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速查手册
13199200000062

第62章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1)

(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力,甚至危及生命。本病按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两类。急性期常有骨质破坏,病程发展为慢性时,则出现骨质硬化。

骨髓炎感染途径有三种:

1.血源性细菌从体内其他感染灶,如疖痈、脓肿、腭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经血行到达骨组织,在身体抵抗力差或细菌具有高度感染力的情况下发生骨髓炎。不少患者无明显感染灶,发生脓毒败血症。这是一种全身性严重感染,应注意全面检查及全身性感染的治疗,防止漏诊。

2.创伤性细菌从伤口侵入骨组织,如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即为外伤性骨髓炎后发生的骨髓炎。骨与关节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也可引起化脓性感染。

3.蔓延性从邻近软组织直接蔓延而来,如脓性指头炎,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指骨骨髓炎。血源性骨髓炎是主要的感染来源,且最为严重。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最常见于3~15岁的儿童和少年,即骨生长最活跃的时期,男性多于女性。胫骨和股骨发病率最高(约占60%),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

骨髓炎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同时存在。

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人体是外在因素,全身或局部骨骼的抗菌力降低是内在因素。在正常人的血液里有时有少数细菌侵入,但由于机体抵抗力而被消灭,如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并有感染病灶时,细菌可从病灶进入血液,机体未能将其全部消灭,细菌随循环可侵入骨骼。是否发生感染,要看当时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局部的抵抗力等条件决定。从解剖学上看,在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的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较慢,利于细菌繁殖。细菌积聚愈多,毒力愈大,则消灭愈难,发生骨髓炎的机会也就增加。临床上骨髓炎的发生常和外伤有关,局部损伤常为诱因。

主诉

患者皮肤发红、肿胀、压痛,关节功能受限。

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1)全身中毒症状: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症状为发病急骤,全身不适,发冷寒战,体温急剧上升,高热39曟以上,汗出而热不退,倦怠食欲缺乏,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有恶心、呕吐,甚至抽搐、谵妄、昏迷、休克。外伤后引起的急性骨髓炎,除有严重并发症或大量软组织损伤及感染等,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感染多较局限而少发生败血症,但应注意并发厌氧菌感染的危险。

(2)局部症状:发病3~5日内局部有红、肿、患肢剧烈疼痛、不敢活动。

肢体有剧烈搏动性疼痛,不能活动,呈环状肿胀,皮肤微红微热,骨干骺端压痛最为明显,附近肌肉痉挛,关节屈曲,拒绝被动活动及检查。

2.误诊分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软组织炎症:早期急性骨髓炎与早期蜂窝织炎、丹毒等软组织炎症常不易鉴别。软组织炎症时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局部红肿较明显,压痛较浅。早期急性骨髓炎压痛常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处。以单指检查时,患部四个平面均有深部压痛征,此即肢体圆柱形深部压痛征。软组织炎症时,由于病变位于骨骼一侧,故压痛只限于一个或两个平面,这一点对早期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此外,两者骨扫描所见也不相同。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肿胀压痛在关节间隙而不在骨端,关节活动度几乎完全消失。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可明确诊断。测定血中C反应蛋白含量有助于判断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否并发化脓性关节炎,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时,C反应性蛋白值较单纯骨髓炎为高,且起病后即出现此种差别;化脓性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值也较迟。红细胞沉降率虽也具有鉴别诊断意义,但两组患者的差别出现较晚,恢复正常值也迟得多,不如C反应性蛋白的变化能准确反映临床状况。

(3)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病的一部分,起病缓慢,全身情况(如发热)和局部症状(关节肿痛)均较轻,常为多关节游走性,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血液检查常呈阳性。

(4)恶性骨肿瘤:特别是尤文肉瘤,常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X线示“葱皮样暠骨膜下新骨形成等现象,需与骨髓炎鉴别。鉴别要点为:尤文肉瘤常发生于骨干,范围较广,全身症状不如急性骨髓炎严重,但有明显夜间痛,表面可有怒张的血管。局部穿刺吸取活组织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辅助检查1.首要检查(1)体格检查: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压痛、关节功能受限。局部有红、肿、压痛明显,局部皮肤温度增高。早期只有患区剧痛,肢体半屈曲状,周围肌痉挛,因疼痛抗拒做主动与被动运动。局部皮温增高,有局限性压痛,肿胀并不明显。数日后局部出现水肿,压痛更为明显,说明该处已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后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此时疼痛反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压痛都更为明显。如果病灶邻近关节,可有反应性关节积液。脓液沿着髓腔播散,则疼痛与肿胀范围更为严重,整个骨干都存在着骨破坏后,有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可能。如局部出现水肿、压痛更为明显,则已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疼痛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痛更甚,且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

(2)X线检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无明显变化,发病后3周左右可有骨质脱钙、破坏,少量骨膜增生,以及软组织肿胀阴影等。

(3)实验室检查: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局部脓液培养有化脓性细菌,应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选用有效药物。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多核白细胞均增高,一般有贫血。应尽早诊断血源性骨髓炎,以便及时治疗。早期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血培养。

必要时,局部穿刺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外伤所引起骨髓炎,根据外伤病史及局部症状即可诊断。

2.次要检查(1)局部骨膜下穿刺抽液(脓)检查:如抽刺液作细菌学检查、血液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度测定。

(2)CT、E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适当的局部处理,阻止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

2.一般治疗患者中毒高热,消耗严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体温,包括物理降温,如温水或乙醇擦浴。药物降温,补充丢失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高热时降温、补液、纠正酸中毒;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给予易消化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

3.药物治疗急性期主张尽早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通常宜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并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急性骨髓炎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适当的局部处理。药物治疗骨髓炎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应及早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随着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抗生素不断更新换代,应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已长期使用的药物对于适当病例还是有效的。现用于治疗骨髓炎的主要抗生素有:

(1)青霉素类:青霉素对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应列为首选。

(2)头孢菌素类: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球灢内酞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等优点。

(3)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有很强的作用,对于不能耐受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的患者应列为首选抗生素。

(4)克林霉素:是对有临床意义的厌氧菌(特别是脆弱杆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之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有作用。克林霉素对包括骨在内的多数组织穿透力强,还可渗入脓肿。

(5)利福平: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有作用,对凝固酶阳性和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作用尤为强大,但对多数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不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合并应用利福平与一种半合成青霉素治疗葡萄球菌性骨髓炎。

(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感染效果好,对革兰阳性菌效果差,对链球菌和厌氧菌也无作用。

(7)喹诺酮类: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其主要特点为过敏反应少,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效。

4.制动用石膏、夹板、皮牵引等行患肢抬高和制动。患肢应固定位置可用石膏托或皮牵引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并可预防脱位和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5.中医疗法中医治疗急性骨髓炎有其独到之处。对早期未形成脓液者,可清热解毒、化湿、行瘀。脓成未溃或排脓不畅者,以排脓法治疗。

6.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适用于用抗生素后全身症状不减轻者,疼痛反而加剧者,予以骨钻孔或骨开窗达到引流减压的目的。

(2)手术方法:包括骨膜切开、钻孔或开窗、肌瓣或肌皮瓣填塞术、松质骨填塞术、含抗生素骨水泥充填术、病骨切除术。如已形成骨膜下脓肿,则应早期切开引流,髓腔内放置两根硅胶管进行抗生素溶液灌注冲洗。

7.治疗注意事项手术治疗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疗后48~72小时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进行手术,也有主张提前为36小时的。延迟手术只能达到引流目的,不能阻止急性骨髓炎向慢性阶段演变。

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多发生于股骨、肱骨、胫骨等长管骨,男性多于女性。多由于急性骨髓炎没有正确治疗和不彻底治疗,而转变为慢性骨髓炎。也可由于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抗菌力强,细菌致病力低,而易形成局部亚急性或慢性病灶;或开放性骨折未能早期正确处理而转为慢性。慢性骨髓炎患者若脓液得不到引流或患者抵抗力下降时,急性炎症即可反复发作,久之影响生长发育,可引起骨及关节畸形、骨折等其他病变。

主诉

患者表现为慢性疼痛、肿胀。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当骨髓炎处于平静状态、不发作时,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是病变处的骨骼变形,肢体也增粗、变形。同时病变处皮肤变薄、颜色发暗、有多处瘢痕,稍有破损就可引起长时间的溃疡。有些患者可出现长期流脓的小口,脓液有臭味。慢性脊椎骨髓炎则往往有背痛、低热。

(1)全身症状: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期,有全身发冷发热,在急性期过后,仍可有持续或间断的低热症状。

(2)局部症状: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患处疼痛、患处的皮肤发红、肿胀、发热,流脓的小口流出大量的脓液,有时还会掉出坏死的骨头。死骨排出后,流脓的小口可以自行封闭,红、肿、热、痛等症状逐渐好转、消退。但是症状消退并不等于疾病好转,以后还会再次急性发作。一般隔几个月就发作一次。窦道闭合而脓液积聚时局部又急性发作则出现急性化脓感染症状,并伴有全身症状。

2.次要表现慢性骨髓炎长期多次发作可使骨骼扭曲变形、增粗,皮肤色素沉着。或由于骨折、脱位、骨骺分离而出现肌肉缩短、畸形、骨不连等。另外,有少数慢性瘘管长期不愈,流脓处的皮肤由于经常反复受到脓液的刺激,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大。

3.误诊分析临床上,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根据以往有急性骨髓炎或开放性骨折病史,局部病灶检查及X线片表现,不难确诊,但仍需与下列病变鉴别。

(1)结核性骨髓炎:一般多侵入关节,病史较缓慢,有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等。X线片显示以骨质破坏为主而少有新骨形成。

(2)骨样骨瘤:常易诊断为局限性脓肿,但其特征为经常性隐痛,夜间疼痛较重,局部压痛明显,但无红肿,少有全身症状,X线片可进一步提供鉴别依据。

(3)骨干肉瘤:局部及X 线片表现偶可与骨髓炎混淆,但根据发病部位、年龄、临床表现及X线片特征可资鉴别。

辅助检查1.首要检查(1)体格检查:

晒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

晒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2)X线检查:X线平片可见骨质增厚、硬化,不规则骨腔和死骨。

2.次要检查(1)必要时可行窦道造影,以了解窦道与骨腔及死骨的关系。

(2)创口分泌物应做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并做抗生素敏感度测定。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即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由于重病长期卧床,尤其在血源性急性发作后,需改善全身情况。除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外,应增进营养,必要时输血,手术引流及其他治疗。

2.非手术治疗慢性骨髓炎若无明显死骨,症状偶然发作而局部无脓肿或窦道者,宜用药物治疗及热敷理疗,卧床休息,一般1~2周后症状可消失,无需手术。如有急性复发,宜先按急性骨髓炎处理,加强支持疗法与应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切开引流,使急性炎症得以控制。

(1)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适有效的抗生素。

(2)支持疗法:可选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静脉滴注,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C等以增强体质。

(3)止痛药物:疼痛时可予以止痛药。

(4)制动:抬高患肢制动。

3.手术治疗手术应在全身及局部情况好转,死骨分离,包壳已形成,有足够的新骨可支持肢体重力时进行。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死骨、异物、窦道、感染肉芽组织、瘢痕等,术后适当引流,才能完全治愈骨髓炎。骨髓炎手术一般渗血多,要求尽量在止血带下进行,作好输血准备。

(1)手术指征:

晒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窦道流脓者。

晒虽无窦道,但经常反复急性发作者。

(2)围手术期的处理:

晒术前准备:栙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栚摄局部X线片,必要时行CT扫描或窦道造影;栛术前仔细研究病灶,包括空腔、硬化骨范围、死骨大小以及瘢痕窦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栜术前即使用抗生素。

晒术后处理:栙抬高患肢,全身给予抗生素治疗;栚观察全身情况及局部渗血情况,根据手术情况决定术后是否予以石膏固定;栛根据不同的术式采用不同的术后处理;栜适时指导功能锻炼。

(3)手术方法:

晒病灶清除开放引流法:目的在于清除病灶,消除死腔,充分引流,以利愈合。即彻底去除窦道、瘢痕组织、死骨、异物,切除死腔中的肉芽组织,切除不健康的骨质及空腔边缘,使之呈碟形。伤口不予缝合,用油纱布填充,外用石膏固定。2周后更换敷料,以后每4~6周更换一次,直至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