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沩山三十年来,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也!
《景德传灯录》卷九页一五六
【白话新唱】
大安禅师说:“我在沩山住了三十年,吃沩山饭,拉沩山屎,可就是不学沩山禅,只是看管一头水牛而已。这头水牛如果跑到草丛去了,就把它拉回大路。如果跑到别人的田地上踩踏苗稼,就鞭打调伏它。久而久之,这头水牛就听得懂人话了,如今变成一头露地白牛,常常在眼前安分守己,全身发出明亮的光泽,赶也赶不走!”
【分析与鉴赏】
大安是百丈怀海的弟子,与沩山灵佑一起开创沩山道场,灵佑圆寂后,继任沩山住持。
水牯牛,即是心的代名词,当年大安参访百丈时,曾问:“如何成佛?”百丈说:“你这么问,简直就是骑牛还觅牛!”大安说:“那么以后呢?”百丈说:“如人骑牛至家。”大安说:“如何保任?”百丈说:“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大安就这样三言两语开悟,再也没有修行的问题了。
所以这段开示,是大安自己的亲身体验,是关于悟后保任的功夫。
悟以前,是渐修,渐渐累积开悟的基础,逼近开悟的临界点;开悟,则是顿悟,瞬间爆破无明疑团,得见佛性;悟后,则又是渐修,逐渐清除过去的习气,慢慢将这头回家的白牛磨光发亮。
最后,成为赶也赶不走的露地白牛,高唱“大道常在目前,吃沩山饭,屙沩山屎”,就是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的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