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儒,敦煌沙州镇人。其父胡峙山,民国时期敦煌老读书人,一直以教书为生。1945年前后,其父在一初级小学任教,每月数斗小麦的薪粮常常不能兑现。每学期终了,其父只得拿个小袋到学生家收粮,每户给一两碗小麦,形同乞讨。其时,胡俊儒在父亲任教的小学读书。生活的极度贫困,使他买不起教科书。每学期他只能买一本语文教科书,其他的教科书,就只得借别人用过的了。他每周都有一两天去城外拾柴,不然全家的饭就做不熟。尽管如此,他仍一直保持学业成绩全优。从南街小学毕业,他因学业成绩第一名而得到校长李森夫的嘉奖,并被保送人敦煌中学,免去了一块大洋的学费。新中国建国后,敦煌中学发给他每月数十斤小麦的助学金。他在敦煌中学毕业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酒泉师范学校,终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1952年9月,胡俊儒被分配到东街小学任教。由于他厚实的学识及积极认真的教学态度,他的教学工作得到领导肯定。此时,他的思想认识由对党“报恩”、“混口饭吃”提高到“教书育人”、“为党争光”的境界。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他决心像保尔那样工作和生活。他每晚自备小油灯在办公室钻研教材至深夜。他自制了许多教具,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他热情、积极、负责的工作得到学校和上级的表彰,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此时,胡俊儒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被评为模范团员。
上世纪50年代,敦煌教育落后,农村困苦。边远乡村没有完全小学,学生要到城里读书,只能吃干粮、喝井水。鉴于此情,敦煌教育局决定派胡俊儒去离城40里外的黄渠闸坝梁办一所完全小学,任命他为副校长。学校的校址是闸坝梁破庙。一名老师要教一至四年级的数十名学生,忙得团团转。胡俊儒没有办公室,就把一块木板支在庙门的过道里当办公桌。五年级的20多名学生没教室上课,他就把小黑板挂在庙外的树上,让学生自带小凳或找几个土坯在那里听课。经过几年努力,闸坝梁小学终见雏形,有了六个年级的学生。
1956年春,胡俊儒调南渠小学任副校长。
1957年夏,敦煌县整风反右斗争开始。在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后的小组讨论会上,胡俊儒想起在黄渠闸坝庙办完全小学的艰难困苦,百感交集。他说:“当时办闸坝梁完小,困难重重。学生上课没教室,我去找乡上,乡上说完全小学归县上管。找县上教育科,又说学校的具体问题乡上管。双方互相推诿扯皮,我真不知道问题如何解决。要是知道请愿能解决问题,我也领上学生到县上去请愿的。”胡俊儒本想诉诉办学的艰辛,说说自己无力面对困难的苦衷,却被一些人批判为“想闹事,反党,制造匈牙利事件”。同年寒假,敦煌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中在敦煌中学开展反右派斗争。一些人揭批他是因入党没被批准而对党不满,进而反党。之后,大会宣布:“胡俊儒有严重的右派言论,撤销副校长职务,开除团籍,降工资3级,调离南渠小学。”
1960年春,胡俊儒被调到会宁小学。当时敦煌饥馑,胡俊儒所在学校以草籽充饥。一次食堂买回大米,他抓了一把,用刷牙缸喝下去,遭到大会批斗。直到他承认自己“走资本主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名后才罢休。不久,他即被宣布“下放劳动”。
同年11月底,为了活命,胡俊儒与妻子侯桂兰流亡新疆。在中苏边境的一个团场,他们垦荒一周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5团的子弟学校请胡俊儒夫妇到校任教。不久,胡俊儒任该校教导主任。1961年以后,胡俊儒多次被评为五好干部、优秀教师,并多次受奖。
胡俊儒一生执著于人民教育事业,历尽人生坎坷。为了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他不停地学习,先后参加了刊大、广播电大、北京函授大学的学习,并坚持毕业。
1980年,胡俊儒被评为中教一级职称。在此之前,他已被任命为良种场中学副校长。
1982年,胡俊儒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良种场中学校长兼校党支部书记。
1989年,胡俊儒调回敦煌三危中学,后任豆家墩小学校长。
1994年,胡俊儒退休。
(四)回忆与思考
近50年的岁月过去了。今天,当笔者翻开那浩如烟海的旧时档案,看见那段疯狂而苦难的岁月,发现小城的几十名右派分子竟把敦煌的那一页历史演绎得如此沉重!如此痛楚!
长达两年的疯狂,长达两年的对知识分子的摧残,以及这一切对后来的深远影响,使笔者不禁掩卷深思。
——1957年6月,中共敦煌县委召开全县文教卫生系统“帮助党整风”的座谈会至同年暑假,到寒假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中整风反右时,北京、兰州对一些大知识分子批判、揭发、斗争已经如火如荼,敦煌的小知识分子为什么还一个个往枪口上撞呢?为什么还授人以柄?
——难忘的1957年至以后的几年,那是单位的党的领导言出法随,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时代!那是人们的精神的主动性、创造性死灭的时代!那是人们不敢思想,没有思想的时代!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那是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为党为国为民贡献聪明才智的权力被剥夺的时代!
——在那难忘的1957年至以后几年的反右派斗争中,一些领导为完成上级指令下达的右派分子人数的比例指标,眼望着好端端的纯正的青年才俊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而日夜受着揪心般的良心的煎熬时;一些领导及积极分子为庆幸自己逃脱了厄运,自以为经受了一次革命的考验,犹如跳过了龙门的鱼儿,自以为为革命排出了前进路上的地雷,为清除革命队伍中的异类而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煽风于人群,给人罗织罪名时;一些有良知的干部为自己的同志陷入深渊不敢援手而痛苦不堪,无地自容时;一些干部为自己一犬吠影、十犬吠声的本领暗自得意,正张着血盆大口扑上去撕咬自己的同类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下一次运动,更悲惨的命运已轮到他们自己。这就是有人说的“历史的轮回”。还有一些反右派运动的幸存者,或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惶恐中挣扎,在惶恐中偷生;或丧失思考,人云亦云,在良心日夜受到谴责的悔恨中熬煎。
人人自危的1957年过去之后,那些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干部、教师,有的如投人火堆的皮条在痉挛着、抽泣着;有的如戈壁滩上的飘蓬,在寒风中发抖着、号叫着。那些既戴着右派分子“帽子”,又戴着历史反革命分子、现行反革命分子“帽子”的干部、教师,则犹如戴着刑枷上路,向着夹边沟劳教农场,向着饮马劳改农场,向着红崖山水库工地走去。等待他们的将是苦役、饥饿、死亡。