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
13884800000018

第18章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

【作者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孟子年少丧父,由母亲仇氏一手带大,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三度搬家,并亲自教导孟子,而流传有“孟母三迁”与“断机教子”的故事。

据说孟子曾受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于学成后亦效法孔子招收弟子并周游列国。虽然孟子曾接获梁惠王、齐宣王的召见,可惜他接近现代民主观念的思想如“仁政”、“王道”未受到重用。到了晚年,孟子回到家乡讲学,并将自己的理想抱负由弟子辑录成书。

《孟子》共七篇,十四卷,内容记载了孟子的言论及事迹,其中包括承自孔子“仁”的“性善说”,是孟子对于道德价值根源的阐述。至于孟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则是十分前卫的,他认为施政应以民为本,可说是最早提出“人民是头家”的学者。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时排除《孝经》而纳入《孟子》,从此成为经书之列。南宋时朱熹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后人称之为“四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故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同样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指的是人类生而拥有的同情怜悯之心,就是“仁”的起点。九·二一地震发生后,新闻画面里出现哀恸逾恒的家属,让电视机前的许多人也跟着落泪,并且出钱出力推动重建的工作,整个社会因为巨大的伤痛迅速地连成一线,人性在这个时刻闪耀动人的光芒,也让人坚信“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人出生的时候,最初的天性是良善的。

不过,继续观看电视新闻,将会发现,一件接着一件层出不穷的社会案件,人性的光辉立刻被大片乌云所掩盖,不禁令人怀疑,难道荀子所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才是真理?《荀子·性恶》认为人的天性本质是自私邪恶的,所有呈现出来的善行,都只是人为的矫饰。

不论人性本善本恶,应该没有人从小就立志要当“坏人”。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一时之间无法坚定意志,和邪恶自私妥协,自然容易导向黑暗之途。所以,孟子和荀子虽然对人的本性有不同的主张,他们对道德修养的观念却是一致的,不论在什么样艰难的环境,有志于君子之道的人,都要去恶向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