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
13884800000082

第82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下》。

【原作】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3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子师承子思(孔子的孙子),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所以,他晚年退居讲学,与弟子著书七篇,即为《孟子》。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强调“民贵君轻”。哲学上主张人性本善,教育上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经济上宣扬“井田制”,对后世影响极大,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故事】

孟子十分关心天下大事,且极力主张仁政治国。有一次,一位弟子问治国之首要条件是什么时,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什么叫天时呢?天时就是大的自然气候,也指天意。地利就是地形,或险要,或平坦。人和就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人心所向。

孟子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把它包围起来进攻它,可是不能取得胜利。敌人要包围起来进攻它,一定要趁着有利的天时来的,但是还不能取胜,那是天时不如地利;城很高,护城的池水也很深,城里的兵器也很坚利,粮食也很多。可是城却守不住,自己弃城而去,那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啊;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边界,保卫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使天下威服不必靠武器的锐利。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的时候,就连他自己的亲人也背叛他,离开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的时候,天下的人都归顺他。以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攻打那些亲人都背叛他的人,所以仁德之君不战则已,一战必胜。”

历史上有名的武王伐纣,就是一个例子。那时候纣王残暴无道,武王起兵讨伐。武王的军队所到之处,受到人民的欢迎,纣王很快就灭亡了。还有齐宣王五年,燕国的国君让位于相国之子,激起人民的不满,齐宣王出兵伐燕。燕国的人民也欢迎齐国的军队,燕军竟大开城门,不战自退。

孟子总结了历史上许多经验教训,得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论断。他的论述有理有据,闻者无不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