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13369400000051

第51章 刘师培讲国学——经学教科书(4)

明末之时,言《易》学者,咸知辟陈、邵之图。黄宗羲作《易学象数论》,其弟宗炎复作《周易象辞》、《图书辨惑》,然不宗汉学,家法未明。惟胡渭《易图明辨》、李塨《周易传注》,舍数言理,无穿凿之失。毛奇龄述仲兄锡龄之言,作《仲氏易》,又作《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三书,谓《易》占五义,牵合附会,务求词胜。惟东吴惠氏世传《易》学,自周惕作《易传》,其子士奇作《易说》,杂释卦爻,以象为主,专明汉例,但采掇未纯。士奇子栋作《周易述》,以虞注、郑注为主,兼采两汉《易》家之说,旁通曲证,然全书未竟,门人江藩继之作《周易述补》。栋又作《易汉学》、《易例》、《周易本义辨证》,咸宗汉学。江都焦循作《易章句》,其体例略仿虞注。又作《周易通释》,掇刺卦爻之文,以字类相属,通以六书九数之义。复作《易图略》、《易话》、《易广记》,发明大义,成一家言。武进张惠言治《易》亦宗虞、郑,作《周易虞氏义》、《郑氏义》,并作《周易易礼》、《虞氏消息》。姚佩中、刘逢禄、方申宗其义,佩中作《周易姚氏学》,逢禄作《易虞氏五述》,申作《易学五书》,咸以象数为主,或杂援谶纬,然家法不背汉儒。若钱澄之、(《田间易学》)李光地、(《周易通论》、《周易观彖》)苏宿、(《周易通义》)查慎行、(《周易玩辞集解》)之书,则崇宋黜汉,率多臆测之谈,远出惠、焦之下。此近儒之《周易》学也。

(第三十一节)近儒之学

自吴澄、梅攻伪古文,太原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灼见古文《孔传》之伪,惟体例未纯,不足当疏证之目。弟子宋鉴广其义,别作《尚书考辨》。其后,惠栋作《古文尚书考》,江声从栋受业,作《尚书集注音疏》,江南学者皆遵之。王鸣盛作《尚书后案》,孙星衍作《尚书古今文注疏》,咸崇今文黜伪孔,以马、郑传注为宗。段玉裁作《古文尚书传异》,亦详于考核。惟毛奇龄崇信伪古文,作《古文尚书冤词》。(朱鹤龄亦信伪古文)其后,庄存与诸人亦言伪《尚书》不可废。存与作《尚书既见》,以宣究微言。其甥刘逢禄亦作《书序述闻》,并作《尚书古今文集解》。及魏源作《书古微》,以马、郑之学出于杜林漆书,并疑杜林漆书为伪作,乃排黜马、郑,上溯西汉今文家言,虽武断穿凿,亦间有善言。龚自珍治《尚书》,亦作《太誓答问》,以今文《太誓》为伪书,常州学派多从之。若李光地《尚书解义》、张英《书经衷论》,据理臆测,至不足观。若夫释《尚书》天文者,有盛百二《尚书释天》,而胡渭《洪范正论》并辟灾异、五行之说。(虽不守汉儒家法,然辨惑之功则甚大。)释《尚书》地理者,有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而胡渭《禹贡锥指》辨证尤详。后起之儒,有朱鹤龄、(《禹贡长笺》)徐文靖、(《禹贡会笺》)焦循、(《禹贡郑注释》)程瑶田、(《禹贡三江考》)成蓉镜(《禹贡班义述》)诠释《禹贡》,咸有专书。此近儒之《尚书》学也。

(第三十二节)近儒之《诗》学

国初说《诗》之书,如钱澄之、(《田间诗学》)严虞惇、(《读诗质疑》)顾镇(《虞东学诗》)咸无家法。而毛奇龄作《毛诗写官记》、《诗札》,顾栋高作《毛诗类释》,亦多凿空之词。又吴江朱鹤龄作《诗通义》,杂采汉宋之说,博而不纯。陈启源与鹤龄同里,商榷《毛诗》作《毛诗稽古编》,虽未标汉学之帜,然考究制度名物,尚能明晰辨章。及李黼平作《毛诗细义》,戴震作《毛郑诗考证》、《诗经补注》,咸宗汉话。段玉裁受业戴震,复作《毛诗故训传》、《诗经小学》,以校订古经,然择言短促。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胡承珙《毛诗后笺》稍为精博。至陈奂受业段玉裁,作《毛诗义疏》,舍郑用毛,克集众说之大成。并作《毛诗说》、《毛诗音》及《郑氏笺考征》,以考《郑笺》之所本。(近儒治《郑笺》者,有江都梅植之拟作《郑笺疏》,未成。)至若惠周惕作《诗说》,庄存与作《毛诗说》,则别为一派,舍故训而究微言。(详于礼制)及魏源作《诗古微》,斥《毛诗》而宗三家《诗》,然择说至淆。龚自珍亦信魏说,非毛非郑,并斥序文。又丁晏作《诗考补注》(专采三家《诗》之说。),陈乔枞作《三家诗遗说》,并作《齐诗翼氏学疏证》,皆以三家为主,然单词碎义,弗克成一家之言。若夫包世荣作《毛诗礼征》,焦循作《毛诗草木虫鱼鸟兽释》,(姚炳作《诗释名解》,陈大章作《诗传名物集览》,黄中松作《诗疑辨证》,亦与焦同。)亦多资多识,博闻之用。此近儒之《诗经》学也。

(第三十三节)近儒之《春秋》学

顺、康之交,说《春秋》者,仍仿宋儒空言之例。如方苞、(《春秋通论》)俞汝言(《春秋平义》、《四传纠正》)之书是也。毛奇龄作《春秋传》,又作《春秋简书刊误》、《春秋属辞比事记》,以经文为纲,然穿凿无家法。惠士奇作《春秋说》,以典礼说《春秋》,其书亦杂糅“三传”。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博大精深,惜体例未严。治《左氏》者,自顾炎武作《杜解集正》,朱鹤龄《读左日钞》本之。而惠栋、(《左传补注》)沈彤、(《春秋左传小疏》)洪亮吉、(《左传话》)马宗梿、(《左传补注》)梁履绳(《左传补释》)咸纠正杜注,引申贾、服之绪言,以李贻德《贾服古注辑述》为最备。至先曾祖孟瞻公作《左传旧注正义》,始集众说之大成,是为《左氏》之学。治《公羊》者,以孔广森《公羊通义》为嚆矢,会通礼制,不墨守何氏之言。凌曙作《公羊礼说》、《公羊礼疏》、《公羊问答》,亦以《礼》为纲。(并注董子《繁露》)弟子陈立广其义,作《公羊正义》。(并疏《白虎通》)及庄存与作《春秋正辞》,宣究《公羊》大义,其甥刘逢禄复作《公羊何氏释例》、《何氏解诂笺》,并排斥《左传》、《谷梁》。而宋翔凤、魏源、龚自珍、王恺运咸以《公羊》义说群经,是为《公羊》之学。治《谷梁》者,有侯康、(《谷梁礼证》)柳兴恩、(《谷梁大义述》)许桂林、(《谷梁释例》)钟文烝(《谷梁补注》)咸非义疏。梅毓作《谷梁正义》,亦未成书。是为《谷梁》之学。若夫段玉裁校定古经,陈厚耀校正历谱,江永考究地舆,咸为有用之学。此近儒之《春秋》学也。

(第三十四节)近儒之《礼》学

近儒治“三礼”学者,始于徐乾学《读礼通考》。(仅“凶礼”一门)而万斯大、(作《学礼质疑》、《仪礼商》、《礼记偶笺》)蔡德晋、(作《礼经礼传本义》及《通礼》)毛奇龄、(于“昏礼”、“丧礼”、“祭礼”、“庙制”、“学校”、“明堂”、“宗法”、“效禘”咸有著述)盛世佐(《仪礼集编》)咸治《礼经》,然糅杂无家法。安溪李氏亦深于“三礼”,(李光地作《周官笔记》,其弟光坡复作《三礼述注》,兄子某亦作《周礼训纂》。)方苞问业光地,殚心《礼》学,(于“三礼”皆有书)亦武断无伦绪。惟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分析章句,条理秩然。而吴廷华、(《仪礼章句》)金曰追、(《仪礼正讹》)沈彤、(《仪礼小疏》)褚寅亮(《仪礼管见》)亦宗汉诂治《仪礼》。及江永作《礼经纲目》,于“三礼”咸有撰著,(作《周礼疑义举要》、《礼记训义择言》、《释宫补》)戴震、(作《考工记图》)金榜(作《礼笺》)承其学。同学之士,有胡匡衷、(作《仪礼释宫》)程瑶田。(作《宗法小记》、《丧服足征录》、《释宫小记》、《考工创物小记》,兼通水地声律之学。)后有凌廷堪、胡培翚,以廷堪《礼经释例》为最精。任大椿、(作《释增》、《弁服释例》)阮元、(作《车制考》)孔广森(作《大戴礼补注》)咸从戴震问《礼》。张惠言与榜同学,作《仪礼图》,秦惠田《五礼通考》,(集“三礼”之大成)亦采江、戴之绪言。自胡培翚作《仪礼正义》,而朱彬作《礼记训纂》,孙诒让作《周礼正义》,“三礼”新疏咸出旧疏之上矣。后起之书,有黄以周《礼书通故》为最详备。若夫论《礼经》者,有惠士奇、(《礼说》)庄存与、(《周官说》)凌曙。(《礼论》)考名物制度者,有齐召南、沈彤、(《周官禄田考》)王鸣盛、(《周礼军赋说》)惠栋、(《明堂大道录》)金鹗。(《礼说》)疑“三礼”者,有方苞、(《疑周礼仪礼》)邵位西。(《疑仪礼》)此近儒之“三礼”学也。

(第三十五节)近儒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国初之儒,治《论语》者,咸宗朱注,空言义理。及刘台拱、(作《论语骈枝》)方观旭、(作《论语偶记》)钱坫、(作《论语后录》)包慎言(作《论语温故录》)始宗汉注治《论语》。而刘宝楠《论语正义》以何晏《集解》为主,集众说之大成。后刘逢禄、(作《论语述何》)宋翔凤、(作《论语发微》)戴望(作《论语注》)咸以《公羊》述《论语》,别成一家言,而焦循《论语通释》析理尤精。江永《乡党图考》,亦究心名物制度。继起之书,有黄式三《论语后案》,力持汉宋之平,时有善言。

近儒治《孟子》者,亦空言性理,惟黄宗羲《孟子师说》为稍优。若焦循《孟子正义》折衷赵注,广博精深。而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解析义理,黜宋崇汉,亦近代之奇书也。

国初治《学》、《庸》者,亦从朱子定本。自毛奇龄、(作《大学证文》)李塨(《大学辨业》)始排斥朱注。而李光地治《大学》,亦主复古本,惟所作《中庸章段》仍空言义理。乾嘉以后,治汉学者,则反《学》、《庸》于《礼记》,而汪中《大学评议》尤为正本清源之论。若惠栋、(《易大义》)魏源(《易庸通义》)则以《周易》述《中庸》,宋翔凤、包慎言则以《公羊》述《中庸》,别为一派。

近儒虽多宗汉学,然以《学》、《庸》、《论》、《孟》为四书,仍多沿宋儒之号。毛奇龄作《四书改错》,排斥朱注不遗余力。而阎若璩《四书释地》、翟灏《四书考异》、凌曙《四书典故核》考证亦精,皆宗汉注而排斥宋注者也。

(第三十六节)近儒之《孝经》学附《尔雅》

近儒治《孝经》者,始于毛奇龄。奇龄作《孝经问》,排朱子、吴澄之说,然以空理相驳诘,颇乖著书之体。自阮福作《孝经义疏》定郑注为小同所著,而近人皮锡瑞复作《孝经郑注疏》,以伸郑注之义。若丁晏《孝经征文》,征引繁博,且力攻《孔传》为伪书。汪宗沂《孝经辑传》复攻郑注为不经,而姚际恒作《古今伪书考》,直列《孝经》于伪书,定为张禹同时人所作,殆疏于考证者也。

近儒治汉学者,咸治《尔雅》,以古训为宗。邵晋涵作《尔雅正义》,以郭注为主,守疏不破注之例。郝懿行复作《尔雅义疏》,虽亦宗郭注,然注有讹谬,则博采汉注,或以己说订正之。且正名辨物,咸即字音求字义,多得阮元之传。若减庸辑《尔雅》旧注,叶蕙心复作《尔雅古注斠》,皆旁采汉魏以前旧说,惟语鲜折衷。又近人胡元玉作《雅学考》,于雅学源流叙列颇详。《尔雅》以外,疏张揖《广雅》者,有王念孙。疏扬雄《方言》者,有戴震、钱侗,而杭世骏复作《续方言》,沈龄为之作疏。疏刘熙《释名》者,有江声、毕沉。释许慎《说文解字》者,有段玉裁、桂馥、王筠。(余书甚多)辑吕忱《字林》者,有任大椿,而大椿复辑《小学钩沈》。若夫吴玉搢作《别雅》,宋翔凤疏《小尔雅》,孙星衍辑《仓颉篇》,皆足补《尔雅》注疏之缺。此小学所由日盛也。

(第二章)易学

(第一节)《易经》总义

《汉书·艺文志》云:“《诗》、《礼》、《乐》、《春秋》五者,五常之道,而《易》为之原。”故《易经》之书为《六经》之首。今先举《易经》之大纲条例如下:

一、《易经》之名义。

《参同契》曰:“日月为易。”虞翻注云:“字从日下月。”

《说文》曰:“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乾凿度》云:“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案:此即《易经》所谓“援始”。其详见后课哲学条。)

二、《易经》之作用。

《系辞》曰:“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郑玄《周易注》云:“《易》道周普,无所不被。”)

又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又曰:“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又曰:“《易》弥纶天地之道。”

又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

三、《易经》之义旨。

《礼记·祭义》篇云:“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

《礼记·经解》篇云:“洁净精微,《易》教也。”

《春秋繁露》曰:“《易》明其知。”

《庄子》曰:“《易》以道阴阳。”

《史记》曰:“《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二字衍。故长于变。《易》以道化。”

《淮南子》云:“《易》之失鬼。”注云:“《易》以气定吉凶,故鬼。”

又云:“《易》之义,清明条达。”

郑玄《六艺论》曰:“《易》者阴阳之象,天地之所变化,政教之所从生。”

四、读《易》之法。

《系辞》云:“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褚澄曰:“盖无体不可以一体求,屡迁不可以一迁执。”

焦循曰:“学《易》者,必先知伏羲未作八卦前系何世界?伏羲作八卦重为六十四卦何以能治天下?神农、尧、舜、文王、周公、孔子何奉此卦画为万古修己治人之道?”

又曰:“《易经》一书,不外比例、引申《易》辞,俱是举一隅欲人三反。”

以上所言,皆《易经》一书之总纲也。治《易》者,当用褚氏、焦氏之法以求之,庶乎可以通《易》学矣。

(第二节)《易经》卦名

《易经》当伏羲时,仅有八卦。即《乾》?瘙椸、《坤》?瘙椺、《坎》?瘙椾、《离》?瘙禹、《艮》?瘙楁、《震》?瘙椻、《兑》?瘙楃、《巽》?瘙椼。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震为雷、兑为泽、巽为风。后圣有作,重为六十四卦。(孔颖达云:“王弼以重卦为伏羲作,或以为神农作。”案:《三国志》高贵乡公云:“后圣重之为六十四。”此语最审慎,今用之。)

重卦者,合八卦中之二卦为一卦,即《系辞》所谓“因而重之”也。故其卦六十有四:

乾?瘙棤(下乾上乾),与?瘙椾相合为讼?瘙棩,与?瘙楃相合为履?瘙棭,与?瘙椺相合为否?瘙棲,与?瘙禹相合为同人?瘙棳,与?瘙椻相合为无妄?瘙椄,与?瘙楁相合为遁?瘙椑,与?瘙椼相合为诟?瘙椝。

坤?瘙棥(下坤上坤),与?瘙椾相合为师?瘙棪,与?瘙椸相合为泰?瘙棯,与?瘙楁相合为谦?瘙棶,与?瘙楃相合为临?瘙棽,与?瘙椻相合为复?瘙椃,与?瘙禹相合为明夷?瘙椕,与?瘙椼相合为升?瘙椡。

坎?瘙椉(下坎上坎),与?瘙椻相合为屯?瘙棦,与?瘙椸相合为需?瘙棨,与?瘙椺相合为比?瘙棫,与?瘙椼相合为井?瘙椣,与?瘙楃相合为节?瘙棦,与?瘙禹相合为既济?瘙椶,与?瘙楁相合为蹇?瘙椘。

离?瘙椊(下离上离),与?瘙椸相合为大有?瘙棴,与?瘙椻相合为噬嗑?瘙棿,与?瘙椺相合为晋?瘙椔,与?瘙楃相合为睽?瘙椗,与?瘙椼相合为鼎?瘙椦,与?瘙楁相合为旅?瘙椬,与?瘙椾相合为未济?瘙椷。

艮?瘙椨(下艮上艮),与?瘙椾相合为蒙?瘙棧,与?瘙椼相合为蛊?瘙棻,与?瘙禹相合为贲?瘙椀,与?瘙椺相合为剥?瘙椂,与?瘙椸相合为大畜?瘙椆,与?瘙椻相合为颐?瘙椇,与?瘙楃相合为损?瘙椚。

震?瘙椧(下震上震),与?瘙椺相合为豫?瘙棷,与?瘙椼相合为恒?瘙椏,与?瘙椸相合为大壮?瘙椓,与?瘙椾相合为解?瘙椙,与?瘙楃相合为归妹?瘙椪,与?瘙禹相合为丰?瘙椫,与?瘙楁相合为小过?瘙椵。

兑?瘙椯(下兑上兑),与?瘙椻相合为随?瘙棸,与?瘙椼相合为大过?瘙椈,与?瘙楁相合为咸?瘙椌,与?瘙椸相合为夬?瘙検,与?瘙椺相合为萃?瘙椞,与?瘙椾相合为困?瘙椢,与?瘙禹相合为革?瘙椥。

巽?瘙椮(下巽上巽),与?瘙椸相合为小畜?瘙棬,与?瘙椺相合为观?瘙棾,与?瘙禹相合为家人?瘙椖,与?瘙椻相合为益?瘙椛,与?瘙楁相合为渐?瘙椩,与?瘙楃相合为中孚?瘙椳,与?瘙椾相合为涣?瘙椱。

六十四卦之次第,俱见于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六十四卦递生之故,俱见于《序卦传》,学者汇而观之可也。

(第三节)卦名释义

六十四卦,卦各有名。《文言》曰:“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名者,命也。名起于言,先有此义,乃锡此名,先有此物,乃有此象。《易经》卦各有名,夫乾、坤、坎、离,名也。健、顺、陷、丽,义也。惟先有健、顺、陷、丽之义,然后有乾、坤、坎、离之名。卦义在先,卦名在后。卦名者,以一字代表一卦之义者也。其取名之义有四:一曰言其德,二曰言其用,三曰言其象,四曰指其事。

言其德,如乾,健也,坤,顺也是。言其用,如咸,感也是。言其象,如屯,盈也,坎,陷也是。指其事,如《讼》卦、《师》卦是。

《易经》、《彖传》、《象传》、《系辞》、《序卦》、《说卦》、《杂卦》,有以一字释卦名者,有以一义释卦名者,大抵不外此四端。惟训释之法,有以本字训本字者,有以有偏旁之字训无偏旁之字者,有以双声叠韵之字训本字者,有以同义之字训本字者,亦分为四类:

以本字训本字者。此由字包数音,音包数义,或以虚义释实义,或以此音推彼音,如蒙者,蒙也,剥者,剥也是。

以有偏旁之字释无偏旁之字者。由于字义起于右旁之声,故右旁为声之字。一字有数多之义,后人昌造合体之字,故以合体之字释独体之义。如咸,感也,夬,决也是。

以双声叠韵之字训本字者。由于上古之时,一字一义,因语言不同分为数字。故音近之字义即相同。如乾,健也,坤,顺也是。

以同义之字训本字者。由于一字各有界说,各有义象,故一字必有所该之义。如震,动也,艮,止也是。

今将《彖传》、《象传》、《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训释卦名之说,分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