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钞云“然盗通三宝,僧物最重。 随损一毫,则望十方凡圣一一结罪。故诸部五分中。多有人施佛物者。佛并答言,可以施僧,我在僧数,施僧得大果报。” 资持释云“上二句推过重。随下示重相。十方凡圣总收五众三乘因果也。一一结者非谓多罪,但一上罪总望多境故云一一耳。故下引文示。四分,瓶沙施佛园,末利夫人施佛衣,佛答同此。”
△事钞续云“又方等经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 余如日藏分僧护传等经广陈。”资持释云“初引经文。特举逆重以彰极恶。我不救者以佛威神不可加故,非舍弃也。 余下指略。”以上皆见事钞记卷十七。
第二端 别人物
别人物中分为三目 一掌主损失
二明被贼
三明盗相
第一目 掌主损失
戒疏云“初中。妙同钞引。善见论中。若守护财物,谨慎不懈,而有盗者私窃而取,或强逼取,皆望本主结者,以非护主能禁之限故也。若反此者,守物须偿,以本盗人欺守护故,是须还他。若不还犯。”行宗释云“上句指广彼约二主分为七种,一掌护损失主二寄附损失主三被盗物主四贼施比丘物主五收囚缚贼主六狂人施物主七守视人作主。并广如彼,须者寻之。下引善见即彼初位,论中初明守护谨慎。望本主者有二义故,一非能禁二无填偿。本主索偿,反成盗故。若下次明慢藏。反上二义,故从守护。”见戒疏记卷六。
第二目 明被贼
戒疏云“二被贼夺者。如钞所引,义张二位,谓现不现。结罪时,当随二主心绝已否。 若财主已绝,贼主得定,此不可夺,如律贼复夺贼。二财主虽定,贼主不定,此则可夺,以缘不具故。三财主迟疑,贼主已定,此不得夺,以缘成故,何问本主。四俱不定,此则收得,由心不定,业非通畅故也。今以四句可约判之。”行宗释云“初总举现不现者即对面现前盗及不现前盗。二主谓财主贼主。若下别列。初后,二俱可解。次句以贼心犹豫盗业未成故云缘不具也。第三反之故不得夺。”见戒疏记卷六。
第三目 明盗相
戒疏云“三就所盗。略举通收,情非情道并摄尽矣。”
△戒疏续云“如明了论解云。盗义极多。且约六根起非法行,若偷六大亦犯重罪。”行宗释云“六根即约能盗以摄所盗,六大即括所盗以显能盗。故知盗境该通无穷。”
△戒疏续云“如诸仙人是胸行师,有人蛇螫,作仙人书见者皆愈,然须价直。比丘被害偷看,不问损与不损,看时即犯。以此例诸秘方要术不许人传,偷见违恼,何啻在五。所谓眼盗。下根例之。如诵咒治病,欲学须直,比丘密听计直犯重。偷嗅尝触亦例此知。若要方术病缘即差,得直方与得直听写,比丘受学心缘得差不与价直故犯重也。”行宗释云“六根中,初委释眼根。胸行师准论合云胸行蛇毒药师。谓蛇以胸而行螫施亦反,谓虫行毒也。下下例余五根。”资持云“初眼盗色也,如诵下耳盗声也,偷下略指三尘,若要下意盗法也。”见事钞记卷十八。
△戒疏续云“次约六界。前地水火可知。如律中。有咒扇药涂,比丘偷摇不与价直,是谓盗风。若起阁斜临,妨他起造,是名盗空。智者识界也,人有伎俩不空度他得直方与,比丘方便就他学得不与上,即盗识也。识不可盗,以无形故,但可从缘盗其智用耳。”行宗释云“次六大中。大谓六皆广遍,界谓六相差别,体同名异,前后各标。就文初略指前三。如律下引释后三,初明盗风。若下有盗空。智下后明盗识。伎俩谓艺能也。识不可盗者谓不可盗去,但其机巧为人所学故云盗耳。”以上皆见戒疏记卷六。
第三端 非畜物
戒疏云“三明非畜物者。如上立义已明。可寻钞中罪轻重也。” 行宗释云“指上立义者近指当戒具缘阙缘,远指篇前境差方便。下指钞者彼明盗非人物,有主望主结上罪,无主望非人结中罪。盗畜生物,古谓犯上罪,今师准十诵多论但结下罪。”见戒疏记卷六。
远指境差方便者。见持犯总义,资产阶级级不成,列名显相,第四境差中。
第二类 有主想
事钞云“二明有主想。 右作无主想,始终不转,无罪。前后互转,互得轻重。”资持释云“律有四句,有主想犯上罪,初句若疑中罪,次句无主物有主想疑中罪。三四两句略无第三无主想句,义必具之。文中初标成犯缘即第一句。若下简阙缘即第三句,初约本迷无犯。前下据转想。前作有主想后转无主犯中罪,前作无主想后转有主结上罪,故云互得轻重也。”见事钞记卷十八。
第三类 有盗心
事钞云“三明有盗心。然此一门,实德之人未免。但世盗由心结,不望境之是非。故僧祇,寺主好心互用三宝物,是盗上罪。谓愚痴犯也。”资持释云“初明难护。以贪染积深,触物起念。粗心不觉,岂识邪缘。不体妄情,终罹罪网实德尚当未免,庸流没在其中。凡在同心,弥须励志。但下示结业。不望境是非者境即前物,三宝互用物无私涉为是,入己恶用为非,二皆结重故知不简也。故下引证。望为三宝故言好心,若论愚教还是贼心。”
△事钞又云“四分。十种贼心。一黑闇心。谓痴心愚教,生可学迷,随作结重。僧祇寺主即是其事。二邪心者。谓贪心规利,邪命说法以财自壅。三曲戾心者即嗔心也。与少嫌恨,假嗔得财。或虚示威怒,意存财利,得物犯重。四恐怯心。或以迫喝。或说法怖取。或自怀疑怖而取财也。五常有盗他物心。恒怀规夺也。六者决定取。内心筹虑,方便已成。因必克果,动物成犯。七寄物取。或全抵突。或以少还他。八恐怯取。谓示身口相,畏敬故与物也。九见便取。伺求他慢,因利求利也。十倚托取。或倚名闻威德。或以名字方便也。或依亲友强力者,谓假他威势而取也。或以言辞辩说者,托于论端浮华引接,令前异望而取财利。言诳惑以者,非法言法,法言非法,但规前利,幻惑群情。”资持释云“疏云。
律中具出二五盗心。前是五心后名五取。取是其业,对境行事也。一中。可学迷者教是可学,不学故迷。二中。规求也。壅犹积也。三中。两释虚实分之。四中。准疏又云,或说王官势力。此与第八名同相别,但约心取两以分之,言心未必取言取必兼心。十中。五相释之,前三身业,后二口业。又前三中,一是倚自,二倚他名,三倚他力。后二中,前但巧言,后是虚诳。”行宗云“邪命谓邪求养命。 曲谓非理,戾即忿怒。嫌恨约内心,威怒约色相。迫谓以事逼切。喝谓说时作其大声,或可作遏谓抑遏也。”行宗云“前五约心,不出三毒。若就通说,莫非希物,五并贪心。若约别论,如文乃异,初二及四并是痴心,三即嗔心,五是贪心。又前五种,外相非盗,故约心论。后之五种,内外俱盗,故从外事。”以上皆见戒疏记卷六。
△事钞续云“以此诸文,证知心业,其相略显。足得垣墙,防拟妄境。”资持释云“妄情逐境,计校万端,岂唯上列而能括尽。然举一例诸,触类而长,则前虽略示亦防心。既知教相,少识妄心,能遮不起,故如垣墙。心逐境生,心妄则境妄,故云妄境。”以上皆见事钞记卷十八。
第四类 是重物
是重物中分为二端 一明物体
二列义门
第一端 明物体
事钞云“四重物。谓五钱。若直五钱,即余杂物。”资持释云“初通示钱物。五钱即钱体也。直五钱物准钱法也。所以限五者以彼王法满五至死,佛随王法盗满制重。”
△事钞续云“萨婆多。问曰。盗五钱成重,是何等之钱。答。有三解。初云,依彼王舍国法,用何等钱,准彼钱为限。二云,随有佛法处,用何等钱,即以为限。三又云。佛依王舍国盗五钱得死罪,依而结戒。今随有佛法处,依国盗几物断死,即以为限。虽有三释,论师以后义应是。” 资持释云“二别定钱体二,初引诸论解。答中。初二两解并限五钱,后解随死不局物数。初同十诵,二符本宗。三即论家所取。戒疏云。如多论中,盗相通滥。初释本钱,何由可晓。此破初解后解随国现断入死,言亦泛滥,难可依承。此破第三解。”行宗云“以钱体多别,故问定之。初解依王舍者以佛在彼国制此戒故,彼是大铜钱一当十六,则盗小钱须满八十。次解随国用者无论物体,但满五数。后解不约多少,但随国死刑为准。论取后义,今依次解耳。”见戒疏记卷六。
△事钞续云“然五钱之义,律论互释不同。判罪宜通,摄护须急。故律云,下至草叶不盗。”资持释云“二约义定夺三,初示意。律论不同者律如后引,论即前文。判罪谓犯已处断,摄护谓专精持奉。今从摄护以定钱体。”
△事钞续云“今诸师盛行,多依十诵。彼云,盗五钱者古大铜钱得重,若盗小钱八十文。” 资持释云“二出滥用。舍急从缓,未体教意。古钱一当十六,五钱则成八十。”
△事钞续云“随其盗处,所用五钱入重。 僧祇。王无定法,断盗不定。当取瓶沙古法,四钱三角结重。四分但云五钱。准此,废上律论,以后为胜。纵四钱三角,善见解之亦同五钱。” 资持释云“三明正判中,初二句依论次解以定今义。僧下引据。王无定法者通指诸国也。瓶沙古法者佛依结戒,可以为准也。此取盗五之法,不定古钱。四钱三角即入五钱之限,两角半钱犹属盗四。钱论角者恐彼钱模畟方,此间片古亦铸方钱,今时圆者但约四字论之。四下准本宗以决。律论者律即十诵,论即多论初后二解。以后胜者即第二望初为后。疏云,可如多论中间一解,随国用钱准五为限,则诤论自息也。纵下会同。然善见僧祇并约古大铜钱,乃是取本王舍古法以释五钱之义。至于断镒,还随国用。即彼论云,乃至草叶不得取。故知急护,颇合今宗矣。”以上皆见事钞记卷十八。
第二端 列义门
事钞云“义门六句不同。一十诵伽论云。钱有贵贱时。不妨钱贵盗一入重,遇值贱时百千犯轻。”资持释云“钱贵贱者谓物有重轻,时有丰约故。贵者一 用,贱者多当少用,如文可解。”
△事钞续云“二。四分五分善见云。贵处盗物,贱处卖。还依本盗处估价。”资持释云“三文皆尔,故尽标之。此谓就本盗处损主以论,不约后卖不满也。” △事钞续云“三。善见云。贵时盗得,贱时卖。若定罪者还依本时。上三句互反,皆同得轻降也。”资持释云“意亦如上。如春时直十,夏但直一之类。上下总点三句。初句文中已具。次句应云贱处盗物贵处卖,三贱时盗物贵时卖,并依本断。”
△事钞续云“四。摩得伽中。取五千不犯重。数数取四钱,数数作断心。或不得物而入重。如四分,烧薶坏色教他等。”资持释云“盗多犯轻,不至果故。 不得物犯重,但损他故。”
△事钞续云“五。不满五犯重。如四分。众多人遣一人盗五钱,多人共分。或多人共盗,通作一分。但使满五,一切同盗结重。或盗过五结轻。如十诵,盗众多人未分物者是。”资持释云“减五得重,过五犯轻。前引四分。两释并约人多物少,故不满五。通望彼物,齐入重刑。后引十诵。通望彼众,无满五义。十方常住类此说。”
△事钞续云“六。盗五人各一钱,结重。如僧祇。五人各以一钱,遣人守掌。若盗,望守护人结。善见云。欲知盗相。如师徒四人互相教,共盗一人六钱。各得一上罪,一中罪。自业不合教他业,但得一中罪。此义应知。”资持释云“六中谓盗少成重。初引僧祇。次善见中。互相教者如师教三弟子云,彼有六钱,大者取三,小各取一,教人满五我自取一。自业不满乃至小弟子云,和尚取三,同学各一,我自取一。罪亦同上一上罪者教他犯也,一中罪者自作犯也。自下释结中罪义,恐疑共盗应须犯重故。”以上皆见事钞记卷十八。行宗云“僧祇且从本主以立句义。然望护主成重,自是盗五耳。善见四人互教乃约异时为言。若一时中,止可一人为能教,三为所教。能教取一即是盗一成重之义。”见戒疏记卷六。
第五类 离本处
事钞云“离处义,十句分之。” 行宗云“盗戒成犯虽约离处,然其离相不必物离,故以十门括示差别。”见戒疏记卷六。
△事钞续云“一文书成辨离处。如律师非法判用僧物之类。善见云,书地作字,一头时轻,书两头时重。”资持释云“初句约判断明犯。非法用者妄书簿历之类。善见下契书,分判地界。一头轻者如书所从处时,方便中罪也。两头重者复书所至处时,究竟上罪也。”
△事钞续云“二言教立者。善见。若盗心唱云,定是我地。地主生疑中罪。决定失心者重。若共争园田,违理判与,违理判得。乃至口断多端。皆重。即如四分,若以言辞辩说,诳惑而取,皆重。”资持释云“次句但约口断即犯。善见二节,初约盗地。若下二约断诤。违理判与者能判犯也,违理判得者所判犯也。下引四分即约辩说。文如前引。”行宗云“口断多端谓强词巧辩,非理而断。律中诳惑即邪心劝诱。并望发言决得无疑,皆成上罪。”见戒疏记卷六。
△事钞续云“三移标相者。善见。标一举时中罪,举二标时重。谓量地度乃至得一发一麦皆重,地深无价。绳弹亦尔。”资持释云“标者下注显相,如今丈尺之类。文中且引盗二标犯。准论,若盗三标,一举下罪,二举中罪,三举重。乃至盗十标,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