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见义勇为
13717000000045

第45章 西楚霸王顼羽匹夫勇

项羽(前232—前202),字羽(特别注意一下项羽本名籍字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中华史上最强武将!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人称西楚霸王。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他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来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大怒,项籍曰:“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便教授他兵法。但他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项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项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霸王举鼎一词的由来),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秦军进攻赵国,赵国打不赢,被围困在巨鹿城,成了瓮中之鼈。项羽建议楚国出兵帮赵国,上将军宋义却不肯出兵。项羽很生气,杀了宋义,自己当了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信和名声传遍了楚国和各诸侯国。将士们都很害怕他,很服从他。于是,项羽带着士兵们浩浩荡荡渡过漳河,到巨鹿城帮赵军一起抵抗秦军。

过了河之后,项羽下命令将士们用斧头把所有的船都敲破,扔进水中,把所有作饭的锅和蒸饭用的器具都打烂,推倒所有的营垒,只留下三天的粮食,以此来向士兵们表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如果不胜利就死的决心。没船回去,没地方住,三天之内不打败秦国就没饭吃,这个念头让楚军将士们个个勇猛无比,勇往直前,抱着必胜的决心。

一到巨鹿城,楚军将士就包围了秦军,与秦军展开了生死决斗。楚军个个勇猛杀敌,和秦军打了九仗,胜了九仗,将士们的士气越来越高,一个楚军士兵可以抵挡十个秦兵,叫喊声快要把天震破了。结果秦军被杀得落花流水,楚军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其他赶来救赵国的诸侯国到巨鹿之后,搭起帐蓬,筑起营垒,却不肯出兵帮赵国。楚国进攻秦军时,他们也不帮楚国,而是在一边看戏。当他们看到项羽带领着将士们把秦军杀得节节败退,大获全胜,楚军将士以一敌十,个个那么勇猛时,才害怕得直冒冷汗。

项羽打败秦军之后,召见各个诸侯国的将领。诸侯将领们一进大门,就害怕得“扑通”一声都跪在地上,用膝盖往前走,没有一个敢抬起头来看项羽。从此,项羽就成了各个诸侯国的上将军,诸侯国都隶属于他。

后来,项羽杀了秦王,诸侯国也向楚国投降。项羽就自立为西楚霸王,势力越来强大。

只可惜,他只有打仗的勇猛,却没有其他的才能。自立为王之后,他不善于任用有才能的将领;对将士们关心,却只能施以小恩小惠,不能顾及大体;给各王封地不公平,把不肥活的土地封给六国的后人,把肥美的土地封给自己的臣将,搞得其他的诸侯心里很不满,开始背叛他。他与刘邦带领的汉军打仗时,残忍地杀光了所有投降的汉军俘虏。他的军队每到一个地方,就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损害,扰乱了百姓们的生活,百姓心里都怨恨他。最后,与汉军打斗时,节节败退,在乌江边上自杀了。

名师点评:

楚霸王项羽的一生,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農中原,问鼎咸阳,裂土封王,最终却因他自身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随着乌江渡口的那一道长剑血光,项羽的悲剧命运划上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句号。悲剧的历史隐藏着悲剧的人物命运。项羽的性格悲剧从楚汉战争的史实中得到了印证。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面对项羽的人生悲剧,徒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是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我们应该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反复锤炼自己的性格,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之舟,更好地驶向人生海洋的理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