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权力玩家赵匡胤
13783800000021

第21章 自焚者李筠(2)

刘承钧的部队只有3000人。

刘承钧的仪仗队甚至只有几个吹鼓手。

乍看上去,北汉睿宗刘承钧御驾亲征前来协助伐宋的北汉大军,倒更像是赶过来娶媳妇迎亲的小队。

双方以君臣之礼见过之后,刘承钧封李筠为西平王,并赏赐三百匹战马(真是300匹!)。接着双方开始了合作会谈,各自开出的条件如下:

李筠:一是不能让辽国出兵;二是攻打赵匡胤之后,恢复我大周名号。

刘承钧:一是辽国骑兵厉害,一起打更有把握;二是汉周不共戴天,出师应该奉汉。

如果跟人谈判碰到这种情况,我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拍桌子走人。

可是李筠仍然选择了继续合作,并接受了刘承钧派来的监军卢赞。不过日后两人多有不和,刘承钧又派了同平章事(宰相)卫融前来和解。

眼见得李筠的反军已经杀奔过来,赵匡胤也努力想把这仗打得漂亮一点。毕竟建国才一百来天,打仗之时全天下都在看直播,打好了自不必说,日后在其他节度使面前那是说一不二,可是如果打败了,那么自己很可能只能当这一百多天皇帝了。

于是赵匡胤很快做好战斗部署:命骁勇善战的亲信侍卫副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为主帅从南路而上,同时命殿前都点检、镇宁节度使慕容延钊与彰德军留后王全斌率兵从东路进发,与石高会合。又派遣宣徽使咎居润赴澶州巡检,防止辽军趁机南下;将驻守在邯郸一带的团练使郭进兼任本地防御使和西山巡检,授权他军事指挥之权,以防备北汉援军东出。从这个部署上看,李筠幕僚丘仲卿似乎把他说给李筠的话照样讲给赵匡胤听了一遍,而后者采取了反道而行的策略。最重要的,是赵匡胤为了全力以赴打胜此仗,积极准备御驾亲征。

需要说明的是,刚娶了赵匡胤妹妹的高怀德此时正新婚燕尔,夫妻蜜月还没度完就被舅子派出去打仗的高怀德竟没一句怨言,只能理解为,他老婆那根当初敲打过赵匡胤的擀面杖,让他在家里的日子太难过了。

一个凶悍的妻子能创造出哲学家苏格拉底,一个更凶悍的妻子却能创造出斗士高怀德,这世界真是奇妙啊。

可惜李筠最近却体会不到这种奇妙了。

因为五月初五,石守信和被老婆激发出满腔斗志的高怀德就率军杀过来了,很巧的是,大军会合的地方就是秦赵大战过的长平,距离七年前赵匡胤曾经战斗过的高平不过十数里之遥,距离李筠刚刚与刘承钧结盟的太平驿,也是同样远近。主场作战的李筠,决定显示一下主人的热情好客,招待一下远道而来的客人。

于是主人李筠站在阵前,向客人石守信、高怀德喊话:

两位将军,我们都是周室大臣,曾经共同在世宗的麾下战斗,如今你们怎能依附赵匡胤这个忘恩负义的反贼?我们大家一起杀奔汴梁,夺了皇位,匡扶幼主……哎呀呀,听我说完嘛,这么快就打……

客人不给面子,没有废话就直接冲入敌阵,开始冲杀。战斗结束,清点战绩,宋军斩首三千级,李筠退到泽州南部。次日再战,东边增援的慕容延钊和王全斌也都带人赶过来了,李筠再次大败撤退,看他那样子,是打算撤入天险太行山,结合地面部队组建游击队,与宋军顽抗到底了。

听到消息的赵匡胤低头看了一下地图。

太行山脉北起今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地区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是华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道。一旦李筠占据太行山,不但宋朝日后攻打北汉、辽国的入口被完全切断,而且坐在河流源头的李筠,他在河里洗衣,下游的赵匡胤就得喝他的洗衣水,他在河里游泳,下游的赵匡胤就得喝他的洗澡水,如果他在河里尿尿……

赵匡胤不想再想了。

总而言之,决不能让李筠占据太行山!

于是,亲征。

五月二十一日,大军从开封出发。二十四日,到达荥阳。部下建议,咱们应急渡黄河,翻越太行山,趁李筠的部队还未完全集结时进行攻击,赵普也建议日夜兼程,“攻其不备,一战而胜”。赵匡胤于是率军夜以继日,直趋太行山下,接着他看到了那条曾经极为熟悉的道路——七年前征战刘崇,他就是沿着这条太行通道策马而上,参加了震撼中原的高平之战。而如今,小兵变成皇帝,再来的时候马却被堵在路上了。原来太行山下的地方官员,担心李筠南下,发动兵民遍采乱石,堵塞羊肠古道,于是大路变得乱石嵯峨,崎岖难行。

急于进军的皇帝赵匡胤跳下马来,当起了修路工人。史载“帝先于马上负数石,将士因争负之,即日平为大道”,于是全军迅速翻越太行,出现在李筠面前。

接下来的故事很像记账,只是李筠再也没有机会在河流的上游洗衣游泳了。二十九日,修路工人赵匡胤与石守信、高怀德会师,对李筠形成夹击之势。随军记者挨得夹·斯诺简略记载了后面几天的战况:

二十九日,晴。败李筠于泽州南,李部三万人死伤俘殆尽,李筠逃到泽州。

同日,郭进歼北汉援兵千人,斩监军使卢赞,擒河阳节度使范守图。

六月一日,晴,我军进至泽州城下,然城池坚固,攻其不入,太祖郁闷。

六月二日,晴,攻城,未果,太祖很郁闷。

六月三日,晴,攻城,未果,太祖极郁闷。

……

六月十二日,晴,攻城,未果,太祖颓然。

六月十三日,晴,太祖怒,令马全义率敢死队登城,城破,李筠****。

六月十七日,晴,攻潞州,李守节降,太祖心情大好,赦之,封单州团练使。

说说李筠吧,这位像韩通一样勇敢的男人,虽然曾历事数主,并因此在阵前被石守信嘲笑,但他至死却终于坚守了对最后一个主人郭威的忠诚,用一把大火宣示了自己的气节。于大义虽可商榷,于小节却足一赞,因为不畏惧死亡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同样不惧死亡的还有被活捉的北汉宰相卫融,在被赵匡胤捆起来的时候作贞烈状:“陛下纵不杀臣,臣必不为陛下用。”赵匡胤前几天还在太行山脚下死命搬石头,累得半死不活才翻过山来,见卫融如此强硬,就命人拿铁器将他打得血流满面(够暴力)。脸上流血的卫融竟然还高呼:“臣得死所矣!”场面令我想到七八十年前关在渣滓洞里的江姐。

赵匡胤暗暗称奇,心想这么一个人才若是被打死了岂不可惜,于是叹息了一句“忠臣也”,命人给贴上创可贴,养好了伤,打算拿去跟刘承钧交换战俘。因为李筠联络北汉时,曾将太祖派往潞州做监军的宋将周光逊捉了送给刘承钧当投名状,关在太原。可是不知道是没收到消息,还是刘承钧不舍得换走周光逊,反正卫融此后就留在了开封,被安排做了太府卿(约相当于宫廷储藏部部长)。

至此,李筠的反抗宣告平定。

苏半仙曾经问过本人这么一个脑筋急转弯:有个猎人,他要去杀两只恶龙,一青龙一红龙,青的一支箭就能射死,红的要两支,但是猎人只用了一支箭就搞定了红龙,为什么呢。见徒步久久思考无答案,苏半仙告诉我,因为红龙听说猎人要杀它,脸吓青勒。

现在看完赵匡胤大破李筠造反故事现场直播的后周其他节度使,脸色也都给吓青了。赵匡胤即位之初,除了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和忠武军节度使张永德表示归服外,其余的都不表态。陈师道《后山谈丛》载,及至赵匡胤遣使告诸道,还见各诸侯“坐使者而问故,宰相其谁乎,枢密使副其谁乎,军职其谁乎,从官其谁乎,皆不改旧,乃下拜”,等太祖以破竹之势平李筠后,用北宋中期名臣富弼的话说,“其余藩镇自是束手而听命矣”。于是——成德节度使郭崇,听说赵匡胤受禅,顿时“忧懑失据”,对后周的倒台“时或涕泣”,平定李筠之后,郭崇主动请求入朝。

保义节度使袁彦,闻知赵匡胤自立为帝,“日夜缮甲治兵”,磨刀霍霍,大有起兵作乱之势。李筠兵败后,赵匡胤派潘美去做监军,袁氏只好乖乖打点行装上路,单骑入朝,听候差遣。

建雄节度使杨庭璋,也是后周的皇亲国戚,其姐周太祖郭威之妃,李筠起兵时曾与之联系。赵匡胤对他不放心,“疑有异志,”派人伺察。平李筠后,他未敢反抗,被调任为静难节度使。

当然,脸色最青的,还是远在扬州的中书令李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