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航空作战团是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唯一的航空部队,该部队前身是1977年编成的第159航空营D连,是以支援夜间特种作战为目的而创建的直升机支援部队,被称为“黑夜潜行者”。1981年改编为“第160航空营”,部署到美国肯塔基洲坎贝尔堡陆军基地。后来部队的规模逐渐扩大,发展成团的规模,到1990年5月,更名为“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
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由司令部和航空训练中队(坎贝尔堡),第1营(坎贝尔堡),第2营(坎贝尔堡),第3营D中队(波多黎各),第4营(韩国大丘)等组成,其总兵力约为1200人。
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负责支援SOF在全球范围内的行动,而部队自身也有能力执行范围广泛的任务,包括武装攻击、部队穿插和撤离、空中安全护卫、电子战、指挥和控制支持。
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飞行员十分优秀。他们长期进行训练以确保能维持他们的行动效率。自从部队成立以来,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已经在格林纳达、巴拿马、伊朗、海湾地区、索马里和阿富汗等地执行过任务。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飞行员操作世界上最复杂的直升飞机,包括A/MH-6“小鸟”,它被用来执行潜入和撤离、侦察、补给、联络和轻型打击;MH-60K/L“黑鹰”,用于执行白天和黑夜进行的中距离的穿插和撤离任务、补给、医疗、救援和回收、近距离战场搜救等任务;MH-47D/E“支努干”,用来执行中、远距离全天候的穿插和撤离任务,燃料供给行动,救援和回收行动,以及在敌对地区的补给任务。
美国陆军第160特战航空团的任务特性,与美国空军特战联队有着显著不同,并不担任攻击或电战任务;相对的,第160特战航空团的主要任务,为突破直升机操作空域限制,切入夜暗天空,达成隐密渗透的特战输运任务。其飞行要求为低空高速的灵敏度;低空是为避开敌人防空雷达的侦测,于敌人无预警状态下将特战部队运送至目标区,并于执行任务后撤出特战人员;高速及灵敏性则是在战斗状态下,规避敌人地面防空炮火的追击。
为达成上述任务目标,夜暗是最好的天然掩护,因此特别着重夜暗飞行的第160特战航空团,习惯被称为“夜暗潜行者”。除了主要夜暗秘密渗透任务外,只要状况需要,他们也必须在白昼出动;随时待命的任务特性,自然形成其精神标语:“夜暗潜行者永不止息”。
伊朗人质营救行动失败后,美国特战组织发生全面性的变化。1981年,美国国防部成立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并以联合特战司令部负责统合三军各自特战部队于部署行动的管制与指挥。
在联合特战司令部成立之前,美国唯一获得政府授权,能执行秘密任务的机构只有中央情报局而已,然而机执行海外地区的秘密行动,通常需要军方协助,但军方支援在技术层次上仍属非法;为顺利达成机动要求而规避法律限制,中情局发起称为“海狮”的最高机密计划,表面上由中情局采购数架改良型定翼机执行机动运输,但真正执行机动运输任务的,是陆军航空联队的休斯500MD型直升机。500MD机体虽仍为越战时期OH-6轻型观测直升机,但为执行秘密任务已大幅修改,并成为尔后美国特战部队运用直升机衍改的典范雏型。
为顺利支援“海狮”行动,500MD型直升机几乎作了全面的修改,加装夜视装备使500MD直升机可在完全夜暗状况下飞行,而最高速率可达225km/h(140mile/h)以上;另为运输人员,特殊修改的着陆滑撬上一次可载运9名特战人员,这对此种小型直升机而言,诚属相当难得的运载性能。更甚者,500MD在主旋翼部份装设了特殊机构,使能执行静音飞行,真正达成隐密渗透的目的。
海狮计划开始后不久,第160特遣部队随即成立。其目的除支援中情局的秘密行动外,更顺理成章地担任陆军三角洲特战部队的特战渗透工具。由于初期任务多半于夜间实施,“夜暗潜行者”的名号不胫而走。
第160特遣部队的成立,除中情局“海狮”计划的需求外,其实部分也源自于美国陆军对特战任务的需求。第160特遣部队成立前,美国陆军为执行特战部队渗透运输任务,原由第101空降师第158航空营担任,其操作机型多为CH-47 契努克或UH-1H 休伊式等型运输直升机;为满足特战行动更具“侵略性”的任务特性,除机种装备亟待更新外,规模也必须加以扩充。在加入MH-47、MH-60及AH/MH-6J等适应特战任务需求的机型中队后,第158航空营即更名为第160特遣队。
为达成特战任务要求,第160特遣队的主要任务及训练方向有两大重点,其一为夜暗飞行,其二则为飞行机组人员的特战能力训练。对素质较高的飞行人员而言,特战训练虽然艰困,但并非难事,通常在准则与技巧训练后,飞行机组人员即能配合专责特战部队的任务执行(毕竟地面战斗本非飞行人员的主要任务);真正困难的是要让飞行员适应完全夜暗的飞行状况。由于特战任务特殊,渗透任务通常需在恶劣天候(夜暗及天候不佳状况)、困难地形下小规模的执行,于避免敌人侦知状况下,达成渗透突袭的任务。因此,夜暗低飞、地形障碍及独立无援的执行任务,就成为第160特遣队飞行员的主要训练要求。
于夜暗困难地形上低空飞行,听似容易,但诚如一位飞官所言:“当天候、地形都成为威胁因素时,你需要的是如外科医生的手、疯子的勇气和公牛般的种。”或许是飞行员天生冒险进取的特质,当第160特遣队成立后,立刻成为美国军方直升机飞行部队的“麦加”圣地,许多在陆军直升机部队担任一般运输及飞行训练任务的飞行员,都迫不及待的申请加入第160特遣队,以挑战自己的飞行技能;更甚者,空、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部队,亦有许多人自愿加入第160特战直升机航空部队。
第160航空团的飞行员都是骄傲自信的一群,这在特战部队中是正常的气氛。虽然是隶属陆军的正式航空部队,但其执行的任务却以隐密与机密性居多,尤其在平时的运用上,因机密任务的特性,而使其危险性较一般飞行部队高出许多。
“藉夜暗掩护,不被侦知的打击目标”,是第160特战航空团的主要任务设计目标;根据联合特战司令部的规划,第160特战航空团的主要运用方式,仅能从夜暗高速低飞的训练方式看出端倪,至于其执行任务的种类与性质,则必然予以否认。因此除了战术运用外,对他人而言也许是障碍的夜暗,对第160特战航空团的飞行员而言,却是最佳的天然掩护。
除机密任务外,第160特战航空团另一项主要任务,为反恐怖活动的人质营救行动,必须支援各军种特战部队人质营救行动的空中机动需求,无论地面房舍、移动车辆、海上船舰甚至空中飞行器等。第160特战航空团的飞行员必须将直升机迅速飞到目标正上空,并保持与目标一致的移动速度(这对高速移动目标而言,是一项高难度的飞行特技),攀附在直升机旁的特战突击队员,即利用绳索快速垂降至目标进行突击;突击行动发起后,直升机还须保持机动,提供突击部队可能需要的火力协助或人员撤出需求。
因创始初期源自于第101空降师,因此第160特战航空团的队员都习惯将肯塔基州坎贝尔堡称为基地。事实上,当1980年代未期,支援中情局“海沫”计划的第160特遣队扩编成正式陆军航空部队,并改称第160特战航空群时,大部分的人员及飞机仍驻扎在坎贝尔堡内的机场,主要任务虽仍以敌后秘密渗透运输为主,但为因应时势需要而持续扩展。1990年7月起,美国特战司令部开始运作时,为统一三军特战部队渗透运输及空中密接支援等需求,第160特战航空群进一步扩编至团级规模,并正式更名为现在的第160特战航空团。根据官方发布的资料,第160特战航空团的总人数约有1500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