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今天天气不太好
1378100000053

第53章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怀海

(百丈怀海)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

《五灯会元》卷三页五十七

【白话新唱】

百丈怀海凡进行劳务时,一定抢在众僧之前先做,到了他年老时,仍然如此,执事僧不忍心他老迈还这么辛苦劳动,偷偷把他的工具藏起来,请他休息,这些事让后生来做就行了。百丈说:“我没什么德行,怎么可以让别人代劳呢?”所以他曾说过:“一天不劳动,就一天不吃饭!”这句名言流传千古。

【分析与鉴赏】

百丈怀海根据中国国情的实际需要,制定了“百丈清规”,作为禅僧聚集的丛林规矩。为了实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从印度传来的不可农耕的戒律,要求全体禅僧一律从事劳务。这是具有开创性的制度改变,使禅院成为独立的道场,不需要信徒的供养。

百丈既是清规的制定人,他自当以身作则,难能可贵的是到老仍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着实令四体不勤的现代人惭愧。

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劳动其实是很有帮助的。人是由身与心组合的,一定程度的需要花力气的劳动,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在劳动中掌握身体运作的流畅。

例如劈柴,如何以最省力的方式达成呢?牵涉到如何握刀、如何控制柴刀的运动轨迹、如何拿捏力道的大小、如何目测适当的距离、如何控制呼吸……虽是小事,仔细推敲起来,道在其中矣!因为这一切都与“心法”息息相关。

懂得劈柴之道的人,动作流利轻灵,劈一整天也能乐在其中;不懂劈柴的人,既浪费力气,效率也差,也容易弄钝柴刀。

如果一个开悟的人,做起劳务来笨手笨脚,动不动打破碗盘、弄伤手脚,那是荒谬不可能的,他的开悟值得怀疑。

现代人的工作,用脑多,花力气的少,这是必须注意的微细之处!如果有可能,找份常与大自然接触的差事,需要劳动流汗的,或许会更逼近开悟之无门关。

如果不能换工作,至少从家居的刷牙、洗脸、扫地、刷马桶、洗衣、烧饭……观照你的动作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