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红军长征在天水
14123000000029

第29章 大事记(4)

彭德怀致电中央西北局,指出,张国焘22日电提出的关于四方面军的行动方针“欠全善”。他认为,四方面军西出青海地域虽大,但番族雪山草地无发展余地,天险限制不易作战;况且由于四方面军西进而不能控制西兰大道静(宁)会(宁)定(西)段及其南北地区,致使一方面军不能南出镇原、泾川、长武,协同二方面军滞阻胡宗南敌西进,从而造成不利局面。彭德怀司令员表示,完全同意党中央关于一、二、四方面军战略行动意见,希望西北局“冷静考虑”四方面军的行动。

红三十军左路八十九师一部攻占渭源县城。是日,渭源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范堡珊为主席,冯秉钺为副主席。

27日 党中央致电朱德总司令、张总政委并一、二、四方面军首长,明确指出:“四方面军应立即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合,尔后向宁夏、甘西;二方面军应暂在外线钳制敌人,以利我主力之行动。”号召“一、二、四方面军首长应领导全体指战员发扬民族与阶级的英勇精神,一致团结于国际与中央的路线之下,为完成伟大的政治任务而斗争”。从而否定了张国焘西进青海的主张。

二纵队四军攻临洮未克。此后即以小股兵力封锁敌城,大部在农村休整,开展地方工作。

28日 军委参谋部向共产国际发出《关于西北白军军事情报及陕甘宁苏区和西北红军组织、活动情况材料》电传。该电以较大篇幅,详细地介绍了西北边区游击队的组织,目前活动情况,也概略地介绍了二、四方面军在甘南活动的情况。

29日 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给红二十八军去电,介绍二、四方面军岷、洮、西战役的战况。

30日 中共中央致电西北局,发布《对一、二、四方面军行动方针的意见》,指出我们的基本方针是:(1)逼蒋抗日;(2)同东北军及国民党西北各军谈判,共同抗日,造成西北局面;(3)反对日本截断中苏关系的企图,准备冬季打通苏联;(4)发展甘南,作为战略根据地之一,使之与陕北、甘北苏区相呼应;(5)迫使胡宗南部停止于甘肃以东。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党中央要求:一方面军主力西出并南下,占领海原、靖远、固原及其以南地区;红二、四方面军兵分两路:四方面军占领临潭、岷县、漳县、渭源、武山、通渭地区,尽可能取得岷、武、通三城,岷县如无法攻克,则用少数兵力监视之;二方面军速向陕甘交界出动,占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凤县和宝鸡地区,迫使胡宗南停止于甘肃以东,配合一、四方面军消灭毛炳文部。

9月

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中央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总的方针是逼蒋抗日。”指示又说:“在逼蒋抗日的方针下,并不放弃同各派反蒋军阀进行抗日的联合。我们愈能组织南京以外各派军阀走向抗日,我们愈能实现这一方针。”

红三十军在陇西东铺暖泉沟门成立了陇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抗日革命委员会”,李虎为主席,潘占元等八人为委员。

2日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任命柴宗孔为抗日救国甘肃第二路军司令员。

4日 中央军委致电中央西北局,介绍陕甘苏区的政治、地理、人口和军事斗争等情况。

5日 独一师在渭源官堡成立,李彩云为师长兼抗日救国甘肃第三路军司令员,赵董梅为政委。

二纵队三十一军由陇西、武山一带向通渭挺进。

6日 甘肃人民抗日革命委员会颁发《甘肃人民抗日革命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7日 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攻占通渭县城,建立通渭县苏维埃政府,魏克山为县长。

8日 中共中央致电西北局,指出:“中国最大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抗日反蒋并提是错误的。”要求西北局“不要提打倒中央军及任何中国军队的口号。向毛(炳文)王(均)等部派出人员进行接洽”,仅必要时才与之作战,“但同时进行宣传与接洽”。“对张学良任何部分都不要取真正攻击态度,应向他们的师、团、营长写信,向士兵作普遍宣传”。

该电最后指出:“你们提出的出川、陕、豫、鄂方案,是一种向南京进攻的态势,只有在不能出西北和与南京谈判决裂之时,才是可行的与必须的。”委婉地批评了西北局提出的向东南进攻的方案。

9日 张国焘擅令四方面军进行渡河准备工作,并确定三十军为先遣军。

10日 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布《关于甘肃省红军新占地区党的组织的决定》,对红军在甘南新占地区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的工作,作出若干规定。

11日 张国焘致电林育英转共产国际暨中央各负责同志,报告红四方面军组织成分、军事实力及活动区域、工作成绩。

至此,红四方面军先后攻占了漳县、临潭、渭源、通渭四座县城及岷县、陇西、临洮、武山等县之广大地区。这个地区拥有八十万人口。中央西北局在这个地区,以岷县为中心,建立了甘肃省委,成立了甘肃省苏维埃政府,何长工任主席;还成立了甘肃省抗日救国总指挥部,王维舟任总指挥。西北局还发布了《关于目前红军进入西北地区组织临时革命政权问题的决定》、《关于甘肃省红军新占地区党的组织的决定》、《甘肃人民抗日革命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等重要文件,组建了抗日救国甘肃省第一、二、三路军和抗日救国回民第六路军。任命李中芳为第一路军司令,柴宗孔为第二路军司令,李彩云为第三路军司令,马良俊为回民第六路军司令。在岷县、临潭、渭源、通渭、漳县、陇西、临洮、武山等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领导群众打击恶霸地主,开展抗日革命活动。红四方面军通过开展地方工作,锻炼了部队,获得了休整,扩大红军达三千多人,壮大了革命队伍,在甘肃南部地区造成了一个同陕甘宁苏区互相呼应的有利局面。

12日 围困岷城守敌的红五军强攻二郎山,同敌人激战了3小时,重创了敌人。

(摘自甘肃人民出版社《三军大会师》)

红一方面军、四方面军挺进通庄静会

(1936年8月~9月)

1936年

8月

31日 西方野战军在取得西征战役的胜利之后,于8月份转入休整。是日,西方野战军遵照党中央关于挺进西(安)兰(州)大道的指示,自宁夏豫旺堡一带开始西出,重新占领甘肃海原县八营、六营(今属宁夏)一带,准备迎接红四方面军北上。守敌退至七营,我军即于包围。

9月

2日 敌骑六师及马鸿宾之一步兵团增援七营之敌。我一军团奋起迎敌,将其击溃,敌向黑城逃跑。我军遂占领七营并向黑城发展。

6日 聂荣臻给朱德总司令及二、四方面军写信,热诚慰问二、四方面军指战员。是日,派一人化装携信件和党的12月决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国际六次大会决议及王明演说论文等政治材料六种,前往通渭与四方面军联络。

9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欠十三团)同骑兵第二团一部组成特别支队,由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向西兰大道挺进,策应四方面军北上作战。

11日 西方野战军又以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之一步兵团和骑兵第三团组成特别支队,向打拉池、靖远方向进击,策应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尚在岷、洮、西、陇、渭、武、通一带活动,休整。

12日 红一军团特别支队在甘肃海原县郑旗堡同敌人作战,击溃敌人三个营,占领郑旗堡。

13日 鉴于胡宗南部西调之情况,中央军委为掌握先机,争取主动,提出《静(宁)会(宁)战役计划》。其要点是: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分兵力向西兰大道静会段挺进:红四方面军迅速北进,先敌占领静宁、会宁、隆德、定西等地,控制西兰大道,同南下的红一方面军夹击向甘肃前进的胡宗南部;红二方面军在甘南和陕西西南部活动,以一部分兵力直出宝鸡以东地区,牵制与侧击胡宗南部,进而完成三个方面军提前会师的任务。

是日 20时,朱德、张国焘、陈昌浩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协同作战,滞阻胡宗南敌西进的建议。中央军委接电后即复电朱德、张国焘和陈昌浩并任弼时、贺龙、刘伯承:“战略建议电发出后适接13日20时电,彼此意见大家一致。唯我们意见四方面军宜迅以主力占领以界石铺为中心之隆(德)静(宁)会(宁)定(西)段公路及其附近地区,不让胡敌占领该线,此是最重要着。”该电认为:“二方面军左支队附电台直出宝鸡、凤县以东”,一方面军一部向静宁线出动,当可滞阻胡宗南之西进,“便于四方面军之出至陇(西)定(西)大道,并准备作战”。该电通知:中央已派一个师向静宁线出动,接应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在电告中央军委,表示赞成在静宁、会宁地区打击敌人的同时,密示红四方面军领导人:“我们大计以快向西北进为宜。同时在有利时机不放弃迎击胡敌。”

14日 毛泽东电令“四方面军主力立即占领隆德、静宁、会宁、通渭地区,控制西兰大道,与一方面军在固原西部硝石河地区之部相机靠近,阻止胡宗南西进并相机打击之”。

朱德总司令接报后即与张国焘研究北上行军路线及如何与一方面军派来接应的部队会合等问题。但张国焘却违反中央指示,主张四方面军由临潭西进青海,经循化、乐都,然后翻祁连山去甘肃北部。朱德总司令与张国焘展开严肃斗争。

红一军团特别支队攻占甘肃隆德县(今属宁夏)之硝河城、将台堡等村镇,红十五军团特别支队袭占靖远打拉池(今共和)。

敌马步芳海南警备司令部第一骑兵旅(马彪)进犯临潭旧城。四方面军派九军由岷县西川经野狐桥去临潭旧城增援四军十师。我军将士苦战一周,将敌击退。

15日 中央军委致电西北局,通告“蒋桂”妥协和“两广事件”解决之情况,以及敌胡宗南部西进态势。同时告知:“一方面军已向海原、固原出动,一军团派第一师出静宁、隆德大道,策应四方面军。”

指示“四方面军宜在五天至七天内,以主力出至隆德、静宁、会宁、定西大道,控制以界石铺为中心之有利基点”,“在渭水以南留小部队”。

中央军委负责人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示聂荣臻部直下静宁、隆德间策应四方面军,尔后迫近固原、瓦亭一线活动,使该线之敌不敢冒然北进。

西方野战军主力一部在固原一带击溃敌马鸿宾部两个营。

红四方面军因行动决心未定,就地休息。张国焘图谋西进。

16日 中央军委电告二、四方面军:“胡宗南大部已到西安,现陆续西进,胡本人到西安。”指示“四方面军宜迅速进占隆、静大道,否则将被截断”。

西方野战军主力在固原以北之韩府湾地区消灭敌骑六师两个团大部,击溃敌三十五师一。五旅两个营,俘获人马百余,缴获机枪二十三挺,步枪一百多支,子弹三万余发。

红一军团特别支队占领静宁界石铺,切断敌西兰公路交通和有线通讯联络。

1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决议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并强调“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实现民主共和国的斗争过程中,绝对不应削弱苏维埃红军的力量”。

中央军委致电西北局,指出:“胡宗南以进占界石铺为目的。”“四方面军主力务须在三天内进占界石铺及以西地区,否则胡军乘汽车将在三日内控制界石铺。”告知已令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向南推进,策应四方面军北上。该电告诫:“机不可失,千祈留意。”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胡宗南全部到西安,正陆续西运甚速。已电朱、张速以主力进占界石铺。”该电指示:在一两日内,由聂荣臻率第一师控制静宁、隆德要道,滞阻胡敌西进,以利四方面军北出界石铺大道。

上午,朱德就红四方面军北上一事同张国焘商讨,张国焘为了坚持西进主张,抵制中央北上电令精神,宣布辞职。下午,张国焘突然通知立即召开中央西北局会议。

18日 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岷县三十里铺召开了会议(即岷州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德、任弼时、张国焘、陈昌浩、董振堂、罗炳辉等。

会议就如何贯彻中央电令进行了讨论。张国焘又提出西进青海之主张,遭到与会同志的反对。会议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制定了《通(渭)庄(浪)静(宁)会(宁)战役计划》,重新肯定了北上方针。计划提出,四方面军在胡敌未集中静宁、会宁以前,先机占领静宁、会宁及通渭、定西大道,配合一方面军在运动中夹击该大道之胡敌与静宁之骑七师,相机占领静宁,争取与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两次电达朱、张,要其速占界石铺大道,尚未得复。打击胡军,须以四方面军为主力,在其部署与决心未明之前,一军团主力暂时宜在现地待机。”该电指示西方野战军及时打击何柱国部,以防我军后路被敌切断。

西方野战军两个特别支队停止南进,原地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