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见义勇为
13717000000006

第6章 杨夫人六义守危域

公元784年,唐朝战略重镇项城(今在河南东部)突然被围得水泄不通。围城大军旌旗如潮、刀枪成林、千鼓擂动、万马嘶鸣,一阵阵喊杀声跃过城墙,一直传到县太守的大堂上。

项城太守李侃听着震人心魄的鼓声,看看堂下站立的文臣武将,忧心忡忡地说道:“‘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战乱不断,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年初攻下汴州(今河南开封),自称楚帝,公然叛唐,几次与唐军交战无往不胜。现听说他派女婿亲自来攻项城,几位有何高见啊?”

“当然是和他拼个你死我活啦!”守城总兵瞪着眼睛、翘着大胡子怒吼着说。

“不可!万万不可!”一个文官连连摆手,“敌兵人强马壮,气势如下山猛虎;而我们城墙不高,壕沟又浅,武器破旧不堪。这样交战,岂不是拿鸡蛋硬往石头上撞吗?”

“难道你想投降不成?”守城总兵反问道。

“我看就只有这条路!”那文官摊开了双手。

“投降也得死!”另一个文官没精打采地说,“这些叛兵什么干不出来?我看,大家就伸着脖子等死吧!”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李侃为难地看着他们,最后皱着眉抬抬手说:“战则非败不可,降也不能保命,我看,只有一条路可走:我们弃城冲出去……”

“不行!绝对不行!”李侃语音未落,帐后就有人高声喊道,随即走出一个端庄的中年妇人,她就是县太守李侃的夫人杨氏。

只见杨夫人缓缓走近李侃,神情严肃地说:“夫君身为一城之主,就有守卫城池的职责,怎么能不顾百姓死活,自己率先逃走呢?”

李侃涨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可是城内守兵太少,又无兵器粮草,很难固守。敌人实在太强大,踩也把我们的小城踩平了!”杨夫人却胸有成竹地说:“城内仓库里还有一些钱粮,与其白白拱手送给敌人,不如拿出来召集壮士、奖励守城将士。只要我们人人同心,共御外强,城,我们一定能守得住!即使城破战死,大丈夫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听着夫人掷地有声的话语,李侃不由浑身热血沸腾,他毅然举起了令旗……

第二天全城百姓被召集到演兵场上,杨夫人亲自登台动员,她激动万分地说:“父老乡亲们,你们世代居住在这个城里,只有你们才是城的真正主人。你们怎能忍心看着敌人攻破城池,杀害你们的父母妻儿,毁坏你们的家园?所以大家必须拿起武器,同仇敌忾,拼死守城,才有大伙儿的活路!热血男儿赶快上阵杀敌吧!”

几百名青壮年勇士拿起武器登上了城头,紧张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敌人如潮水一样涌向城头,全城百姓和守城将士们团结一致,奋力进行抗击,战斗场面异常感人和惨烈。

突然,一支利箭射中了正在指挥的李侃左臂。在几个亲兵护卫下李侃正准备撤下城头,马上被杨夫人制止了,“你是一城的主将,人在城头,百姓会奋勇杀敌;人不在城头,军心难免动摇,城还守得住吗?为了全城百姓,你必须坚守城头,就算战死也不能后退,李侃听了,挥舞宝剑重新扑上城头。守城军民登时热血沸腾,勇气倍增……一位壮士一箭射死了敌军主帅,叛军没了指挥,顿时乱成一团,只好慌慌张张地收兵撤退了。

项城解围了,全城百姓得救了!守城军民拥抱在一起,无不敬佩地望着深明大义的太守夫人。

名师点评:

杨夫人乃李侃之妻,她鼓舞李侃奋力顽抗外侮,保卫国土的事迹。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显示出她深明大义的女丈夫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