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夜晚,你做些什么或想些什么?
这个夜晚,上去千百年,下来也千百年,甚至更长更久的夜晚;这个夜晚,眼前是灯火,眼前是星光;这个夜晚,门前有风走过,留下一丝丝清凉,秋季要来了,夏季正在逝去。这个夜晚,这个夜晚,我的耳朵里一直响着水声,一片哗哗的水声。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验?在似醒非醒中眼前忽然出现一些意外的景象:一只风筝,一个陀螺,一枚生锈的铜币,一棵结实累累的银杏树,或是一张笑脸,一张哭脸,有时也可能是一阵鸟叫……它常常令我困惑,不过有时候也是一种快慰,像这片水声,似是无端必也有端,它的起端在过去的时日,一度接触,一度熟悉,一度,因为这个夜晚,一声声从沉淀的心中爬出来,从认为早已遗忘的记忆里爬出来,过去并未完全过去,至少并未彻底湮灭。
在水声里,眼前出现一条溪流,一条小小的溪流,淌出荒谷,淌过丛林、断崖和飘着炊烟的村落,淌向遥远的平原。我从上面认识蜿蜒与流失,流失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大概不可能记得生命的第一口吮饮了吧?我们都经过第一口吮饮,这第一口是一切的开端,从此步上人生,从此开始去迎接未来。这第一口多半是一小匙黄连汤或母亲的乳浆。无论是黄连汤或是母亲的乳浆,都是第一口,也都脱不了溪流的关系,我确是如此。居住在那条溪边的每一个人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说第一口饮进的便是水声。似乎不必去追问何以要用黄连苦汤作开口,就是母亲的乳浆也甚少甘味,你从这上面体味到什么吗?我明白如此进行的一次传递仪式,传递着人类的“源远流长,”传递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免的遭遇。
我自然有充分理由去想这条溪流,追溯它的性情。水声唱过去,唱过那个匍匐两岸的山村。记不记得挤挤挨挨的青色大宅院,巍然的门台上镶着兽头。一只角的兽头,他们说是麒麟,谁又见到过麒麟?眼睛里的许多事物都是不曾见过的,一点一滴来自上一代的流传。既然如此说,也便如此相信,因而过了数百年,脑子里仍有一只麒麟,甚至增添了“麒麟送子”另一种抽象。抽象由于单调而扩张,道士的符咒,乩童的颤抖,玩戏法的汉子又来了,在宅院门外,耍着刀剑,或刀劈活人,毕竟发生了一次血淋淋的惨剧,仍然不能刺醒习惯的沉述,于是第二年又回到了原样。大门上当然有一对铜门环,门环衔在狮口里,每一次叩击响起清脆的叮当,从这声音里系着煊赫家世与时间的失落。然而没有人会去理会,至多欣赏一番满壁涂着的古老,也只是偶然欣赏。古老与不古老并不深究,他们看古老如看现在,甚至十分嗜好于这份古老。你可曾留意过屋瓦下面的演出吗?几乎每一片屋瓦下面都在上演生生死死。我记得小时候用杀死的炸蜢或蜻蜓去诱逗成群的蚂蚁,后来换了人,一个个人,我后面的人。每听到先一响后三响的锣声,后面必然跟随哭泣的行列。我也听熟了飞凤坡上的山风,日夜卷起沸腾的松涛,在那些年月里的年岁,还不懂得去拾松子,就算拾一次松子,也是为了给炉子生火。极单纯的愿望,倒是喜欢看醉卧在青石阶上的汉子。在那些黄昏,风又走在他的身上,扇着鼾声。属于穿凉亭的凉凉石阶,夏日的午后逃避炎热的所在,通常也在此时在此地出现木莲豆腐的担子,在这岛上叫做爱玉冰。放了许多青梅、红丝和薄荷水。那情形也出现在祠堂门口,和祠堂门口的井水一样清凉。那口水井却是一个故事,说是挖到相当程度时,闻到了下面人家的鸡啼犬吠呼儿唤女之声。人们相信“三十三天天上天,”既然天上有天自然地下也有地,无非为了形容它的深度,因为有如此深,井水才得如此清凉,或者说它的清凉由于它有如此深度,那样地骄傲着关于一口井的成就。我们也有许多时间在向井中找寻下面的世界。其实它只是一口普通的水井,天冷时会冒热气的水井。这口水井一度被木盖封锁,在战争接近的年头,战争的另一方,曾卑鄙地在井中下过足以置人于死地的毒药。战争,也在那时认识了战争的面貌。搂抱庙宇中的高大石柱,搂抱着斑驳纷纷与接受一份透心的森寒,以及普遍浮现的古铜色的脸膛,以及,以及,我似乎越想越远了。
不过我必须说,这些并非与水声全然无关。一条溪流有有形部分,也有看不见的无形部分,无形部分也是最深刻部分。几乎川流在每一个生活在这溪边的人们的身上,它像是一些脉络,盘踞于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特别在这个夜晚,在我走出来许多年许多年后的夜晚,似乎一下子排开了层层遮拦,以致溪流的形象与水声的活跃变得十分裸露,我闻到它的呼吸,听到它的呐喊。我看到一堆堆三月升腾的云树,我看到烟雨漫过的荒郊,我看到布谷鸟翅膀底的半裸身子,与阳光照射的天空对峙,汗水从背脊滚向泥土,犁锄响起叮当,我看到深夜的石灰窑山谷,冒出熊熊烟火,捏铁锤的粗壮胳膊,鲜明的线条刻画出另一种粗犷的纹身,你说它原始,它本来原始,原始最是流行,原始流动过忽上忽下的村道,原始留在粗糙的石板桥上,和更多的原始生根于脑袋。本来原始,我们本来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的后代。胡子爷爷在这时衔着长烟袋走来,双襟头布鞋跨过由水声裂开的两岸,嘴里吐一口口悠闲。如果坐下来,坐下谈谈,谈着某家某户,谈一窝猪八胎,谈新媳妇眼睛“萝卜花,”谈雷殛的大樟树,蝉声,灶台上冷却的荷叶粥、长板凳、艾香,老祖母的蒲草扇,那么多的手姿,蒲草扇打出节奏,拍落乱投而来的萤火,从脚下踏死的影子,去预卜一年收成。总是听说:“银河直,稻结实。”我常常怀疑银河,银河里有水无水?无水的银河何以叫河?但是从此让我知道银河,知道鹊桥,知道牛女两宿,知道说“七簇扁担短拄稻桶星,念得七遍会聪明”。我希望聪明,也如是相信,于是深闭一口气,一口气念上七遍。老祖母说“白娘娘与许仙,”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也许太幼小,不需要那么多凄哀,宁愿由自己去编织新奇。在溪边挖口小井,种小鱼、小虾,种头上飞过的云彩与天空的颜色,满地去找毛栗树,一条长长藤蔓上垂挂一只只如铃的酸梨。那年,第一次攀上狮子岩,去摸触岩石狮子的双目,岩石狮子的双目迷信着人们的幸福,那年小堂姐要出阁了,带我去的也是小堂姐。反正离不开传说,传说流行在夏夜的晒谷场上或冬季的炉边。愿不愿听听棋盘桥酿成的悲剧?或许理应说溪流是导演,大雷雨之后突发的山洪是导演,而这一悲剧中的第一主角是我的伙伴。山洪来时他和棋盘桥一起坍落水中,我目睹他的升沉,一声声挣扎出呼救声,岸上投下竹竿,绳索,和杂乱的脚步,山洪如愤怒的奔泻,难怪被说成“出龙神”了。呼救声渐去渐远,终于不见人影。叹息无补于事,事实上那位伤心的母亲几天后离开了山村,她说不愿也不敢再见到这条溪流。溪流似乎是罪魁祸首,但对它既无法惩罚又无法饶恕,走也许是理所当然。她走得很远,远去上海,然而第二年夏季却传来了死在曹娥江上的消息,据说是自己从船头跃入水中的。这条溪流正好注入曹娥江,那么他们母子会合了。至于那位活着的父亲,从此放下耕作,每天守着桥头,不用问以后了,以后传遍河水鬼的恐怖,在落日之后,我们被禁止走近溪边。虽然无人见过河水鬼,偏有红肚兜、蓝头发、绿眼睛一说。不过时间会使一切平息,不久棋盘桥修复后,溪水中又有戏水的孩子。青石埠头上,洗衣妇的捣衣声,更是一年继一年,一个清晨又续一个清晨。
生命既脆弱又顽强,一开始便是如此告白了,是以有许多时间处于绞扭,通常可以看到这两者的连锁。从速观点很容易在人们身上发现几乎属于对立的特点。一时强悍,一时驯顺,却又能捏塑成某种程度的和洽。甚至对爱恨也是一般情调,挤压到非生即死的短距离,这也很像那条出谷的溪流。对于溪流,依靠多于喜爱,它关连着生存,所以相信溪流就是溪流,不会去在意川流中谱出的水声,甚至无暇去一顾水声,我也只是偶然得着印象。那年躲避寒热,人们相信病由魔起,必须躲避。我被移到春福叔叔空下来的小楼。小楼半架溪上,一夜、两夜、三夜。窗外是老了的秋山,深静中水声在楼下哗然,我第一次深刻地认识溪流。水声则宛如唤醒,唤醒着远来远去,唤醒着挣扎与欢笑。当热去冷过,窗洞中月落星移,水声也如挂入天空,和挂在对岸一排腐朽的旗杆上。而风总是摇撼后面的祠堂的檐角,角铃响声叮叮。你想到过旧时祠堂在那个空间里树立的尊严吗?每一位族长都有一副严肃的面貌,他们往大厅的太师椅上一坐,下面跪着的便是待罪子孙。小时候我就看过一次这种场面,一对远房的叔嫂,好像是说通奸吧,被邻居送进祠堂,他们的手脚捆绑,脑袋低垂胸前,那位叔叔偷偷地吵着坐在上面的胡子脸,看这些脸上的嘴如何动法,是“沉水”还是“逐出”?幸好那年那时溪中的水潭浅了,听到锦山爷爷说“请家规”。家规刻在一对发光的檀木板子上,板子对着男子的光屁股挥动,挥出一阵劈啪,板子上立刻沾上了受罚者的鲜血,而且永远无法抹掉,然后看着他跋着腿走出村口。那位女的从轻发落,掌颊之后由她回去,然而第二天发现她悬梁自尽了。从祠堂大门,正月里牵出龙灯,正月十六在九里坂和黄姓展开械斗。两姓结怨因一块祖上的坟地,械斗进行了百年,械斗有大有小,小时动动棍木,大时搬出真刀真枪。我不明白祠堂与溪流如此贴近,像是两条血管,插一个身上。自然溪流之水也视为血液了,其珍视的程度甚至胜过血液,为一注水不惜流血,于是一场命案又一场命案,都由争水而起。为一注水,父亲在夏日的滩头守着长夜,用水车、吊桶汲水去润湿龟裂的土地,听到水声的哗哗流动在脸上出现笑的满足。没有太多的奢望呀!归结起来几个字:一张犁、一仓谷、一房有福相的媳妇。可是又不免听到苦旱祈神的法螺。狮岩山上席棚里供着比我种在小井里还小的鱼虾,却硬说是东海龙王,从两百里外迎来,法螺呜呜,呜呜之声凄凄,这时才知人间的无奈,凑巧来一场雨,又多一分虔诚。古老有时是一种愚骏,然而也是一种凭借。流行着一句话:“靠天吃饭”。秋收后一场野台戏,溪边的野地上搭起戏台,收割后的田地布满凌乱的脚印。半夜之后,打磕睡的戏子,打磕睡的观众,打磕睡的小贩,溪流的水声静了,静在走来的冬季里。
不错,这个夜晚我想的就是这些,由水声引出来的,耳朵里还是水声,水声响着哗哗,哗哗地想远去,你想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