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
13276700000012

第12章 统筹规划,布大局、干大事(6)

1978年12月19日,《澳门日报》刊载一篇题为“中山县翠亨村将辟为旅游区”的报道,称国家决定在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村建设旅游区,主要是为了吸引海内外游客,特别是供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回来旅游观光。

孙中山先生青少年时期是在这里度过的,有不少有纪念价值的地方。那里有一座罗三妹山,景色秀丽,附近还有温泉,是疗养、度假胜地……这些情况霍英东是非常了解的。他认为,随着翠亨村开辟为旅游区,必将有大批海外游客前去观光旅游,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宜的吃、宿之地。于是,霍英东决定在中山县建一间高级酒店。

霍英东在内地捐赠的第一个项目是番禺温泉宾馆,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在中山建酒店。

那个时候,还没有中外合作建旅游酒店的先例。霍英东要在中山县建酒店,一开始就遇到阻力。中山县和广东省的一些领导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建涉外旅游酒店,会带来精神污染,大宾馆耗电大,电力供应将更紧张,群众会有意见等等。

当霍英东第一次到中山县考察时,北京正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将制定什么新政策,海内外都非常关注。到了1978年1月,全会公报发表,****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准许吸收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用于内地的经济建设。

这一开放政策,坚定了霍英东到中山投资建旅游酒店的决心。

中山县是一个富庶大县,但那时还很落后,到处是大沙田式的“茅坑”,像样的公厕没有几个。有人说,在这种遍地“茅坑”的地方建酒店,无异于把钱白白撒进“茅坑”里。对于这一点,并不是霍英东最担心的,霍英东当时最大的顾虑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改变。

霍英东要在温泉边建旅游酒店,名称叫中山温泉宾馆。霍英东深思熟虑后,决定建酒店,到温泉“试水”。

霍英东与中山县官员谈到合作的事宜后,就联合何贤、何鸿申、马万祺、陶开裕等港澳富商,合组中澳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中山县签约合作。

1979年11月,中山温泉宾馆正式破土动工。

霍英东是中澳投资建设公司最主要的股东。中山温泉宾馆项目,从商谈合作方式到选址、签约、图纸设计等等,他都亲力亲为。

工程动工后,各种建材和酒店设备、用品,几乎样样告缺。霍英东不得不向海外落单订购。

按照霍英东的计划,宾馆自动工之日起,一年之内就落成开业。为了按时完工,霍英东在部分工人中试行合同制,改革工资制度,多劳多得,表现好的还能额外拿到奖金,同时把宾馆的工程以承包方式,包给建筑工程队。另一方面,霍英东经常亲临工地,查质量、抓速度。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工程按时竣工。宾馆总投资约4000万港元,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有250套客房,其中包括10栋别墅。开幕仪式上,霍英东请来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的网球好手,在中山举行网球比赛,搞得有声有色。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作兴建的涉外旅游酒店宣布开业了。1982年,中山温泉宾馆开始盈利,这间初期只有250套客房的酒店,由于住宿率高,1982年营业额排在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广州的东方宾馆、上海的锦江饭店、四川的锦江宾馆和北京饭店,跻身中国内地五大宾馆之列。

由霍英东投资酒店的事例可以看出,敢为人先的确是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也是获取利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众多成功的企业家中,霍英东处事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他的大胆、精明、睿智注定了他不会是一个平凡的商人。

8、坚持做好一件事

成功属于意志坚定的人。那些做事三心二意、虎头蛇尾的人,很难受成功青睐。激烈的社会竞争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认准目标后必须集中精力、坚持不懈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唯有这一招才能成功,才不至于被挤出局。

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只有使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已确定的目标上,并且始终如一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才能让坚持不是一句空话。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佼佼者,大多数人都还徘徊在想成功却无路的阶段,如果有人问他:“你目前想做什么事?”很多人会说:“我想做这个,我想做那个,我想做……”如果有人坚持要他们一次只做一件事,他们会说:“但是这些事情都很重要。”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做好多件事,任何人都不可能像孙悟空一样会分身术,所以只能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在所有时间管理的原则中,最基本的一条莫过于要专心致志。许多人之所以还庸庸碌碌、平平凡凡就是违反了时间管理原则,这与他们想同时做太多的事情有直接关系。尽管一些时候,许多事情都急待解决,你依然要一件一件去做,因为只有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效率才会更高。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集中精力去攻打一点才有所成。平时,我们总能看到许多人心绪不宁,焦躁不安,精力不集中,做事没效率。结果不是耽误了时间,就是错过了机会,不但受不到老板的嘉奖还可能丢掉“饭碗”。

成功人士都认识到集中精力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有许多成名作家,在创作时都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静谧的地方,目的就是防止精力被外界因素干扰,影响作品质量。一位法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说过:“生活得像一个苦行僧”,意思是告诉人们做事要集中精力。

一旦想做某件事,就坚持下去,你就能把这件事做好。例如:英国的一位绅士,他就是节省时间的一个很好的典范,就连去厕所的时间他都不想浪费。每次去厕所时手里都要拿着一本拉丁人的诗集,就这样他读完了所有拉丁诗人的作品。有一次,他买了一本罗马人的诗集,每次去厕所时他就撕下几页,争取用上厕所的时间把这几页读完,然后送入下水道。就这样他获得了许多时间。

所以说,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出成果、出效率。

案例一:

鼓励自己,坚持到底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漫漫人生路,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件事已经足矣。”仔细品味这句话,它的确道出了一个真理。在人的一生中,或许有许多的选择、许多的成功,但是,那是否就是你一生的骄傲呢?如果不是,就必须给自己的人生定个位,并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把这件事做好,那么,这一辈子就没有白活。

德田先生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一旦他为自己的人生定了位,就会坚持不懈地按自己的目标做下去。

在日本大阪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时,他确定了要上大阪大学医学系学习的目标。当天下午,他就到北野高中联系转学事宜,没有成功,但他没有放弃,第二天他又到今宫高中联系,结果联系成了,他马上回家向父亲表明转学的心意,结果他的父亲很快同意了他的做法。

德田是一个认准了目标就一往直前的人,大阪大学医学系毕业以后,他当上了医生。

其实,德田想转行学医,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一直想自己创办一家医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医院工作,工作期间德田对医疗界的弊端感触尤为深刻。他认为要想改革日本医疗事业的现状,就必须建立不受宗派势力支配的新型医院,并以此体现医疗的真正作用。

于是,德田决定自己办医院。可是,万事开头难,他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抵押品和保证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德田并没有被困难吓住,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成。

1971年1月,德田有了正式创办医院的设想,从那时起,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建筑用地的调查,德田不仅从数字上掌握了大阪的单位人口与诊疗所及病床的比例、急救车的市郊出动率、住宅患者的循环周期等实际状况,而且还认真地听取了居民的呼声。

通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阪府管辖的松原市与大东市是医疗网点最稀少的两个地区。最后他把交通较为方便的松原市定为第一院址,开始征寻地皮。为此,他利用值夜班后的休息日和下班后的时间到处奔走。到了5月份,他在靠近铁南大阪线的河内天美车站的对面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宜的地皮。但这不是准备出售的土地,而是一块卷心菜地。它位于铁路沿线,而且离火车站很近,人们在火车站就可以看见这个地方。作为医院的地址,非常合适。土地的主人也很通情达理,愿意把土地卖给他来创建医院。

可是,德田一无所有,不用说建医院,就连买地的定金都没有,现在最紧要的问题就是筹措资金。在德田的建院计划里,地皮、建筑、设备、医疗器械等在内,预算总额为1.6亿日元。可是,德田既没有私人资金,也没有可抵押的东西,连个有钱的保证人也没有。他到银行贷款,没有人贷给他。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银行只把钱借给有钱人,它不给没钱人提供贷款。怎么办?如果贷不到款,虽然好不容易得到卷心菜田主人的照顾,一切还将化为泡影。“我要办医院,我要办医院”,德田一边想,一边从这家银行跑到那家银行,四处奔波。可跑了很长时间,没有一家银行愿意给他贷款。德田深感徒劳,但他想到或许有一家银行会贷款给他。于是他就抱着一线希望详详细细地拟定了一份建院所需1.6亿日元资金的收支计划,一直忙到深夜。他拿着拟定的计划又到处奔波,只要是银行,他便进去询问,可是结果依然如此,没有人愿意为他贷款,借口都是因为他没有资金、没有抵押、没有担保人。眼看希望就要落空了,德田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此时,他脑子里闪过了无数个念头,想放弃可又不甘心,不放弃但申请贷款又很困难。在这两头受阻的情况下,德田坚定了信心,他认为既然事情已经有了计划,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么就继续走下去吧,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带着坚定的信心,德田又开始了他的申贷工作。就这样他连续跑了好长时间。终于在8月的一天,当他无意中翻开报纸时,一则消息跳入了他的眼帘,内容是关于“尼克松冲击”问题,仿佛整个版面上只有这一则消息似的,他紧紧地盯着消息的内容。报纸上说,这个“尼克松冲击”将使金融发生急剧变化,用户对资金的需求,可望有所缓和。由于设备过剩,大企业不大可能继续向银行借款,银行方面认为将资金借给中小企业不大保险,这样一来,贷款的对象就会大大减少。“这是个极好机会!”于是德田又开始每天去银行,连新设的支行都找遍了。因为新设的银行业务较少,说不定对德田的话感兴趣。德田终于在新设的支行中,找到了一家似乎有点指望的银行。他立即把建院的收支计划递了过去。在计划里不仅注明了单位人口所需床位数,包括现有床位数、不足床位数、外地患者住院人数,还注明了请求保险单的单价、设备、偿还筹款等项,连当地居民生活的生活状况也写得详细具体。即便是银行调查也没有这么详细。对于德田那详尽的资料,银行方面也感到惊讶。因为对方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在德田那份随手提出的计划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绰绰有余。也许是同意这份计划吧,关于贷款的交涉进展得颇为顺利。也就是说,那时,德田抱着一线希望,毫不灰心地制定的计划起了作用。

到了当年年底,德田终于得到了购买地皮用的1800万日元的贷款。

毫无疑问,假如当初德田抱着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断定:“我没有私人资金,银行决不会贷款给像我这样的人。”或“至少等我把私人资金储到三分之一以后再同银行进行交涉,只能把设想先搞到这儿为止了。”那么,恐怕直到10年后的今天,医院也不一定能建立起来。

正因为德田那倔强的钻劲和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决心,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案例二:

为了目标坚定不移

韩国郑周永创建的“现代建筑”成为建筑业的霸主,并进军海外,占领了中东建筑市场;“现代造船”超过了日本同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企业;“现代汽车”的产品奔驰在世界各地。郑周永被誉为“最有魅力的男人”、“亚洲最富”的企业家。

郑周永出生在江原道通川郡松田面峨山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世代务农,父母亲都是村里出名的勤劳人,除他以外,家里还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少年时代的郑周永曾就读于通川郡松田公立小学,小学毕业后,贫穷的家境再也不允许他继续念书了,他只得回家同父亲一起起早摸黑干农活。然而,尽管全家人拼死拼活地干,仍然不能改变贫苦的命运。一年下来连基本口粮都无法保证。一天的劳动全靠早饭支撑,晚上只有稀粥来哄哄肚子。这种艰难贫穷的农村生活使得少年的郑周永难以忍受。他开始梦想离开这毫无希望的穷山恶水,去寻找另一个属于他的新天地。于是,他向在镇上工作的几个同学求援,想让他们帮忙在镇上谋点事干。然而他的同学想不出什么办法,而他的“异想天开”还被固执的父亲骂了一顿,理由很简单:身为长子就应该留在家里传承祖业,老老实实地种田打粮,养家糊口。

第二年春天,16岁的郑周永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发现北方的清津市正在修建港口和铁路。他马上意识到,修港口和铁路一定需要大量的劳工,这或许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郑周永仿佛已感觉到了自己正处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来来往往地忙碌着,那里面当然也有他。

然而当他在一张破旧的地图上找到清津市时,心顿时冷了。清津市竟与通川相距1000多里。“再远我也要去!”郑周永下定了决心。他立即行动起来:先找到最好的伙伴池周元,两人悄悄地靠卖柴积攒了4角7分钱。8月的一天,他们拿着这仅有的路费,背着父母,溜出村子,向清津出发了。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白天靠几分钱的食粮维持体力赶路,晚上便空着肚子在背风处过夜。一路奔波,疲惫不堪的郑周永怎么也睡不着,他望着黑洞洞的天空,想起了贫穷的家乡,想起了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想到父母会为儿子的失踪而感到焦急不安,他深感自己对不住父母双亲,伤心地哭了。郑周永狠狠地咬住自己的嘴唇:为了改变贫穷,为了能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我一定要出去,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