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习当成生活的必修课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于1828年,是俄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一生为真理而奔走呼号的战斗者。他除了写有著名长篇小说《怎么办?》以外,还著有许多有关社会、自然和文艺理论的论文。
1828年7月24日,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生在伏尔加河边美丽的萨拉托夫城。他的父亲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牧师,很有学问。家里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有空就到这里来。
7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读书简直入了迷,他经常一面吃饭,一面看书。有一天早晨,妈妈看到孩子好长时间没从厨房里出来,心想这孩子到底吃了些什么?于是,他母亲悄悄地走到厨房门前,只看到小车尔尼雪夫斯基正在那里为一篇小说中的人物而哭泣流泪。妈妈喊来了他的父亲,又拿了很多他平时喜欢读的书哄他,他才擦擦眼泪继续吃饭。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喜欢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喜欢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小说,还读了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10岁时,就已赶上了15岁中学生的水平。
他14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萨拉托夫的教会中学。那里的教师多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人,除了讲些老掉牙的教材外,不能给学生提供任何新鲜有用的知识。车尔尼雪夫斯基十分不满。
有一次,老师布置写作文,他不受老师的限制,很快写出了一篇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他说:“知识就像一座有无数宝藏的大山,越往深处发掘,越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在知识的园地里不屈不挠地耕耘。”文章写成之后,学生们就争相传阅,这在他的心灵里,点燃了更旺盛的求知之火。
16岁时,车尔尼雪夫斯基已经通晓7种外国语,大量阅读了俄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文章。第二年,他中学毕业后,又考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
在大学读书的那几年里,车尔尼雪夫斯基更加卖力,更加勤奋,读书常常是通宵达旦,被老师和同学戏谑地称为“伏尔加河边的读书迷”,这也就是他最终能成为著名文学家的根本原因。
将学习当成自己的必修课,让自己的青年时代因学业辉煌而闪耀金色的光芒吧!
世界上没有先知
鲁班,是一个敬称,他是我国工匠的祖师,名叫公输般。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鲁国人。鲁班生于公元前507年。他家世世代代都是手工工匠,鲁班本人则是一个手艺高强的工艺巧匠。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锯、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等等,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试验、刻苦钻研而研究出来的。鲁班发明锯的过程就很有代表性。有一次,鲁国的国王命令鲁班在15天内伐出300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干,可是大家用斧头一连砍了10天,个个都累得筋疲力尽,也只是砍了一百来棵大树。这时,砖瓦石料都已经备齐了,国王选定动工的黄道吉日也快到期了。
如果到时木料还没有准备好,就要被处以死刑。怎么办呢?晚上睡觉的时候,鲁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然后,他爬起身来,不再睡了,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走去。走着走着,鲁班来到了一个陡坡前,他要翻上这个陡坡就只能用手抓着上面的野草爬上去。就在他向上爬的时候,忽然觉得手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等他来到坡上一看,长满老茧的手居然被划出一道口子,还渗出了血珠。他在周围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自己的手竟然是被一种野草划的。
鲁班很惊奇,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这时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野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鲁班的心里豁然开朗。
他用毛竹做了一条竹片,上面刻了很多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就出现一条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片上的锯齿钝了。什么东西比竹片更坚硬呢?鲁班想起了铁。他请铁匠照自己做的竹片,来制造带锯齿的铁条,用它去伐树,真是快极了!有了它,鲁班和徒弟们只用了13天,就伐了300根梁柱。这根铁条,就是锯的祖先。
鲁班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先知,所有的成功都是付出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如果鲁班不是时时刻刻想着更快地把木头砍下来,如果划伤手后就草草包扎一下,那怎么会发明锯子呢?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其实也是非常敬仰鲁班的,而其在其文学作品中也对其有所描绘,他也曾经说过:“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人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后来有的人取得了成功,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区别就在于有的人知道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进行钻研,有的人却只是等着别人为自己提供答案。
知识的积累不在于专注的学术研究,其实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只有生活的体验丰富后,你的理论加上实践,这样才能创新,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出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习是最需要勤奋的。一个人丧失了勤奋,也就丧失了一切。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们称道,车胤“萤入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偷光”是勤奋;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勤奋,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计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计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代饱学之人。
中华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才之路,是发愤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等,也流传着很多古人珍惜时间、发愤苦读的故事。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了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3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