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无为而治(中华美德)
13484700000036

第36章 中国红和中国甜

红和甜,在中国民间都是吉祥喜庆的符号,是过大年唱主角的。红要红得正,没任何杂色,鲜活亮堂;甜要甜得充实醇厚。世界上大约很少有民族如中国那般在大喜大节之时,对甜和红有如此热忱的向往。

在物质贫乏的农业社会,老百姓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啃几口咸菜就着对应一日三餐,无论是味觉还是视觉都单调之极,一年到头也只有在过年时,才会挂红灯笼贴红对联,打糕捣豆沙犒劳一下自己。所以讲,中国过大年的年味,就是从红和甜开始。

与西方琳琅满目的圣诞树相比,我们过年常备的天竺蜡梅要显得内敛幽雅得多。在涌着暗香毫不张扬的蜡梅花丛中,那娇艳的沉甸甸的一串天竺红,颗粒饱满结实,如同朴素又沉实的新年祝愿。这是最经典的中国红。

甜象征舒心顺当,幸福如意,因此新年第一餐,必得以甜开始。尽管现今怕血糖怕血脂,但新年甜食怎么样都不愿忌口,再甜也不觉得腻。我的祖籍浙江桐乡有个习俗,出嫁的女儿生头胎,娘家人必要备齐四色贺礼,分别代表长命福贵。长寿面自然代表长寿;面筋烤麸因是发出来的,故代表福;桂圆的谐音为“贵”;命则是用红糖表示,甜代表顺风顺水、开心如意。

新年习俗第一餐通常以宁波猪油汤圆和八宝饭开始,汤圆是团圆的象征,那薄得如和田白玉一样的汤圆外壁剔透晶莹,轻咬一口,舌尖就感受到那厚稠稠的一注甜流,富有质感,甜得很中国——外表朴实无华,内里却是有质有料。八宝饭的甜,甜得很热闹,红果绿丝、蜜枣莲心百果、豆沙什锦聚集在一起,看似互不相干却互相融洽,很有中国人传统的世代同堂的欢庆。年饭从大年夜到新年第一餐,都是围桌分享。总觉得西餐各人面对自己一份自管自太冷清,不似我们的圆台面大家围桌而坐,一起在里面舀呀捞呀,看似不雅,其实就是你我不分,一大家子共同享受。所以说,中国甜如中国酒,一人闷吃毫无情趣,必要热热闹闹才能吃得甜在心头,连血糖都会化解——信不信由你。

江南的甜,甜得很精致很典雅,一如宁波猪油汤圆,粒粒都搓捏得滴糯精巧,吹弹即破。与此异曲同工的还有一道甜食,我们家乡称枣饼,每只如旧时银元大小,是用枣肉去皮去核和着糯米粉捏,内馅为核桃末和猪油拌黄糖,然后嵌入刻有各种富贵吉祥图案的木模内,出笼后晶莹如玛瑙,衬着一叶暗绿的粽叶,枣香四溢。

中国甜的特点是,甜得醇厚,富有质感,不像西式奶油内存太多泡沫。如过年做汤圆馅的黑洋酥,拌着一汪猪油,一口咬破汤圆皮,舌尖就感到沉甸甸厚稠稠的一注甜流。还有豆沙、枣泥,也是一种实笃笃的甜,白糖冬瓜、白糖杨梅等种种小食外包的那厚厚的雪白的白糖外衣,很有中国人传统的好客之道。尽管平时轻易不动用白糖,一旦需要,则毫不吝啬,厚厚地涂上几层糖衣也在所不惜。

灶爷也喜欢吃甜的,故而腊月送灶之时,都是清一色的甜食,用糖封好他老人家的嘴巴,让他在玉皇大帝前为百姓甜言蜜语美言一番,求得明年一年甜甜蜜蜜的好时光。

过大年的喜悦,就是从甜开始,所以俗话的年忙,也是忙得心里甜丝丝的。

说到甜,最独特的一道是甘,这是一种清新幽淡的甜味,英语中找不到“甘”这个字,这样的一种中国甜恰恰是含蓄、内敛、厚重的中国文化的最生动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