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清虚集
13745800000030

第30章 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

上海道教由来

上海原系海滩,远离中原,偏寓东南。宋代以降,政局变动,中原文化涌入江南,宋代于上海设镇,元代建县,上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渐趋繁荣。

上海之道教系外地传入,最早传入者当系正一道,即天师道。据《松江府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处州天真观道士叶太真”请建松江“仙鹤观”。《江苏金石记》载有《集仙宫东岳行祠记》称,南宋理宗绍定戊子年(1228),嘉定有集仙宫,因迁东岳行祠于集仙宫之东庑,道士叶冲妙(子琬)请于尹令陈迈,移浙江安吉县集仙宫之敕额于此。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又为该观书写碑文。上海著名道观“丹凤楼”建楼始于宋咸淳七年(1271),元末毁于兵,明万历重修。据《改建丹凤楼记》云,“道士顾洪元鸠工庀材,重为饬治,加缀层轩于楹,洞三面以供瞻眺”。有诗称赞“丹凤楼”,“扁舟北来海波渺,丹凤楼高海天下”,属当时上海胜景之一。俗语说,“先有道士后有庙”,正一系统的道士在宋代就已在上海建庙传道了。近代,上海道教正一派的宗教活动更是受到正一祖庭龙虎山很深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龙虎山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晓初)以及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长期在上海活动。1912年张元旭曾于上海召集上海、苏州、无锡、常熟、松江、嘉定、镇江等地正一教派代表举行会议,企图成立“中华民国”道教总会。总会以龙虎山为本部,北京为总部,上海为本部总机关部,其他省县为分支部,形成与北京白云观筹建之中央道教总会相对抗的局面。1925年4月第62代天师张元旭在沪病逝,上海正一派道士还曾举行盛大送殡仪式。天师张元旭(晓初)和张恩溥都曾于上海举行多次盛大斋醮活动,上海正一派道士在仪式上不仅受其指导,而且也为他们作了完满配合。据统计,在极盛时期,上海正一派道观有23所,道院有73所,在道观和道院周围的道士有三千余人。其中除了上海本地正一派道士外,还有来自苏州、金坛、无锡、江阴、常熟、南通、宁波、绍兴和广东的正一派道士。

道教全真派传入上海,比正一派晚一百年。据《松江府志》,“元大德十年(1306)”,建有“长春道院”。道院名为“长春”,当系纪念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丘处机之故。《江苏金石记》收有杨载作于元至治元年(1321)之《长春道院记》。该《记》称该道院为钱塘郑君所创,郑父系戍守严陵(今桐庐)之将,郑君不袭父职而隐居永嘉,“师受道要”,后远游至上海松江,见海上“无为全真教者”,乃“有志结庵,买地二亩,筑室四间,度弟子”多人,后又扩地七亩,创建道院。清同治十三年(1874)杭州显真观全真道士募创“雷祖殿”,从北京请来明版《道藏》珍藏后,扩大为海上白云观,遂成全真丛林之一。极盛时期,上海的全真道观有10所,全真道士约三百余人。

上海道教虽系南宋后传入,但不论是正一派抑或全真派都和道教祖庭之名山宫观有紧密联系。道士学道遵循严格的师承关系,其斋醮仪式与各派传统一脉相承。当然,随着社会发展,斋醮仪式也会有些变化。明末清初文人叶梦珠辑有《阅世编》称,“今道场装饰靡丽,固不可言。至赞诵宣扬,引商刻羽,合乐笙歌,竟同优戏”。(卷九)道场装饰以及仪式音乐等等虽有变异,但是都未曾触及斋醮仪式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认为,上海道教正一和全真两派的斋醮仪式始终具有传统的面貌。

上海道教常用斋醮仪式

道教斋醮仪式分为“金箓”和“黄箓”两类。金箓指“醮事”或“清事”,黄箓指“亡事”或“济度”。两类仪式之产生与古中国设坛祭告天地、奉祀祖先等仪式密切相关。上海道教斋醮原以“清事”为主,以“亡事”为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上海畸形发展,有关“亡事”之科仪使用频繁。其中有吸收佛教思想后形成并广泛流行者,如“破狱、血湖”等;也有从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中吸取而成者,如“开路”(临终时)、“招魂”(浮厝前)、“斩煞”(灵柩前)、“引丧”(出殡时)等。

1949年以前,上海道教常用的斋醮仪式,从用途区分可以分为五类:

醮事类:包括晴醮、雨醮、雷醮、火醮、瘟醮、监醮、公醮、清醮等。

清事类:包括收龙、收告、镇宅、抱患、预禳等。

延生类:包括打金箓、受箓、祝圣、阅素、普堂、开光、完愿、庆诞、还受生等。

亡事类:包括初丧、追七、周忌、安葬、除灵、禫服、冥庆、冥配等。

放戒类:包括传戒、受戒等。

从科仪的类型区分,又可以分为多种:

表仪类:进表,全堂表。

斗仪类:抱患告斗,延生告斗,拔亡告斗。

朝仪类:火司朝,宿启朝,青玄朝,九幽朝,三朝。

灯仪类:九幽灯,九阳灯,十回度人灯,升仙灯,三途五苦灯,六洞魔王灯,九霄开化灯,十七光明灯,延生灯,大破灯,小破灯,六神灯,六合灯,观音灯,三官灯,雷祖灯,玄帝灯,灶君灯,三界灯,火司灯,寿星灯。

献仪类:大十献,小十献。

解星仪类:解星,玉府解星,移星易宿。

地司仪类:地司,全地司,收坟地司。

度关仪类:代童度关,抱患度关。

发递仪类:清微发递,灵宝发递,全堂发递,扬幡发递。

祭天仪类:供天,亡供天,祭天。

发檄仪类:驱蛇发檄,追魂发檄,五雷发檄,召魂发檄。

箓仪类:受箓,给箓。

炼度仪类:炼度,进笺炼度,转炼。

其他:五方镇宅,翻解,立狱,捉生代替,饯瘟,金刀断索,起伏尸,斋王,款王,传经转案,迎真度魄,生神章,请经,迎鸾接驾,皇坛三宝,群仙会,会诸司,开方,解冤结,召饭,上供,望乡台,颁赦,度桥,召孤魂,请三宝,开启,寄库给牒,行香放灯,送丧,等等。可称,凡遇事而有所祈祷者,道教几乎均有斋醮仪式可供斋主选用。

近代上海道教随着信众的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也由于上海地区的斋主不可能供给较大的设坛场所,因此,在“亡事”斋仪中,形成了一套小型仪式,在狭小之房舍、天井中,常由一二名道士携带小型法器即可进行。这类仪式有:还受生,送鬼,暖材,开路,摄召,起灵斩煞,安神,安座,召魂,召七,召三朝,半夜七,接煞,起座,净宅,预告,通七疏,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制度已有根本变化,教徒对宗教生活之要求也与旧时代相异,故大型“醮事、清事”在上海已很少举行,即使属“延生”和“亡事”仪式之大型活动也有减少,部分仪式还由于受到教徒摒弃而淘汰。目前仍常举行者,有延生类之“完愿、祝圣、庆诞”仪式,亡事类之“初丧、追七、冥庆”等仪式。经常念的经忏有:早晚功课经,玉皇经忏,雷祖经忏,真武经忏,三官经忏,斗经斗忏,朝天忏,青玄忏,九幽忏,等等。经常奉行的科仪有:上表,供天,炼度,转炼,上供,发递,亡斗,度桥,给箓,青玄朝,请圣,召孤魂,等等。

上海道教“进表”科仪的特点

上海道教斋醮仪式中之“进表”科仪,是重要仪式之一。通过进表,将书写信众祈愿表文送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光临醮坛,赐福延龄,先灵受度。

上海道教的“进表”科仪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启坛”,法师和职事们全体入坛烧香,跪奏祝告。在各职事随从高功一再启奏之中,醮坛被幻化为瑶坛仙境,以烛炬点燃全坛之灯,击金玉之声,然后敕水,洒净坛场。第二部分称为“请圣”,奉安五方神圣,请圣,降圣,法师于各天尊前拈香,恭祝圣寿。“进表”科仪第三部分称为“拜表”,系本科仪之核心。法师和职事们奉请三师相助,降临坛场,高功默念“薰表咒”,行祭礼于司表仙官,劳动递送表文。高功法师运神行事,差遣神仙护表上达。然后行“封表”,法师虚画符文于表上以示封缄;行“送表”,送表于焚表之处,化行。高功步罡踏斗,以元神飞送天庭,默念表文,禀告上苍。以后,高功收敛元神,众法师和职事致谢众神,献供,上表结束,退堂。

“进表”科仪结构复杂,内容丰富,音乐优美,舞步多姿,演习需时较长,当系历代道长共同创作,长期完善之精品。

早期道教“进表”类仪式甚简。《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云:“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为病人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手书”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当即道教早期之表文。而为病人请祷者系“受本道已信”之“祭酒”。

南北朝时,道教流布日广,道士日众,三官手书被淘汰,斋醮仪式由简趋繁,敷衍而日趋杂乱。南朝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中称当时的斋仪已能“下千二百官”,有“章文万通”。因此,当时的“愚伪道士,既无科戒可据,无以辨劾虚实,唯有误败故章,谬脱之符,头尾不应,不可奉承,而率思忆裁,妄加改易,秽巾垢砚,辱纸污笔”。此类道士“入靖启奏,不辩文句,是其所识,则洪声鼓响,聞于四邻。其所不解,则咳咤吟呀,抹略而过”。可知南朝道士之表奏已有“鼓”伴奏,并作朗读洪声。北魏寇谦之《老君音诵戒经》中言及“章奏”云:“香火在靖中,民在靖外,西向散发,叩头谢写,愆违罪过,令使皆尽,未有藏匿,求乞原赦。若过一事不尽,意不实,心不信法,章奏何解。师亦自别启事云:民某甲,求乞事及病者,亦道首过。若过尽者,师自得好感应;若过不尽,师亦不得好感应”。是北朝时道教表奏仪式区分民和师同时进行,但已有章奏之名。

以章奏之名称群臣通于天子之书者,当起于汉时。《后汉书·胡广传》注引《汉杂事》云:“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某官臣甲乙上’。”南北朝时,道教将章奏之名吸收入道教科仪,其章表文字亦受到影响。上海道教“进表”科仪中高功跪奏时,上称“臣系三天金阙门下、奏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驱邪院领籍仙官兼行紫微雷斗丰岳诸司事、下土小兆微臣朱某某”,下言“信弟子等与瑶坛职众等,各各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恭炷炉香,端心上启”,即此类影响尚存之明显痕迹。但对于人间王朝文书给予道教章表文牒之影响,道教中人亦早有抵制,南宋呂元素的《道门定制》卷一“议文牒”云:“道家奏状文牒,要须清净典雅,蝉蜕挟法作成之语,方称太上所以立教劝善之意。近有专从事于文字者,一一模仿官府行移,造为文牒、公据之类,言词芜鄙,凌胁神祗。后署天师高功衔,其实出于己意,神明聪直,岂可欺哉。不知奉道事天理趣,与法官考召治鬼之义大不同,况于官府文法尤不相干也。”

唐宋两代,道教备受宫廷尊崇,斋醮仪式之制定以及道士音诵舞步都曾受到王朝关怀,敷衍愈甚。据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凡祈禳、消灾、祈嗣、延生、文昌注禄、祈求雨雪、安宅和谢罪等事之拜章、说戒、道场等醮仪均有详列。全集达八十七卷,总当时科范仪式之大全。名目虽甚繁琐,但科仪由繁趋简的趋势亦甚明显。以三项与“章表”有关的科仪,即:《文昌注禄拜章道场仪》、《祈嗣拜章大醮仪》和《东岳济度拜章大醮仪》(《道门科范大全集》卷19—20,卷25,卷79—84)为例,三仪目的虽不相同,但其结构大致都是:升坛,礼师,宣卫灵咒,鸣法鼓二十四通,发炉,请称法位,唱方,忏方,三礼,重称法位,宣词,举十二愿,复炉,出堂颂,出户,等等。三仪互有异同的只是散花、忏悔、三启和烧香等几项。以“文昌”、“祈嗣”和“济度”之不同目的举行“拜章”仪式,不仅结构类似,而且往往连词章也类同,只是在“请称方位”和“重称法位”项内,奏告上苍的内容相异。“祈嗣”仪中,醮官上启云:“某德修罔觉,善积而彰。始也,期庆嗣之克谐;终也,冀斯男之永葆。并结形于九气,同禀命于三元。生神唱奉而唱恭,司命敬诺而敬顺。悉考诞弥之月,大恢生化之功,调六气于洪钧,开八荒于寿域,庶获绵绵之庆,载严翼翼之心。”而“文昌”仪中醮官上启云:“醮官某自揆凡庸之质,均蒙化育之恩。业儒术以操修,冀科名之利达,蠲明诚意,敬设华坛。”此种道教斋醮仪式由繁趋简之趋势,不仅表明道教在仪式构成方面日趋成熟,而且也符合仪式实行中的实际可能。一个道士只要能熟练一定数量的仪式结构中的要素,就可以参加由不同要素以不同方式组合起来之不同目的的仪式。道教斋醮仪式之由简趋繁以及由繁趋简之演变与其教义思想、道术方法之发生、发展和成熟过程是相一致的,亦与一般宗教史之事实相吻合。于此,道教中有识之士亦早有所悟。南宋呂元素《道门定制序》云:“道门斋醮简牍之设,古者止符篆朱章而已,其他表状文移之属,皆后世以人间礼兼考合经教而增益者,所在无定式,或得之详备而失简易之旨。”吕元素认为:“至简易者,道;而详备者,礼。凡人之所以事无者,道也;因事天而起至诚之心者,有礼存焉。此圣人垂世立教之本旨也。然于繁简之间,当有所折衷而不可过也。”

上海道教的“进表”科仪已能以简驭繁,一仪多用。斋主设醮之不同目的,除了在由高功法师跪奏、化坛、卷帘、请圣中屡作申奏以外,其他经文词章、坛场设置、列队穿步、步罡踏斗、声腔音调等等,在不同目的之“进表”科仪中都保持一致,从而使“进表”科仪略而不隐,繁而不逾,在理论上符合“至简易者,道”的本义,在实践中便于道士们的学习和实行。

以上海道教“进表”科仪与苏州道教“全表”科仪相比较,或者再与苏海涵先生所编《庄林续道藏》的《登台拜表科仪》相比较,乍一看去,似乎很不相同。因此,以前有人以为“道教的仪式内容,本身就没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规定”。其实,仔细分析即可发现许多全同之处或者貌异而实同之处。

例如:上海道教和苏州道教在“启坛”部分“化坛”项下诵唱之“金阙玉陛化坛真符”:“郁罗霄台,玉山上京,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亡若存。金楼倩炜,玉殿森严,光范巍峨,降临启真,驭景龙舆,玄晃仙居,阴阳凝室,万炁齐居。一如诰命,风火驿传”,全文相同。类似的还有“卷帘”项下的“太上卷帘符诰”:“神风招万神……风火急驿传”;“瑶坛”项下的“瑶坛偈”:“瑶坛设像玉京山……庞流洪福满人间”;“分灯”项下的“正一阳光……与道合真”段;“拜表”部分“送表”项下之“焚表颂”:“发露祈真宥,冥心感圣贤。虔恭礼三宝,愿得寿长年。焚词归上界,奏明玉帝前”,等等,均系两地相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表面看来与上海和苏州“进表”科仪迥异之台湾道教《登台拜表科仪》中,于“拜表”部分“送表”项下亦录有文字相似之“焚表颂”:“虔恭礼三宝,愿得寿绵长。焚表皈上界,奏名玉帝前”。台湾道教另一《晚朝·启圣科仪》中“升坛烧香”时诵唱之词几乎全同于上海道教“进表”科仪“请圣”部分“烧香”项下之“祝香咒”,即“道由心学,心假香传。手执宝炉(上海: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容臣关奏,径诣三天(上海:臣今关告,径达九天)”。台湾道教同一科仪中“进表”时诵词也全同于上海道教“进表”科仪“出官”项下的冲表词,即:“五色之烟,腾表上天。五色之炁,表文达帝(上海:卫表达御)。下官故炁,不得妄干,功曹符使,速为赉传(上海:疾速通诚)”。此类全同之处只能说明上海、苏州和台湾道教关于“进表”科仪之内容和形式都有共同的渊源,源出于共同之仪范原本,或者相近的仪范形式。尽管三地分隔遥远,但是由于道教之严格师承传统,使三地“进表”科仪仍保持不少全同之因素。

上海、苏州和台湾道教“进表”科仪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然而,如能细心领会经文之内容以及比较科仪之形式,人们仍能领悟貌异而实同之事实。苏州道教“进表”科仪中有“分灯”一项,坛前两位法师连续四段又念又唱,分别赞咏“玉清圣境天尊、上清真境天尊、太清仙境天尊”和“流光法界天尊”。坛后一位法师点起三支蜡烛,三人持烛吟咒,将坛中灯烛全部点燃,意为恭请神光分照四方。上海道教“进表”科仪中“分灯”一项与苏州略异。一是仅赞咏“玉清圣境天尊、上清真境天尊”和“太清仙境天尊”等三段。二是既无法师点烛,也不遍燃全坛烛灯,而是由高功喝白道:“夫灯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化九,九九化为八十一灯,无幽不烛,无暗不明。”以虚的“分灯”动作,实的唱白经文,以晃动的火束造成气氛。接着,高功大声问道:“灯光明否?”众职事答:“灯光明。”再问:“灯光变否?”众职事再答:“灯光变。”在赞诵“灯光朗耀天尊”声中,把“启坛”部分推向高潮。上海道教之所以在“分灯”上有异于苏州,据调查了解,其原因之一是上海举行“进表”科仪的坛场,大多不可能设置众多的烛灯,更不必说是九九八十一灯了。另外,上海道教坛场大多装有白炽电灯,之前又流行过汽油灯或煤油灯,传统的烛光和油盏灯均无法与之匹敌。沿用苏州道教之“分灯”模式,不仅无法达到吸引信众、感动神灵之效果,也无法体现神光普照的神学思想,因此,上海道教“进表”科仪对于“分灯”作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吸引信众的艺术效果。

苏州道教的“全表”科仪和台湾道教“登台拜表”科仪在“启坛”时都有“启师”一项,法师和众职事先要列队到天师堂去,祝香,听训,参拜,唱赞天师名号,祈请天师协助醮事,然后,回醮坛,开启。在“拜表”结束时又有“谢师”一项,表文送达天庭后,法师和众职事又列队去天师堂,告谢天师扶助修醮之恩。尽管苏州道教和台湾道教同有“启师”和“谢师”的内容,但仪范做法亦不尽相同。上海道教“进表”科仪的启师、谢师两项首尾,据云,在“全表”科仪仍保有,但是“全表”科仪由于费时过长,已很少举行。上海道教之常用科仪大多属于“亡事”,斋主要求仪式紧凑,内容丰富,在有限时间中得到悼亡感情的最大满足。因此,上海道教“进表”科仪对“启师”和“谢师”两项也作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删削。只是,在“拜表”部分开头,上海道教“进表”科仪仍有祈请天师协助送表上天的词句,即:“奉请玄师,降表坛所”,“奉请祖师,降表坛所”和“奉请真师,降表坛所”等。只是采用唱念形式,而不另设天师堂去参谒。上海道教“进表”科仪就是如此在神学思想上对斋仪作了适当补充。此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复杂情况,除了进一步表明上海、苏州和台湾等地道教斋醮仪式在思想上和结构上的一致,源出于同一传统的范本以外,也说明道教斋醮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差别,习惯的变化会有所变异。

对于同一斋醮仪式在不同地区道士的演习中出现的变异,人们在历史上早就有所注意。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二十“登斋科范品”内有“分灯仪”一项,称“盖请光之仪,以阳燧对日,火光然一烛于玉清前,然后高功致词再拜,进前请光在手,回本位,分与二侍者,以次散点,是请之于大道也”。但是,金允中指出“浙东有数郡,却亦先点一灯在高功手中,长跪致词。道众却受之,以进入三清天尊前,逐位宣白文,点之方行分光”。他认为这种变异是“理大不通”的。但是这种“理大不通”的变异在南宋时已有很大的影响。以阳燧燃烛的分灯仪并未流传下来,毕竟是由于这种阴雨天就无法进行的仪式过于繁杂而被淘汰了,尽管它是理大有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