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13369400000059

第59章 胡朴安讲国学——文字学ABC(2)

由言语进化为文字,字音、字义的原起,已经解释在上面;那么文字的形是怎样原起的呢?我们读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见文字原始节,这里不重录),知道未造文字以前,已经有画卦、结绳的方法,据此看来,画卦便是字形最初原起了。《乾坤凿度》说:“八卦?瘙椸古文天字;?瘙椺古文地字;?瘙楁古文山字;?瘙楃古文泽字;?瘙椾古文水字;?瘙禹古文火字;?瘙椼古文风字;?瘙椻古文雷字。”这种书虽然不可信,这种理却是可信的。

文字起源于黄帝时代,庖牺画卦,虽不可叫做文字,但实在是文字的先导,并且有文字的价值。大概古人和事物接触既久,不能不画一符号以为分别;但思想简单,技艺粗浅,只能画直线,不能画曲线;只能画平行线,不能画交互线。他们看见天的现象平衡而无边际,便画“━”以为天的符号;看见地平坦而有缺陷,便画“——”以为地的符号;因而叠作平行线为“?瘙椸”“?瘙椺”,更错综起来,成为八卦,当做天、地、山、泽、水、火,风、雷的符号;更推广为一切思想事物的符号。

现在将《易经·说卦传》上所讲的符号记在下面:

?瘙椸为天;为首;为马;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马;为木果。

?瘙椺为地;为腹;为牛;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为黑。

?瘙椻为雷;为駹;为玄黄;为旉;为大涂;为长子;为苍筤竹;为萑苇;为马善呜;为铸足;为作足;为的颡;为稼反生;为健蕃鲜。

?瘙椼为风;为股;为鸡;为木;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利市三倍;为躁。

?瘙椾为水;为耳;为豕;为中男;为沟渎;为隐伏;为矫揉;为弓轮;为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为赤;为马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为舆多眚;为通;为月;为窃;为木坚多心。

?瘙禹为火;为目;为雉;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为大腹;为乾;为鼈;为蟹;为蠃;为蚌;为龟;为木科上稿。

?瘙楁为山;为手;为狗;为少男;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箩;为阍寺;为指;为鼠;为黔喙;为木坚多节。

?瘙楃为泽;为口;为羊;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为刚卤;为妾;为养。

古人既然将各种事物,附丽于八卦,可知八卦便是代替事物的符号了。不但八卦如此,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如此。据方申所辑佚象共一千四百七十有一;则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便是一千四百七十一件事物的符号;或一卦一爻,代替多数事物,类是文字的假借;或几卦几爻代替一件事物,类是文字的转注。大概在文字没有发明以前,必是用卦记录事物,记录思想,不过因为分别不清楚,后来便废而不用了。

二结绳的形

《易经·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多寡。”《说文解字》叙:“伏牺(羲)画卦,神农结绳,黄帝造书契。”根据这三段话,可见结绳必在画卦以后,书契以前;和画卦一样,虽不是文字,却有文字的性质;不过画卦只有直线平行线,结绳却有曲线交互线。结绳的形,现在已不可见;刘师培说“‘一’‘二’‘三’古文作‘弌’‘弍’‘弎’即为结绳之形”。这句话虽不可确信,以意推测,或为上古习惯的遗留。大概游牧时代,以打猎为生活,得了禽兽,便将绳结在戈上,表示打猎所得禽兽的数目。因结绳记数目的习惯,进而为一切记事物的应用;《说文解字》叙所谓“结绳为治,而统其事”便是。观此可知结绳必为文字之形的原起;郑樵所记的“起一成文图”,也许是结绳的遗留。我们虽不能见结绳的形,但从文字的形上观察,或者有许多是从结绳来的。现在略举几个字在下面为例:

独体

“一”即是画卦的,或许结绳之是如此,所以《说文》解说为道。

“二”即是画卦的,或许结绳变为“二”,所以《说文》解说为地之数。

古文“囘”象一气囘转之形,屈曲其绳为,是结绳可能的事。

古文“厷”象形,屈曲其绳为,也是结绳可能的事。

合体

“二”古文“上”“下”合两画成文,是结绳可能的事。

太阳之精;围其绳为,屈其绳为,合而成文,是结绳可能的事。

敶也;围其绳为,交互其绳为十,合而成文,也是结绳可能的事。

以上这几个字,虽不是结绳,但看其形体,皆是结绳可能的事;或许即是从结绳的形变化出来的。因为从画卦产生文字,中间经过结绳的一个历程,结绳的形,应该有这样的形式,决不是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的简单。画卦、结绳、文字,都是言语的符号,结绳的符号,必比较画卦进化;与文字稍近,六书的指事,都是符号作用,或许便是结绳的蜕化,有人说:“六书应以指事为先”,亦有见地。

(第五章)甲文

一甲文的发见和名称

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河南安阳县西五里,一个小屯发见龟甲和兽骨,上面都有刻辞。这个小屯在洹水的南边,是殷商武乙的都城。《史记·项羽本纪》所谓“洹水南,殷虚者”便是。刻辞里面,殷代帝王名号很多,因此便有人断定是殷代的遗物,称为“殷虚书契”,“契”是刻的意义,即是刻文字在龟甲上。或称为“契文”,或称为“殷契”,又因为刻辞上都是贞卜的话(贞卜即是问卜),所以又称为“殷商贞卜文字”,普通称为“龟甲文”,或称为“龟甲兽骨文字”;这里称为“甲文”,是一种简称,和《说文解字》简称为《说文》一样。

二研究甲文的人

甲文出土的时候,为福山王懿荣所得,王氏死庚子之难;尽归丹徒刘鹗,刘氏墨拓数千纸,景印《铁云藏龟》一书,其书虽未有考释,然已引起世人注意。后刘氏得罪发边,所臧散失;日本考古家争相购买,日人林辅泰著一文,揭之于史学杂志;研究甲文的人,日见其多。

国内研究甲文的学者,当首推瑞安孙诒让,著《契文举例》一书,但未能洞悉奥隐。后来上虞罗振玉搜罗龟甲很多,经过他的考释,甲文便渐渐可读。继罗氏而起的,要推海宁王国维,他将甲文运用到古史上,甲文的价值,愈觉增高起来。

其他如丹徒叶玉森、天津王襄、丹徒陈邦怀、番禺商承祚等,惟叶氏所著《说契》、《研契枝谭》、《殷契钩沈》,颇有纠正罗氏的违失;其余著作,皆未能出罗、王二氏的范围。松江闻宥,研究甲文,欲为甲文整成一统系,其见颇卓,当能自成一军;但全功尚未告竣。国内研究甲文的学者尚多,这里但举著者所知的记在上面。

三甲文的真伪和价值

自甲文发见以后,信为真殷代文字的人极多;疑其假的人绝少。余杭章炳麟不信甲文,但亦未曾发表过强有力不信的理由。著者对于甲文,没有确实证据,证明甲文是假的,故不敢贸贸然断甲文是假;但著者个人的意见,以为若必定确信甲文是真的,必须经过两种考验:(甲)地质学家的考验;将龟甲入土的浅深,考验年代的远近。(乙)化学家的考验;将龟甲兽骨一一分析,考验其变化的久暂。现在没有经过这两种考验,仅仅根据文字的考证,多少总有点的可疑;我不懂地质学与化学,不能做上述二种考验的工作,对于甲文只能抱不敢信不敢疑的态度。我现在本确信甲文的人,将文字上考证所得的价值,列举在下面:

(甲)殷都邑的考证;

(乙)殷帝王的考证;

(丙)殷人名的考证;

(丁)殷地名的考证;

(戊)文字的考证;

(己)文章的考证;

(庚)礼制的考证;

(辛)卜法的考证。

上面八项,可以约为三项:(甲)历史上的价值。(乙)文章上的价值;(丙)文字上的价值。(甲)(乙)两项价值,与文字学没有关系,可不必论;在文字学上所当研究的是第三项价值,现在将第三项价值,记四条于下面:

(甲)籀文即是古文,并非别有创制和改革。例如《说文》“四”字,籀文作“亖”,甲文中的“四”字,正是作“亖”。

(乙)古象形文以象物形为主,不拘笔画繁简异同。例如:

羊——

马——

豕——

犬——

以上诸字重文,笔画繁简,皆有异同;然都肖羊马豕犬的形状。拘拘于笔画,是经过整理以后的文字。

(丙)与金文相发明。用甲文证金文,常见的字,相合的十有六七。例如毛公鼎“余”字作,盂鼎“盂”字作,和甲文相同。

(丁)纠正许书的违失。《说文》中文字,有许多不得其解的,或解而不通的,甲文可以纠正。例如“牢”字,《说文》作,从“牛”、从“冬”省;甲文上“牢”字,有诸形,都是象阑防的形状,并非从“冬”省。

甲文在文字学上的价值,有这样大;其他在文章上,历史上,当然也有相当的贡献。我极希望研究甲文的学者,先在龟甲的本身上,作精密的考验,倘龟甲的本身,没有问题,则对于学术上的贡献,真是不可限量。

(第六章)古文

一金文中古文和《说文》中古文的异同

许叔重《说文解字》叙:“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今覆毛初印本和孙、鲍二本都是一千二百八十,毛刻改本是一千二百七十九。)所谓重文,即是古文,籀文,或体,三种。除或体外,古文,籀文,都可称为古文;可是将后世出土的金文来比较,大多数不相符合。如《说文》:“示”古文作;“玉”古文作;“中”古文作,籀文作;“革”古文作;“画”古文作作;“敢”古文作,籀文作,都不见于金文。金文中习见的字,如“王在”的“在”作;“若曰”的“若”作;“皇考”的“皇”作;“召伯”的“召”作;“郑子”的“邾”作;“郑伯”的“郑”作;都不见于《说文》。又如金文以为择,《说文》:“‘’引给也。”不言古文以为择字;金文以“乍”为作,《说文》:“‘乍’止也;一曰亡也。”不言古文以为作字。总之金文中的古文,与《说文》中的古文,各自不同。关于不同的原故,有两个主张:

(甲)吴大澂的主张:《说文》中的古文,是周末的文字;金文中的古文,是周初的文字。——《说文》中的古文,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古文,不是真古文。

(乙)王国维的主张:《说文》中的小篆,本出于大篆。《说文》中的古文,是战国时六国的文字,用以写六艺的。《说文》中的古文,是东土文字;金文中的古文,是西土文字。

这两个主张,究竟是不是定论,或孰是孰非,尚待研究。不过近来新出土的三体石经,都和《说文》中的古文相合;就是《说文》中的古文,和金文中的古文,也间有相同的。可见《说文》中的古文,实有两种:一种是鼎彝中的文字;一种是六艺中的文字。不过六艺中的古文多,鼎彝中的古文少;吴氏不察,说许氏不见古籀真迹,未免太过。

二古文的形义是最初的形义

《说文》中的文字,都是形由义生,义由形起,似乎都是初形初义;但是考证古文,便知《说文》中的文字,已经变更了。例如“天”字,《说文》:“颠也”,是最初的义,古人只知有颠,不知有天;天的名是从颠的意义引申出来的。《说文》“天”字的组织从“一”“大”,和“颠”的意义不合,可见不是最初的形;古文“天”作,是人形,“”就是“颠”的形,形与义便相应了。古文的形义,在文字学上,极有研究的价值;不过古文繁简不一,异形极多;各家的释文,又复纷如聚讼。吴大澂著《字说》三十二篇,关于古文的形义,很有发明。现在举其“出”“反”字说在下面,为研究古文形义者介绍。

“出”“反”字说:“古‘出’从‘止’从‘’;‘反’为‘出’之倒文,二字本相对也。古文‘止’字,象足迹形,有向左向右之异;有前行倒行之别;右为‘’即‘’。左为‘’即‘’。读若挞。向右为‘’即‘’,小篆作‘’,苦瓦切。向左为‘’,即‘’,小篆作‘’,读若黹。两足前行‘’小篆作‘’,加‘’为‘’。两足倒行为‘’,小篆作‘’,加‘’为‘’。两足相并为‘’,小篆作‘’,读若拨。两足相背为‘’,小篆当作‘’,今作‘’。以足纳屦为出,当作‘’,变文为‘’。倒‘出’为‘’,当作‘’,变文为‘’。古礼出则纳屦,反则解屦,‘’象屦在足后形。‘出’‘反’二字正相对;与‘陟’‘降’二字同。《说文解字》‘出’进也;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反’覆也;从‘又’反形。盖文字屡变而不得解,古义之废久矣。《诗》:‘绳其祖武’,‘履帝武敏歆’;《礼记》:‘堂上接武,堂下布武’之武,疑亦从两‘止’,古文作‘’即步字,后人误释为武,与‘止’‘戈’之义绝不相合也。”

观二字,小篆变为,与初形初义,悉不相符,可见求文字最初的形义,当考诸古文;这里不过举“出”“反”二字为例,学者观吴大澂《字说》全书,当更明白。

三古文和籀文

自从《汉书·艺文志》以史籀为周宣王的大史;后来许叔重解《说文解字》也是如此说法,“籀文”便公认为在古文以后、篆文以前的一种书体;二千年来,没有人否认过。近来海宁王国维著《史籀篇疏证》,始创说,史籀是书的篇名,不是书体的名;因《说文》中的籀文与殷周的古文,很多相同的,现在略记几个字在下面为例:

籀文;按盂鼎字作,从“米”在豆中,以进之;从“米”与从的意同。即从省声,又甲文与散氏盘“登”字都与籀文同。

籀文“秦”;按盄龢钟和许子簠字如此作。

籀文“邕”;按毛公鼎“雝”字作,从,与籀文字,都是象邕城池的形;篆文变为邑,遂为会意。

“亖”籀文“四”;甲文及金文中“亖”字,都是如此作,与籀文同;惟郘钟“四”作,与篆文略同。

据以上几个字看来,《说文》中的籀文,未必出自《说文》中的古文,因《说文》中的古文,与周古文相同的,反比籀文少。许叔重说:“宣王大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这句话很有疑问;王国维说,籀文不是书体名称。他的理由有两点:(甲)史籀是太史读书的意思;“籀”和读同,不是人名。(乙)史籀篇的文字,是周秦间西方的文字;没有传到东方,所以和东方文字不同。这两个理由,很有价值;第二点尤其有价值。

籀文和篆文是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秦国是西周的故都;秦国本身没有文化,都是西周的文化,所以文字与西周相近,没有什么变更;周朝从东迁以后,文化由陕西到河南,由河南到山东;山东尤其是文化的中心点,文化发达,文字也随着演变,东方的文字,当然与西方不同。六艺是孔子删订的,所以书写六艺的文字,都是东方文字。如此研究,古籀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了。

(第七章)篆文

一篆文和古文

论文字发达的程序,后起的字形,大都从初起的字形蜕化而来;篆文虽是秦代制造,但是因古文不变的极多。张行孚著《小篆多古籀考》一篇,证据极为详确,他举出两个例:(甲)例如“於”古文“乌”,小篆“菸”“淤”等字,都从“於”声,籀文“磬”,小篆“聲”“磬”等字,都从“殸”。这个例,便是已废为古籀,而仍见于小篆偏旁的。(乙)例如古文“瑁”,字“目”字,都是小篆。籀文“韪”,“心”字“韦”字,都是小篆。这个例,便是仍作小篆,而见于古籀偏旁的。由张氏所举两例看来,现在《说文解字》中九千三百五十三字中,和古文相同:大约古籀和小篆相同的,李斯只录小篆;小篆和古籀不相同的,录小篆以后再录古文或籀文。但是张氏所举古文,都是《说文》中的古文;多数是六艺中的古文,和东土文字相近,和西土文字相远;似乎篆文和古文,又发生一个问题了;其实六艺中的文字,和鼎彝上的文字,虽然不同,不过是作法和体势的差异;东土文字,必是由西土文字蜕化出的。我们考证金文,便可以明了有许多文字,虽然和小篆不同,其意义仍相似;例如古文,小篆,从“行”从“辵”,意义是同的。古文,小篆,从“口”从“言”,意义是同的。其他如古文,小篆;古文的“王”,从“二”从;篆文的“王”,从“丨”贯“三”,形不相似。古文地中有火,火盛曰“王”,小篆通天地人谓之“王”;意义亦毫不同。我们虽不能据以考见古文递变为小篆的痕迹;但是,就其不同的一点,加以研究,不外是:(甲)组织的不同;(乙)笔画的差误;都可推测得出来,学者本这个方法,做有系统的研究,定可以找得出文字发达的程序。

二或体和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