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大师
13704000000009

第9章 管理理论行业(2)

管理大师们适时地将俄罗斯纳入他们持续扩张的预定行程里。汤姆·彼得斯在他2009年出版的《重新想象!混乱时代里的卓越商业》一书前言中,讲述了在西伯利亚的遥远角落新比利斯克(Novobrisk)举行的一场为期一天的管理研讨会的故事。(当然,书的前言是在新西兰南岛的黄金海湾写成的,那里距离新比利斯克如同天堂到地狱般遥远。)

然而,管理理论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进展发生在亚洲。亚洲长期以来都将最优秀的年轻人才送入美国的商学院,就像一度将他们送往牛津和剑桥那样。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新加坡政府中不乏拥有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现在,亚洲正在打造自己的商学院:当西方大学在东欧设立分校之际,亚洲本土的大学也在积极开拓商学院市场。

亚洲本土商学院的兴起已经撼动了商学院的全球排位。《金融时报》在其“2009年商学院排行榜”上,将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列为第八,排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和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等美国强校之前。随着亚洲最聪明的人才投身商业,很可能在将来会进一步撼动这个排名榜。位于阿默达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每个学位拥有681个申请者,相形之下,斯坦福商学院只有可怜的17个。天才宝贝(FasTracKids),是由有野心的中国父母们资助的项目,其自称“初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接收年仅4岁的幼儿。

咨询业务已经大举入侵亚洲,尽管事实上许多亚洲公司是家族式的经营。上海、印度德里的公司和伦敦、纽约的公司奉行着同样的管理理论。无论在伦敦和纽约还是在上海和德里,埃森哲和普华永道的霓虹标志与汇丰和花旗的同样醒目。随着年青一代亚洲人(接受过商学院教育)从他们的父辈(在实践打拼中取得经验)手中接过公司,咨询公司将会迎来富矿带。

大师行业也是如此。若走进北京或者上海的书店,你会看到成堆的管理书籍;走进商业机构,你会发现成群的学生在虔诚地做着笔记。西方的大师们与上了年纪的摇滚明星做着同样的事情,即在他们的演讲行程中添加一些亚洲城市:往往报酬丰厚,听众数量众多、彬彬有礼,而且回到家乡还可以利用亚洲的趣闻逸事来提升自己的成就感。然而另一些大师们则更认真地接受进军亚洲的挑战:约翰·奎尔奇和叶恩华双双加盟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他们分别来自哈佛商学院和荷兰鹿特丹商学院)。

热火朝天

管理理论行业被爆炸式增长、激烈的竞争和全球化重塑。自“二战”以来,商学院的业务一直呈爆炸式增长。美国这一全球领潮者,每年颁发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的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3 200张增加到今天的约15万张。马修·斯图尔特指出,“在下一个10年的某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口数量将会超过芝加哥的人口总数。”在大学本部的怂恿下,商学院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大学将商学院当作摇钱树,并通过由诸如《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及《经济学人》等媒体打造的年度工商管理硕士排名来向其施压。哈佛和沃顿商学院等名牌学府只能坚持不懈地吹响自己的号角以维持前10的地位。而新成立的商学院不断地紧跟新理念,试图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例如亨利·明茨伯格的国际实践管理大师(International Masters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项目摈弃了缺乏经验的年轻人(只接收在职管理人员),也不设在学院本部(其校区分布在5个国家)。

商学院表现出某种令人吃惊的能力—在遭到蛮横批评和经济衰退的双重打击下都能安然无恙。金融危机以组合拳打击它们,败坏它们的名誉(如所有一切关于“末日代理机构”的言论),也摧毁其毕业生的饭碗(自2007年下半年,华尔街在18个月的时间里解雇了24万名职员)。然而商学院却继续欣欣向荣。2009年,超过3/4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课程项目收到了比2008年更多的申请,据一个商学院联合会的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GMAC)透露,这是5年来最好的表现。为此商学院能够提高学费并增加课程数量。但对于愤世者而言,这几乎就像一场阴谋:先引发风暴,然后向学生提供避风港,直至风暴离去。

商学院继续受到追捧显然是因为它们在销售某些有价值的东西:一张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相当于一张企业精英会员卡。拥有这么一张卡,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能带给你最高层的职位,而在最差的情况下也能提升你的收入。通常,雇主们付给工商管理硕士们的薪水,相当于毕业于大学本科的职员的两倍,比拥有低层次管理学位(例如金融硕士)的职员高出30%~35%。据报道,约98%的雇主满意他们聘用的工商管理硕士,这一数字自1998年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过,这表明雇主们将会继续在同一个池塘里钓鱼。

这些商学院已经证明了它们极其善于针对批评做出调整。甚至早在危机爆发前,它们就开始为潜在的市场萧条作准备:担忧过度扩张及来自商界批评的打击,同时担忧它们课程的实用性。2005~2006年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实施自建校以来最激进的改革,并增加了超过10%的教职员工。耶鲁管理学院将基于目标的传统课程(市场营销等等)替换成了基于各种要素(投资者、消费者、雇员)的“整合”课程。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给学生参与“项目”的机会,比如印度的医院和莫桑比克的能源公司的项目。而排名较低的商学院也堪称是最具创新性的。越来越多美国商学院跟随其欧洲的榜样提供一年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另一些则推出更多的专业课程,如曼彻斯特商学院推出市场营销和金融等20项课程。

对这些“末日代理机构”的激烈批评只会强化商学院对于改革的承诺。大批数量惊人的世界一流商学院随着危机的到来任命了新院长,例如欧洲的伦敦商学院、贾吉商学院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还有美国的凯洛格商学院、布斯商学院以及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决定任命尼廷·诺里亚为院长是格外意味深长的:诺里亚是首个在北美以外地区出生的哈佛商学院院长,并且他一上任就宣布“商业面临‘合法性危机’,而商业教育正处于‘拐点’”。

诺里亚认为他的首要任务是恢复人们对商学院的信心。这意味着要改善一直被忽略的两件事情:“能力”和“个性”。他希望教职工更多地关注聪明的金融技巧的风险,这样他们将有大量的研究案例;他也希望哈佛商学院重申其塑造学生智力及个性的承诺。诺里亚一直主张商务人士应该把自己视为正直职业的人,他也支持让学生遵循管理行业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然而他传达了大量乐观的情绪:哈佛商学院正处在“一个非凡革新时期”的巅峰。诺里亚希望这家商学院变得更全球化,他作为院长的首轮行动之一便是展开对全球商业热点地区的旅行访问。他也希望反思学院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一直在仔细研读关于商业决策的研究案例,新院长希望他们也参与到活生生的案例研究中—亲身游历中东或者孟买,并且在现实企业中工作一段时间。

同样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席卷了整个咨询业。在马文·鲍尔的员工总是戴着帽子上班的那个年代,咨询业是个舒适安逸的行业。而今天,企业巨头们,包括普华永道、埃森哲等会计师事务所和美国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DS)、印孚瑟斯公司等科技企业,正向这个领域投入巨大的资源。科技巨头思科公司一举收购了毕马威管理咨询公司20%的股权。法国科技企业欧创公司(Altran)兼并了世界最老牌的管理咨询机构—理特管理顾问公司(Arthur D. Little),当时后者由于过度扩张而陷入破产。然而,尽管有这些巨头企业的入侵,较小的公司仍然保持着成倍增长的发展速度。被大多数咨询机构采纳的“非升即走”体制,导致许多中年顾问不得不自己开设咨询机构。而巨大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有大批优秀的年轻工商管理硕士在寻找有利可图的利基。

理论的重要性

管理理论为这个多元的行业提供黏合剂及能量。如果拿掉管理理论,就只剩下一群了无生气的职能人员(教授、顾问和书籍作家);加上管理理论,他们就是一群承诺重构产业及重塑世界的人。

自管理理论首度被提出时,咨询机构就用它们来赚钱了。鲍尔通过对理念的投资和对关系的培养,把麦肯锡变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咨询机构。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波士顿咨询集团威胁说要通过炮制两个“宏大理念”将鲍尔的公司踢下高枝:一个是“经验曲线”理念,即让公司了解到通过专业技能的积累,它们能够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削减成本;另一个是“矩阵”理念,鼓励公司不要把自己当作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要把自己看作一些对结果有不同贡献的业务组合(例如“现金牛”与“瘦狗”)。

主流咨询机构加大了对理念形成和推广的投资。麦肯锡每年在管理理论上花费4亿美元,它同时经营着进行尖端技术研究的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麦肯锡季刊》,以及更为重要的“麦肯锡季刊”网站—用来传播它的研究结果。波士顿咨询集团继续奋力挑战麦肯锡的至高地位,它推出的“新兴市场大企业”年度报告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而另一些咨询机构也加入到此行列中,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运作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心,例如创新优势中心(the Centre for the Edge)为两名业界最引人注目的大师约翰·西利·布朗和约翰·哈格尔三世提供高位;而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运作着最成功的商业杂志之一:《战略与经营》(Strategy & Business)。

此外,绝大多数咨询机构都会竭力培育畅销的商业书籍,鼓励作者将其理念写成著作,并斥巨资作宣传和促销。对于“蓝筹”咨询机构而言,一本成功的商业书籍能提高其思想领导者的名声。波士顿咨询公司凭借哈罗德·赛金、林杰敏和阿瑞丹姆·巴塔查里亚合著的《全球性》一书,打响了其在新兴市场思想领导者的名声;博斯管理咨询公司(Booz & Company)凭借谢祖墀的《中国战略》一书巩固了其在残酷的中国市场的地位;贝恩公司凭借克里斯·祖克的《回归核心》一书,以战略管理为手段,提升了其凭借核心能力获取利润的能力。1980年以来麦肯锡人已经炮制了超过50本书籍,而它在1960~1980年间仅推出过两本书。洛威尔·布赖恩是个彻头彻尾的麦肯锡人,他已经写了6本书。

对于不知名的咨询公司而言,一本成功的商业书籍能成为一张赚大钱的特许证。如盖洛普公司一直挖掘“优势评估”(strength assessment)这一理念(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发挥出你的优势而不是沉溺于你的弱点),直至将它榨干。它也发行了一系列畅销书籍,譬如《力量发现者2.0版》(汤姆·拉思著)、《现在,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汤姆·拉思和巴里·康奇合著),以及各种各样关于如何充实自己的书籍。该机构还在这些书籍的基础上创办了极其成功的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