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清虚集
13745800000013

第13章 面对21世纪的中国道教

面对21世纪的中国道教——在上海道协“道教文化知识讲座”上的演讲

这次上海市道教协会的“道教文化知识讲座”要我来讲“面对21世纪的中国道教”。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一个预测性的题目。就我的学识而言,我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是因为我刚从日本的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回来,在那里我做了十个月的研究工作,研究的题目是“面向21世纪的中日宗教特点的比较研究——历史的、现实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在这次研究工作中,有关于对21世纪展望的内容,因此,我同意来讲这个题目,并且把它当做向大家汇报研究工作的机会。

第一、21世纪的世界和中国

再过三个月,20世纪就要结束了,21世纪就要开始了。21世纪是20世纪的延续。展望21世纪自然应该从20世纪的现状出发。即将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社会曾经蒙受了战争的巨大创伤。这一百年里,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有一个统计材料,这一百年里地球上有一定规模的战争大约发生过一百三十次以上。当今的世界虽然没有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一直不断,巴尔干半岛、中东地区、南亚的印巴冲突、东南亚地区的民族矛盾、非洲的边界纠纷、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等等,都已经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战争。世纪初的战争还是刀剑与长枪的规模,而世纪末的战争已经是高科技的较量了,综合国力的较量了。战争的杀伤力、破坏性都远远高于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水平。日本现在天天在说韩国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不安定的根子,倒是日本自己值得人们密切关注。所以,21世纪中,和平与战争的问题始终是人类面临的大问题。

至于我国,我国人民在本世纪中经受了战争的巨大灾难。在20世纪中叶建成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且在世纪末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消除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后痕迹。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国几代领导人不断向全世界表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因此,在新世纪里,中国将一直是世界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力量。

另外,在20世纪中,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可以肯定,21世纪的人类社会仍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某些领域的发展速度将比今天还要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成果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交通工具的进步,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的集中,人类社会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正在并且将继续扩大,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并且将继续扩大。人类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正在并且将继续凸显出来。日本有的学者甚至预测,差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阶级斗争”思想又会吸引部分国家、部分民族和部分群众。另外,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像:环境污染问题,保护自然生态问题,人的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缺乏的问题,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包括:老年人逐渐增加,老年人的保护问题,社会经济负担问题,医疗保险费用问题。还有社会的政治民主化问题,人权问题,妇女和儿童问题,乃至于由人类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困扰,如计算机的“千年虫”问题,等等。

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这一百年里,我们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世界发展中的以上问题在中国同样也存在着。当然,我们中国还有自己的问题,例如,国企改革的问题,开发西部的问题以及祖国统一的问题,等等。不过,我们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也就是说,到21世纪的中叶,我们国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然后在后五十年中,向发达国家的目标前进。在未来的一百年里,中华民族将要实现伟大的复兴。日本舆论称中国又将出现“汉唐盛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没有安定与和平,什么事也做不成。要达到这个目标的困难很多,并且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但是,中国的民心希望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去为实现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目标而奋斗。

第二、下一个世纪的宗教,又会是怎样的呢?

首先,人们会问,21世纪,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的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宗教是不是会消失呢?

回答是明确的,宗教将继续存在。在21世纪里,宗教是不可能消失的。这里,我想引用李瑞环同志的一段话。李瑞环同志说:“宗教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现在这方面也有许多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比如,我们曾经把信仰宗教归结为经济的落后、科学文化的不发达,但事实上当今许多发达国家,信仰宗教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原来我们认为,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文化提高了,宗教就会消灭了。事实证明,并不是如此。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水平比较20世纪初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宗教至今仍保持着发展的态势。实际情况是,人富裕了,照样要信仰宗教。人有了文化,也照样信仰宗教。贫困和愚昧,本身是一个变量,而且,它们并不是宗教唯一的根源。拿日本来说,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是全民普及教育、没有一个文盲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宗教至今大量存在。日本今天有宗教团体227,100个,宗教法人183,202个,宗教教职人员630,701人,宗教徒2,1264万人。可以说,日本所有人都是某个宗教的教徒。有的还信几个宗教。他们出生以后,要去神社消灾求福,结婚时要去基督教堂,死了以后又要去佛教寺庙念经超度。日本人的多宗教同信的格局与我国一部分人的信仰实际很相像。日本人这样信,很显然并不是因为贫穷,也不是因为没有文化。这里有深刻的历史传统的原因和社会原因。

在21世纪里,中国的宗教将会继续存在,道教也同样将长期存在,不管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多高的水平,中国民众的文化水平提得有多高。这是宗教发展的规律决定了的,也是中国社会条件决定了的,它不依人的自由意志为转移。日本也有一个本土宗教,叫神道教。神道教没有什么深奥的教义,只是举行许多种类的仪式。道教和神道教比较接近。从神道教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推断,即使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日本的发达水平,中国人的文化水平提高到今天日本的水平,中国的道教也将会像日本的神道教那样继续长期存在。

其次,在21世纪里,社会进步将继续保持高速度的势态。这种高速度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的进步上,而且也将体现在精神文明的进步上。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里,宗教会不会发生变化?回答也是肯定的。宗教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不过,宗教,特别是传统宗教,它要坚持自己的传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它们的变化是缓慢而渐进的。导致宗教发生变化的原因,从日本的历史经验来看,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结构从以家族为单位变成以夫妻组成的小家庭为单位,甚至以个人为单位。这一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社会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宗教在教义上也作出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生活节奏和习惯出现变化,导致宗教在仪式活动上的形式简化和时间减短。宗教教义的内容和宗教活动的形式都增加了新成分,特别是面对世俗化的趋势,传统宗教不得不也作出许多改变。日本佛教改变素食、独身和僧装的传统,可以认为就是日本佛教为适应社会现代化而作出的变革。

这十个月中,我到过一些以前到过的神社、寺庙。这些寺庙、神社的外表并没有什么变化,有的显得更旧,有的则油漆一新。但是,小变化还是有的。例如:神社里供信徒写心愿的小木条,原来是光光的,随信徒任意书写。现在木条上有上下四个汉字。上面写的是“氏名”,写姓名;下面的是“祝愿”,写愿望。这种变化可以称为写愿的“表格化”,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信徒生活习惯的变化。有人开玩笑说,这样便于天庭里的秘书用电脑处理这些木条上的愿望。日本京都有三大祭祀活动,这些活动类似我们过去的“出会”,就是抬着神像巡街。三大祭中的“时代祭”、“葵祭”都是由神宫和神社主持的。另一个祭祀仪式叫“祇园祭”,从资料上看,祇园祭是八阪神社著名的祭祀仪式。可是,我这一次到八阪神社去看,神社里的人并不多。我觉得很奇怪。晚上,京都大学的麦谷邦夫教授陪我去看祇园祭的灯会,满街是人,还实行交通管制(日本称“规制”)。祇园祭出会用的车子、神像和各种装饰,分别安置在各条街上。原来,原由八阪神社主持的祇园祭,现在变成由全社会来实行了。仪仗已经分别交给了各商社、团体(包括社区)来保存和管理了。逢到祇园祭的日子,各商社、团体负责将自己管理的神舆、神像、仪仗和人员服装,按传统顺序组织祭祀出会。前面有骑警、警车开道,一路有警察维持秩序。整个祇园祭的组织工作已经不是八阪神社的事,而是京都市全社会的事了。这大概是神道适应日本社会的世俗化的表现之一。一个祭祀活动变成了民俗宗教的活动,而八阪神社的祭祀活动则照旧举行。这大概也是神圣化与世俗化相结合的表现。

中国的道教,面对飞速发展的21世纪的中国社会,看来在坚持自己的基本信仰的同时,也会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变化。当然,中国的情况与日本不同。中国道教的变化应该按照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说到的宗教问题上的三句话去做。道教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也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这种适应性的变化,并不是某个人的个人要求,而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种宗教,包括道教,必须或者不得不要走这样的路。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为我们指出了这个内容和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21世纪里,人对于物质文明的需要会趋于多样化,同样,人对于精神文明的需要也会趋于多样化。这个多样化,并不影响我们中国人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个人兴趣和爱好等等精神生活领域里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种思想和消息的传播都在多种形式中进行,并在高速度中运转。如同各种物质文明为了争夺“市场”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一样,精神文明的各种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会出现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会竭力保持自己的地盘,而新成分的出现又要争夺自己的“市场”。因此,在21世纪里,在信仰的“市场”里,宗教也是一种“商品”,尽管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教必然要面对信仰“市场”中的激烈竞争。承认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受过“唯有读书高”教育的知识分子来说,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这似乎是在亵渎斯文,玷污自己。不过,现实教育我,将自己的精神产品看得洁白无瑕是一回事,把它放到社会上取得承认又是一回事。前者可以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后者却是精神产品的“销售”行为。既然要“销售”,当然就得符合精神“市场”的运动规律。

拿日本来说,日本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传统宗教之间,例如:神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之间存在竞争。在日本,我在神社中,看到来凑热闹看节庆的和尚和尼姑。在神道教的神社门口,看到戴着斗笠在拥挤的人群中托钵化缘的和尚。在仙台七夕祭的街上,路口就立着宣传牌,上面用大字写着信仰上帝的字句。由此可见,传统宗教之间是有竞争的。当然,我们中国有在规定场所进行宗教活动的要求,因此各宗教之间表面的竞争是不多见的。但是,实际上竞争也是客观存在的。

日本还有大量的新兴宗教,其中较有影响、有一定规模的新兴宗教,大约有403种。新兴宗教之间彼此有竞争,新兴宗教同传统宗教之间也有竞争。现在,有统计说,新兴宗教的信徒大约有两千万人,也就是说,每10个日本人中间就有1个人信仰新兴宗教。当然,这两千万信徒,就是新兴宗教在精神“市场”里向传统宗教争夺过来的地盘。日本和欧美的宗教学家认为,新兴宗教同传统宗教之间争夺信徒的竞争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宗教史的重要内容。与传统宗教相比较,新兴宗教没有传统的约束,容易针对新的社会问题,提出新教义思想,开展世俗化的活动,并以此吸引自己的信徒。因此,和传统宗教相比较,具有更大的活力。加上,新兴宗教大多与某种政治力量相结合,有政治靠山,又利用信徒的献身精神,聚积了大量钱财,作为自己参与现实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资本。所以,新兴宗教对传统宗教的挑战问题是21世纪中每一个传统宗教都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当然,我们中国,这个问题并不大,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只承认五种合法的传统宗教,而不承认其他未经批准成立的任何新兴宗教。但是,中国的“信仰市场”又是一个客观存在。信仰领域中的竞争恐怕也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在中国,新兴宗教或者类似新兴宗教的组织总会一个一个冒出来。政府依法可以处理这些非法组织,而传统宗教加强它的活力,将信徒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恐怕是应付中国土地上产生新兴宗教问题的最好办法。

从日本的传统宗教应对新兴宗教挑战的历史经验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那就是传统宗教应该利用自己的历史形成的优势地位,面对当代社会,汲取当代思想,发展自己的教义,开展一些以解决当代信徒存在问题为内容的世俗化活动,增强活力,吸引信徒。日本的传统宗教在思想上依托传统思想,神道教依托于对天照大神和各种民族神灵的崇拜,佛教依托于对祖先灵魂的崇拜,神道教主要为信徒祈求人生的健康平安、福禄双全,佛教主要为信徒祈求祖先灵魂早登极乐世界。另外,他们还组织了许多“后援会”,把自己的信徒组织在一个社团里,使自己的宗教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在经济上,各神社和寺庙还兴办工厂、仓库、批发部、商店、停车场、宾馆、旅游、医院、学校、养老院、伤残护理院,等等。正是依靠这一系列适应当代社会的举措,日本传统宗教才得以保持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力,还没有让新兴宗教夺走它的全部信徒。另外,日本传统宗教之所以还保持一定的活力,也同传统宗教的教职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有关。神道教和佛教都有自己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自己的高级教职人员以及研究人员,研究自己宗教必须面对的当代各种问题,更不用说日本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了。中国道教在面对21世纪的社会竞争中,要保持近二十年的复苏趋势,就一定要在培养足够的人才和提高人才的素质上花大力气。因为,清代末年以来中国道教之所以出现衰势,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人才。近二十年来道教出现的新局面,也就是因为有一批年轻有为的力量充实进了道教教职人员之中。这样一批新生力量,如果以应付21世纪的复杂社会变化的能力来衡量,恕我直言,其数量、水平和素质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在21世纪中,中国道教不能指望有大批社会已经培养成就的人才流经教内,也就是说,道教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培养高道,同时为今天还年富力强的道长们培养新的接班人。只有有了高素质的道士,才可能对21世纪的道教在教义和活动方面作出适应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各宗教之间的竞争以及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宗教人才数量多少的竞争,教职人员素质高低的竞争。

第三、结论

总起来说,对于21世纪的中国道教,我的看法是:

1.在21世纪中,道教将长期存在。因为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不会终止,道教也必然长期存在。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儒释道思想传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沉淀。这个传统不会终止,也不可能终止。道教的生命力也就蕴涵在这个传统的生命力之中。随着社会进入21世纪,中华传统文化也将面临挑战,也会发生某些变化,但是,人类的文明史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会轻易丢失。每当出现社会大发展的时候,同时就会出现对传统文化的复归。所以,有人就说,革新和复古这两种思潮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两股思潮对抗融合,产生发展了新文化。离开传统的革新是不会持久的,离开创新的复古也是不会持久的。道教的历史,同样也是在改革和复古的不断矛盾变化中前进。21世纪的道教可以利用自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在革新和复古的思潮的矛盾斗争中,寻找自己生存发展的机会。

2.在21世纪中,道教必须努力适应社会。21世纪的社会发展,速度极快。人的精神世界也发展极快。21世纪又是社会矛盾客观存在,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时代。生活在21世纪的人在精神上可能是很累的。因此,道教如果能积极地面对社会,给予人的精神以帮助,那么,道教可以对21世纪的社会作出贡献。21世纪又是崇尚个性和自由的时代,因此,在21世纪里,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是多元的,对信仰的选择可能也更加自由。传统宗教如果不发展,不变化,会无法适应时代,无法满足信徒的精神生活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道教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改革不适应的教义和教规,发展新的适应社会的教义思想、斋醮规诫,不然就会失去自己的教徒。在21世纪中,道教如果既不能为信徒解脱“生”的精神烦恼,又不能满足信徒对“死”后彼岸的愿望,那么,道教的未来也就岌岌可危了。

3.在21世纪中,道教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这种挑战有来自传统文化中的其他成分,也有来自新的文化成分,当然,也有来自经济和生活领域的挑战。对于各种挑战的最紧要的应战,是炼好“内功”。这里说的内功,不是说的内丹功法,而是指的在政治上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教义思想上,一步步改变不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内容,以自己的教义思想和宗教戒规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在组织上,加强道教组织,培养更多的优秀的神职教徒,团结好普通教徒,全心全意为信徒服务。在信仰“市场”里,将信徒看做是自己的“上帝”,使人们感到道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有了社会承认的社会价值,道教自然就可以在21世纪里生存和发展了。

道教界的前贤说过:“道由人显”。这句话是真理。道教中人,如果能在21世纪初就树立起自觉适应社会的思想观念,自觉地在新世纪里“显”道,那么道教在21世纪中将会得到发扬光大,是无可怀疑的。

以上是我对21世纪中国道教的展望,可能只是老生常谈,请各位批评指正。占用了许多宝贵时间,请各位原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