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妇科病调养食方
13184700000003

第3章 月经病(2)

【服法】当菜佐餐,吃肉饮汤。

【功用】补肾养血调经。

【调治】适用于肾虚型月经过少者。

(10)山药枸杞炖甲鱼

【组成】山药50克,枸杞子20克,甲鱼1只,大枣8枚,黄酒、

姜、盐适量。

【制法】将山药、枸杞子洗净浸泡20分钟,大枣去核洗净。将甲鱼宰杀,用刀切成小块。将上料共放入炖锅中,加适量水和黄酒,用小火隔水炖3小时。加姜、盐再炖15分钟即成。

【服法】当菜佐餐,吃肉饮汤。

【功用】补肾滋阴,养血调经。

【调治】适用于肾虚型月经过少者。

(1)参桂炖母鸡汤

【组成】肉桂15克,党参15克,老母鸡1只,生姜、黄酒适量。

【制法】将老母鸡活杀去毛及内脏,切成块,放入炖锅。再将肉桂、党参洗净,装进纱布袋,同入锅中。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16至肉烂,再入适量生姜、黄酒,煮30分钟即成。

【服法】当菜佐餐,吃肉饮汤。

【功用】健脾温阳调经。

【调治】适用于月经过少、脾肾阳虚者。

(12)枸杞炖乳鸽汤

【组成】枸杞子40克,乳鸽2只,生姜、黄酒适量。

【制法】将乳鹤活杀去毛及内脏,切成块,放入烛锅。再将构杞子洗净,放入锅中。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至肉烂,再入适量生姜、黄酒,煮30分钟即成。

【服法】当菜佐餐,吃肉饮汤。

【功用】补肾养血调经。

【调治】适用于脾肾阳虚、月经过少者。

(13)桂杞狗肉汤

【组成】肉桂10克,枸杞子30克,狗肉150克,味精、盐、姜。

【制法】将肉桂、枸杞子洗净,浸泡20分钟,备用。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和上药共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慢炖至狗肉熟烂。再放入味精、盐、姜,煮15分钟。

【服法】饮汤食肉,当菜佐餐,可经常服用。

【功用】补肾调经。

【调治】适用于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质稀,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血热证表现为经期超前,量多少不定,色紫红有块,质黏稠。患者头晕目眩,小腹胀痛,心烦多梦,口苦咽干。或手足心热,或颧红潮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1)凉拌马兰头

【组成】新鲜马兰头200克,卤香干2块,味精、糖、盐、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马兰头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过凉后,将其切成细丝。再将卤香干切成碎末后拌入马兰头末中,加入糖、盐、味精,淋上麻油,拌匀即成。

【服法】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功用】清热凉血。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黏。

(2)黄瓜伴干丝

【组成】黄瓜300克,豆腐干100克,酱油、麻油、盐、味精、白糖、生姜末各适量。

【制法】将黄瓜洗净后切成1寸细丝,豆腐干切成丝。将豆腐干丝放入热油锅中炒片刻。倒入大碗中,加入黄瓜,放入适量的酱油、麻油、盐、味精、白糖、生姜末,拌匀即成。

【服法】当菜佐餐。

【功用】清热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

(3)凉拌黄花菜

【组成】新鲜黄花菜200克,香干2块,味精、糖、盐、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黄花菜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过凉后,将其切成细丝。再将;香干切成碎末后拌入黄花菜末中,加入糖、盐、味精,淋上麻油,拌匀即成。

【服法】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功用】清热凉血。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黏,心烦口渴。

(4)苦瓜炒肉丝

【组成】苦瓜250克,痩肉200克,植物油、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苦瓜洗净切成薄片,放入大碗中,加入少许精盐,搅拌5分钟,再加水洗净,去苦瓜的苦味。痩肉洗净切成丝状。锅中放适量的植物油。把油烧至七成热时,倒入苦瓜,煸炒3分钟,加入肉丝及适量精盐,味精。炒至肉熟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

【功用】清热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量多色红,质黏有块,口渴心烦,头晕目眩。

(5)览菜炒肉丝

【组成】苋菜250克,痩肉200克,植物油、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苋菜洗净切段,痩肉洗净切成丝状或片。锅中放适量的植物油。把油烧至七成热时,先入肉丝炒片刻,再入苋菜及适量精盐,味精。炒至肉熟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

【功用】清热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量多色红,质稠有块者。

(6)马齿苋炒肉丝

【组成】马齿苋250克,痩肉200克,植物油、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段,痩肉洗净切成丝状或片。锅中放适量的植物油。把油烧至七成热时,先入肉丝炒片刻,再入马齿苋及适量精盐,味精。炒至肉熟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

【功用】清热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量多色红,质稠有块者,兼见带下异常。

(7)荸荠汁饮

【组成】鲜荸荠150克,白糖20克。

【制法】将鲜荸荠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中,压榨取汁。加入白糖。

【服法】上下午分服,连服1周。

【功用】滋阴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经期延长,属阴虚血热型,点滴不断,色鲜红旦夕単。

(8)麦玄饮

【组成】麦冬30克,玄参8克,蜂蜜30克。

【制法】将麦冬、玄参洗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用洁净的纱布过滤。滤汁放入杯中,趁温时倒入蜂蜜,拌匀。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用】滋阴、止血、调经。

【调治】月经经期延长,属阴虚血热型,点滴不断,潮热颧红,手足心热。

(9)茜草藕节红糖饮

【组成】茜草30克,丹皮10克,鲜藕节100克,红糖20克。

【制法】将茜草、丹皮、鲜藕节洗净,同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滤汁后,再煎一次。如上法,滤汁。将二液合并,趁热加入红糖,搅拌至糖溶解即成。

【服法】上下午分服。连服一月。

【功用】滋阴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经期延长,属血热型,点滴不断,色鲜红,咽干口燥。

(10)四汁饮

【组成】鲜藕150克,鲜生地30克,鲜旱莲草60克,鲜小蓟30、克,白糖20克。

【制法】将鲜藕、鲜生地、鲜旱莲草、鲜小蓟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中,压榨取汁,加入白糖搅拌均匀成。

【服法】上下午分服,连服一周。

【功用】滋阴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经期延长,属阴虚血热型,点滴不断,色鲜红。

(11)三地粥

【组成】生地20克,地骨皮15克,炒地榆1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生地、地骨皮、炒地榆洗净,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粳米,至米烂粥成即可。

【服法】早晚分服。

【功用】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者。

(12)玄丹凉血粥

【组成】牡丹皮20克,玄参1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牡丹皮、玄参洗净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倒入药汁中,再入水适量,小火慢熬,至米烂粥成即可。

【服法】早晚分服。

【功用】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紫红有块者。

(13)苦瓜马齿苋汤

【组成】苦瓜50克,马齿苋250克,麻油、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苦瓜洗净切成薄片,放入大碗中,加入少许精盐,搅拌5分钟,再加水洗净,去苦瓜的苦味。马齿苋洗净后切段。锅中放水适量,大火煮沸,放入麻油少许,加入苦瓜、马齿苋。大火煮沸,加入适量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服法】当菜佐餐,饮汤。

【功用】清热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量多色红,质黏有块,口渴心烦,多梦者。

(14)马齿苋蛋汤

【组成】马齿苋50克,鸭蛋2只,麻油、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段,鸭蛋打成蛋花。锅中放水适量,大火煮沸,放入麻油少许,加入马齿苋大火煮沸。再慢慢倒入蛋花,加入适量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服法】当菜佐餐,饮汤。

【功用】清热凉血调经。

【调治】月经过多血热型,量多色红,质黏有块,尿黄,兼见白带异常。

月经病寒

经期错后,量少色淡,经质清稀或经色紫暗有块。小腹冷痛喜温喜按,或冷痛拒按,得热痛减。舌淡苔白或舌黯,苔白,脉沉迟无力或沉紧。治疗原则是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1)干姜艾叶鸡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干姜15克,精盐、味精、黄酒适量。

【制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及取出内脏。将洗净的艾叶、干姜及鸡心、鸡肾放入鸡肚内。在鸡肚内及表面洒黄酒适量,放入大碗中,隔水蒸2小时。至鸡肉熟烂时,加入适量精盐和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服法】每周1次,食肉喝汤。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

(2)高良姜艾叶鸡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高良姜15克,精盐、味精、黄酒适量。

【制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及取出内脏。将洗净的艾叶、高良姜及鸡心、鸡肾放入鸡肚内。在鸡肚内及表面洒黄酒适量,放入大碗中,隔水蒸2小时。至鸡肉熟烂时,加入适量精盐和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服法】每周1次,食肉喝汤。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兼见呕吐。

品名功效用途

当归性温,味辛、甘。具有补血、活血适宜于月经量少、气虚血瘀者之功,为良好的补血药

续表

(3)茴香肉桂鸡

【组成】老母鸡1只,八角茴香15克,肉桂10克,精盐、味精、黄酒适量。

【制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及取出内脏。将洗净的八角茴香、肉桂及鸡心、鸡肾放入鸡肚内。在鸡肚内及表面洒黄酒适量,放入大碗中,隔水蒸2小时。至鸡肉熟烂时,加入适量精盐和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服法】每周1次,食肉喝汤。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寒象较轻。

(4)丁香当归鸡

【组成】老母鸡1只,丁香10克,当归10克,精盐、味精、黄酒适量。

【制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及取出内脏。将洗净的丁香、当归浸泡20分钟后,同鸡心、鸡肾同入鸡肚内。在鸡肚内及表面洒黄酒适量,放入大碗中,隔水蒸2小时。至鸡肉熟烂时,加入适量精盐和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服法】每周1次,食肉喝汤。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经色紫暗有块,小腹冷痛喜温喜按。

(5)桂芪羊肉汤

【组成】肉桂10克,炙黄芪20克,羊肉100克,生姜3片,胡椒、八角茴香、食盐、味精适量。

【制法】先将黄芪、肉桂洗净,浸泡20分钟,切成薄片,和胡椒、八角茴香、装入纱布袋中。将羊肉洗净,在沸水锅中煮1分钟,再入清水中漂5分钟,切成小块,同药袋共置沙锅中煮至熟烂。再入生姜3片,加盐、味精调味。

【服法】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1周。

【功用】温经散寒,益气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

(6)桂附羊肉汤

【组成】炙附片8克,肉桂5克,枸杞30克,羊肉150克,味精。

【制法】将炙附片、肉桂、枸杞洗净,浸泡20分钟,备用。将羊肉洗净,在沸水锅中煮一下,再入清水中漂5分钟,切成小块,和上药共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慢炖至羊肉熟烂。再放入味精、盐、姜,煮15分钟。

【服法】饮汤食肉,当菜佐餐,可经常服用。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伴腰膝酸软。

(7)桂芪狗肉汤

【组成】肉桂10克,炙黄芪20克,狗肉100克,生姜3片,胡椒、八角茴香、食盐、味精适量。

【制法】先将黄芪、肉桂洗净,浸泡20分钟,切成薄片,和胡椒、八角茴香装入纱布袋中。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同药袋共置沙锅中煮至熟烂。再入生姜3片,加盐、味精调味。

【服法】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1周。

【功用】温经散寒,益气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夜尿多。

(8)豆豉狗肉汤

【组成】豆豉200克,狗肉100克,生姜3片,食盐、味精适量。

【制法】先浸泡豆豉20分钟,再和狗肉共置沙锅中煮至熟烂。放入生姜,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服法】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1周。

【功用】温经散寒调经。

【调治】月经后期,属血寒证,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坠胀。

(9)当归生姜狗肉汤

【组成】当归15克,生姜50克,狗肉300克,八角茴香、桂皮、盐、味精、黄酒适量。

【制法】将当归、生姜洗净,切成片,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与药袋共放入沙锅中,加八角茴香、桂皮、盐、味精、适量。用大火煮沸后,加黄酒适量。改用小火炖至狗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捞出八角茴香、桂皮,即可食用。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服用。

【功用】温经散寒调经。

【调治】月经后期,属血寒证,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冷痛坠胀。

(10)当归羊肉火锅

3【组成】当归30克,羊肉片500克,白菜心、粉条、菠菜、海米、黑木耳、精盐、味精及火锅佐料。

【制法】把当归切片,先煎汁液。将白菜、菠菜分别切丝,黑木耳撕碎。海米与粉条先入火锅。待火锅汤沸,将上料放入锅中煮片刻便可食用。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服用。

【功用】温经散寒调经。

【调治】月经后期,属血寒证,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坠胀。

(11)干姜艾叶红糖荼

【组成】干姜10克,艾叶10克,红糖30克。

【制法】生干姜、艾叶洗净,晾干,切片,同入沙锅。加水适量浸泡15分钟后,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汁放入大碗中。待其温热时,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用】温经散寒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

(12)丁香姜参荼

【组成】丁香3克,干姜10克,大枣8枚。

【制法】将干姜、大枣洗净,切片,同入沙锅。加水适量浸泡15分钟后,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投入丁香,焖10分钟,去渣取汁留枣即可。

【服法】随意饮用,饮汤食枣。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

(13)肉桂生姜粥

【组成】肉桂8克,生姜3片,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生姜切末,和肉桂入沙锅煮沸,改用小火煎成浓缩液,去渣取汁。如法煎取2次,混合留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用中火煎煮45分钟,加入上述药汁,再煮30分钟成粥。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

【服法】3-5天为一疗程,每日2次。

【功用】温经散寒调经。

【调治】月经病血寒证,量少色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胃寒呕吐。

气滞血瘀

经期延后,经量偏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满,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治疗原则是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1)益母草鸡蛋羹

【组成】益母草30克,元胡20克,鸡蛋2只。

【制法】将益母草、元胡洗净,入沙锅。加水300毫升,煎煮50分钟,去渣取汁。待其冷却后,打入鸡蛋,搅匀,上锅蒸蛋羹。

【服法】当菜佐餐。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

【调治】气滞血瘀型经期延后,经色黯红,或有血块。

(2)红花鸡蛋羹

【组成】红花10克,鸡蛋2只。

【制法】将红花洗净,入沙锅。加水300毫升,煎煮50分钟,去渣取汁。待其冷却后,打入鸡蛋,搅匀,上锅蒸蛋羹。

【服法】当菜佐餐。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

【调治】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月经过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

(3)田七炖鹤鹑

【组成】田七15克,黑木耳50克,鹌鹑2只,盐、酱油、味精、红糖、葱花、姜末、麻油、黄酒适量。

【制法】将田七洗净,用热水浸泡2小时,切成片,放入布袋备用。将黑木耳洗净,用冷水泡发,撕成瓣状,备用。将鹌鹑宰杀后去毛取出内脏,洗净。将鹌鹑切块,放入盐、酱油、麻油适量,与鹌鹩拌匀备用。用麻油将葱花、姜末煸炒出香,放入鹌鹑爆香。洒少许黄酒,并放入田七袋、黑木耳和水适量,用小火炖2小时。取出药袋,加适量盐、味精、红糖、麻油,继续用小火炖至鹌鹑烂熟。

【服法】当菜佐餐,田七可嚼服下。

【功用】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调治】经期延长,属气滞血瘀型,点滴不断,量少,色黯红,有块,淋漓不尽。

(4)红花炖鹌鹑

【组成】红花10克,黑木耳50克,鹌鹑2只,盐、酱油、味精、红糖、葱花、姜末、麻油、黄酒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