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成功你找我
14106200000004

第4章 四人PK 成功之道全记录(1)

在介绍成功学案例之前,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吗?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我们认同成功是不可以被复制的,那是因为我们强调了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如气质、才能、智商、个人经历、机遇与成才的环境等。如果我们认同成功是可以被复制的,那是因为我们肯定成功对一个人的素质、视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基本的要求。

有些人的成功是机遇或好运气主导的,这样的成功,自然是很难被复制的。有些人的成功是靠智商、勤奋努力,或是用心经营人脉而成功的。那么,这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复制的。尽管其中仍然兼有许多机遇运气的成分。但那些不是主导因素,不会影响事物成功的属性,最多是让一些人的成功显得很容易,而另一些人的成功显得十分艰难。所以,哪一条成功的路可以复制,哪一条成功的路不能复制,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机遇和运气,我们不能以这些不可人为控制的因素来判断。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讨论、分析成功者的案例,自然是主张,成功的道路可以通过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而获得。

我们讨论的案例,也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基本上是不为机遇和运气所左右的案例。同时,我们还考虑到了,这些案例是否能被不同能力的学习者所模仿。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了几个面貌各异,生活经历完全不同,个性、气质和才能等的表现差异很大的成功者,以便大家很容易选择与自己的特征、观点、偏好接近的对象,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使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更明确。可以肯定,虽然我们认定成功者的道路是可以被复制的,然而,很显然,它不可能被任何人去复制。如果可以被每一个人所复制,那还叫什么成功之路。要知道,任何时候,真正的成功者永远是属于少数。如果有一天,人人都成了亿万富翁,恐怕那时人们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穷光蛋。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其独到之处,每一个成功者走过的,都是充满不确定因素、充满风险的路。从这些特征来看,学习者不会因为别人已经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而到自己面前就会成为坦途。荆棘、曲折、失败,仍然充斥每一条成功之路。所以。从无数条别人走出的成功之路中,选出一条最适合自己去摸索的那条路。可以降低风险。你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有百分之百的风险,你只有通过环境、条件、个性特质的比较,找准了自己成功的方向,你才有可能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到那时,你再回头看身后,你走过的也是一条充满不确定因素、充满偶然因素的一条羊肠小道。

成功之路并非金光大道,它就是一条多多少少包含某些机遇和运气的羊肠小道。所谓成功学,并不是一门地道的科学,也不是传销洗脑式的魔鬼训练;而是告诉有强烈的成功欲望的人,如何借鉴他人的经验,通过了解别人的才能,来认识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己在学识、智商、生存环境、社会资源,甚至对包括自己的性别、相貌等一切有利与不利的因素,来一个全面的测评),然后才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利用自己并不显著的有利因素,合理地经营人气、人脉、社会资源,为自己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发展自己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成功学就是兵棋推演,就是如何整合与自身有关的社会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技术、资金、人力、物力、权力以及人脉关系。

如此,你才会逐步明白自己事业努力的方向。在没有整合这些资源之前,人们所谓的事业和事业心,99%都是梦想。没有上述因素就能成就的事业,那是天才的事业、上帝的事业,与普通人无关。普通人的事业,就是走出自己小天地,广交朋友,利用社会资源,挖掘社会资源,甚至是去乡村旷野,开发自然资源。只有具备这种意志的有志者,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有可能碰上机遇以及好运气。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包括做一个普通的人,也包括立志做一个成功者,选择正确与否,生活自然回应你。苦难和不幸,不一定是生活对一个人的惩罚。而幸运和机遇却一定是生活给你的奖励。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选择,吃自己该吃的苦,享自己该享的福。谁都不例外!

开场白完了,让我们拉开PK的帷幕,聚焦依次出场的主角——

一、尚明元

1.全力专营快速致富成功学

本人在此声明,本人以前从未读过成功学的书,只是近来被朋友劝导,看了几本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以及几本号称华人成功学大师的书。所以本人不敢讲成功学,只是为了顺着读者的思路,用成功学的方法,讲成功者的故事。有一点本人可以保证,本人讲的故事绝对是真实的,如假找我,并且相信自己对这些人,以及其成功事例的分析是客观的,既不会为他们涂脂抹粉,也不会恶意诋毁他们的声誉。本人只是有感于他们认定我是一个不成功者,并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特此对他们的“教育”和“指导”作出应该有的回应,所以才有了这些文字上的东西。

发表这些文字,我和他们坐在一起讨论过,最起码以朋友的名义通过了,尽管每个人都不是很痛快,但他们都大度地表示,如果我想拿这些文字去换一点银子,他们还是应允的,乐意的。

现在,我们开始说正题——全力专营快速致富成功学。

为什么说尚明元的成功是“全力专营快速致富”,是因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的人会有一定的差异。在尚明元的眼中,会经商能挣钱就是成功者,这个理解并不错,问题是,如果一个人通过读书、考大学、读研究生、拿博士文凭,成为某个专业、某个领域的一流专家,我们毫无疑问也会认为是成功者。但他们的区别就太大了。我们过去没有“成功学”这个概念,《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没有“成功学”这个词,我们眼中的成功者,就是考上名牌大学,后来就是博士、学者。我们所说的成功,是指读书以及对社会有贡献,而我们现在就不能把这当作唯一的标准。同样,还应当认可那些经商很成功,挣了钱、发了财的人,这与文化程度高低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些人,可以是高中生、大专生,也可以是小学生和文盲,只要有钱。钱是他们的衡量标准,也可能是唯一的标准。至于道德、法律、社会正义感,他们可能水平很高,富有爱心,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也有可能存在很多问题。然而,专家、学者却不同,因为他们不一定很有钱,过去人们一直很尊敬他们、认可他们,是因为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国家有贡献,而不是把他们的能力、贡献,都折算成金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他们的价值观,是社会的核心价值,他们的良知,是社会的良知。他们一直都是以较高的标准衡量着自己的言行。而有钱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的价值观,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可以说,什么样的有钱人都有。他们缺少知识分子阶层的那种光明的历史,他们的良知和道德水平,需要社会的检验。所以,我们不能将他们同知识分子混为一谈。

我们可以从于丹、易中天两位知识分子挣了钱却羞于说挣钱的态度,可见知识分子的金钱观;也可以从无数问题富豪那里,看到富豪存在的问题。这里讲两者的价值观,从他们成功的速度上来讲,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读书做学问,绝非一时的功夫,一本著作,可以花费一个学者一生的经历。而发财可能历时很长,也可能仅是三天的投机,但总是来得越快越好。所以,我们将这一类人的典型,我所认识的尚明元的成功之道,定名为“全力专营快速致富”。这不仅是尚明元的事实,也是他的哲学,虽然他挣了不少钱,但是他挣钱的经历并不复杂,讲起故事来,也不用太长。只要我们明白了,他的人生哲学,挣钱的方法,通行的技巧。要学会他的本领,像他那样发财,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以下我们将他的经历,遇到的故事,成功的要素,作一个完整的回顾和分析。

尚明元,湖北蕲春人,1967年生。母亲是农村人,没有文化。父亲是中学教师,懂点书法,在当地也算得上一个地道的知识分子。尚明元小学时成绩一般,中学时,语文、政治、历史课居于班级中上游水平。英语长期不及格,数学、物理、化学成绩勉强过关。两次参加高考,都是名落孙山,因为父亲在当地属于有文化的人,出于家庭压力,第三次高考,补上了华中师范大学走读生,学习绘画。这在华中师范大学来说,是一个最容易考入的专业。据说,还有一个地理系,也是成绩不太好、想拿文凭的学生最热衷的专业。1993年美术专业毕业,因在校时的表现及专业上的成绩都是平平,家庭又没有什么过硬社会关系,所以不能实现留在武汉市就业的理想。他本人说,当时他退而求其次,想在蕲春老家找个电视台或报社工作的机会,经过多方努力,也未能实现。而他本人,又不想回父亲所在的教育系统工作,大概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教书的料,怕误人子弟吧。所以,还未拿到毕业证,就带着家中仅有的三千元钱南下,闯荡广州或深圳、海南特区。

上世纪1993年前的南下热潮,可以称得上是百万雄师,大多数人都面临着相同的处境,希望能前进一步,搏一个海阔天高。有这种想法不能算错,因为,也确实有相当一批人,在那次海潮中成了幸运的弄潮儿,攫取了第一桶金。为后来北上,转回内地发展,成就其辉煌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好像现代中国人的创业故事,都是从闯深圳、海南开始的。然而,幸运儿总是属于少数的,虽然每一个成功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最初时期讲成一个辛酸的故事。的确,他们毕竟成功地闯特区,相对那些掏空家中全部积蓄,辞掉了内地很好的单位,最后空着行囊灰溜溜回家的人,该是多么的幸运。

当年的尚明元,也并非是个幸运儿。他的命运,本该和大多数的闯特区的人一样,在花完最后的一百元人民币之后,给家里发个电报,因为那时,打电话还不像今天这样方便,让父母寄一点回家的路费回家。可是他做了一个常人难以作出的选择。(——不同寻常,好!)留在海南、留在那块热土上,这并非是他找到了发财的门道,也不是谋到了一个足以糊口的工作。他只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生存下去的办法——捡破烂!主要是捡易拉罐和塑料汽水瓶。这当然不是他的发明,因为,他看到许多流浪者都是靠捡它们很开心地活着。他当然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在海南待下去。他并且竭力说服一道去的同学、校友、老乡,与他一起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同学、老乡可以一起分摊房租、分享生活费。然而,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坚持下去,回家就算很丢面子,也比在这硬撑着强,又比看不到任何希望更强。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捡破烂更没面子的事?他不能说服那些校友和老乡,最后,还是他一个人独自留在海南。这些校友和老乡,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他们回到老家,一份工作还未干稳的时候,尚明元的传奇故事已经在湖北的高校传开了,这是后话。

2.贵在坚持

在校友和老乡都返回老家之后,尚明元一生中最艰难的日子开始了,在近一年的时间,他每天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房租交不起是常事,还有过睡马路边的时候也是常事。他原本以为,凭着自己美术专业的这点本事,画点画,帮广告公司写个美术字,混口饭吃应该没问题。可问题就在这,此时他才明白,这点本领不足以混饭吃,大千世界有这能耐的人多的是。在满街的求职者中间,随便拉一个人出来,写的字都可能比他好得多。但他认为,不是到了要饿死的地步,他还是不能回老家。因为他拒绝了父亲靠那张老脸四处求人,为他安排的那份教师工作,而他为了留在武汉市,为了进蕲春电视台及报社,求爷爷告奶奶,拉关系找熟人,八方请托,那个滋味不比饥肠辘辘拿芭蕉、菠萝充饥好到哪里去。并且他读书和谋职送礼,花尽了父母多年的积蓄,而他的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在读中学。父母多年来,一直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只因为他是儿子,虽说他父亲也算是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但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很严重,将全家的财力,都投资到了这个儿子身上。根本没打算让两个妹妹上大学。所以,他也没脸去见那两个妹妹,他必须在海南坚持待下去。

当时的状况,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早上两个烧饼,没钱时减为一个。中午一个烧盖饭,这是最好的一餐,比晚餐还多两元。一双旅游鞋,已快穿烂了,花五元钱买了一双拖鞋。一双水货拖鞋,一只鞋底厚一点,一只鞋底薄一点。一件汗衫,一件衬衣,衬衣是最后走的一位校友,见他缺换洗的衣衫送给他的。长裤只有一条,来海口之后,又花8元钱买了一件适应南方的大裤衩,白天晚上都可以穿。唯一的最宝贵的财产,就是那只花了三百多元买来的BB机。只有这只BB机,还能证明他还活着,否则同学、朋友、家人,没法证明他还活着。所以,偶尔有朋友呼叫他,问他的近况如何时,他都觉得别人并非是关心他,而是看他活着的洋相。因为,有人觉得他这么执拗,早晚有一天会自杀。但他自豪地说,肯定不会。无论他的人生将遇到怎样的挫折,他都不会,因为捡破烂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尚明元做乞丐都不怕,还怕什么挫折。

确实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遇上像他这样生活顽强的人,而他和常人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认真,这个认真,并不是北方人所说的较真,准确地讲,是精力旺盛、锱铢必较。只要涉及商业上的利益,虽然他后来已有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他都是毫厘必争,从未改变过。这种本性,我们在现在生活中也很少见,因为,大凡拥有百万身价、千万身价的人,对一些蝇头小利,都不屑一顾,更不会为此与一些没有身价的人争得面红耳赤,而尚明元正是这样的人。他的这种特质,对他的成功是否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我们无法判断,我们甚至认为,这对他的成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然而,显然这并非很重要,重要的是:他认识到人生的艰辛。与人生的艰难相比,算不了什么。所以,他在面对困难时,没有退缩,没有逃难,而是坦然面对,并表现出足够的乐观。尽管当时的状况那么艰难,他也没有向家里的父母求救。并且始终持有那只可以与外界联系的BB机。

如果我们要讨论成功者的素质,依我看,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这一点,就是成功者的素质。他每天一边捡易拉罐、饮料瓶,一边在琢磨着怎样找到机会。他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那只BB机上,寄托在这只现代通讯工具上,这就是他与其他捡易拉罐、饮料瓶的流浪者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他并非一门心思放在捡破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