为之感动,由此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迸射出了最炫目的光芒,《西风颂》、《云》、《致云雀》等抒情诗堪称是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在英国,这样的“书虫”数不胜数。曾一度登上英格兰王位的简·格蕾女士,在年轻时,有一天坐在家中窗下沉迷地读着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美丽描述。她的父母亲都在花园里狩猎,猎狗的狂吠之声从开着的窗子里清晰地传进去。一位来访者十分惊异:简·格蕾女士竟然不参加他们的游戏。她却平静地说:“我认为,他们在花园里的快乐不过是我在柏拉图那里所获得的快乐影子罢了。”

生活中最暗淡的时候,从那充满魅力的书的世界里寻求慰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有位将军名叫吕蒙,自小为人家放牛,不通文字,因作战勇猛而受到提拔,却经常被同僚讥笑。后在孙权的劝说督促下,用心苦读,终于成为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清代咸丰年间的山东巡抚张曜,幼年失学,年轻时日夜在赌场中混生活,闲来无事练就一身好武艺,后因军功被僧格林沁保奏做了知县,授予五品顶戴。张曜乃一介武夫,认字不多,所以一切公文全由夫人处理。他任河南布政使时,被监察御史刘楠弹劾“目不识丁”,难理一省民政财务,遂由文改武,调派为南阳镇总兵。那时,“文改武”是很丢面子的事。张曜愤忿之余,知耻后勇,拜夫人为师,像蒙童那样志于向学,发愤读书,并刻“目不识丁”四字印章一枚,随身佩带以自警。后来,当年奏劾他“目不识丁”的刘楠也被劾罢职,回河南老家了。此时的张曜不计前嫌,“贻以千金”,且年年如此。每次给刘楠的信上都要盖上“目不识丁”的印章,以感念刘楠的激励之恩。长期的手不释卷,使张曜由目不识丁的老粗变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后张曜任山东巡抚,办了不少好事,如治理黄河水害,整修河堤,兴办水利,修筑道路,开设机械厂局等,凡是有益于官民的事他都尽力去办,在山东留下了较好的口碑。由一个无赖赌徒到颇有政绩的封疆大吏,在这一转变中读书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人生道路上,由于偶然的机遇或出于必然的选择,人们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程。有时,一本书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戏剧家弗朗索瓦·萨冈,读了《反抗的人》,这本书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在她14岁时,萨冈亲眼目睹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的夭亡,她无法原谅上帝竟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而不再信仰上帝,陷入可怕的精神危机之中。恰在这时,她读到了加缪的《反抗的人》,由此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尽管没有上帝了,但是还有“人”,你不用信仰上帝,却必须相信自己,相信人类的天性,相信人类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她热切地走进这个崭新的精神世界,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仰。她由此意识到文学的神圣意义与崇高使命,并且坚定地选择了文学创作之路,决心以此帮助那些在人生之旅中迷惘、焦虑的人们,帮助他们飞越精神的荒原与樊篱。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简直是举不胜举。

当代社会是个不断追求新知的时代,聪明的人必须用新知识来丰富内涵,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

当代许多成功人士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常常将人生最真诚、最辉煌的瞬间与一本或几本好书联系在一起。一本好书能够丰富一个人的心性修养,能丰富人的内涵,在处理问题时,能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人或事。

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杰出人物往往以寻求真知为己任,常常沉迷于书海中乐而忘返。

孙中山先生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不仅好读书,而且好问,遂有“通天晓”之名。

好书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能重新认识自己。文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对人和人性的悉心认知和真切体悟。自然的诸多奥秘与神奇,种种的疑惑与不解,常令人不间断地思想、探索,而书籍则有助于人类战胜命运,并在战胜命运的同时深刻地认识自身,所以有人把书形象地比喻为一把“********”。

数千年前,希腊人把“认识你自己”作为神谕,镌刻在庄严、神秘的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墙上。古今中外文学家们的皇皇巨著,都可以视作对这一问题苦心孤诣的思索与描述。图腾文学(包括古代神话、传说等)、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派文学乃至后现代文学,都是随着人们文学观的渐进认识而渐次发生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认为,人是一个既有理智头脑又有本能欲念的思想探险家,人类从古到今没有停止过思考,最早的思考体现在木制或石制的小偶像里,后来又体现在方尖碑的象形文字里、黏土卷轴和纸莎草纸上。人总是在不间断地思想、探索,而书籍则会帮助人类战胜命运,同时使人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诚如人类对自身的探索永远没有穷尽,文学对于人性的思索与探求也就永远不可能终止。

其实,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好处很多,可以用数不胜数一词来形容。勤于学习知识,把知识逐渐积累起来,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了。

当然,学习并非一味地追求新知识,而忽略了旧知识的重要性,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方法。所以,告诉人们要养成勤于学习的好习惯,无论是新知识还是旧知识都要使其为己所用,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2、好学精神不能少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必须具备争分夺秒的好学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才能“修得正果”。否则,养成学习好习惯便成了一个口号,没有实在意义。

每个人都应培养自己的好学精神,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为好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精神,也是一种好学的好习惯。人人都说:“学无止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好学的习惯。

古人说,学习是在磨炼一个人的性格,是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一个过程。古人曾经形象地将学习比作“书耕”,把写作比作“笔耕”,其意思是想告诉人们:学习要有不怕辛苦的顽强精神。谁都知道农民种田的艰辛与劳苦,无论天气多么炎热,不管农活多么繁重,为了收获庄稼,他们不辞辛苦地在农田里忙碌。其实,学习与干农活有着很多相似点,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像朴实的农民一样,为了有所收获,坚定不移地付出努力。与此同时,古人还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警句来告诫自己,培养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战国时期的苏秦因学问尚浅,外出游学狼狈而归。为了激励他奋发学习,一家人没有一人理他,因而苏秦立志要刻苦学习,改变固有的学习态度,每日以头悬梁锥刺骨的方式来警戒自己,终于身挂六国相印,合纵以抗秦,他的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每个人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