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今天天气不太好
1378100000002

第2章 推荐序二

清晨一滴荷花露

陶思璇

我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很怕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很喜欢任意行事,事业、爱情、家庭、朋友莫不如是,简单到透明:合则聚,不合则分;喜欢就直接表达,不喜欢就直接掉头走人。这样的我自然不会选择那些规矩一箩筐的修行,所以格外喜欢禅宗,喜欢看禅修故事里那些大师们各种手段信手拈来瞬间点石成金,一派自在。

可惜古文功底不好,看到那些之乎者也的文字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想读却不懂往往急火攻心,因此每次阅读都成了一次自我贬损练习,自责如斗大。

所以,当听说廖阅鹏先生的《禅门公案三百则》、《禅门语录三百篇》、《禅门诗偈三百首》三部庞大而撼人的作品即将在内地出版简体中文版,忍不住欢呼雀跃,主动提出要为廖先生的书写推荐序。

廖阅鹏先生是我的老师,他的潜意识炼金之旅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灵修课程,短短7天,看似无厘头不合规矩的许多练习,不知不觉间就把美丽的种子撒进内心,人生从此大不相同,由此踏上了灵修之路,越走越远。

廖先生也教催眠课程,我的感受是,廖先生的课讲得最好的不是他的技术,而是他对于禅宗的理解和分享,那些深奥晦涩的经文和理论,经他一个两个极为本土极富生活气息的小故事轻松一讲,核心本质真相清晰可见。

廖先生的书更是如此。

举例如下:

【白话新唱】

六祖慧能对众弟子说:“我有一个东西,没有头、没有尾,没有名字,没有正面、没有反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神会走出来说:“是诸佛的本来源头,也是我神会的佛性。”

六祖说:“已经告诉你它没有名字,你还叫它什么本源、什么佛性!”

【分析与鉴赏】

神会的回答,已经是理智思维所能给的最好的答案。然而六祖还是责备他!因为禅不是以思维找出真理,而是要超越思维来体悟真理。

真理,难道用语言给它冠上个真理二字就了事了吗?犹如你用一个火字来形容火,你就能感受到火的光与热吗?

真正体会到火的滋味,即使你不知如何称呼火,在你心中,火永远放射光与热。

据《六祖坛经》,六祖还多骂了他一句:“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有把茆盖头就是有一个茅蓬可以住,引申为即使以后独化一方,也只不过是个知解宗徒!这对修禅人来说,算是非常严厉的断语。

《楞严经》提过:“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是涅槃。”

一有知见存在我们脑袋里,就是无明的本源,必须超越知见才能入涅槃门。

花开香自来,用来形容廖先生的修为再恰当不过。

廖先生这样描述他的这套书:这本《禅门公案三百则》,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采动人的三百则公案。

每一则公案都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一则公案都来自禅师豪放不羁的辽阔心海。

每一则公案都在转化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模式。

每一则公案都帮助我们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每一则公案都是一次开悟的良机。

每一则公案都能启发我们:得意忘言,与万事万物会心一笑。

廖先生的这套书最适合放在书桌前,每日一读,犹如清晨一滴荷花露,从身体直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